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8|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玩具總動員4〉觀後感

看完〈玩具總動員4〉的時候,心裡五味雜陳。
猶記得看完第三集的時候,曾在網路上看到一句話:「我今年看過最刺激的動作片,居然是玩具總動員3。」
〈玩具總動員3〉是一部適合所有年齡觀賞的作品,雖然這部電影有更多的成分,是給我們這些陪著玩具總動員的角色一起長大的老朋友,做一個圓滿的結束,但是那些才剛踏入〈玩具總動員〉的世界的新生代,也可以找到能產生共鳴的東西。
但是〈玩具總動員4〉就不一樣了。這是〈玩具總動員〉第一次,如此貼近你我的內心,因為它包含了一個我們多數人進電影院時都想忘掉的東西-現實。
這部電影有更多的意涵,是在向我們表達:「即使你們已經踏入社會,我們還是會陪著你們。」
〈玩具總動員4〉是一部十分成人向的作品,因此才剛接觸這部系列作品的小孩很可能會看不懂裡面的掙扎。
是的,掙扎。胡迪警長在這部電影裡總是掙扎著想要做一點什麼。
以往的作品都是從玩具的角度來看人類的世界,而胡迪看事情的角度也只是這些玩具的縮影。但是在〈玩具總動員4〉,胡迪的敘事角度大幅度的增加,從而與以往的作品連貫起來,使胡迪的人格更加的立體。
在這部作品裡,胡迪不再是玩具的大家長,由於是在新主人邦妮的家,所以整個玩具團隊由邦妮玩具的首領桃莉來帶領,安弟的玩具也不再占有多數的鏡頭,連第二擔當的巴斯光年也降為配角的行列,甚至行事作風也與在〈玩具總動員2〉當中,那樣威風凜凜、獨自規畫整個作戰計劃的姿態大相逕庭。
從邦妮第一次進入幼稚園的惶恐與不安,反映著踏入社會的我們也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而邦妮在這個時候創造了叉奇,意味著她藉由這位幻想朋友來幫助自己融入這個世界,也代表著我們總會想要創造某些價值來成為群體的一份子。
本片其實運用了一種角色對換來達成故事的主旨:叉奇一開始無論如何都不想當玩具,只想當個垃圾桶裡的垃圾,因為對叉奇來說,當玩具是一種束縛,當垃圾才是自由;對於胡迪來說,他的自由就是當個小孩的玩具,這是第一集就在強調的重點,但是現在因為不再被當成重要的玩具寵愛,身為「玩具」的身分反而變成了束縛,因此才會在最後讓他失去聲音盒,這一點呼應了第二集:胡迪之所以有收藏價值就在於他的「完整性」,一旦失去這種完整性他就變成了「垃圾」,有人問為什麼一定要失去聲音盒,筆者是認為:因為我們都是透過失去,才學會成長。當有人說「你長大了」,這其實是在說:你已經懂得取捨,做出某些犧牲。但是失去聲音盒的方式很有意義,他給了另一個有需要的人,這證明了胡迪的核心價值:正直。而藉由變成「垃圾」,胡迪反而獲得了自由,這也與胡迪之前和叉奇的對話呼應:
胡迪告訴叉奇:「變成邦妮的玩具,你會幫助她創造許多她永生難忘的回憶。」這句話說明了胡迪一生都在幫助別人,一生都在幫助小孩創造美好的回憶。但是現在已經不需要了,他的任務已經完成,他可以創造屬於自己的美好回憶了。至此,他不再是「小孩的玩具」了,他是一個活生生的「人」。
感謝一路相隨,心目中永遠的胡迪警長。
p.s.看著叉奇的轉變,請記得:也許你覺得自己是垃圾,但是對於那些在乎你的人而言可不是喔!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