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住屋形式與文化》談住宅是意義的實現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住屋或稱住宅,是一種建築形式、一種被公認最複雜、最難設計的好的形式。就連維特魯威(Vitruvius)在《建築十書》提出的建築三原則:堅固、實用、美觀,都能夠被打破,或說不被遵守。以堅固為例,在建築還未專門化、分工化之前,結構並不是透過應用力學、材料力學所精確地計算出來的,而是透過經驗的傳承與累積。因此,結構並非百分之百的反映材料特性、應力多寡,結構的效益、材料的耐候性等物裡因素並非過去住宅首要考量的因素。那麼,什麼才是住宅優先考量的因素?什麼是住宅之所以為住宅的基本元素?首先,過去的住宅(原始建築)和現代的住宅(工業化之後的現代建築)有何差異?


  隨著工業化後,材料方面:可大量、持續性、模矩化的生產,相較於原始建築多以木材、石材所構築;現代建築的材料更加多元化、標準化(如玻璃、鋼筋、鈦金屬等)。  


  構築方面:原始建築的建築設計、施工並不由一群全職的匠人負責,而是全村居民兼職、相互完成的(如日本的合掌造)。現代建築則是專業化分工,一棟建築往往需要不同的專業技術人員才能完成,如建築師、室內設計師、結構技師、空調技師、機電技師等。且術業有專攻,不能相互取代。這背後反映的是,建築構築文化的主體由社群轉為個人。制度化、分工化使住宅的整體文化和形式的連結減弱了,轉為反映個別、特殊的多元文化。 


  社會方面:城市化,導致人口密集、產業密集,建築向上、向下發展。除了人們居住的空間變小,更改變了人與自然的關係、人與住宅的關係。例如:過去住宅反映大家庭的家庭倫理關係,現在則是因為少子化、高齡化,產生隔代家庭、獨居等家庭形式,產生新的社會問題。過去,人們透過構築或住宅認識環境、認識社會制度等物質與精神的含意,成為一位與環境(基地、氣候)、文化(宗教、社會)關係密切的自然人。現在,人們分工化及個人化,使住宅如人際般的疏離,住宅的形式不再以考慮環境為主,而是效益、目的性、工具性,成為在人為環境下的人為人。  


  例如:以桃園市的中路二號社會住宅為例,1房型(單人)大小為15坪、2房型(2人)為:28坪、3房型 (3人以上)為35坪。基本家具為衣櫃、床架、床頭櫃、流理臺、熱水器、曬衣架、空調、衛浴設備與鞋櫃;1房型另有電陶爐、沙發、茶几與餐桌椅,2、3房型則有瓦斯爐與抽油煙機。上述反映的是,隨著住宅的精確性、制式化,人們選擇的自由便減少了,我們不再能夠從人們自由的選擇廚房、臥室、廁所等形式中看見形式與文化的意義。住宅的形式與文化的關係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住宅量化的空間與實用性(商品化)。  


  住宅的基本元素、宛如呼吸般重要的元素是什麼?從那些現存的原始建築遺跡、或過去形式的住宅來看。有些住宅不那麼合理(不舒適、不穩固等),背後或多或少都有文化上(宗教、社會)象徵的理由。但現在的我們卻難以理解,因為當時設計的大環境已改變了。住宅是介於精神與物質的媒介,反應、傳承價值觀的媒介。過去整體的住宅形式,表現出共有的意象。現在多元的住宅形式,則是表現個別的意象。由此可知,住宅的基本元素是變動的,因為它反映的是「變易」的本質和制度。例如:在相似的基地上常可看見不同形式的住宅,或同個經濟型態(如農業經濟)會發展出不同空間安排的聚落等。這也是為什麼建築師考試中即便建築設計的題目相同,卻都沒有相同解法的原因,因為人的本質是「差異」。 


  住宅是社會的一部分,除了受基地、氣候、技術等物質條件的差異影響外,更受到當地宗教、文化、社會等精神條件的差異影響。例如:法國人在北非鋪設水管引水到一些村莊,結果引發很大的不滿。因為回教社會中,婦女們習俗上是足不出戶的,所以到村裡的水井提水成為她們走出家門、閒話家常、接觸外界的唯一機會。法國人於是重開水井,拆去水管,不滿當即平復。 


  住宅是某種意義的實現,它的意義是超越建築三原則(堅固、實用、美觀)的,甚至是超越生物學與經濟學的。在城市與鄉村之間、公共性與私密性之間、自然與人為之間、傳統與創意之間、科技與古法構築之間,不斷改變著住宅的意義。保留或認識過去的住宅,讓我們對於人類共同或尚未發現的問題有解決的可能。如同位於挪威的斯瓦爾巴全球種子庫,保留了各種種子的基因已備不時之需。在面對嚴苛氣候條件的此刻,有效的解決方法或許已藏在這些保留的住宅之中。


  最後,想問的是,如果你今天有郭董的千億身價,你會選擇怎樣的住宅?(無人島的別墅?)住宅之於你又是什麼?(另一個辦公室還是戒備森嚴的監獄?)什麼是有錢也買不到的住宅?

2019/7/16

38會員
568內容數
「我以為别人尊重我,是因為我很優秀,後來才明白,别人尊重我,是因為别人很優秀。」——魯迅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辯證人生 的其他內容
無的遺忘─痕跡   海德格(Heidegger,1889-1976)在喚起「存有」時,什麼依舊被遺忘了?什麼是「遺忘」?死亡是遺忘嗎?德希達(Derrida,1930-2004)說:「我總是力圖使我自己處在哲學思辨的界限上,我說的是界限,而不是死亡,因為我根本不相信今天人們所輕易說的哲
  1849年,清道光二十九年,台灣還在清領時期,歐洲正在工業化,離現代主義的20世紀還有一段時間,距今170年前,英國的藝術評論家約翰‧羅斯金(John Ruskin,1819-1900)寫下了《建築的七盞明燈》;分別是獻祭之燈、真實之燈、力量之燈、美感之燈、生命之燈、記憶之燈、遵從之燈。
  作者薩林加羅斯(Nikos .A. Salingaros,1952-)是德克薩斯大學聖安東尼奧分校(University of Texas at San Antonio)的數學系教授,他受建築理論學者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CAL)亞歷山大教授(Christopher Alexander,1
何謂成人教育?若依《民法》12條規定:「滿二十歲為成年,即具有完全之行為能力,能獨立行使有效的法律行為」成人教育便包含了大學教育(高等教育)、非職業性和非正式的教育等,成人教育與義務教育有何差別?又什麼是成人教育的預設與目的呢?成人教育有可能被解構嗎? 成人與中小學生有什麼差別呢?除了
什麼是現代與後現代?後現代的「後」是一種時間上的先後嗎?還是一種互為表裡的、補充性的「後設」批判呢?而現代與後現代的理論反映在建築上彼此又產生了什麼樣的關係呢?現代建築是否也包含了現代主義建築與後現代建築? 何謂現代與後現代的關係 現代與後現代不是時間上的區別,或者說時間上現代必
兩千年前的古羅馬建築師─維特魯威(Vitruvius)於《建築十書》(De Architectura)提及建築的3原則「堅固、實用、美觀」,後來發展成為「持久、便利、愉悅」。相同的是建築必須具備堅固、持久的兼顧結構「安全」,符合使用習慣的「適用」,及讓人產生主觀愉悅、樂趣的「生活美學」。
無的遺忘─痕跡   海德格(Heidegger,1889-1976)在喚起「存有」時,什麼依舊被遺忘了?什麼是「遺忘」?死亡是遺忘嗎?德希達(Derrida,1930-2004)說:「我總是力圖使我自己處在哲學思辨的界限上,我說的是界限,而不是死亡,因為我根本不相信今天人們所輕易說的哲
  1849年,清道光二十九年,台灣還在清領時期,歐洲正在工業化,離現代主義的20世紀還有一段時間,距今170年前,英國的藝術評論家約翰‧羅斯金(John Ruskin,1819-1900)寫下了《建築的七盞明燈》;分別是獻祭之燈、真實之燈、力量之燈、美感之燈、生命之燈、記憶之燈、遵從之燈。
  作者薩林加羅斯(Nikos .A. Salingaros,1952-)是德克薩斯大學聖安東尼奧分校(University of Texas at San Antonio)的數學系教授,他受建築理論學者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CAL)亞歷山大教授(Christopher Alexander,1
何謂成人教育?若依《民法》12條規定:「滿二十歲為成年,即具有完全之行為能力,能獨立行使有效的法律行為」成人教育便包含了大學教育(高等教育)、非職業性和非正式的教育等,成人教育與義務教育有何差別?又什麼是成人教育的預設與目的呢?成人教育有可能被解構嗎? 成人與中小學生有什麼差別呢?除了
什麼是現代與後現代?後現代的「後」是一種時間上的先後嗎?還是一種互為表裡的、補充性的「後設」批判呢?而現代與後現代的理論反映在建築上彼此又產生了什麼樣的關係呢?現代建築是否也包含了現代主義建築與後現代建築? 何謂現代與後現代的關係 現代與後現代不是時間上的區別,或者說時間上現代必
兩千年前的古羅馬建築師─維特魯威(Vitruvius)於《建築十書》(De Architectura)提及建築的3原則「堅固、實用、美觀」,後來發展成為「持久、便利、愉悅」。相同的是建築必須具備堅固、持久的兼顧結構「安全」,符合使用習慣的「適用」,及讓人產生主觀愉悅、樂趣的「生活美學」。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最近台灣出版界掀起一股「職人書寫」的風潮,像是林立青的《做工的人》、袁非的《手槍女王》、大師兄的《你好,我是接體員》,都是根植於自身職人的經驗,所寫出的寫實之作。這樣的風潮,來自於台灣社會對於「深度看見台灣」的需求越來越高…
Thumbnail
《網格之力:女神的面具Grid Force — Mask of the Goddess》是由英國獨立遊戲開發團隊Dreamnauts Studios所製作的一款網格動作遊戲,遊戲主打「有著格鬥遊戲的高速打擊體驗」同時兼具「角色扮演的深度」,並且有著不同於其他遊戲的幽默敘事。
Thumbnail
義大利是一個很奇妙的國家,北部的義大利是歐洲最富裕的地區,南部的義大利是歐洲最貧窮的。南北義人也是不同的人種、血統和文化和語言。
Thumbnail
本文的核心在於由文化觀察揉和丸山真男思想進行批評。前半段側重觀察。而後半則由筆者在丸山思想的基礎上嘗試提出新主張。
Thumbnail
雖然可能有點老掉牙,但我覺得「選擇」和「孤獨」是每個人的人生都無法避免會遇到的課題。
Thumbnail
在你生命中有沒有ㄧ位曾經對你而言很重要很重要,卻突然在某一天匆忙道別,或是再也不見的人呢?
Thumbnail
身為重度韓劇迷,不難從戲劇中看到韓國父權高漲又保守的社會風氣。 記得編以前介紹過一部韓劇《#今生是第一次》嗎?其中有一段女主去男主角家幫忙祭祀——在韓國媳婦替夫家準備祭祀被視為義務,而男主角因為內心過意不去,願意勞力交換,到岳母家幫忙醃泡菜的情節。
Thumbnail
《告白》這本書在日本獲得大獎,也拍成電影,暢銷之餘也引起不少迴嚮,我想這是因為故事相當貼近當代日本社會的現狀及憂慮:「那些層出不窮的青少年暴力事件,甚至有冷血殘酷的謀殺,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最近台灣出版界掀起一股「職人書寫」的風潮,像是林立青的《做工的人》、袁非的《手槍女王》、大師兄的《你好,我是接體員》,都是根植於自身職人的經驗,所寫出的寫實之作。這樣的風潮,來自於台灣社會對於「深度看見台灣」的需求越來越高…
Thumbnail
《網格之力:女神的面具Grid Force — Mask of the Goddess》是由英國獨立遊戲開發團隊Dreamnauts Studios所製作的一款網格動作遊戲,遊戲主打「有著格鬥遊戲的高速打擊體驗」同時兼具「角色扮演的深度」,並且有著不同於其他遊戲的幽默敘事。
Thumbnail
義大利是一個很奇妙的國家,北部的義大利是歐洲最富裕的地區,南部的義大利是歐洲最貧窮的。南北義人也是不同的人種、血統和文化和語言。
Thumbnail
本文的核心在於由文化觀察揉和丸山真男思想進行批評。前半段側重觀察。而後半則由筆者在丸山思想的基礎上嘗試提出新主張。
Thumbnail
雖然可能有點老掉牙,但我覺得「選擇」和「孤獨」是每個人的人生都無法避免會遇到的課題。
Thumbnail
在你生命中有沒有ㄧ位曾經對你而言很重要很重要,卻突然在某一天匆忙道別,或是再也不見的人呢?
Thumbnail
身為重度韓劇迷,不難從戲劇中看到韓國父權高漲又保守的社會風氣。 記得編以前介紹過一部韓劇《#今生是第一次》嗎?其中有一段女主去男主角家幫忙祭祀——在韓國媳婦替夫家準備祭祀被視為義務,而男主角因為內心過意不去,願意勞力交換,到岳母家幫忙醃泡菜的情節。
Thumbnail
《告白》這本書在日本獲得大獎,也拍成電影,暢銷之餘也引起不少迴嚮,我想這是因為故事相當貼近當代日本社會的現狀及憂慮:「那些層出不窮的青少年暴力事件,甚至有冷血殘酷的謀殺,究竟是怎麼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