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談|日本也有冥婚?罕見地方習俗與至死不渝的愛戀

2024/04/07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提到喪葬儀式中的「冥婚」習俗,或許大家都會聯想到如果在路邊撿拾紅包,會和鬼魂締結婚姻的印象。冥婚源自於人們對死者的掛念,以及期盼圓滿的婚姻觀,但其實這種死後結婚的習俗,並不僅僅存在於台灣,在日本自古也流傳已久。那麼日本的冥婚習俗和台灣有哪些不同呢?又有哪些危險禁忌需要留意?

圖片來自:Unsplash

描繪彼岸的婚禮──日本山形縣「冥婚繪馬」

日本東北的山形縣內,有一座隱身於喧囂外、被稱為山寺的古老建築立石寺,其歷史可追溯至平安時代,由慈覺大師開山建成,連著名詩人松尾芭蕉也曾拜訪。立石寺建築於山中,壯觀的結構遠遠眺望有如漂浮於空中一般,氛圍神秘且莊嚴,它不僅僅是當地人的信仰中心,也是東北首屈一指的千年古寺。

但立石寺擁有的不只是悠久的歷史,當步入寺廟的內殿時會看到裡頭供奉著許多描繪婚禮的畫作。這些華麗的繪馬並非純粹的裝飾,而是當地流傳已久的一種罕見習俗──「冥婚繪馬(ムカサリ絵馬)」

圖片來自:Unsplash

冥婚繪馬是只存在於山形縣村山地區和置賜地區的民間習俗,其日文「ムカサリ」在當地的方言中代表「婚姻」,也意味著「迎娶」。在繪馬中描繪的是身穿正裝的死者與虛構的新娘,較早期的畫作內容是正式的婚禮場景,包含媒人、父母,以及具象徵性意義的雄蝶與雌蝶等,不過在越新的畫作中,大多是只畫出新人雙方、有如結婚紀念照片般的構圖。

江戶時代就盛行死後婚姻?冥婚繪馬的歷史

除了立石寺以外,位於山形縣天童市的若松寺也因供奉冥婚繪馬而聞名。由於目前還沒有研究統計立石寺在各個年代的供奉資料,因此無法得知立石寺實際擁有的繪馬數量。不過根據若松寺的調查數據,在若松寺的供養人數就高達1120名

圖片來自:Unsplash


日本學者研究指出,目前發現最早的冥婚繪馬來自於江戶時代。若松寺已知最古老的作品可追溯到1898年,而立石寺由於1869年內殿曾毀於火災,現存作品最早為明治時代中期的作品,至於第一幅作品起源何時則不得而知。冥婚繪馬在明治、大正時代並不算常見,但到了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繪馬的數量急遽增加。

而到了1978年由於受到NHK電視節目介紹,再加上經濟發展伴隨著社會環境的改變,過去只存在於村山地區的冥婚習俗,也慢慢收到來自外地的委託案件。此外,習俗內容也出現些微變化,例如過去冥婚的對象主要為適婚年齡過世的亡者,但現在拓展至超過40多歲以上,或是夭折的嬰幼兒等,甚至是已逝多年的祖先也會出現在冥婚繪馬,成為了嶄新的文化現象。


【▼若松寺官方網站:冥婚繪馬之真實照片】


不存在的配偶?絕不能觸犯的死亡禁忌

在前面的段落中提到,在繪馬中描繪的是身穿正裝的死者與虛構的新娘。那麼為什麼會是「虛構的新娘」呢?

其實乍看之下儀式並不繁瑣的冥婚繪馬,也有著意想不到的死亡禁忌。每一幅冥婚繪馬中,都嚴格規定死者攜手相伴的配偶必須是虛構的,絕對禁止畫上真實存在的人物。因為當地人相信如果將活人畫進畫中,死者就會帶走對方共赴黃泉,使得被畫進畫中的人物喪命。

圖片來自:Unsplash


【冥婚繪馬的危險禁忌】

  • 繪馬上死者的伴侶只能是虛構的對象
  • 絕對不能利用冥婚繪馬詛咒生者
  • 禁止寫上生者的名字或可聯想到生者的文字

其中一則關於冥婚繪馬的日本都市傳說就曾提到,有對父母因為不捨兒子生前未能與自己心愛的女性結為連理,於是觸犯禁忌,擅自將仍然還活著的女性繪製於繪馬中與兒子相伴,結果不到一週,該名女性就因不明原因過世。至於這則都市傳說是真是假?雖然沒有證據能夠證實,但冥婚繪馬的死亡禁忌至今仍嚴格地規範著。


沖繩也有冥婚?攜手至生命盡頭

除了日本山形縣以外,距離本島遙遠的沖繩也有冥婚習俗,但習俗內容又與冥婚繪馬大不相同。沖繩的冥婚習俗偏向於合葬文化,特徵是將女性的遺骨埋葬於男性的墳墓當中,或是放在同一個骨灰罐。通常是訂下婚約的一方或雙方死亡,或是戀人早逝等情況,才會進行這種合葬習俗,或者是舉辦死後結婚的儀式。人們相信如此一來,相愛的兩人就能在冥世相遇,再也不會拆散至死不渝的愛戀。

圖片來自:Unsplash

冥婚習俗能悠久流傳的原因?

冥婚習俗不同於神靈信仰,雖然它可以溯源至宗教流派,但是比起單純敬畏神靈的型態,它更像是昇華成「為了活著的人而不斷延續的信仰」

許多父母因為不忍早逝的愛子愛女在黃泉孤單,因此藉由冥婚儀式希望能夠讓孩子得到一個好歸宿,但與此同時,他們也正是透過這個過程紓解喪子之痛。冥婚習俗的出現,正是源自於這種信念,唯有相信至親在彼岸也能無憂無慮、忘卻塵世的苦痛,那麼活著的家人也才能走出悲痛。

縱然各地的冥婚習俗都有不容觸犯的禁忌,但回歸冥婚的本質,它其實是一種溫柔的習俗,是為了讓活著的人也能勇敢走下去的力量。或許心誠則靈正是如此,虔誠的內心終將化作強大的動力,即便生死將彼此分隔,仍然能推動彼此的時間線,最後等到了時間的盡頭,也能帶著笑容再次團聚。

圖片來自:Unsplash

    17會員
    5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