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總動員4〉觀後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看完〈玩具總動員4〉的時候,心裡五味雜陳。
猶記得看完第三集的時候,曾在網路上看到一句話:「我今年看過最刺激的動作片,居然是玩具總動員3。」
〈玩具總動員3〉是一部適合所有年齡觀賞的作品,雖然這部電影有更多的成分,是給我們這些陪著玩具總動員的角色一起長大的老朋友,做一個圓滿的結束,但是那些才剛踏入〈玩具總動員〉的世界的新生代,也可以找到能產生共鳴的東西。
但是〈玩具總動員4〉就不一樣了。這是〈玩具總動員〉第一次,如此貼近你我的內心,因為它包含了一個我們多數人進電影院時都想忘掉的東西-現實。
這部電影有更多的意涵,是在向我們表達:「即使你們已經踏入社會,我們還是會陪著你們。」
〈玩具總動員4〉是一部十分成人向的作品,因此才剛接觸這部系列作品的小孩很可能會看不懂裡面的掙扎。
是的,掙扎。胡迪警長在這部電影裡總是掙扎著想要做一點什麼。
以往的作品都是從玩具的角度來看人類的世界,而胡迪看事情的角度也只是這些玩具的縮影。但是在〈玩具總動員4〉,胡迪的敘事角度大幅度的增加,從而與以往的作品連貫起來,使胡迪的人格更加的立體。
在這部作品裡,胡迪不再是玩具的大家長,由於是在新主人邦妮的家,所以整個玩具團隊由邦妮玩具的首領桃莉來帶領,安弟的玩具也不再占有多數的鏡頭,連第二擔當的巴斯光年也降為配角的行列,甚至行事作風也與在〈玩具總動員2〉當中,那樣威風凜凜、獨自規畫整個作戰計劃的姿態大相逕庭。
從邦妮第一次進入幼稚園的惶恐與不安,反映著踏入社會的我們也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而邦妮在這個時候創造了叉奇,意味著她藉由這位幻想朋友來幫助自己融入這個世界,也代表著我們總會想要創造某些價值來成為群體的一份子。
本片其實運用了一種角色對換來達成故事的主旨:叉奇一開始無論如何都不想當玩具,只想當個垃圾桶裡的垃圾,因為對叉奇來說,當玩具是一種束縛,當垃圾才是自由;對於胡迪來說,他的自由就是當個小孩的玩具,這是第一集就在強調的重點,但是現在因為不再被當成重要的玩具寵愛,身為「玩具」的身分反而變成了束縛,因此才會在最後讓他失去聲音盒,這一點呼應了第二集:胡迪之所以有收藏價值就在於他的「完整性」,一旦失去這種完整性他就變成了「垃圾」,有人問為什麼一定要失去聲音盒,筆者是認為:因為我們都是透過失去,才學會成長。當有人說「你長大了」,這其實是在說:你已經懂得取捨,做出某些犧牲。但是失去聲音盒的方式很有意義,他給了另一個有需要的人,這證明了胡迪的核心價值:正直。而藉由變成「垃圾」,胡迪反而獲得了自由,這也與胡迪之前和叉奇的對話呼應:
胡迪告訴叉奇:「變成邦妮的玩具,你會幫助她創造許多她永生難忘的回憶。」這句話說明了胡迪一生都在幫助別人,一生都在幫助小孩創造美好的回憶。但是現在已經不需要了,他的任務已經完成,他可以創造屬於自己的美好回憶了。至此,他不再是「小孩的玩具」了,他是一個活生生的「人」。
感謝一路相隨,心目中永遠的胡迪警長。
p.s.看著叉奇的轉變,請記得:也許你覺得自己是垃圾,但是對於那些在乎你的人而言可不是喔!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6會員
38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黃色藍調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筆者聲明:筆者瞭解本片與史實有些許出入,因此只討論影片內容,歡迎補充文中沒有的知識,但切勿將本文當成對歷史的詮釋。 本片講述的是韓國歷史,在走向現代民主之前的朝鮮王朝,其第四代國王朝鮮世宗編撰韓國書寫文字系統《訓民正音》的過程。 一直到15世紀,當時的韓語只有語言,而沒有文字,更正確地來說,當時的韓
在開始之前,筆者要事先聲明:筆者並未拜讀原著(但是未來一有機會就讀),而純粹就電影本身做感想。 讓人欣賞的是,四位女主角性格立體,可以很明確的知道每個角色的定位:瑪格性格敦厚、識大體,因為重視家庭所以甘願與窮困的丈夫簑衣節食、照顧體弱的妹妹,但是這種善良的性格造就了她的壓抑,她也會想要精緻、好看的東
原本是想要寫電影觀後感,但因為最近有部故事很引人注意,所以就先寫這部故事,電影觀後感之後再寫。 請注意:這篇文章是「觀後感」,意思是筆者並沒有玩這款遊戲,而是看別人玩遊戲所發表的感想,這麼做是怕被遊戲雷到進而損失荷包,所以才會採取這種策略。 另外,由於是心得感想,所以思考角度很主觀,如有冒犯請多
很多人會以為這只是一部講述納粹德國的電影,甚至覺得開頭訓練小納粹的情節有點蠢,但是把男主角遭受排擠的情節轉換成校園班級霸凌,就會有強烈的既視感,因為這是一個大家都聽過甚至遭遇過的問題,劇本非常巧妙的帶入了這個議題,探討了同儕霸凌的問題,也看到了男主角為了獲得大家的認同,不顧危險的親擲手榴彈;我們又有
有感於這個時代的變化而作. 現下這個時代有很多人會愛上二次元的對象,多半是在現實中遭受挫敗的人會作出這樣的選擇. 這不禁讓人想到2013年上映的〈雲端情人〉(her),男主角愛上了自己的人工智慧作業系統-Samantha. Samantha與二次元對象不同的地方是,她是個獨立的個體,她有自己的想法、
小年夜 說點心裡話 不管是否認可別人的努力 至少肯定他人的用心 不要相應不理 把話講開了 最起碼有個乾淨的結束 雙方都是好人 請溫柔對待彼此 祝新年快樂
筆者聲明:筆者瞭解本片與史實有些許出入,因此只討論影片內容,歡迎補充文中沒有的知識,但切勿將本文當成對歷史的詮釋。 本片講述的是韓國歷史,在走向現代民主之前的朝鮮王朝,其第四代國王朝鮮世宗編撰韓國書寫文字系統《訓民正音》的過程。 一直到15世紀,當時的韓語只有語言,而沒有文字,更正確地來說,當時的韓
在開始之前,筆者要事先聲明:筆者並未拜讀原著(但是未來一有機會就讀),而純粹就電影本身做感想。 讓人欣賞的是,四位女主角性格立體,可以很明確的知道每個角色的定位:瑪格性格敦厚、識大體,因為重視家庭所以甘願與窮困的丈夫簑衣節食、照顧體弱的妹妹,但是這種善良的性格造就了她的壓抑,她也會想要精緻、好看的東
原本是想要寫電影觀後感,但因為最近有部故事很引人注意,所以就先寫這部故事,電影觀後感之後再寫。 請注意:這篇文章是「觀後感」,意思是筆者並沒有玩這款遊戲,而是看別人玩遊戲所發表的感想,這麼做是怕被遊戲雷到進而損失荷包,所以才會採取這種策略。 另外,由於是心得感想,所以思考角度很主觀,如有冒犯請多
很多人會以為這只是一部講述納粹德國的電影,甚至覺得開頭訓練小納粹的情節有點蠢,但是把男主角遭受排擠的情節轉換成校園班級霸凌,就會有強烈的既視感,因為這是一個大家都聽過甚至遭遇過的問題,劇本非常巧妙的帶入了這個議題,探討了同儕霸凌的問題,也看到了男主角為了獲得大家的認同,不顧危險的親擲手榴彈;我們又有
有感於這個時代的變化而作. 現下這個時代有很多人會愛上二次元的對象,多半是在現實中遭受挫敗的人會作出這樣的選擇. 這不禁讓人想到2013年上映的〈雲端情人〉(her),男主角愛上了自己的人工智慧作業系統-Samantha. Samantha與二次元對象不同的地方是,她是個獨立的個體,她有自己的想法、
小年夜 說點心裡話 不管是否認可別人的努力 至少肯定他人的用心 不要相應不理 把話講開了 最起碼有個乾淨的結束 雙方都是好人 請溫柔對待彼此 祝新年快樂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我開始困惑為什麼十幾歲的時候會有一段覺得這些玩具沒有那麼好玩的時期。我從不覺得它們幼稚、也捨不得丟掉,但它們就這樣一直擺在盒子裡,在姪子出生並大到可以讓他玩這些玩具之前,我們居然都沒有想要把它們再拿出來把玩,怎麼會這樣呢?
Thumbnail
皮克斯的電影總是讓觀者充滿參與感,跟著角色一起成長、看著他長大,像是《玩具總動員》的安弟最後也上了大學哈哈哈!這次的《腦筋急轉彎2》女主角萊莉則是邁入青春期,開始有了阿羞、阿焦以及阿慕跟阿廢?對應到的情緒是害羞、焦慮、羨慕跟耍廢!情緒本來就是複雜的,看了挺有共感的,也不得不佩服皮克斯真的是充滿創意!
Thumbnail
一、釐清主軸 如同皮克斯一系列電影,著重描寫人物所背負的責任,以及釐清自己真實的渴望。 二、發想主題 角色會遇到的幾個階段:目標 、努力、反思、決斷 1.當玩具不再受到喜愛,是否能去尋找屬於自己的未來? 2.對玩具的喜愛源自於個人經驗,而非亮麗的外表。 三、規劃主
Thumbnail
第一幕 1. 胡迪原本是唯一要被安弟帶到大學的玩具,他目睹其他玩具被誤會要被丟掉。 2. 其他玩具認為安弟不再愛他們了,將自己捐到陽光托兒所。 第二幕 1. 玩具們原以為在托兒所會被好好善待,但在老大抱哥的管制下飽受折磨。 2. 胡迪被托兒所的邦妮撿到,從那裡得知抱哥的暴政。 3
Thumbnail
第一幕 1.     胡迪的手臂被扯壞,為他日後擔心被拋棄埋下伏筆。 2.     巴斯珍惜身為安弟的身分,與胡迪已是合作無間的摯友。 第二幕 1.     胡迪被一個收藏家從安弟家偷走,巴斯與其他夥伴踏上救人的旅程。 2.     收藏家的玩具期待胡迪跟他們一起去博物館,但胡迪更
Thumbnail
大家平常有關注電影圈之時,也一定會發現書局也會出很多相關的周邊書,今天我想討論一部電影的周邊外傳的「真實性」有多少?當然,本文的評斷標準僅是我個人的經驗與網路爬文,實際還是以官方聲明為主。   今天我以經典動畫「玩具總動員」為例,一個影視IP的故事種類大略可分為以下六種:
Thumbnail
《再見機器人》是改編自莎拉華倫的同名漫畫的動畫電影,講述了一個獨居的狗先生與機器人相遇、相伴、再次離別的故事。這部影片以人與物的關係為主軸,歌頌了孤獨、愛情、遺憾和與自我的關係。文章中主要探討了劇情背景、角色個性以及對生命與關係的反思。
Thumbnail
  何謂玩具?查教育部國語辭典,玩具:係指可供遊戲玩弄的東西。那麼何謂可供「玩弄」的東西?書、石頭、花草、寵物、小孩、甚至感情也都算玩具嗎?我們一般常識還是認為,玩具是給小朋友玩的、或是能夠大人與小孩一起玩的、是能夠寓教於樂的東西。因此,我們到玩具"反"斗城的時候不會看到賣書(一般書店的書)
Thumbnail
魔法咪嚕咪嚕是我小時候很喜歡的卡通,直到三十歲的我仍然很喜歡這部作品。它沒有過於色情的部分,因此也很適合小朋友們收看,且為一部蠻正向的動畫,所有的黑暗終將被消滅或是得到改善,可說是看完後心無掛礙的一部長劇。
Thumbnail
這部片最隱微的一個焦慮:喜歡的玩具過時的哀傷。這個哀傷在整部片就分裂成為母女和解劇碼。正是把這種「過時」設計成是人格化的「世代差距」,而「世代和解」的成長課題,更延伸到芭比和創辦人之間近乎母女情懷的互動。《芭比》更可以說是一個拍給成人的卡通片:我們總是要不斷重新長大,不斷面對內心還未長大的部分。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我開始困惑為什麼十幾歲的時候會有一段覺得這些玩具沒有那麼好玩的時期。我從不覺得它們幼稚、也捨不得丟掉,但它們就這樣一直擺在盒子裡,在姪子出生並大到可以讓他玩這些玩具之前,我們居然都沒有想要把它們再拿出來把玩,怎麼會這樣呢?
Thumbnail
皮克斯的電影總是讓觀者充滿參與感,跟著角色一起成長、看著他長大,像是《玩具總動員》的安弟最後也上了大學哈哈哈!這次的《腦筋急轉彎2》女主角萊莉則是邁入青春期,開始有了阿羞、阿焦以及阿慕跟阿廢?對應到的情緒是害羞、焦慮、羨慕跟耍廢!情緒本來就是複雜的,看了挺有共感的,也不得不佩服皮克斯真的是充滿創意!
Thumbnail
一、釐清主軸 如同皮克斯一系列電影,著重描寫人物所背負的責任,以及釐清自己真實的渴望。 二、發想主題 角色會遇到的幾個階段:目標 、努力、反思、決斷 1.當玩具不再受到喜愛,是否能去尋找屬於自己的未來? 2.對玩具的喜愛源自於個人經驗,而非亮麗的外表。 三、規劃主
Thumbnail
第一幕 1. 胡迪原本是唯一要被安弟帶到大學的玩具,他目睹其他玩具被誤會要被丟掉。 2. 其他玩具認為安弟不再愛他們了,將自己捐到陽光托兒所。 第二幕 1. 玩具們原以為在托兒所會被好好善待,但在老大抱哥的管制下飽受折磨。 2. 胡迪被托兒所的邦妮撿到,從那裡得知抱哥的暴政。 3
Thumbnail
第一幕 1.     胡迪的手臂被扯壞,為他日後擔心被拋棄埋下伏筆。 2.     巴斯珍惜身為安弟的身分,與胡迪已是合作無間的摯友。 第二幕 1.     胡迪被一個收藏家從安弟家偷走,巴斯與其他夥伴踏上救人的旅程。 2.     收藏家的玩具期待胡迪跟他們一起去博物館,但胡迪更
Thumbnail
大家平常有關注電影圈之時,也一定會發現書局也會出很多相關的周邊書,今天我想討論一部電影的周邊外傳的「真實性」有多少?當然,本文的評斷標準僅是我個人的經驗與網路爬文,實際還是以官方聲明為主。   今天我以經典動畫「玩具總動員」為例,一個影視IP的故事種類大略可分為以下六種:
Thumbnail
《再見機器人》是改編自莎拉華倫的同名漫畫的動畫電影,講述了一個獨居的狗先生與機器人相遇、相伴、再次離別的故事。這部影片以人與物的關係為主軸,歌頌了孤獨、愛情、遺憾和與自我的關係。文章中主要探討了劇情背景、角色個性以及對生命與關係的反思。
Thumbnail
  何謂玩具?查教育部國語辭典,玩具:係指可供遊戲玩弄的東西。那麼何謂可供「玩弄」的東西?書、石頭、花草、寵物、小孩、甚至感情也都算玩具嗎?我們一般常識還是認為,玩具是給小朋友玩的、或是能夠大人與小孩一起玩的、是能夠寓教於樂的東西。因此,我們到玩具"反"斗城的時候不會看到賣書(一般書店的書)
Thumbnail
魔法咪嚕咪嚕是我小時候很喜歡的卡通,直到三十歲的我仍然很喜歡這部作品。它沒有過於色情的部分,因此也很適合小朋友們收看,且為一部蠻正向的動畫,所有的黑暗終將被消滅或是得到改善,可說是看完後心無掛礙的一部長劇。
Thumbnail
這部片最隱微的一個焦慮:喜歡的玩具過時的哀傷。這個哀傷在整部片就分裂成為母女和解劇碼。正是把這種「過時」設計成是人格化的「世代差距」,而「世代和解」的成長課題,更延伸到芭比和創辦人之間近乎母女情懷的互動。《芭比》更可以說是一個拍給成人的卡通片:我們總是要不斷重新長大,不斷面對內心還未長大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