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你好我是接體員》大師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簡介:

  ▌吊死的叫做盪鞦韆、跳樓是小飛俠、腐屍是綠巨人、燒炭是小黑,也沒有什麼尊重不尊重,工作就是工作,該做的事情一件都不會少做。▌
  Case1
  A先生的母親過世了,但他窮到沒錢給母親安靈位,所以每次到冰庫來看母親的遺體都跪十分鐘,一直跪到他母親出殯為止。
  Case2
  B小姐到火葬場送同性戀人的最後一程,卻被戀人的家屬驅趕,不讓她參與摯愛的身後事與撿骨儀式,但在撿骨結束之後,家屬突然跟工作人員說:「麻煩分一些骨灰給她吧。」」
  Case3
  C先生礙於親戚壓力,找了一家葬儀社,什麼都用最便宜的東西給他父親。火化後連骨灰桶也省了,他拿了一個乖乖桶說:「我爸等等就放裡面就好了。」
  你好,我是殯儀館的接體員。
  我們這裡冰了很多都是比較窮苦的人,或是無名屍跟有名無主的。許多人都以為在殯儀館工作會遇到很多靈異事件,老實說並不多,倒是因為常常接觸屍體,看多了死亡面前所展露的人性,讓我對「人類」這種生物,有了不一樣的思考。
  我在殯儀館擁有一群快樂夥伴,警衛「大胖」是我有福同享,有禍他當的難兄難弟。我最大的志願是存錢買凶宅;最不想面對的殘忍事實,是胖到被女飄嫌棄的體重;最深的遺憾是二十八歲那年沒有撿起地上的紅包,沒能完成的終生大事;至於畢生的理想,則是希望下輩子,可以分得清楚「在」跟「再」……

感想:

 

  雖然是一本寫生死的書,但是作者述說的筆法非常幽默,可能是為了沖淡這個話題的沉重性,很多地方選擇用玩笑的方式帶過,有些地方點到為止。

 

  我在看中間一些案例的時候蠻感動的,特別有印象的就是他簡介說的女同志戀人分到骨灰的事情,這個事情在書裡有比較詳細的描寫,就層層鋪墊下來很感動。

  不過讓我印象比較深的還是作者除了講他的工作與一些靈異經驗外,其實有些篇章也有提到作者自身的生命經歷,他將從事殯葬之前的經驗也寫在了裡面。這個作者在從事殯葬之前的工作是長照,剛好也是一個跟死亡有些相關的工作。

   而在長照之前的經驗就讓大家自己去看,我這邊不說。但是我會覺得整本書看下來那些靈異或者幽默的殯葬故事,都來自於作者本身的經歷,或者說我覺得這本書最深刻的,除掉對殯葬業的描寫,就是作者本身的生命軌跡。

   是一本輕鬆閱讀沒有太多負擔,也比較薄的書。能很快看完,可以當作看小短劇那樣的感覺去欣賞,裡面有很多作者碰到的不同的故事,都是屬於某人生命的一個片段。

得了打開Word就想睡覺的病症,已臻末期,只好去拜文昌請他叫醒我,結果他給我笑杯。新書《北投機車快遞》、《神咒》銷售中。傳送門:https://portaly.cc/BoundlessFire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韓劇《解讀惡之心的人們》主角原型、長年接觸最兇殘殺人犯的犯罪側寫師,徹底剖析犯罪的背後根本原因,揭露隱匿在日常中的危險,保護我們自己、周遭的親友,與正在成長的孩子們。
簡介:   一場世紀初的大火,掀開整本小說的序幕。   以〈起點〉作為首篇,描繪發生大火的金沙大樓,不論是路過、在火災現場,或是圍觀,所有人不約而同連結在這個事件上,並點燃一位青年的創作之火;到末篇〈致親愛的讀者〉成為一名小說家,進行生命的梳理與反思。
  繼出道的青春三部曲之後,村上春樹出版了好幾本短篇小說集,《螢火蟲》就是其中一本早期的短篇傑作選。
 作者整理了病態犯罪者的治療史,清楚說明為何治療效果不彰?哪種治療方式反而助長再犯率?目前學界對治療採取何種態度?而書中提出歐美法庭對病態犯罪者的裁量,肯定會顛覆你固有的看法。
  吳依光從未預期自己能活過十七歲,也從沒有想過現在會成為一位老師,更無法料到在放學鐘響的三十八分鐘後,她的學生會自頂樓一躍而下。待她趕赴現場,已不見女孩的身影,但圍觀的家長群眾、地上的大片血跡,與遠方漸弱的救護車鳴笛,讓吳依光相信──一場對她無形而嚴厲的審判,已然展開。
   本書根據心理學、神經生物學扭轉我們對遺忘的迷思,也破除了對遺忘的焦慮恐懼;理解「記憶」和「遺忘」的和諧運作如何讓我們擁有清醒的頭腦與健康。
  韓劇《解讀惡之心的人們》主角原型、長年接觸最兇殘殺人犯的犯罪側寫師,徹底剖析犯罪的背後根本原因,揭露隱匿在日常中的危險,保護我們自己、周遭的親友,與正在成長的孩子們。
簡介:   一場世紀初的大火,掀開整本小說的序幕。   以〈起點〉作為首篇,描繪發生大火的金沙大樓,不論是路過、在火災現場,或是圍觀,所有人不約而同連結在這個事件上,並點燃一位青年的創作之火;到末篇〈致親愛的讀者〉成為一名小說家,進行生命的梳理與反思。
  繼出道的青春三部曲之後,村上春樹出版了好幾本短篇小說集,《螢火蟲》就是其中一本早期的短篇傑作選。
 作者整理了病態犯罪者的治療史,清楚說明為何治療效果不彰?哪種治療方式反而助長再犯率?目前學界對治療採取何種態度?而書中提出歐美法庭對病態犯罪者的裁量,肯定會顛覆你固有的看法。
  吳依光從未預期自己能活過十七歲,也從沒有想過現在會成為一位老師,更無法料到在放學鐘響的三十八分鐘後,她的學生會自頂樓一躍而下。待她趕赴現場,已不見女孩的身影,但圍觀的家長群眾、地上的大片血跡,與遠方漸弱的救護車鳴笛,讓吳依光相信──一場對她無形而嚴厲的審判,已然展開。
   本書根據心理學、神經生物學扭轉我們對遺忘的迷思,也破除了對遺忘的焦慮恐懼;理解「記憶」和「遺忘」的和諧運作如何讓我們擁有清醒的頭腦與健康。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殯葬業工作期間的思考與感悟,探討生死與後事處理的重要性及對親友間的溝通與理解。提供四個步驟與三個重要事項,鼓勵讀者以輕鬆方式討論生死議題。
Thumbnail
《那些死亡教我如何活: 一位清掃死亡現場者20年的生死思索 特殊清掃:死体と向き合った男の20年の記録》 ✍️作者:特掃隊長 譯者: 莊雅琇 語言:繁體中文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2/12/06 📝閱讀記錄: 這本書是作者部落格文章整理而成,如此艱難的工作
問事、住院、頻率、煞氣 這是現實中的故事,屬個人經歷,但考量隱私則部份內容會略隱晦說明。 這事件與我從一開始毫無因緣,只因工作場所店長的請求,才插手幫忙,但每次遇到這類問題,總是要付出代價和事後不斷反問自身,這樣幫忙的行為,對嗎?
一個清掃死亡現場者20年的生死思索 特掃隊長著 莊雅琇譯 2016 時報文化 ❍ ❍ ❍ ❍ ❍❍ ❍ ❍ ❍ ❍❍ ❍ 前言  與死奮戰的人 我一直找尋人生的答案,每當我在慘不忍睹的現場中努力揮汗、奮戰時,就會看到我正在跟「自己」這個難纏的對手博鬥,但也因為這股意念,才
Thumbnail
(內有乾屍,不習慣者慎入) 很難說真的了解這個地方。或了解自己的感覺。 畢竟這是個博物館,博物館就是放了太多東西,讓一件件物品成排呈現給妳看, 可以快速掠過,可以大步走過,可以駐足停留,但永遠不夠。 像這裡的每個物件,若我們親眼在墓園裡看著他下葬,看著他生病將死的時候,看著他出生的時候,
Thumbnail
「有時候,喪事不是喪事,只是想花錢買個不要遺憾,跟買張贖罪券沒有兩樣,只要覺得值得就好。」在殯儀館工作的大師兄,看盡各種形形色色的家屬,遇過千奇百怪的荒謬事,這也就呼應他所說的:「在這工作的好處,說不定就是看看別人發生的事,再來思考自己。生前沒人知道的秘密,死後爆發出來讓至親再大吃一驚,直呼不可能。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好奇嗎?! 不! 對於我來說⋯ 那就是像每天路上經過身旁的陌生人, 偶爾可能發生有停下來腳步來、 看向你~ 戓是此刻的你在祂們眼中就像是郵差先生、 祂正需要你幫祂送達信件,傳遞訊息。 但人死了就是死了! 別危言聳聽了! 我也不想⋯⋯ 因為別人家的事,我管不了也管不著! 親朋好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殯葬業工作期間的思考與感悟,探討生死與後事處理的重要性及對親友間的溝通與理解。提供四個步驟與三個重要事項,鼓勵讀者以輕鬆方式討論生死議題。
Thumbnail
《那些死亡教我如何活: 一位清掃死亡現場者20年的生死思索 特殊清掃:死体と向き合った男の20年の記録》 ✍️作者:特掃隊長 譯者: 莊雅琇 語言:繁體中文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2/12/06 📝閱讀記錄: 這本書是作者部落格文章整理而成,如此艱難的工作
問事、住院、頻率、煞氣 這是現實中的故事,屬個人經歷,但考量隱私則部份內容會略隱晦說明。 這事件與我從一開始毫無因緣,只因工作場所店長的請求,才插手幫忙,但每次遇到這類問題,總是要付出代價和事後不斷反問自身,這樣幫忙的行為,對嗎?
一個清掃死亡現場者20年的生死思索 特掃隊長著 莊雅琇譯 2016 時報文化 ❍ ❍ ❍ ❍ ❍❍ ❍ ❍ ❍ ❍❍ ❍ 前言  與死奮戰的人 我一直找尋人生的答案,每當我在慘不忍睹的現場中努力揮汗、奮戰時,就會看到我正在跟「自己」這個難纏的對手博鬥,但也因為這股意念,才
Thumbnail
(內有乾屍,不習慣者慎入) 很難說真的了解這個地方。或了解自己的感覺。 畢竟這是個博物館,博物館就是放了太多東西,讓一件件物品成排呈現給妳看, 可以快速掠過,可以大步走過,可以駐足停留,但永遠不夠。 像這裡的每個物件,若我們親眼在墓園裡看著他下葬,看著他生病將死的時候,看著他出生的時候,
Thumbnail
「有時候,喪事不是喪事,只是想花錢買個不要遺憾,跟買張贖罪券沒有兩樣,只要覺得值得就好。」在殯儀館工作的大師兄,看盡各種形形色色的家屬,遇過千奇百怪的荒謬事,這也就呼應他所說的:「在這工作的好處,說不定就是看看別人發生的事,再來思考自己。生前沒人知道的秘密,死後爆發出來讓至親再大吃一驚,直呼不可能。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好奇嗎?! 不! 對於我來說⋯ 那就是像每天路上經過身旁的陌生人, 偶爾可能發生有停下來腳步來、 看向你~ 戓是此刻的你在祂們眼中就像是郵差先生、 祂正需要你幫祂送達信件,傳遞訊息。 但人死了就是死了! 別危言聳聽了! 我也不想⋯⋯ 因為別人家的事,我管不了也管不著! 親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