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間的靜心

山林間的靜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深長吸氣,想像身前多了一棵樹苗,隨著你的呼吸漸長,枝葉抽長,新生的葉片長開,老去,凋謝,再新生枝芽,長開,凋謝,成為通天大樹。過程中呼吸穿越你的胸口、胃、肚臍、身體末梢,慢慢紮根到土壤之內。腳底毛細孔張到最大,超越瓶蓋的大小,吸氣時氣流穿透,吸入大地的芬芳,向上抽高,你成為那一棵大樹。

你從腰側,背部,肩膀,手肘的毛細孔中拉出枝芽,向最遠的天邊延展,春天的嫩葉冒芽,頭頂與腳底隔了十幾公尺,持續向下紮根,頂天立地的從容隨著呼吸充盈你的胸口,你是那不可撼動的存在。現在將氣吸到底,胸口帶入大量的新鮮空氣,屏息數秒,一口氣放光,大樹的枝芽、樹幹、所有的根,瞬間解離,成為漫天光點。

被定義的形態消失,你仍是一棵樹,你也是你,也是這一團光霧。再抬頭看看身邊的大樹:你的家人、朋友、伴侶、同事,無數經過而不留痕跡的路人,他們是支撐世界的大樹,也支撐你的日常,散掉外貌及各種標籤之後,成為一團溫煦的光,彼此交容但互不打擾,如山林間的日常。

願山林大地的氣息與你同在。

Photo by Yenpo Chen on Unsplash

Photo by Yenpo Chen on Unsplash



avatar-img
素昧平生的沙龍
9會員
38內容數
在不斷交換與自我看見中,紀錄歪歪斜斜但盡量筆直的成為之旅,讓一切想像的可能性流經生命的每個片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素昧平生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看了聖嚴法師《佛陀的正見》,裡面提到自皈依,如果融合現代身心靈的概念,皈依佛性本身,原本讀過去只是一段文字,直到最近讀了心靈的八種意識:第八識啟動事件,事件啟動第七識的情緒標籤,如同一段光譜,光譜兩端看似不相容的價值觀同時亮燈,在個人整合的過程,我沒辦法不用吵架的方式溝通,不一樣的觀點無法好好說
從唯識論角度出發,探討獨處焦慮,並以數據分析方式闡述如何透過覺察與調動第八識(潛意識)來轉化負面情緒,找回內在平靜。
即便找到伴侶—愛的相互認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拍即合的夥伴,總有真實被壓抑的時候。於是外在人格持續運轉,同時又從臨時認同感中醒來:「原來我們是不一樣的人啊。」面對他人期待的目光,與自我錯開的齒輪,勉強合進當下的情境劇,多餘的茫然顯得突兀。在這個片刻給自己兩分鐘,呼吸變得綿長,深沉,緩慢
在看了聖嚴法師《佛陀的正見》,裡面提到自皈依,如果融合現代身心靈的概念,皈依佛性本身,原本讀過去只是一段文字,直到最近讀了心靈的八種意識:第八識啟動事件,事件啟動第七識的情緒標籤,如同一段光譜,光譜兩端看似不相容的價值觀同時亮燈,在個人整合的過程,我沒辦法不用吵架的方式溝通,不一樣的觀點無法好好說
從唯識論角度出發,探討獨處焦慮,並以數據分析方式闡述如何透過覺察與調動第八識(潛意識)來轉化負面情緒,找回內在平靜。
即便找到伴侶—愛的相互認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拍即合的夥伴,總有真實被壓抑的時候。於是外在人格持續運轉,同時又從臨時認同感中醒來:「原來我們是不一樣的人啊。」面對他人期待的目光,與自我錯開的齒輪,勉強合進當下的情境劇,多餘的茫然顯得突兀。在這個片刻給自己兩分鐘,呼吸變得綿長,深沉,緩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