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0/07/13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南一五下MAPS 第十二課 沉默的動物園

    MAPS教師備課想法

    其實設計這單元提問單時,我不斷的詢問自己,這一單元[文明時光機]其實離孩子太遠,到底能運用什麼來讓孩子喜歡這幾課篇幅很長的文章?甚至能引發他們對於古文明、歷史有所興趣,這樣對未來銜接國中的社會也會大有幫助。
    思索很久,只有運用影片直接帶孩子穿越古今最快,科技媒材使他們直觀,讓飄渺虛無的漫天想像化為眼前所見,更能引領學生與作者一起去欣賞納斯卡線的獨特及神秘,也比我說破嘴還好用。
    因此這一單元所挑選的影片都是為了課文內容所挑選出來的,所以建議夥伴讓孩子先讀完暖身題後,帶著問題去影片中找解答,這樣有目的的看影片才不會變成電影欣賞或教到別的科目去了。

    課文心智圖分析

    作者桂文亞希望一篇遊記不僅紀錄豐富多彩的風光描繪,更多的是作者一路走來的珍貴生活經歷,她以走世界,過生活的視角來寫遊記。
    此課運用倒敘法進行開頭,引發讀者的好奇心,又運用插敘法來介紹文化遺址,有別一般遊記紀錄美食、美景,也可以在課堂引領孩子思索這樣的目的為何?加入了大量的納斯卡線介紹,可以引領讀者對此遺址的人文、歷史做更深入了了解。

    課後延伸:當個考古員

    這次的課後延伸,承接課文內容所有的考古都是有幾分證據說幾分話,考古學家以出土的陶器上圖案來進行推論,得知這民族善於農耕,需要精研日月星辰,這巨大的納斯卡線有可能是巨大的天文曆,因此設計了一題讓孩子們以考古學家的身分從陶器出土後,如何一一進行推論。
    更加入了兩大古文明的文字:聖書體的古埃及文、中國象形文字,讓孩子感受一下文字最開端,其實都由圖畫線條開始,所以古文明中的壁畫、圖騰、圖畫,為什麼這麼受考古重視的原因所在。
    最後,讀寫合一項目,我希望能朝著我們在地文化來進行深入探討,因此設計[聽陶板說故事]
    桃園大忠國小本身由埤塘改建而成,埤塘是孩子們家鄉的特有文化,更是先民們解決了蓄水不易的智慧,希望孩童除了能見證古納斯卡人生活軌跡,更能與自己的生活作結合,對於家鄉的文化能做更深一層的認識,我們相信能愛孕育自己的故鄉的人,懂得自己的根在哪兒的人,才能愛整個社會、國家。

    MAPS教師省思

    上完此課,透過孩子寫的小日記才發現,她好喜歡我安排的影片及考古面向,因為她很喜歡歷史,對考古有莫大的興趣,但是從來沒有一堂課會教相關知識,所以國語課讓她感到相當的特別,在她完成求學三摺頁時,也大膽的把考古寫進去她的未來藍圖中,這樣的教學附加價值滿大啊!原來,政忠主任一直提醒我們挑戰題看老師的素養是這麼一回事,原來多看書提高自己的素養對孩子的學習才能幫助甚大!

    提問設計 設計者:大忠國小 陳佳慧

    暖身題: 閱讀完文章後,文本初探
    字詞重點:1.五個難字、2.五個語詞解釋:神來之筆、眾說紛紜、綿長、遺址、膜拜 3.多音字:躁(造詞)、4.一組形近字寫在格子簿。
    特色短語:蜿蜒綿長的沙漠地帶( )( )
    內容深入思考(共學):
    1. 觀看影片https://youtu.be/0r9WnarQXac納斯卡迷蹤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HW6w2MexfM 使用雷達才發現的秘密
    2. 1939年,保羅 .科所克駕著飛機才發現納斯卡線,我們從影片當中也看出來,眾多研究者至今尚不能將納斯卡線編輯成目錄,必須從高空才能俯瞰它的全貌,甚至必須請NASA協助以雷達進行掃描,面對這樣的神秘納斯卡線你們會用什麼詞語形容?
    3. 從影片中,可發現納斯卡線事實上交錯縱橫,綿延在荒蕪偏僻無人煙的沙漠數百公里,請問納斯卡線被保留下來數千年的原因是什麼?試提出3個:
    4. 納斯卡線所在位置雖然臨海,但因地形的影響,曾長達四百年沒有下雨,因此能保持這些幾何圖形千年不毀,有些線條很明顯是動物形象,你看到哪些動物呢?
    5. 在納斯卡線所構成的圖騰,體型都相當的巨大,例如鳥的翅膀120公尺,若將此圖騰當做正方形,它的面積有多少平方公尺?旖旎數學第六單元所學,可換算成多少公畝?籃球場大約是4公畝,換算下來,這個正方形圖騰大約是多少個籃球場大?
    6. 課名為沉默的動物園,看完影片,你覺得沉默指的是什麼意思?為什麼作者會稱納斯卡線為動物園?
    7. 作家在首段意義段以神來之筆、外星人的傑作來來稱呼納斯卡線。在你的經驗中,有哪些建築、發現,也被稱作外星人的傑作?它們的共通性是什麼?
    基礎題
    Q1: 在課文中,作者搭乘交通工具在高空中俯瞰地面,以聽到乘客的驚呼的內容,來介紹即將拜訪地點的獨特性。(思考:老師分為哪三個主題)
    Q2作者開始了旅程後,她如何介紹這段路程的所見所聞(思考:這意義段可細分哪些主題?)
    Q3-1在文化遺址介紹中,如何介紹這個歷史之謎?
    Q3-2在文化遺址介紹中,作者如何以注解、圖案、特徵、誤認來介紹納斯卡線?
    Q3-3作者,如何介紹神秘的納斯卡線被發現的原因?(思考:可分成哪三個主題)
    Q4在經過1這一段,作者如何介紹他搭上小飛機後俯瞰的景觀及一路的心情起伏?
    Q5在這趟旅行中,作者從面對自然、人與自然合一,如何定義人與自然的關係?如果用鬼斧神工、巧奪天工兩個成語來歸納定義,你會如何配對?
    挑戰題
    1. A到達秘魯 B抵達首都利馬 C搭巴士到納斯卡 D看到巨大的圖形線條 E搭小飛機看到黃色沙丘。對於作者的行程,請依時間先後排出正確的順序:
    此題目參考鎮東國小 蔡志豪
    2. 當人類無法解釋現狀時,總會稱作是外星人的傑作,但科學家、考古學家,則會以證據來進行驗證,納斯卡線謎題眾說紛紜,有人說是外星人的飛碟跑道、有人說是祈雨儀式,雖然至今仍未解謎,但從遺址的陶器中可以推論古代的納斯卡人的生活型態。也請你當個考古學家,根據課文6-7段,以下方古納斯卡的陶器為起始點,排出推論順序(納斯卡線是天文學上驚人的成就:圖案線條對應天體運行、精研日月星辰變化 、農耕民族、巨大的天文曆)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