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靜心:孤獨感的轉化

文字靜心:孤獨感的轉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即便找到伴侶—愛的相互認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拍即合的夥伴,總有真實被壓抑的時候。於是外在人格持續運轉,同時又從臨時認同感中醒來:「原來我們是不一樣的人啊。」面對他人期待的目光,與自我錯開的齒輪,勉強合進當下的情境劇,多餘的茫然顯得突兀。

在這個片刻給自己兩分鐘,呼吸變得綿長,深沉,緩慢,你的眼睛變成兩組齒輪,牽動後方的大腦,大腦成為立方體,裡面複雜的系統變成一顆投影機,透過立方體不斷折射,變換成你人生各式各樣的情境。第一幕停在父母與你,你們的選擇因為性格差異,越來越不一樣,爸媽看不見你所見的一切,聽不懂你所說的話,時常忽視,與父母錯開的齒輪愈加損耗,變得冷漠與客氣。

現在讓三枚齒輪各回各的人生,互相照應,但互不干涉,於是過往的一切重新運轉起來了,你們的溝通成為開朗,有趣,充滿困惑,又無傷大雅的畫面,再將畫面收攏回你的投影機,放下不被理解的苦難,你們是三個人,三個獨立個體。再投影出第二幕,你與所有的期望,包含自我期許,來自他人對你的想像,長輩,爺爺奶奶,課本裡的偉人,成功人士的教導,普世價值的期許。

這些期待有些辦得到,有些不行,有些是別人的事,有些來自電視裡五味雜陳的人生。從你的頭頂倒下一桶清澈的油,帶著植物的香氣,從你的體內分離出人的集體意識,曾經仰望的金錢與名利被帶走,你再也不是工業化的齒輪,你是一棵樹,紮根在大地,土壤的柔軟承接著你的生命,膝蓋如青松一樣挺拔,再也沒有壓倒你的責任。

於是在前方平坦的草地上,坐著出現在你生命中的所有人,他們放鬆,消散,也成為內心真實的樣子,可能是一塊石頭,一雙筷子,一個包子:「其實我只是這樣的人而已。」你想了想,從一棵樹,成為一株草,默默無名,但有充足的太陽,水,養分,而且,與萬物在一起。停在此刻,深呼吸,吸入大地合一的品質,四海一家,吸入真實,吐出失望,失望成困惑,你歪頭想了一下,說:「原來如此,真有趣。」

分離意識消散,你望向星空,宇宙與你同在。

raw-image


avatar-img
素昧平生的沙龍
9會員
38內容數
在不斷交換與自我看見中,紀錄歪歪斜斜但盡量筆直的成為之旅,讓一切想像的可能性流經生命的每個片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素昧平生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看了聖嚴法師《佛陀的正見》,裡面提到自皈依,如果融合現代身心靈的概念,皈依佛性本身,原本讀過去只是一段文字,直到最近讀了心靈的八種意識:第八識啟動事件,事件啟動第七識的情緒標籤,如同一段光譜,光譜兩端看似不相容的價值觀同時亮燈,在個人整合的過程,我沒辦法不用吵架的方式溝通,不一樣的觀點無法好好說
從唯識論角度出發,探討獨處焦慮,並以數據分析方式闡述如何透過覺察與調動第八識(潛意識)來轉化負面情緒,找回內在平靜。
寫給右邊後背會疼痛的人,可以搭配上面的音流,如果能夠獨處會很好,文字有它的頻率,如果提及顏色或譬喻,不用想得太精確,像讀短篇文章讀過去就可以了,它會以自己的模式運作,一切平安。
在看了聖嚴法師《佛陀的正見》,裡面提到自皈依,如果融合現代身心靈的概念,皈依佛性本身,原本讀過去只是一段文字,直到最近讀了心靈的八種意識:第八識啟動事件,事件啟動第七識的情緒標籤,如同一段光譜,光譜兩端看似不相容的價值觀同時亮燈,在個人整合的過程,我沒辦法不用吵架的方式溝通,不一樣的觀點無法好好說
從唯識論角度出發,探討獨處焦慮,並以數據分析方式闡述如何透過覺察與調動第八識(潛意識)來轉化負面情緒,找回內在平靜。
寫給右邊後背會疼痛的人,可以搭配上面的音流,如果能夠獨處會很好,文字有它的頻率,如果提及顏色或譬喻,不用想得太精確,像讀短篇文章讀過去就可以了,它會以自己的模式運作,一切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