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09|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盤中腐事》S2E3:當水資源成為商品

我看完《盤中腐事》(Rotten)第二季了,本季同樣揭露食品工業背後的各種黑暗面,非常推薦。這次各集的主題分別是酪梨、葡萄酒、瓶裝水、蔗糖、巧克力、大麻食品,至於究竟談到哪些內幕,就請大家自己看囉。我這篇只想針對本季最貼近我們日常生活、讓我最有(ㄕㄥ)感(ㄑㄧˋ)的一集,把想法簡單記錄一下。
各位還記得《超感8人組》(Sense8)裡面,非洲角色 Capheus 的故事線嗎?奈洛比(Nairobi)是肯亞的首都及最大城,城中貧富差距嚴重,Capheus 居住的貧民區基貝拉(Kibera)更連取得民生用水都有困難,水資源於是變成幫派的斂財工具。在《盤中腐事》第三集〈淨水之爭〉(Troubled Water)中,提到了另一個非洲城市奈及利亞的拉哥斯(Lagos),城市中不同區域的生活條件同樣落差很大,貧民區的供水系統年久失修,導致居民長期仰賴瓶裝水度日。不過在這個例子中,幫派換成了跨國大公司:雀巢(Nestlé)。販賣瓶裝水不僅治標不治本,還帶來嚴重的垃圾問題。當然這不能完全怪雀巢,當地政府忽視底層人民的處境、供水系統和垃圾處理場的不完善才是問題源頭,但大公司若真有心幫助民眾,可以投資當地的基礎設施,而非販售貧民未必買得起的瓶裝水。
那麼,如果有企業願意出資興建基礎建設,我們就能給它好的評價嗎?倒也未必。節目中提到美國密西根州的艾瓦特市(Evart),當地有許多公共建設來自雀巢(對,又是雀巢)的資金,這個舉動背後其實是條件交換,用來換取雀巢抽取當地地下水源的權限,以供應日益擴張的瓶裝水市場。長期且大量抽取泉水和地下水,會對地形地貌和生態環境造成破壞,因此雀巢在許多地方都面臨居民的反彈。不過在另一方面,有些民眾是「不得不」選擇瓶裝水作為生活用水來源,節目中提到同樣在密西根的佛林特市(Flint),2015 年末爆發了自來水遭受汙染的「鉛水危機」,造成當地民眾對供水系統失去信心,許多人寧可漏夜排隊領取雀巢提供的瓶裝水。在這個事件中,政府的失能是主因,但雀巢的行為是善舉?或趁機大發利市、營造良好形象?開公司當然要賺錢,只是身為全球最大食品公司,「社會責任」是雀巢無法迴避的課題。
這就是水源取自艾瓦特的瓶裝水。
以上所述只是節目中所提及之資訊的冰山一角,有興趣的人一定要親自點開節目來看看。話說回來,瓶裝水原本只是以礦泉水的養生功效為噱頭所炒作出來的奢侈品,卻因為貧窮和公家機關的失職,搖身一變成為部分民眾的生活必需,甚至讓「水」這個自然資源私有化、變成圖利的工具,也為資本主義的荒謬現象再添一筆。而許多因為習慣或貪圖方便而曾經購買瓶裝水的消費者(包括我自己)也都默默推了一把。當然這集《盤中腐事》還有我這篇並不是要說買瓶裝水有多十惡不赦,畢竟它在應急方面還是滿好用的;只是在全球化的時代,個人行為和社會現象之間千絲萬縷的關聯值得人們思索。看過節目或讀過這篇的你,若能將這個議題放在心裡、甚至在機會來臨時做出改變,那就再好不過了。

延伸閱讀
杜絕瓶裝水,英國啟動免費飲水站計畫 | DQ 地球圖輯隊
BBC 報導,現代人由於擔心水質污染,購買瓶裝水的人愈來愈多,全世界瓶裝水市場高達 1 千億美元,每年全世界飲用水中,瓶裝水比率超過 10%。其實生產瓶裝水十分耗費資源,瓶裝水的塑膠瓶一般都是一次性使用就被扔掉。瓶裝水生產除了需要水和塑料製品,還消耗大量能源,每生產 1 瓶瓶裝水需消耗 3 瓶的水量和四分之一瓶石油。 大多數的塑料進入垃圾填埋場、廢物焚燒站,或乾脆被拋棄進入河流、海洋、森林和農田等生態系統。而且瓶裝水其實是奢侈品,在美國瓶裝水平均價格為每加侖 1.22 美元,按此計算消費瓶裝水的費用是自來水的 300 倍,如果按單瓶購買瓶裝水計算,瓶裝水的價格更昂貴。 軟飲料公司深知瓶裝水生意能賺錢,所以可口可樂、百事可樂這些公司一直在投資瓶裝水,在地飲料生產商也都投資生產各式各樣號稱功效不同的瓶裝水。根據歐睿信息諮詢 (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 數據顯示,2016 年全球瓶裝水賣出 4,800 億瓶,其中可口可樂就賣了 1,100 億瓶。 英國每天的廢棄塑膠瓶量也很驚人,一天可以丟棄 3,850 萬個,其中只有一半被回收,多達 1,600 萬個塑膠瓶進入填埋、焚燒或以其他方式處理,一旦進入海洋,這些塑膠瓶需要長達 450 年的時間才能被分解。
本篇所述的節目中有提到關於雀巢的其他爭議,例如雇用童工採收可可。更多爭議事件可參考維基百科雀巢頁面的這個段落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這裡收錄我的影集觀後文,分為台劇、美劇、歐劇、紀錄影集等類別。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