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
富爸爸,窮爸爸》是我在踏入股票之旅後的第一本投資書,但是當時選擇它比較是抱著「準」入門書的心態在看的,畢竟這是一本爭議頗高的作品。看完了以後,還是決定—嗯,把它之後的《夠了》,當做開張的第一本吧,畢竟我比較認同博格的三觀,也算是一個中心思想的奠基。
如同巴非特在《雪球》的扉頁記錄了他六歲那年在自家門前開始推雪球的故事一般,許多評論在談到首章引用小說語句以言明「夠了」的出處時,卻遺忘了在書皮的內頁已經囊括了全書的中心要旨,這包括了:
- 基金過去報酬率看看就好,別太高估
- 提防明星經理人,小心明星經理人
- 別買太多基金,多未必好
- 只買低費率的基金,別被費用吃掉你的報酬
而,與博格同樣做為新教徒的筆者,被吸引住眼簾的,是下面引用的、出自舊約聖經的一段話:
快跑的未必能贏,力戰的未必能勝,智慧的未必得糧食,明哲的未必得資財,靈巧的未必得喜悅,所臨到眾人的,是因為「時間」與「機會」。〈舊約.傳道書〉
這四個要點與傳道書的經文道出全書的核心所在。非基督徒或許不太暸解〈傳道書〉是一本什麼樣的書卷。它的作者,以色列王國的所羅門王,被公認為在那個世代最有智慧的人,他最有名的故事是「真假母親」:搶奪嬰兒,在兩方難辦真假的情況下,他下令剖開嬰兒一人一半的事蹟。所羅門在年少的時候享盡了一切的富貴,國力強盛,嘗遍一切富厚與眼目的情欲。在年老之時,於此書中寫下年少輕狂的自省與對後人的勸誡。可以說是一個先行者回首青雲的智慧之言,當然,也有一些對自己的感嘆:一個即使是智者也會犯的錯誤。
第一點在提醒投資人,股票是無法以過去推測未來的;第二,這隨即應證了,不要去相信所謂的明星經理人,因為第一點的邏輯。第三,不要買太多基金:以指數型基金的姐妹產品ETF(指數型證券投資信託基金)來說,有太多掛羊頭賣狗肉的商品已經違反了當初博格對指數型基金的定義,這些商品實際上與過往主動型基金的概念已相去不遠—因為它們同樣是將特定的領域綁在一起。此外,一般的投資人很少能夠有等量的時間與心力去投注在這麼多檔的商品中。
最後一點則呼告出博格通篇所強調的、內扣的費用在複利的威力下,也將十分驚人地蝕掉投資人的利得—即使在帳面上看起來,投資人覺得依然獲利有正成長,但是如果當投資人知道原來的獲利成長能到10%、卻因為經理人的過度牟利而剩下不到5%,那必然令人十分氣結。
博格在傳道書中的引用,特別框起了「時間」與「機會」,這意味著什麼呢?誠如他在書中所言:「投資人應該採取的,是相反(於華爾街給客戶)的策略—『別採取行動,光是站著就好』」,投資人要有耐心,是貨真價實的養兵千日,用在一時。學習過武術的人都明白,「放鬆」,是所有的武術追求的終極目標,而如何適當地控制自己的力道,不用過多的力氣浪費體力,卻能在對的時機給予精準的打擊,放鬆的功夫往往比蠻拳使力更加累人,卻是必須時刻在心的實踐。
隨著對降低內扣費用的呼告,帶出了博格整個典範耀眼的特徵:一種新教徒對於倫理的追求。對今天的時代來說,也許用「品格」來說更為貼切。呼告經理人降低經理費是「果」,「因」是經理人必須能夠有某種程度的利他、去體恤投資人的賺錢不易,以及—只拿自己該拿的比例,因為博格最大的痛斥,是在於經理人不成比例地從中拿取了太多投資人的錢,以及不管虧損,這些負面績效始終對他們的薪水無關痛癢。
博格在極多的篇章講到了對於品格的追求,即使在這個唯利是圖的世界,這些看起來像是不折不扣的笑話……
「今天我們算計太多,卻信任太少」 「(大多數)企業的生活是孤獨、貧困、污穢、野蠻而又短暫的」(博格引用霍布斯Thomas Hobbes) 「如果人們得到別人的信任,他們就會變得值得信任」 「給予投資人投資上的建議,這正是這一行存在的價值」
還有數不清的段落是博格不那麼明指,但盡露無遺地展現出做為新教徒所堅持的、號稱為18世紀的、啟蒙運動耀眼的傳統美好價值。因此,如果要真正暸解博格的三觀,對於新教倫理有一定程度的暸解是必要的。
投資主動型基金的人在ETF出現後,似乎有日趨減少的跡象。做為指數型基金的創立者,伯格樂見ETF的誕生,但是他不能接受的是投資人沒有長遠的眼光,依然把指數型股票基金當成短線交易的商品在操作—我們再一次見識到人類如何能搞砸一個原本立意良好的東西:
當然,我很贊成這種基金(指ETF)採納了指數型基金的概念……但是,我無法認同這些ETF過於頻繁地轉手,以及券商在交割時所收取的傭金。
博格在《夠了》裏面不斷地在抨擊兩件事:對著經理人,高昂內扣;對著投資人,當沖短線。
再者,我也很不解,美國目前有八百一十七檔ETF,為什麼只有二十一檔符合「在美國股市或全球股市進行最廣泛的分散投資」這個基本要求?
不只是在臺灣,美國也一樣有眾多不符合指數型基金定義的產品。如果以博格提供的數據來看,符合他指數型定義的ETF只有3%;若從陳唯泰於2019年8月25日發佈在《財訊》雜誌的文章來看,目前臺灣的ETF發行量為九十檔,他篩選的方式是依序扣除海外市場、其它金融商品、反向、槓杆,得到剩下16檔”相對單純”的ETF。但是如果以3%的比率來看,臺股中真正嚴格符合博格定義的ETF,只剩下三檔(當然有一隻一定是0050吧)。
這些ETF當中,有的類別還算有道理,有的卻很荒謬。比方說,「即將興起的癌症ETF」、「槓杆型ETF」,都被我歸為荒謬的ETF
槓杆型與專題型的ETF,在博格這位指數型基金之父的眼中看來,都被歸類為荒謬而有違定義的產品。
不過,當指數型基金變成指數股票型基金的時候,似乎就已經預示著他不斷地挑動著人類最脆弱的那一條神經,也就是無法「等候忍耐著地裏的種子結果實」:
把基本面指數基金弄成ETF,則意味著這種基金很適合拿來炒短線……也讓我們看到,基金業者實在很會包裝銷售……當然,發行這些掛羊頭賣狗肉的基金業者,都跟我們拍胸脯保證……
事實上,指數型基金並不能短線當沖,它遵循著股票在荷蘭初始誕生時的初衷,也就是、必須將資金投入,直到荷蘭東印度公司階段性的航程結束方能贖回。據悉,股票在一些國家(譬如中國)依然不能當沖。當沖的存在,是給投資人的方便,但投資人不該方便當隨便—即使我們當沖抽回的金額並不足以撼動某家公司的營運。
博格雖然一再在書中說「數字並不是真實」,但他卻因卓越的數學能力而在學術與金融上嶄露頭角。或許回首青雲,他才看見,股世裏人心的機關算盡,都比不上穩健的品格所帶出來的回饋。而,事實上,也的確沒有什麼算計是完美無暇的,差別在於迎接後果的時間點。對於作出一個品格決定的人而言,面對的是挑戰,需要的是勇氣與堅持;對於作出一個投機決定的人而言,面對的將是災難,需要的是,如何收拾毀滅後的殘局。
很少有什麼事物如投資股票反映出個人的三觀。然而,做出有智慧的選擇,卻是很重要的,誠如我最喜歡舊約中的一段話:
「我將生、死、禍、福陳明在你面前,所以你要揀選生命,使你和你的後裔都得存活」〈申命記30章19節〉
謹以此文向典範Jack Bogle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