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五晚上回到學校看看大二目前的狀況,回憶當時大二當時的課題是經由好幾周的討論,將物件轉化成概念模型再回到建築的過程,現在看起來比較適合在大一完成,或許出題老師有接收到我們在職場的信號(笑)
題目為了致敬柯比意的住宅。限制了空間牆心線須366cm*366cm,但實際上出題者的用意更像是要藉由空間尺度的限制促使設計者可以正視構造這門學科以及探討它的可能性與合理性。
下面三點討論,也希望大家可以在學校時閱讀的深度及廣度能夠提升~
1.空間尺度的思考
以空間尺度來說,在大一大二不妨撥空一個假日午後測量繪圖自己的房間,就能最快理解日常是由怎樣的尺寸所組構,再去探討空間本身是否舒適,是怎樣的材質、光線讓你覺得自在及舒服。在週五的討論中,受限於3.66米這個限制,大多同學都把用水空間及休憩空間不同高層區隔出來,而連接層和層之間通常即是樓梯,可惜的是多半受限於生活經驗,大多所提出的仍是「舒適」的樓梯,或是出現了爬梯但只限出現在連接屋頂的那層,進而反映同學可能並不覺得這樣的空間在尺度其實是很極限,而受限於舒適的踏步尺度即部分失去下方空間操作的可能性,多半擇就置物空間。
應可以試著思考複合空間,如日本在狹小基地,常常出現LDK的複合連貫空間,又如近期有印象一条頻道的是中國建築師王昀提出的最小空間,都是將生活所需符合,將同個空間藉由人將物品的位移重新定義。大一點又如日本建築師古森弘一在今年『新建築』雜誌發表的方眼の間將日常木式構造放入設計,使家中成員可以隨著時間變遷、機能使用上的變化而改變自宅牆面。
方眼の間|古森弘一+橋迫弘平+穴井健一/古森弘一建築設計事務所(收錄於新建築住宅特集2019年3月号)。
2.構造的思考
請以3660mm去思考你的案子。
相信後續同學在小心肝買材料都可以看出該板材多厚,點一和點三在視覺上就能看出有很大的差別(做模型上更是)。然而請把這種判斷擴大至日常生活觀察上,例如在書局看到販賣的烤漆書檔,去了解到底多薄的金屬板即達到有結構的作用?又如常常說結構牆板為15cm,那這兩條線間裏頭有多少的材質在裏頭,鋼筋是幾號,幾號鋼筋的標稱直徑又為何?骨材是幾分細石,一分又是多長?又或是外面常見的磁磚是多厚?裏頭是否有防水材質,那是否知道普遍的防水毯有多厚呢?若以mm做設計單位,相信會獲得更多。
學生時期的我們都把構造想得很困難,事實上構造即是為了要達到某種功能性,以各式材料組構依附在結構上。
構造說穿了,其實就是如何分隔室內外空間,而最基本的要求即是如何讓環境外在的水進不來你所設計的空間。
學生時期應多多看構造的細部圖說,了解設計圖兩條線間的材質為何?
形狀/位置/尺寸 是個人在事務所時被要求要背的口訣,簡單扼要說明如何繪製施工圖說,這裡的形狀除了基本設計圖說所形塑的造型,同時也是建築材料斷面的基本尺寸,位置則是如何裝設,最後再以尺寸線說明出斷面的數據以及安裝的相對位置
3.基地選址的思考
本次敷地在課程佔比不大,但選址能不能有西曬以外的考量
例如可以試著從後續若要施作,那建材如何被搬運的過程思考,若考慮單人可搬運的重量,那怎樣的登島動線及構造的尺寸及重量是適合的,若要使用漁船搬運,除了搬運重量限制,那是否有可靠岸不會擱淺的地帶作為選址的考量,或是否從島上既有碉堡內延伸?(是否有犯規之嫌XD),總之基地選址上若可以進一步思考照顧,在未來會幫得上忙的?或是島上是否有潮差最大的位置來設置,利用潮差來過濾海水及儲水的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