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14|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華航”正名是民氣可用還是黃粱一夢

撰寫:荀文若
近期,台灣內部的口罩產能已逾日產1,500萬片,成人在口罩實名制下一次可購買14天9片的份量,小孩則是14天10片。與此同時,台灣也宣布捐贈口罩給疫情嚴重地區,包括歐盟部分國家、美國、以及台灣的邦交國等。然而,日前傳出受贈國之一的法國,有媒體從台灣中華航空(China Airlines)機身的英文名字,感謝來自“中國”的口罩捐贈,頓時又引發台灣內部關於華航是否應該正名的討論。
事實上,關於中華航空改名的議題,已不是第一次出現在台灣。2003年時,“511台灣正名聯盟”就提出華航正名的想法;到了2006年至2007年間,陳水扁政府就曾對此進行討論,並欲以“台灣航空”或“福爾摩沙航空”取代中華二字,但因華航工會提出人力、商標等變更可能帶來的巨額成本,最後“不了了之”。
到了2016年7月,民進黨美西黨部主委楊婉柔在民進黨全代會上表示,台灣的公營事業應該都要正名,華航也包含在內。時任民進黨主席的蔡英文則裁示交由該黨中執會研議,最後,又是一次“不了了之”。
最近一次的華航正名議題,則發生在2018年。當時,中國大陸民航局發函給各大國際航空公司,要求在該年7月25日前將台灣機場的名稱去除台灣,並將台灣的機場國家更正為“中國”。對此,民進黨立委王定宇等人就提出改名的思考,並說華航China Airlines和中國國航Air China,對外國人來說確實容易混淆。王定宇當時稱,雖然華航正名有困難度,但不能因為困難就擱置,他希望蔡英文政府正式推動,藉以反擊中國大陸對台灣的打壓。但事後來看,又再度成為“不了了之”。
連續三次的“不了了之”,恰恰說明一旦華航付諸行動推動正名、並改變成真後,可能遭遇的問題是相當複雜的。除了商業成本、合約問題外,更為現實的問題就是包括航權以及飛航時間帶可能因此受到影響。假如改名後的新航權談判不順利,航班甚至可能因此停擺,最嚴重的結果還會被取消。
更重要的是,目前國際民航組織(ICAO)的秘書長是陸籍的柳芳,其於2015年上任後,2016年與2019年的兩次年會,台灣皆被屏除在外;甚至,新冠肺炎發生之初,ICAO還拒絕與台灣機場及航空公司分享關於肺炎的訊息,一些在社交平台聲援台灣的各界人士更遭ICAO封鎖,一旦華航改名,航空公司的專屬代碼變更問題、以及後續對台灣而言可能造成的負面影響,恐怕也是當前鼓吹華航正名的人士必須詳加考慮的。
對台灣來說,有機會與中國大陸做出區隔、讓國際正視兩岸關係問題以及台灣的存在,是新冠疫情發展至今所帶來的額外影響。但華航正名問題,牽涉到的不僅是商業成本,背後的兩岸政治因素、以及國際強權之間的博弈更為複雜。也因此,台灣交通部長林佳龍雖曾表示對華航改名持開放態度;但他更強調改名茲事體大,需要尊重股東與全台民眾的意見,現在雖有逾4萬人聯署,仍期待社會繼續凝聚共識。
不可諱言,西方世界確實仍有許多不知道台灣是什麼的人,把台灣跟泰國(Thailand)混淆者也不在少數;然而,疫情當下,即便可能只是部分政治人物或媒體製造的話題,仍不免會影響到兩岸關係。北京有其對外宣傳的機制,台灣當然也可以憑自身能力推動諸如口罩外交等自我宣傳行動,但該如何拿捏節度而非人云亦云,展現台灣的真正高度,民進黨政府高層仍須謹慎思量。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