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音樂歌舞片迷,今年適逢音樂劇《貓》三十八周年,導演湯姆.霍伯(Tom Hooper)所改編拍攝的電影《貓》當然不容錯過。只是這部改作在未上映前就因「奇特」的半人半貓的視覺美學而被網友批評的體無完膚,上映後影評評價也普遍不佳,首周英、美上映周末票房也僅約三億美元。
T.S.艾略特會喜歡這種古怪所引起的迴響?
音樂劇《貓》的多首歌歌詞源自文學家T.S.艾略特的《老負鼠的貓經》(Old Possum’s Book of Practical Cats )。艾略特運用想像力,想像由貓的視角來看人類與貓共存的這個世界。沒有人知道以貓的眼光是如何看待這個世界的,但艾略特賦予每隻貓鮮明的個性,彷若人類,閱讀每首歌詞/詩詞時,每隻貓的形象就能輕易栩栩如生地縈繞在讀者的腦海裡,有時甚至讀者有時不禁莞爾,搞不清到底是在讀貓還是人類了。艾略特在「創造」這些擬人化的貓,其實就處在人與貓、現實與幻想的交界,這種怪誕存在艾略特的眾多作品中,也難怪有人認為艾略特會喜歡這種引起觀眾焦躁不安的氛圍。
歌舞電影是音樂還是戲劇?
眾多知名百老匯、倫敦西區音樂劇,如《芝加哥》、《悲慘世界》、《魔法黑森林》等都已有改編成電影的前例,將這些音樂劇搬上大螢幕的目的,不乏包括將動聽的歌曲視覺化,呈現融合視覺與聽覺的饗宴。許多音樂劇迷也趨之若鶩,除欲一窺電影版本有有無新穎的創意,更想盡情享受在優美的歌曲之中。
這些音樂劇改編的電影有個共通點:演員在鏡頭中突然唱起歌,周遭的人卻宛若聽聞,但觀眾在從小被迪士尼電影如《美女與野獸》、《阿拉丁》洗禮後,多對這種略微突兀、超現實的安排感到習以為常。這類的電影通常在錄音室錄製歌曲,再搭配影像進行後製。然而,《貓》的導演湯姆.霍伯在拍攝電影《悲慘世界》首次使用在拍攝現場錄音的方式,讓演員在演出的同時唱歌,他認為如此才能夠將歌曲與角色合而為一,演員在用歌曲詮釋角色,歌唱不盡然是要呈現非凡的歌唱技巧,而是展現角色的性格,並帶著劇情進展當下的情緒來演繹;換言之,多數電影透過「台詞」來傳遞、塑造角色,而音樂歌舞具透過「歌曲」。這就是音樂劇和電影不同之處,電影透過影像給予觀眾個塑造近似真實的世界,讓劇情的角色宛如真實的生命。如果音樂劇改編的電影只是完美無瑕的歌曲演唱,配上精緻的螢幕畫面,那就只不過是個砸預算、時間拉長成兩個小時長的MV而已。
如果沒看電影,而是直接聽《貓》的電影原聲帶可能會被幾首歌嚇到,覺得怎麼有人能夠把歌曲演繹地如此荒誕不羈。但若配上視覺就會發現,演員只是融入角色,用該角色的個性設定來詮釋歌曲。瑞貝爾.威爾森(Rebel Wilson)所飾演Jennyanydot的和詹姆斯.柯登(James Cordon)所飾演的Bustophor Jones都帶點喜劇性的性格,所以純粹聽歌曲,會迸出「我到底聽見什麼東西」的念頭。但在電影院觀賞大螢幕的同時,就可以發覺演員只是把各個角色的性格發揮地淋漓盡致。調皮愛玩的貓唱起歌來有點無厘頭,膽小羞怯的貓唱起歌來戰戰兢兢,歷經滄桑的貓歌聲裡裡所當然帶著無限感傷。這部電影不僅是呈現精湛的歌藝,更是部貨真價實在講關於「貓」的電影。
當然,對於非音樂迷來說,《貓》的劇情就算搬上大螢幕也是略顯枯燥,畢竟全劇多是在細膩描繪各隻貓的獨特性,缺乏電影的高潮迭起,場景雖絢爛但少有變化。不過對於音樂迷來說,若轉換個心境,觀賞這部電影不僅是為了聆聽動人的歌曲,其實可以發現導演營造出這個由貓為主體的世界氛圍,享受徜徉在艾略特筆下虛實交織的怪誕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