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化和食材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撰文/凌谷

二〇一八年,全球暖化警鐘長鳴!

過去平均氣溫均處零下極寒之地北極竟升溫至三十二度,地球最厚、最古老的北極海冰層在今年已連續鬆動了兩次!歐洲熱浪頻傳,在亞洲風暴洪災不斷的同時,北歐普遍乾旱,澳大利亞更在經歷百年旱災。

raw-image

美國多間大學合作的一項研究發現,全球暖化會令昆蟲大量繁殖,飢餓的昆蟲將大量蠶食穀物,導致人類主要糧食減產。昆蟲目前吞噬全球約10%糧食,若氣候變化持續,昆蟲將胃口大開,上述比率至本世紀末將增至15%到20%。

近日,芬蘭國防軍後勤中心表示,為應對氣候變化,芬蘭軍隊將推出強制性的素食日。事實上,芬蘭的鄰居挪威從二〇一三年起就規定軍隊一周需有一天完全素食,他們希望以此每年減少一百五十噸肉類消費,以降低碳足跡。

raw-image

這讓人想到氣候史的各種理論。氣候史學者認為,氣候的變遷不但造就地球生態環境,其微小的變動就能深刻地左右人類文明進程。其中最直接的影響,是極端天氣造成農作物失收,造成大面積的饑荒。事實上,東漢和明朝都是被氣候變化所摧毀的;羅馬帝國的衰亡,跟氣候變化亦有密切的關係;絲綢之路的盛衰也受到內陸地區乾旱周期所影響。

而在氣候變化中,有一些文明在採取有效措施得以存活,有一些則在饑荒中走向滅亡。過去人們以為一些古文明禁止吃豬、牛等肉類,是純粹出於信仰。但據史學家指出,美索不達米亞的絕大部分地區和埃及都透過宗教正好在四千四百多年前的乾旱周期開始禁止了豬隻的養飼;而印度禁食牛肉的傳統,據說也與三千多年前人類跟牲畜爭奪糧食有關。

我們已進入一個加速暖化的時代,這已經是無可爭議的事實。現在問題是,該如何用適合新環境的文化觀念應對來勢洶洶的新氣候模式。(凌谷)
原載於澳門日報2018年9月5日新園地南書房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有一種永恆的沙龍
16會員
37內容數
那是一個沒有抱怨的世界, 在那裡, 一雙無形的手, 同時向外也向內觸摸真相的美。 一隻無形的眼睛, 測量光線的溫度。 美, 總是無邊的。
2022/12/22
聖誕節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全球性節日。 其起源跟耶穌基督沒有關係,倒是跟冬至(winter solstice)有關,因為就在這幾天,日照時間由最短的極值(至)開始增加,所謂“一陽生”是也,故《易經》以復卦代表冬至,指陽氣開始回復。
Thumbnail
2022/12/22
聖誕節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全球性節日。 其起源跟耶穌基督沒有關係,倒是跟冬至(winter solstice)有關,因為就在這幾天,日照時間由最短的極值(至)開始增加,所謂“一陽生”是也,故《易經》以復卦代表冬至,指陽氣開始回復。
Thumbnail
2020/06/01
想起鄉下奶奶輩的生活,想到他們真的都很長夀,而且九十多歲時沒病沒痛,睡著睡著就走了。但看看我們這些人,那麼年輕,落得全身是病!
Thumbnail
2020/06/01
想起鄉下奶奶輩的生活,想到他們真的都很長夀,而且九十多歲時沒病沒痛,睡著睡著就走了。但看看我們這些人,那麼年輕,落得全身是病!
Thumbnail
2020/05/26
母牛產奶是要用來餵小牛的,而人們把小牛帶走關在小箱裡挨餓,然後拚命地從日夜悲鳴呼喚自己骨肉的牛媽媽那裡搾取牛奶,運到城市給人喝。你知道人們是如何報答這些奶牛的哺育之恩的嗎?首先,人們把沒有再見過媽媽的極度營養不良的小牛宰了,切成嫩滑的肉片,作為高檔的‘小牛肉’出售。
Thumbnail
2020/05/26
母牛產奶是要用來餵小牛的,而人們把小牛帶走關在小箱裡挨餓,然後拚命地從日夜悲鳴呼喚自己骨肉的牛媽媽那裡搾取牛奶,運到城市給人喝。你知道人們是如何報答這些奶牛的哺育之恩的嗎?首先,人們把沒有再見過媽媽的極度營養不良的小牛宰了,切成嫩滑的肉片,作為高檔的‘小牛肉’出售。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去歐洲真的是又興奮又緊張。網路上常說歐洲治安不好,行前說明會時領隊也提醒:「不要背後背包,隨身物要放在前面比較安全!」 但出國玩總是想打扮得美美的啊~而且隨身總得帶些實用小物:雨傘、濕紙巾、小瓶水、萬用藥膏……體積雖小,但零零總總裝起來也不少。我在蝦皮購買了這4樣超實用旅遊好物!減緩我的焦慮感。
Thumbnail
去歐洲真的是又興奮又緊張。網路上常說歐洲治安不好,行前說明會時領隊也提醒:「不要背後背包,隨身物要放在前面比較安全!」 但出國玩總是想打扮得美美的啊~而且隨身總得帶些實用小物:雨傘、濕紙巾、小瓶水、萬用藥膏……體積雖小,但零零總總裝起來也不少。我在蝦皮購買了這4樣超實用旅遊好物!減緩我的焦慮感。
Thumbnail
開箱 3 套深受 0-6 歲寶寶喜愛的互動式童書,包含 Bizzy Bear 推拉書、小小音樂大師有聲書、Poke A Dot 泡泡書,有效提升寶寶閱讀興趣與親子共讀時光。搭配蝦皮雙 11 購物攻略,教你如何鎖定免運、折價券、高額回饋,並透過蝦皮分潤計畫,將日常購物開銷轉化為穩定育兒基金,聰明消費。
Thumbnail
開箱 3 套深受 0-6 歲寶寶喜愛的互動式童書,包含 Bizzy Bear 推拉書、小小音樂大師有聲書、Poke A Dot 泡泡書,有效提升寶寶閱讀興趣與親子共讀時光。搭配蝦皮雙 11 購物攻略,教你如何鎖定免運、折價券、高額回饋,並透過蝦皮分潤計畫,將日常購物開銷轉化為穩定育兒基金,聰明消費。
Thumbnail
人類文明的發展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明朝的興衰一直是歷史爭論的焦點。缺乏準確控制氣候的力量使農業生產難以穩定,而大氣波動引發的災難,終結了明朝。氣候變遷對於人類文明而言是一個極為重要的課題。
Thumbnail
人類文明的發展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明朝的興衰一直是歷史爭論的焦點。缺乏準確控制氣候的力量使農業生產難以穩定,而大氣波動引發的災難,終結了明朝。氣候變遷對於人類文明而言是一個極為重要的課題。
Thumbnail
冰川是氣候變遷的敏感指示器,氣候變遷導致的冰川消融日益嚴峻。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12日發布的《2023北極報告單》中提到,北極地區今年經歷了1900年開始記錄以來最溫暖夏季。 這份報告稱,北極地區今年7月至9月平均氣溫為攝氏6.4度,刷新120多年來最高紀錄,顯示氣候變遷正在加劇。 北極地
Thumbnail
冰川是氣候變遷的敏感指示器,氣候變遷導致的冰川消融日益嚴峻。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12日發布的《2023北極報告單》中提到,北極地區今年經歷了1900年開始記錄以來最溫暖夏季。 這份報告稱,北極地區今年7月至9月平均氣溫為攝氏6.4度,刷新120多年來最高紀錄,顯示氣候變遷正在加劇。 北極地
Thumbnail
以往的冬天,都要把自己穿的跟球一樣,現在的冬天,仍是一套夏天的短袖短褲,到底發生什麼事了? 今天夏天已經夠炎熱了,想說秋冬會涼爽些,但其實差異不大,真正的冷也比去年冬天來得少,現在還感覺在夏天一樣,天氣還是很好。 不過這不是個好現象,而全球地球暖化的問題還不斷在升溫,也越來越多人忽視這個問題,造
Thumbnail
以往的冬天,都要把自己穿的跟球一樣,現在的冬天,仍是一套夏天的短袖短褲,到底發生什麼事了? 今天夏天已經夠炎熱了,想說秋冬會涼爽些,但其實差異不大,真正的冷也比去年冬天來得少,現在還感覺在夏天一樣,天氣還是很好。 不過這不是個好現象,而全球地球暖化的問題還不斷在升溫,也越來越多人忽視這個問題,造
Thumbnail
全世界每個人都得面對這種極端氣候所帶來的風險,不只是加一件衣服少一件衣服而已,還連帶著下大雨、乾旱、糧荒、瘟疫……等等,因此從個人到社會,國家都要有足夠的韌性來因應。
Thumbnail
全世界每個人都得面對這種極端氣候所帶來的風險,不只是加一件衣服少一件衣服而已,還連帶著下大雨、乾旱、糧荒、瘟疫……等等,因此從個人到社會,國家都要有足夠的韌性來因應。
Thumbnail
生物都有自己喜歡的溫度,但在氣候變遷問題愈趨要緊的現代,逐漸升高的氣溫正無聲無息的影響著牠們,針對全球暖化,最為人所知的影響大概是冰山融化、海水上升,有些靠海城市即將消失等,但大家有所不知的是:影響範圍也會波及我們香噴噴的米飯。
Thumbnail
生物都有自己喜歡的溫度,但在氣候變遷問題愈趨要緊的現代,逐漸升高的氣溫正無聲無息的影響著牠們,針對全球暖化,最為人所知的影響大概是冰山融化、海水上升,有些靠海城市即將消失等,但大家有所不知的是:影響範圍也會波及我們香噴噴的米飯。
Thumbnail
隨著氣候變遷的影響,嚴重的災害襲擊各國,大量無辜百姓在與自然對抗中犧牲。近期代表的事件如歐洲與中國的水災、北美與南歐的熱浪與巴西的寒災等,而這些災害也為當地居民帶來經濟或生家安全的困擾。接下來我們將一一為各位報導各國的災害
Thumbnail
隨著氣候變遷的影響,嚴重的災害襲擊各國,大量無辜百姓在與自然對抗中犧牲。近期代表的事件如歐洲與中國的水災、北美與南歐的熱浪與巴西的寒災等,而這些災害也為當地居民帶來經濟或生家安全的困擾。接下來我們將一一為各位報導各國的災害
Thumbnail
氣候變遷、全球暖化不只讓夏天變得越來越長,也讓夏天溫度越來越熱,成為人類新的生存危機。根據最新研究,超過三分之一的高溫死亡肇因是全球暖化! 37% 高溫死亡是因為全球暖化,中南美與東南亞衝擊最嚴重 倫敦衛生與熱帶醫學院與瑞士伯恩大學的科學家在今年 5 月 31 日於學術期刊《自然氣候變化》共同發表
Thumbnail
氣候變遷、全球暖化不只讓夏天變得越來越長,也讓夏天溫度越來越熱,成為人類新的生存危機。根據最新研究,超過三分之一的高溫死亡肇因是全球暖化! 37% 高溫死亡是因為全球暖化,中南美與東南亞衝擊最嚴重 倫敦衛生與熱帶醫學院與瑞士伯恩大學的科學家在今年 5 月 31 日於學術期刊《自然氣候變化》共同發表
Thumbnail
在氣候變化中,有一些文明在採取有效措施得以存活,有一些則在饑荒中走向滅亡。 我們已進入一個加速暖化的時代,這已經是無可爭議的事實。現在問題是,該如何用適合新環境的文化觀念應對來勢洶洶的新氣候模式
Thumbnail
在氣候變化中,有一些文明在採取有效措施得以存活,有一些則在饑荒中走向滅亡。 我們已進入一個加速暖化的時代,這已經是無可爭議的事實。現在問題是,該如何用適合新環境的文化觀念應對來勢洶洶的新氣候模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