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2-31|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國家左右逢源的條件

台灣講到所謂瑞士的永久中立,還有在大國之間左右逢源取得利益,這類議題其實講到爛掉,在台灣早就變成某種意識形態的標準。所以很可惜,筆者這篇講一下一個國家左右逢源的條件是什麼,讓讀者有點概念。
然後,先提一下為何在台灣講這種左右逢源,其實是意識型態的檢驗?很簡單嘛,查過去多年來的新聞,跟主要哪些人在炒熱跟風。不要找單篇新聞就說誰誰誰也支持喔,整套故事抓來看很有趣的。
講白了,就是在兩蔣年代只有自立自強反攻復國。到了老李的年代,也只有要不要大膽西進,要不要跟中國進一步開放的問題。是到了陳水扁年代,突然之間開始了很多這種台灣要在強權中左右逢源的理論,然後更多人拿呂秀蓮的瑞士說來佐證是民進黨愛講。
簡直是ZZZ,陳水扁年代一直走親美路線,從沒左右逢源過,是國民黨一直在那邊說不能一直親美。到了馬英九時期,左右逢源論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都是錢進中國、兩岸合作、進一步交往等等,你根本看不到國民黨人跟你說應該要瑞士還是利用大國間矛盾取利,都在強調不去中國就死了,民進黨則是一直跟你反對過度前進。
要不要猜猜看蔡英文這兩年,誰又在那邊開始提倡左右逢源?哈哈
正格的來說,左右逢源的論點,必須建築在實力夠堅強上,例如在我們左右的兩大強國國力是10,我們自己有個5-8,強到讓兩大國想「對半瓜分」都做不到,需要花很多時間跟精力,徒然讓其他國家取而代之。
如果我們的實力只有2-4,那就不叫左右逢源、兩邊取利,而是狹縫求生。因為這種實力根本沒辦法去談條件,只能試圖平衡大國的衝突,避免兩國大打出手,殃及無辜。
但慘到如果只有1-2這種程度?這連狹縫求生、危險平衡都做不到,加入某一方不足以形成絕對聯盟優勢,連上桌談判的空間都沒多少。找一個跟自己關係較好的大國押寶到底就對了,先求成長到能上桌的程度再說。
而歷史上有沒有真的兩大強國實力剛好是10的?坦白說沒有,在兩次大戰之前,歐陸國家倒是有一堆差不多的相互結盟,但要單方面壓倒另一方做不到。所以瑞士之所以可以中立化,甚至讓希特勒咬不下去,是利用多國平衡,加上瑞士的戰略就是正規軍山地游擊,逼入侵軍隊損失慘重。而不是光地理位置好,你就可以左右逢源或是大國平衡,想太多。兩次大戰中就有另一個羅馬尼亞是好例子,有興趣的可以去查看看,靠近大國俄羅斯,卻想成為大羅馬尼亞主宰巴爾幹,最後的下場是什麼。巴爾幹半島為何數百年來都沒有自主的霸權國出現?研究後就會明白,在這地方搞左右逢源、多方取利,長期來說是自取滅亡。
一般來說,大國之間的國力都不會是剛好的,二戰後的美蘇兩極對立,美國的核心區幾乎都沒有受到直接威脅,直到古巴危機為止。到冷戰結束前夕,多半的狀況都是美蘇出兵,在歐亞大陸的共產圈邊緣戰爭。簡單說,蘇俄的策略是拉美國消耗國力在邊緣附庸國上,美國則是要防止自己的勢力圈被蠶食,也因此才會出現一大堆代理人戰爭。
在這種狀況下,你根本不要談左右逢源,因為美蘇兩強的勢力圈交界處,有很明顯的邊界。陸地部分蘇俄可以利用各種辦法滲透,在朝鮮半島、中南半島等傳統殖民國敗離後,政治真空下進行破壞。同樣一招在中東地區就敗給傳統習俗跟宗教衝突,到了西大西洋的古巴,則是才剛開始就結束了。海洋部分,蘇俄根本就沒衝破過任何防線,海洋一直是美國的地盤
所以,講那麼多,台灣談左右逢源?第一個前提是,這幾十年來的現狀是什麼?如果台灣一直都是美國海洋勢力圈的前線,你談左右逢源,對美國來說叫做背叛。未開發時吃美援,產業技術來自美國,整個政治制度受美國影響,軍事組織人員幾乎跟美軍連線,現在開發的差不多後,你說我們應該要在大國中左右逢源?
別鬧了,你那麼愛中國就移民過去,台灣沒人攔你,重點是你要台灣這個海洋霸權的西太平洋前線附庸國,決定背叛盟友跑去找還沒長大的陸權投靠?台灣是海島還是次大陸,想清楚點。
要談中立還是在大國之間遊走,沒有通則可言,主要看的都是個案狀況。個案拿出來看,大部分都不能脫離歷史背景,一個國家若之前都接受某國援助,文化背景、價值觀都類似的前提下,極少數主動跳到敵對陣營的。理由再簡單不過,背叛的代價往往是滅國,而敵對陣營也不會信任你,將你視作消耗品。
拿理論要人家去左右逢源,說的都很簡單,別的不說,你自己開家公司,供應原物料給A客戶,同時還主動降價給A客戶的對手B,想要搶B的市場。假設A公司發現你居然給B更低的價錢,之後會怎樣?你好棒棒,我們嚇死了,給你更多的單,請不要把東西賣給B?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