聽見詩的異響——讀蕭蕭〈寫給蕭邦〉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寫給蕭邦〉是21世紀的詩人蕭蕭向19世紀鋼琴詩人蕭邦致敬的作品,也是寫給台灣的短箋,期盼能在平凡中創造不凡,演奏出「另一種異響」。首段寫道:

兩百年前一聲嬰啼

就像尋常簷滴

每天飄飄盪盪 風的低語

或是海浪拍擊岩岸、沙灘

潺潺溪水奔赴母親寬柔的衣襟

有時吆喝家畜家禽,打開櫥與窗

木頭摩擦木頭軋軋之音

那樣平凡,人類日常呼吸

相呼且相應

從「兩百年前一聲嬰啼」寫起,緊接著嬰兒的哭聲轉化為屋簷雨水滴落的聲音,繼而是自然界的風聲、浪擊聲、溪流聲,以及農家的人聲、動物聲、家具聲。此段大量使用聲音意象,呼應了蕭邦的音樂家身份,風與水就像是大自然的作曲家,在流動間低迴出自己的旋律。

另一方面,聲音意象也回應著書名《松下聽濤:蕭蕭禪詩集》。松樹屬於耐旱的針葉植物,通常出現在海拔較高的森林,詩人卻能在山上的松樹下,聽見海邊傳來的浪濤聲,「松下聽濤」其實與禪有關。禪是一種生命境界,禪者聆聽到萬事萬物發出的聲響,不會拘泥於表象,而是能看到大自然背後更深層的意義。誠如〈寫給蕭邦〉第一段最後點出的:「人類日常呼吸/相呼且相應」,看似平常的事物、看似無交集的人們,無形之中都有著連結,交織出整個大千世界。

次段進一步轉化與蕭邦相關的物件——「鋼琴」和「泥土」,銜接起詩作的聽覺意象與視覺意象:

黑鍵連著什麼樣的琴弦

白鍵連著什麼樣不可解的鄉愁與思念?

是多沉重多艱難的腳步

踩入泥土,才會窸窸窣窣

是什麼樣的沙可以終身攜帶身旁,晶瑩閃爍

永遠陪葬身旁?

都交給縝密的心吧!交給簡簡單單

升高的黑鍵,平整的波蘭平原

鋼琴的每個琴鍵都連接著不同長度的琴弦,因而能發出不同音階的琴聲,前兩句從鋼琴的黑鍵與白鍵出發,揭示蕭邦以音符演繹內在情感的特質,以及蕭邦的思鄉之情。三、四句以窸窸窣窣的腳步來比擬躍動的音符,泥土是家鄉的象徵,正因懷抱著對故鄉的思念,方能創作出動人的旋律。「泥土」的典故即源自於蕭邦的鄉愁,當年蕭邦離開祖國波蘭前往維也納,老師和同學送給他一杯波蘭的泥土,他一直將這只杯子帶在身邊,就連辭世時,這杯土也葬在身旁。詩人不禁輕聲問道:「是什麼樣的沙可以終身攜帶身旁,晶瑩閃爍/永遠陪葬身旁?」

到了第三段,鋼琴的白鍵變成白花與浪濤:

白色花叢裡隱藏了一門火砲

傾注在波蘭田野上的淚,終於發了光

東方海島上的浪濤

尋常飲水的地方,終究要發出

另一種異響

蕭邦因波蘭發生戰爭無法回到祖國,「白色花叢裡隱藏了一門火砲」訴說著戰爭的無情與生者心中的哀慟,蘇紹連在《松下聽濤:蕭蕭禪詩集》推薦序〈寂天寞地裡的一個陶缽〉文中,論及此詩即言:「白色已不只是憂傷,而是藏著可以攻擊的火砲,火砲多猛,花叢多柔,軟中帶硬,全在白色之中。」末段的「淚」回應著首段的「嬰啼」,蕭邦的鄉愁點亮了他的樂譜,留下許多經典作品。兩百年後,生長在東方海島的我們,是不是也能在看似尋常的生活中,發揮自己的價值,同時照亮別人,成為另一曲動人的樂章?

——發表於《華文現代詩》第7期(2015年11月)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李桂媚的沙龍
18會員
43內容數
愛詩人曾發表的書評、詩評、文學評論與其他。
李桂媚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2/03
深耕囡仔歌的創作者康原一口氣推出《逗陣來唱囡仔歌》第6冊、第7冊, 囡仔歌藉由押韻、疊字等形式,讓作品易記、易讀,除了音韻節奏的表現,仔細觀察《逗陣來唱囡仔歌》6、7的文字風格,可以發現,雖然每首詩都僅有三行,但詩人巧妙透過鏡頭的推移,帶來場景的變化、由遠而近的聚焦,以及外在環境到內在世界的轉換。
Thumbnail
2023/02/03
深耕囡仔歌的創作者康原一口氣推出《逗陣來唱囡仔歌》第6冊、第7冊, 囡仔歌藉由押韻、疊字等形式,讓作品易記、易讀,除了音韻節奏的表現,仔細觀察《逗陣來唱囡仔歌》6、7的文字風格,可以發現,雖然每首詩都僅有三行,但詩人巧妙透過鏡頭的推移,帶來場景的變化、由遠而近的聚焦,以及外在環境到內在世界的轉換。
Thumbnail
2023/01/27
陳謙的散文詩〈水族箱〉名為「水族箱」,內容也由無數個水族箱構成,詩作一開始寫道:「馬路是條壯闊的江河,鎮日,車輛魚貫游著。」詩人將馬路形容為江河,將穿梭其間的車輛比擬為游動的魚,一條馬路就像一個大型水族箱......
Thumbnail
2023/01/27
陳謙的散文詩〈水族箱〉名為「水族箱」,內容也由無數個水族箱構成,詩作一開始寫道:「馬路是條壯闊的江河,鎮日,車輛魚貫游著。」詩人將馬路形容為江河,將穿梭其間的車輛比擬為游動的魚,一條馬路就像一個大型水族箱......
Thumbnail
2023/01/20
孟樊2020年7月8日在聯合副刊發表散文詩〈在蒙馬特──用楊澤韻〉,副標題「用楊澤韻」,揭示了詩作致敬對象為楊澤,其實早在詩集《我的音樂盒》,就可見到「用商禽韻」、「用蘇紹連《隱形或者變形》韻」的散文詩作品,可見詩人系列經營之企圖。
Thumbnail
2023/01/20
孟樊2020年7月8日在聯合副刊發表散文詩〈在蒙馬特──用楊澤韻〉,副標題「用楊澤韻」,揭示了詩作致敬對象為楊澤,其實早在詩集《我的音樂盒》,就可見到「用商禽韻」、「用蘇紹連《隱形或者變形》韻」的散文詩作品,可見詩人系列經營之企圖。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這是個讓我再怎麼忙都想一口氣聽完的版本,亞歷山大.薩洛所演出的蕭邦第一號敘事曲。
Thumbnail
這是個讓我再怎麼忙都想一口氣聽完的版本,亞歷山大.薩洛所演出的蕭邦第一號敘事曲。
Thumbnail
歸緣(歸園) 有一種聲音,午夜夢迴的情挑, 有一種聲音,燈紅迷離的琴遊 。 那一種聲音,呢喃自語的奔放, 那一種聲音,裸怯近鄉的悄然 。 北方,命定了漂泊的流浪,
Thumbnail
歸緣(歸園) 有一種聲音,午夜夢迴的情挑, 有一種聲音,燈紅迷離的琴遊 。 那一種聲音,呢喃自語的奔放, 那一種聲音,裸怯近鄉的悄然 。 北方,命定了漂泊的流浪,
Thumbnail
〈寫給蕭邦〉是21世紀的詩人蕭蕭向19世紀鋼琴詩人蕭邦致敬的作品,也是寫給台灣的短箋,期盼能在平凡中創造不凡,演奏出「另一種異響」。
Thumbnail
〈寫給蕭邦〉是21世紀的詩人蕭蕭向19世紀鋼琴詩人蕭邦致敬的作品,也是寫給台灣的短箋,期盼能在平凡中創造不凡,演奏出「另一種異響」。
Thumbnail
以當代水墨融合東西的多元技法,創造蘊含東方哲學的當代視覺語彙,一個安靜冥想的空間,從悅目、悅心到養心,讓人脫離過度的感官刺激,回歸內心,重新與大自然連結,在時間的河中漫步,思索。〈聽見・江心靜〉當代水墨個展首度結合詩稿、畫作、音樂與裝置藝術,完整呈現多年在心中縈繞的聲音,期待有心人聆聽。
Thumbnail
以當代水墨融合東西的多元技法,創造蘊含東方哲學的當代視覺語彙,一個安靜冥想的空間,從悅目、悅心到養心,讓人脫離過度的感官刺激,回歸內心,重新與大自然連結,在時間的河中漫步,思索。〈聽見・江心靜〉當代水墨個展首度結合詩稿、畫作、音樂與裝置藝術,完整呈現多年在心中縈繞的聲音,期待有心人聆聽。
Thumbnail
春來,何處先知? 河濱! 這些天,若來到基隆河河濱散步,春,早候著了。 春情正忙不迭在人們臉面上,手腳旁,眼耳邊,盡情賣弄招呼。 晴朗的天空,平靜的流水,茵翠的草地,交錯的橋樑,還有籃球場,自行車道,...... 河濱,這左岸,那右岸,不須言語,都已是春和景明時分。 傍晚時分,落日未盡,晚星方出。
Thumbnail
春來,何處先知? 河濱! 這些天,若來到基隆河河濱散步,春,早候著了。 春情正忙不迭在人們臉面上,手腳旁,眼耳邊,盡情賣弄招呼。 晴朗的天空,平靜的流水,茵翠的草地,交錯的橋樑,還有籃球場,自行車道,...... 河濱,這左岸,那右岸,不須言語,都已是春和景明時分。 傍晚時分,落日未盡,晚星方出。
Thumbnail
你看見了綠洲的光鮮亮麗,但多的是你沒看到的黃沙枯骨,多少人曾跟你一樣意氣風發,但都在這片荒漠裡化成一粒黃沙,成為綠洲的陪襯背景......
Thumbnail
你看見了綠洲的光鮮亮麗,但多的是你沒看到的黃沙枯骨,多少人曾跟你一樣意氣風發,但都在這片荒漠裡化成一粒黃沙,成為綠洲的陪襯背景......
Thumbnail
作者:陳華夫 麻州.劍橋的一個深夜裡,窗外淅瀝滴答的春雨。獨在異鄉為異客,不禁腦中浮起「陸游」客居京城的那句:「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耳中飄來的《草原小姐妹》雖屬「標題音樂」,但劉德海、吳祖強、王燕樵、小澤征爾、白居易都深諳琵琶的精髓,而成就了《琵琶行》與《草原小姐妹》「千古絕唱」。
Thumbnail
作者:陳華夫 麻州.劍橋的一個深夜裡,窗外淅瀝滴答的春雨。獨在異鄉為異客,不禁腦中浮起「陸游」客居京城的那句:「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耳中飄來的《草原小姐妹》雖屬「標題音樂」,但劉德海、吳祖強、王燕樵、小澤征爾、白居易都深諳琵琶的精髓,而成就了《琵琶行》與《草原小姐妹》「千古絕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