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0/04/16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另眼看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4)

這篇,終於要談到各國內部事務的複雜了,上一篇主要在講各國面對的問題,而內部政治問題比較少提。在此我們要先理解一件事情,陰謀論在歷史上往往是後見之明,而且常帶有貶抑之義,事實上就當時的人來說,當然是各有利益,也都各有盤算,最後勝出者真的靠陰謀?這通常都是失敗者的指控,國際戰場勝各憑本事,怨不得人。
第一個我們要討論的就是,身為關鍵國家的英國,在大戰前的內部到底是屬於怎樣的狀況。簡單來說,就是賺錢賺到翻掉,大小衝突或許難免,但並不真的想要來場世界級大戰。此時英國的財富遍及世界,也因此對於英國人來說,戰爭實在是很難以想像的。做個小結,就是英國比較傾向孤立主義,但英國又不可能真的學美國孤立,所以外交政策主要是以安撫各強國為主,而非以實力展現。
這簡稱姑息主義,也絕非是張伯倫在三十年後對希特勒時所發明,尤其在進入二十世紀時,在1906年上台執政的自由黨聯盟,本身就繼承了前任首相的姑息政策。但由於自由黨本身的方針,使外交的順序以法國為優先,德國最後,這造成了溝通上的困難。另一方面,新任外相本人有恐德症,對於德國有莫名的反感,這點究竟為何而來不得而知,但至少在外交上造成了溝通不良的後果。
這是很弔詭的,英國的傳統是要制止歐陸出現霸權,德國不過是新興的強權,而東邊的俄國還需要十年的整軍建武。為何此時英國的外交政策,卻活像是要逼德國上梁山不可?理由很多,除了外相本身的個性外,德國建造海軍引發英國不滿也是因素,但德國是非常樂意用海軍去換取一紙英國中立協約,畢竟德國海軍絕非英國對手。
但結果是,英法之間早有協約,協約內容很中性的,類似於「如果法國先被攻擊,英國就有協防的義務。」這種防禦性協約對於德國來說,其實象徵意義比較大,因為只要英國可以保證不攻擊德國,而在法國攻擊德國時可以保持中立,並無其他主動意義。而在當下,德國並無世界性霸權的構想,英國太過恐懼德國的擴軍,而太想要俄國去制衡德國。於是波斯被瓜分了,原本的緩衝區不復存在,原本的英國海軍政策是阻止俄國出黑海,也可以因此妥協,讓俄國去染指君士坦丁堡。(註:這些舉動都在告訴俄國他們可以予取予求)
而民眾對可能的大戰,是可預期的冷淡,只要看反戰的社會主義政黨,在戰前每年都有一些斬獲,反戰示威跟抗議屢見不鮮,很難想像英國民眾對於戰爭是有熱情的。而銀行家們更是如此,在英國即將與德國發生戰爭前,羅斯柴爾德簡直是像發狂似的,透過各種管道給德皇,希望德國可以不要與英國為敵。英國的金融業跟貿易業更是悲觀,直言戰爭會毀了一切,沒人會得到好處。
那麼我們來看一下被針對的德國,德國的問題其實更加的單純,民眾是根本上反戰的。別忘了德國剛統一沒多少年,工業發展欣欣向榮,幾乎全國老百姓都嚐到了工業化的果實。有錢的上流階級希望這種穩定的狀態可以持續,中產階級們用選票告訴政府,他們對建立軍備毫無興趣。這對於德意志帝國來說是很悲哀的,主事的內閣大臣,心中對這個帝國的前途感到憂慮。
他們清楚,法國與德國漫長的邊界與歷史糾紛,法國總有報仇的可能,但邊境防備根本上不足。而俄國雖然在日俄戰爭中和後來的革命中損耗國力,但上億的人口讓人不敢小覷。而國內的死老百姓,卻在這空前的危機中,想到的都是自己要過更好的生活,連多繳一點稅都不肯。
這也不是難以理解的事情,德國在俾斯麥任內,開放了成年男子普選,原先用意是要增加保皇黨的勢力,用以建軍備戰。而開放後的結果,確實是有效的降低社會主義政黨得票比例,但換來的是社會底層對於國家繁榮的渴求,他們希望有更多的公共建設,有良好的道路系統,完整的鐵路網,還要有更多的學校和醫院。在這些可以被滿足的前提上,他們答應帝國可以舉債建軍。
讀者可以想像一下那時候的狀況,德國在數十年前統一,三次統一戰爭中人民承擔了大量的苦難,現在帝國繁榮發達,人民當然會希望獲得回報,在開放選舉權後就以選票的方式表現出來。社會主義政黨在大戰前也已經超過三成席位,顯見德國一般民眾對於整軍建武、積極備戰是沒興趣的。至於德國為什麼會制定出後來為人所熟知的侵略性戰略?
這問題一點都不難回答,恰恰好就是德國民眾反戰與反建軍,使得德國陸軍必須在人數、軍備不足的情況下,想出更多好點子,不然戰爭絕對毫無希望。以至於到了大戰前夕,德國參謀本部的自我評估,已經認為德國再過兩年,就完全無力抵抗俄國的入侵,更別提西線法國的夾擊。換言之,德國之所以支持奧匈帝國,甚至願意一同加入戰爭,最大的理由恰恰好是恐懼,恐懼德國實力衰弱,將會不堪一擊。簡單說,晚打不如早打,反正遲早要開戰,那也要由德國先動手,掌握先機。
相信讀者看了這兩個主要國家的問題,大概心裡有數,整個歐陸的狀況都不會差太遠。這裡要多加說明,像是英法德這些國家,國內的工業程度高,媒體自由又發達,民眾接收到的資訊落差不大。他們對於戰爭的反應倒是很直接的罵三字經,根本連談都別談,就算是英國保守黨聲嘶力竭的吶喊德國的威脅,民眾的反應也算冷淡,他們比較在乎「民生問題」。
俄國的民主化程度很低,大多數農民根本就不知道歐洲長怎樣,他們只在乎莊稼收成好不好,去從軍打仗的話,收割季節會不會來不及回來。奧匈帝國忙著在波士尼亞造橋鋪路,歡迎新的同胞加入帝國行列,大公被刺殺時,民眾反應跟今天遇到恐怖攻擊時差不多。讀者應該可以了解到,大戰會爆發,絕對不是某些民族特別生性好戰所致,一次大戰的爆發有更多的偶然與不確定性。
再說說以前常見的神話,「大戰爆發後民眾熱烈從軍」,用以說明歐陸諸國好戰的想法,其實大有問題。讀者只要好好想想,若送洪仲丘之夜有二十萬人在台北街頭,這些人會不會在下周的民調中,反過來支持軍隊要有禁閉室的存在?當我們看到矛盾的狀況,就要思考這資訊來源是否被篩選過。
在奧匈帝國皇太子被刺後,奧國對塞爾維亞提出苛刻條件已經是顯而易見,俄國又不能容忍奧國羞辱斯拉夫民族,此時德國已經嗅到戰爭的味道。民眾的回應是,數萬人集結抗議遊行,表達反戰立場,英國也有類似的狀況,這幾萬到幾十萬的遊行反對者,也絕對不可能在一個月後,搖身一變成為熱烈的支持戰爭者。
而民眾反應出奇的「理性」,在爆發戰爭時可能會被侵入的地區,例如在普法戰爭時被圍城過的巴黎,祖父母恐慌攜家帶眷逃往鄉下。德國東部邊境的村民,驚恐的帶著家當往德國內部逃難。而當動員令發下後,接到動員令的地區,人群的反應不是激昂熱烈,是不知所措、恐懼悲哀,正面的反應沒幾個。而我們今天用希特勒的紀錄,說明他多希望參加一戰,來佐證歐陸民眾愛國情操高昂,顯然很有問題。(註:但動員還是很順利就是,覺得不敢置信跟逃兵是兩回事。)
再來看看嗜血的媒體,是否全都熱烈的鼓吹戰爭到底?但說實在的,一樣很難看的出來。就連奧匈帝國自己的媒體,連皇太子遇刺都刊登社論,表達報復性戰爭的愚蠢,應該由外交手段解決問題。就算開戰後,也仍然重申不應該區域衝突擴大為大型戰爭。德國的媒體也一樣,即便頭號大敵俄國下令總動員,媒體一般的態度仍然是僅止於防衛性策略,對於是否要因為塞爾維亞問題捲入大戰莫衷一是。
英國的媒體更加有意思,自由派對於發動戰爭反對到底,面對戰爭的到來憤怒不已,直言內閣的秘密外交出賣英國利益。就連保守派的報紙也是,對於英國要加入大戰覺得不可思議,他們認為英國應該置身事外,維持一個強大的艦隊就好,遠征軍是連一個人都不應該派出。
至於傳說中的新聞審查呢?很抱歉,沒有一個國家有嚴格的檢查,更應該說都不足以達到嚴重破壞新聞自由的程度。當年主要參戰國的新聞審查,說不定比美國出兵伊拉克時的審查還要寬鬆,遠遠達不到極權國家的水準。
但值得注意的是,傳媒對於戰爭的宣傳,尤其是在那個教育水準沒現在高的時代,聳動的標語跟血腥的畫面,很能夠吸引注意。尤其是對於敵國恐怖的宣傳更有用,例如英國宣傳德軍在比利時燒殺擄掠,屠殺孕婦跟嬰兒,把手腳斬斷當成娛樂,就很有效地激起士兵同仇敵愾的心理。若我們可以在一戰中的傳媒中得到點教訓,那就是把敵人妖魔化在每個國家中都很適用。
至於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既然反戰,那為何開戰後還是從軍者眾?原因其實跟愛國情操關連不太大,真正的原因是戰爭破壞了經濟,大量的失業人口最後選擇的路很簡單 – 從軍。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