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22|閱讀時間 ‧ 約 7 分鐘

從冬至、末日到感恩,節日的省思

文/凌谷
凌谷攝影作品
凌谷攝影作品
冬至、聖誕和全球暖化
聖誕節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全球性節日。
其起源跟耶穌基督沒有關係,倒是跟冬至(winter solstice)有關,因為就在這幾天,日照時間由最短的極值開始增加,所謂“一陽生”是也,故《易經》以復卦代表冬至,指陽氣開始回復。在古波斯,12月25日是拜火教光明之神密特拉(Mithra)的生日;古羅馬人從波斯那裡繼承了這個節日,認為這是太陽神的生日,同樣意味著太陽回來了。羅馬帝國轉信基督後,把這個代表著溫暖和光明的重要生日給了耶穌基督。此外,酒神狄奧尼索斯(Dionysus)的生日也在這一天,希臘人會在這一天聚於樹下飲酒狂歡,所以後世就有了聖誕樹和狂歡夜的傳統。
說到聖誕節,不能不提的是聖誕老人。聖誕老人據說來自芬蘭,但因為極地的暖化速度遠遠高於其他地方,芬蘭近年卻深受全球暖化影響,當地人擔心剩下的白色聖誕所剩無幾了。沒有白雪就沒有聖誕節的光環。
聖誕節已經跟氣候變遷一樣,早已成為一個全球範圍的現象。
今天的聖誕節,已非一個國家或一個宗教的節日,早已融合全球數千年文明、各種宗教情感、民俗文化和商業利益,可以說是最全球化的節日。至於怎麼過,過不過,說到底只是個人喜好。
真要弘揚民族文化,不如把冬至日定為法定假期,恢復“先王以至日閉關,商旅不行,后不省方”()的華夏傳統,豈不美哉!(寫於2017年冬至)
註:古代的君主,在陽開始再生的冬至這一天,將邊界的關口關閉,不使行商通行;君主也不巡視四方。因為宇宙運行,在這時安靜;人的行動,也要保持安靜。古代國家大事,甚至君主的起居,都要因應季節決定;否則,人與天的行動,不相配合,就會引起天災。
凌谷攝影作品
末日和劫
2012年的冬至適逢瑪雅曆第十三伯克盾的終結日,也就是被盛傳的『世界末日』。幸而我們的世界沒有終結。
興許,我們應該感恩,自己能活下來,說不定就像好萊塢電影說的那樣: 背後有一位英雄在危險關頭出於對生命無比的愛心,以感動天地的犧牲精神拯救了這個世界。也許,我們每一個人都是英雄,我們盡力為這個世界作出了本份的努力,正面的意念和能量逆轉了毀滅的進程。西諺有言:『自助者獲天助。』此之謂也。
假如你像很多人一樣對荒謬殘酷的世界感到沮喪,一直期待著末日,而這個末日並未如期而至,那也不必失望,因為最多數十年,各自的末日一定會到來的。最少,你將看到身邊的孩子慢慢長大,小時候可以逗他們玩,長大了還可以笑他們各種無知。如果活在悲哀和艱困中,是老天讓你學會體諒。如果你像很多人一樣買不起房子,也該感恩自己沒有生在像巴基斯坦那種年年旱澇、天天恐怖襲擊的鬼地方。據一位剛從那裡賑災回來的朋友所描述,那裡很多人被逼住在海灘上,一不小心睡太沉了就在阿拉伯海上開始『少年派的奇幻旅程』了。最少,你不用擔心吃著飯時有塔利班踢門進來,因不信真主阿拉就被機槍掃倒。最少,你還有健康的身體。萬一身體不好,還是有機會練回來的。
想想『末日』之說,基本就是西方線性思維對瑪雅曆的一種曲解,瑪雅人從沒有說過第十三伯克盾後就沒有第十四、十五了,人家一直都在說這是新紀元的開始。這跟東方思想裡周而復始的概念是一致的。末日之說,讓我想起印度人關於『劫』(kalpa)的奇妙概念,這個時間單位可以指億萬年之久,又可指剎那之短。佛家認為,一切都在成、住、壞、空的過程之中。世界一生一滅,為一大劫。三界眾生中,最短壽者即生即死,最長命的達八萬四千大劫,相當於地球生滅八萬四千次,但在佛陀看來,都只是剎那時光。一念之生,是為劫始,一念之滅,是為劫終。
問題是,在那一念之生滅間,是激活著意識的光芒,還是積纍著無知的黑暗?是走在愛的路上,還是陷於恐懼的沼澤之中?(寫於2012年冬至)
凌谷攝影作品
從感恩節到遊牧傳統
感恩節是美國人的重要節日,傳統節目是吃火雞。但有網友說,吃火雞根本跟感恩節無關,“我會以更傳統的做法來慶祝這個節目:把鄰居們都請來,大家一起享用豐盛的晚宴,然後我把他們都殺掉,佔有他們的土地。”那確實是白人對待印地安人原汁原味的“感恩”方式。
但是,傳統就一定是好的嗎?多少殘酷的行為,以“傳統”的掩護下進行著。日本人以“傳統”的名義屠殺鯨、豚;西班牙人以“傳統”的名義鬥牛;韓國人以“傳統”的名義吃狗;地球人以各種“傳統”的名義摧毀著地球和扼殺著子孫後代的未來。
這是一種什麼樣的“傳統”呢?溯源尋根,這其實是一種古老的野蠻遊牧傳統。生活在城市的你可能不會覺警到自己身處遊牧文明的統治之中。因為你再也看不到一望無際的草原,更見不到“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景象。因為這一切都被蓄意隱藏起來了。大型養殖場被嚴密看守著。
根據當代眾多傑出歷史學家的研究成果,在一萬多年前,地球上分布著眾多愛好和平的古老農耕民族,但後來先後被野蠻的遊牧民族所征服。這些遊牧民族崇尚暴力和權力,他們把一切生命(包括牛羊和人)當作財產。這就是為什麼西方人的“資本”一詞(capital)源來自“頭”(caput )。因為一切財產都是赤裸裸地以牲畜和奴隸的數量來計算的。這些民族要積聚更多“頭”的方法很簡單直接,就是去搶。兼併完所有的兄弟部落後,就去搶比自己先進得多的農耕民族。當遊牧民族統治世界後,那種視生命為財產、通過暴力奪取一切、壓逼和忍受壓逼的思想模式已深入地球人的骨髓,一直流傳至今。
據歷史學家,眾多文明古國流傳著關於更古老的黃金時代的記載,其實就是對受到遊牧民族侵略前的大同世界的記憶。在此之前,人類更懂得與人和萬物相互合作、和平共存。在此之後,一切都被對立成剝削和被剝削。在此之前,合一的思想是很正常很好理解的。像在古老的中國,天人合一完全是一種生存和親身體驗的模式;流傳到後來,只剩下文字的想象。到現在,你跟一個人談談人類生活對全球暖化的影響,他都會以異樣的目光看著你。因為人們已很難理解合一的概念,人們習慣了對抗、分離和互相剝削。
這就是我們的“傳統”。(寫於2012感恩節)
摘自 散文集《從愛到虛無》(港澳購書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