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主動與被動投資,就只是簡單的算術,這也是投資大師巴菲特的答案。
同樣地,一如指數化投資教父約翰‧柏格所說,「整體的事實非常簡單。金融市場的總報酬,減去中介成本,等於實際交付給投資者的淨報酬。(The overarching reality is simple. Gross returns in the financial markets minus the costs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equal the net returns actually delivered to investors.)」
投資者的報酬 = 市場的總報酬-交易成本
所以被動投資人,其實只需把整個市場的股票都買下來就好了,肯定會獲得整體市場的平均回報。然而,既然指數就代表市場,那就把指數買下來就好了,再簡單不過。因此:
被動投資 = 把整個市場的股票買下來 = 把市場指數買下來 = 把市值型ETF買下來 = 獲得市場的平均報酬
切記,這裡的指數指的是:具代表性的市場指數。而且必須以市值為加權的指數,例如S&P 500,而不能以價格為加權的指數,例如道瓊工業(30)指數。因為整體市場的增值與報酬率,是和市值相關,而非單單與價格有關。
不過,商業化的世界,總是會把人的認知給搞混。簡單的指數化投資,就是會演化突變成「各種的」指數化投資。因為開發和管理指數的指數公司,可以不斷地生出一種指數,例如:高股息指數、優息指數、5G指數、元宇宙指數、電動車指數、越南30指數…等等。只要能讓散戶投資人喜歡,願意把錢拿出來申購基金,請他們開發一個「窮查理價值指數」,也是非常有可能的。
當指數化投資變成「各種的」指數化投資時,為了避免混淆,指數化投資的推廣者,只好強調「市值型ETF」來代表指數化投資,希望散戶投資人能分清楚,只有買下整體市場的市值型ETF,例如:台灣的0050、006208、006204,或是美國的SPY、VOO、VTI和全球的VT,才是被動的指數化投資。
但這樣的努力,還是無法讓散戶投資人有正確的認知,因為除了高股息指數可能依股息率來分配投資比例(權重),大多數的指數也是可以依市值來加權計算,決定它們各自在指數中的權重。市場人士還是可以說這些指數的ETF是市值型ETF,於是,投資理財市場就再也說不清楚到底什麼是什麼。除非散戶投資人願意理解最基礎的投資知識,否則,對於被動投資、指數化投資,以及市值型ETF之間的關係,永遠很難有正確的認知。
30年前,全球第一檔知名的指數型ETF(基金)SPY,在1993年1月22日於當時的美國股票交易所(AMEX)掛牌。巴菲特在1993年給波克夏的股東信中便已經指出,「只要定期投資指數型基金,一無所知的投資人,實際上也能勝過專業的投資人士。(By periodically investing in an index fund, for example, the know-nothing investor can actually out-perform most investment professionals.)」對散戶投資人來說,就是有錢就投入指數型基金,或簡單說就是定期定額,不斷地購入追蹤大盤指數的市值型ETF。
若是手邊已有一筆錢,則可參考巴菲特的90/10投資策略。2014年,巴菲特在給股東的信中建議一個非常簡單的配置:90%的S&P 500指數型基金,搭配10%的美國短期公債。也就是說,若你有一筆長期資金(投資一定是長期的),你只需預留10%來投資本金不會變動的固定收益標的(即使是定存也行),然後其餘90%投資代表整個市場的指數,還是能輕易勝過專業經理人。
我們來看一下,如果有一個散戶投資人在2014年聽了巴菲特的話,就把90%的錢拿去投資S&P 500 (VOO),也就是美國主要的500家公司,然後將10%投資在1年內的短期美國國債 (SHV),它的績效表現會非常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