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目前最火紅,在網路上能見度與討論度最高的迷因,非「黑人抬棺」莫屬。這個在新冠肺炎爆發期間爆紅的迷因,出現不少惡搞影片和惡搞圖,有暗喻「不珍惜生命,小心黑人抬棺來等你」的寓意。搭配Astronomia旋律,只要看到盛裝打扮,戴墨鏡的六個黑人,腦中就會跑出聲音來,這幾位身著西裝的黑人,成為繼前摔角明星John Cena之後,又一群自帶出場音樂的人。
「黑人抬棺」迷因無所不在。不只是常見的長輩圖或是惡搞影片,連最近熱門的電玩遊戲「動物森友會」都可以看到抬棺黑人們的身影,甚至還有網友將其弄成樂高以至於風火輪玩具商品的盒面設計,讓人以為好像真的有這項產品一般,可見「黑人抬棺」迷因目前有多夯。
然而,在「黑人抬棺」這個惡搞的迷因盛宴背後,背後其實蘊含了另一種對生命的看法,還有一個以愛為出發點做事業,成為一個知名企業家的奮鬥史。
這些迷因起源於兩年前BBC與美聯社專訪非洲迦納一位殯葬業者班傑明.阿杜(Banjamin Aidoo),描述他創業的過程。在影片出來的時候,當時並未在全球造成太大轟動。
抬棺舞源自於迦納當地的生死觀念,不同於亞洲甚至西方國家,喪禮大多以一種哀戚的氣氛呈現,迦納人認為,人過世是另一段新生命旅程的開始,所以是值得慶祝的。因此,當地人過世時,他們會將葬禮辦得非常浩大且隆重,棺材也會依照往生者的喜好進行設計,各種形狀的設計應有盡有。
那麼,迦納的葬禮盛大到甚麼程度呢?全場載歌載舞,聘請樂團演奏歡愉的樂曲,與會者臉上看不到太多悲傷,而且一辦就是好幾天,其目的在於讓往生者能夠體面地迎向另一個生命旅程。甚至還有家境比較不富裕的人辦喪事時,將一年的薪水花在相關事宜上,可見當地人對生命最後一程的重視。
抬棺舞的誕生和班傑明的發跡,正是源自於這種對生死觀念相對豁達的風氣。當時,一位酋長過世,家屬希望負責喪葬事宜的儀隊能抬棺材跳舞,這個要求讓當地許多殯葬業者打退堂鼓,但正在創業,當時19歲的的班傑明毅然接下這份工作,特地設計舞蹈,並且盛裝打扮,甚至出殯時動用豪華禮車。這樣豪華規格的喪禮,也讓班傑明的公司一炮而紅。
10年後的今天,班傑明的禮儀公司Nana Otafrija成為迦納當地的龍頭。事實上,他能做出這樣的成績,其實不僅只是他的才能和創意,更重要的是他已不將自己的事業視為一份單純賺錢的工作,而是為他人奉獻愛的一份志業。因為愛,所以他對往生者和其家屬提供各種客製化服務,像是用莊重或歡愉的舞步,或是服飾可以走素雅或亮麗風格等,他和他的舞者們總是盛裝打扮,而且舞步整齊劃一,表現出對往生者的尊重。雖然許多後進者爭相模仿Nana Otafrija,但依然無法超越。服務固然可以模仿,但愛是模仿不來的。
也正因為對自己一手建立的事業,還有對自己的客戶有愛,心甘情願為了往生者和其家屬奉獻一己之力,這種愛可以感受的到,而且也會得到回流。因此,一傳十,十傳百,最後Nana Otafrija成為迦納當地最大的禮儀公司。更難能可貴的是,即使班傑明已是大公司的老闆,最初追隨他的旗下儀隊成員都已出師帶領弟子,很多事如文案設計等還是親力親為,甚至在承辦達官貴人的葬禮時,還是會親自下來帶舞。因此,身為老闆仍不忘本,帶人也帶心,成功自是必然的。
豐盛的人會吸引更多的豐盛。所以新冠肺炎讓許多人只能窩在家中,增加使用3C產品的時間,也讓當時採訪班傑明的影片重見天日,並且舞步又與Astronomia的魔幻旋律形成巧妙的結合,所以,一段段的「黑人抬棺」迷因圖和影片誕生了,從而也讓班傑明和他的公司聲名大噪。
更難能可貴的是,雖然「黑人抬棺」爆紅是來自於黑人抬棺材跳舞的新鮮感,還有網友出於搞笑的KUSO創作,班傑明對於過去自己的採訪影片被惡搞不以為意,展現出一種大氣的態度。即使這些創作者的出發點其實並不是因為認同迦納的喪葬文化,但對於被攻擊不會感到憤怒,甚至抱持著要反擊的態度,而是採取包容和接納,這正是身為一個領袖所具備的特質—大氣。
即使黑人抬棺的出發點偏向戲謔,但拜相關迷因所賜,Nana Otafrija的名聲從迦納傳散到全世界,如果不是因為班傑明對事業的認真投入,還有親力親為等領袖風範,也不會有這些迷因帶來的契機讓他爆紅,更多媒體爭相報導,讓班傑明成為世界知名的人物。正為新冠肺炎缺乏生意所苦的班傑明,不僅對這段際遇抱持感激,未來疫情平緩之後甚至還有出國宣揚他們家鄉喪葬文化,也就是扛棺舞蹈的打算。因此,當你本身帶著愛去做事的時候,各種好事自然就會接踵而來。
如同前面所提到的,雖然從「黑人抬棺」的各種迷因當中,我們可以發現到這些影片有著「不愛惜生命,抬棺的黑人就會找上你」的寓意,但其實這些迷因停留在讓那些因為新冠肺炎日子過得很苦悶的人們,能夠有一個發洩的管道,而不是真正認同迦納當地對死亡的觀點。而我們不得不說,迦納對於死亡的態度,相對於其他文化來說是很積極的。
「人的死亡不是生命的終點,而是另一個生命旅程的起點」這樣的觀點,其實不是專屬於迦納,從電影《可可夜總會》(COCO)中描述的墨西哥節日亡靈節可以看到,墨西哥人也認為人死亡只是去了另外一個新的地方展開旅程,這點與迦納人的看法可說是不謀而合。換句話說,死亡確實象徵著肉身的消失,但不代表一個人就這樣逝去,而是換一個方式停留在周圍的人心中。
其實,在「黑人抬棺」的迷因開始在網路上走紅的那段時間,剛好筆者的父親過世,在看到「黑人抬棺」的迷因圖和影片之後,進一步看到BBC的班傑明專訪影片,當時對於因為失去父親一事而感到難過的筆者,看到影片中喪家在舉辦告別式時的歡樂氛圍,開始想著「原來死亡這件事可以如此看待」,人對於死亡也可以抱持著一種歡愉,而不是用一種哀戚的態度送往生者走完現在這段人生旅程。
而在接觸療癒之後,就更能夠印證「死亡是一個新旅程的開始」這樣的說法。在療癒的過程當中,我們會和父母親的靈性對話,看見自己零到六歲,以至於生生世世留下的印記,而這些印記影響著我們的人生,讓我們處在一個低頻的狀態。透過療癒,我們清理這些印記,讓我們能夠走入一個更好更積極的人生。也因為療癒,筆者可以真正理解到原來父親並沒有真的消失,只是用另一種方式活在筆者和親友們的心中,甚至他還會在無形之中幫筆者和親友們一把。
我們看到「黑人抬棺」的迷因圖和影片,固然可以對於這樣KUSO的內容放聲大笑,畢竟這種既有文本解構並賦予新意義的方式的確有趣,而且這些迷因當中也對把人們帶往另一個世界的黑白無常,做了一個新的解釋—在生命結束時,七個盛裝打扮的黑人大漢會把往生者送往另一個世界,同時也有「不見棺材不掉淚」的寓意,這何嘗不是一個扭轉人們對死亡觀點的積極方式?
所以,當我們知道原來死亡可以用一個積極的方式看待時,我們可以接受自己對於親人往生時的難過情緒,畢竟,人對於親人過世感到傷心是人之常情。但是透過療癒,以至於接觸「黑人抬棺」迷因原來的文本背後對死亡的積極觀點,我們可以肯定對於死亡觀念的扭轉,同時也可以感受到班傑明身為一個具備領袖特質的人,對於社會以至於世界的貢獻有多麼的大,這樣巨大的貢獻,是絕非幾筆就可以帶過的。
這就是「黑人抬棺」迷因與其現象帶給我們的真正意義。
以下是BBC的新專訪影片:
中文字幕版:
參考文章內容:
我的療癒知識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