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令,禁堂食令第一天

口罩令,禁堂食令第一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因為無能政府,今天迎來第一天的口罩令和禁堂食令。


口罩令規定所有人在公眾場地,不論室外及室內都必須戴口罩,豁免情況只限進食、喝水、吃藥、身體有毛病者及2歲以下小童,吹煙也不能。而禁堂食令就是所有餐廳都只準做外賣,不能在餐廳內進食,餐廳員工除外,而限聚令則縮減至2人。

在嚴令下的第一個下午,網上已傳遍無數照片,照片內容都是很多不在辦公室工作的市民吃午飯的情況,尤其是地盤工及清潔工人,有的在公園吃,有的就在街上吃,也有的倚在圍欄旁吃,可憐的是,今天下午剛好下雨,所以也有人一邊舉傘一邊吃飯。


另一方面,餐飲業的影響更大,很多餐廳東主表示生意大跌八成,尤其是本來沒有做外賣的餐廳,如茶樓,又或是主打情調氣氛的餐廳,如要叫外賣,市民根本不會找它們,而更多人應會選擇在家煮飯,又或是帶飯回辦公室吃,相信倒閉潮很快就會來。

當然,還未計算被下限停業的行業,如健身中心、酒吧、按摩院、體育館等,在四月經歷過一個月的停業後,五至七月一直在限聚令下勉強營業,這時候又來一次停業,能撐下去的不知有多少。縱然停業可省回部份營運費用,但至少租金就省不了,政府無權叫業主減租,有良心的業主或會減租,但無良的,或是自己也有困難的業主,手執一張合約,絕對可以不減租。


本來,在嚴重的疫情下,這些措施都可說是情有可願,但當大家都知道這次爆發的原因後,就絕對沒有什麼可願了。事緣原來香港船東會曾去信政府希望豁免海員檢疫,結果海員真的就免檢了,相信大家都明白出入不同國家的海員染疫風險會很高,而當免檢消息一出,自然有很多船隻都會來香港進行船員換班了,早前就有數名海員確疹,更傳播到社區。

本來,政府都強調與免檢無關,但早兩天理工大學以基因排序證實新一輪爆發的其中一個源頭與確疹的海員吻合,政府才改口說會嚴肅跟進。有陰謀論說,香港船東會的贊助人是董建華,而董先生是特首人選的最有影響力的人之一,那麼,會否因為某人希望得到某人支持,而令到全港市民一起陪葬?當然,一切都是陰謀論,未經證實。


總之,大家都慘透了,本以為能重回秩序的社區,變得比之前更惡劣,單是我本人就大受影響,不論收入、工作、生意都大受影響,最痛苦的是不知什麼時候才能完結!加上現在世界極其紛亂,更有人擔憂世界大戰即將爆發,其實我也是其中一位,如果真的爆發的話,我本人認為爆發的地點很可能是南海或兩岸,都跟我住的地方很近,總之,未來會是怎樣,實在讓人擔心。


人類的世界,是否真的不能和平?


avatar-img
AA的沙龍
3會員
38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A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還是這個地方,這個影像,但縮放不一樣,對焦不一樣,畫面就大不同。 管道盡頭的景色,好比我們的目標、夢想、或期待的結果。對學生而言,這景色就是考試結果;對上班族而言,這景色就是未來坐正高管的模樣;對藝術家而言,這景色就是心目中的最後作品。 管道盡頭的景色是美好的,縱然目前而言,就景色有點小、看到
這照片是我幾天前發那篇《天很藍,但觸不及》的照片是在同一個地方拍的。同一個地方,相同的景色,換一換隔膜,立時不同,再發一次那照片: 本來,我們看得到藍天、白雲,我們看得到高樓、大海,本來,我們看得到城市的密集、繁榮,換了一道牆,看不見了。 當然,又不是看不見,我們隱約的看洞中,能看到一絲一
晚上,在小西灣的海邊,望向對岸,拍下了照片。 夜景,相信都是大家嚮往的美景,尤其是有海的夜景,一片大海的對岸,由燈光組光的景色,令人陶醉。 相信夜景在近一兩百年才普及,因為電燈的出現,加上城市的密集,才能讓無數燈管組成如此美麗的景色,也是現代社會,才能讓我們如此浪費的開那麼多燈,就算是香港,五
7月21日晚上,沒有任何活動。 本想約一下朋友們,但實在想不起去哪,可以做什麼。Party Room、K房、酒吧,甚至連餐廳,到了晚上都要關門,而且縱然外出,也限4人,加上,7月21日不是讓人快樂的日子。結果,晚上,我一個人外出理個髮,然後在中環上環走走,就回家了,回家前,買了一支甜筒給自己。
何謂城市美景?一般的說法是,有天、尤其是藍天,要有一點雲,但不能太多;要有一點高樓,可有更重的城市氛圍,當然,要密集一點,最後還要在高處拍下,這樣才有一種城市在腳下的感覺。 當然,城市美景還有很多,走進城市內的街頭照、從低處反拍高聳的樓層,或是城市的生活等等,城市,總有很多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美,之
人一窮,就特別多思多想。 當人窮的時候,通常會有兩個方向,第一個方向,就是不停工作尋找收入以維持生計,工作8小時不夠?那就工作12個小時,一份工作不夠?那就找兩份工作,這也是我們一般所說的窮忙族。另一個方向,就要去想如何去擺脫窮,為什麼我工作就只有這個收入?我有沒有方法去提高我的收入?或有沒有方法去
還是這個地方,這個影像,但縮放不一樣,對焦不一樣,畫面就大不同。 管道盡頭的景色,好比我們的目標、夢想、或期待的結果。對學生而言,這景色就是考試結果;對上班族而言,這景色就是未來坐正高管的模樣;對藝術家而言,這景色就是心目中的最後作品。 管道盡頭的景色是美好的,縱然目前而言,就景色有點小、看到
這照片是我幾天前發那篇《天很藍,但觸不及》的照片是在同一個地方拍的。同一個地方,相同的景色,換一換隔膜,立時不同,再發一次那照片: 本來,我們看得到藍天、白雲,我們看得到高樓、大海,本來,我們看得到城市的密集、繁榮,換了一道牆,看不見了。 當然,又不是看不見,我們隱約的看洞中,能看到一絲一
晚上,在小西灣的海邊,望向對岸,拍下了照片。 夜景,相信都是大家嚮往的美景,尤其是有海的夜景,一片大海的對岸,由燈光組光的景色,令人陶醉。 相信夜景在近一兩百年才普及,因為電燈的出現,加上城市的密集,才能讓無數燈管組成如此美麗的景色,也是現代社會,才能讓我們如此浪費的開那麼多燈,就算是香港,五
7月21日晚上,沒有任何活動。 本想約一下朋友們,但實在想不起去哪,可以做什麼。Party Room、K房、酒吧,甚至連餐廳,到了晚上都要關門,而且縱然外出,也限4人,加上,7月21日不是讓人快樂的日子。結果,晚上,我一個人外出理個髮,然後在中環上環走走,就回家了,回家前,買了一支甜筒給自己。
何謂城市美景?一般的說法是,有天、尤其是藍天,要有一點雲,但不能太多;要有一點高樓,可有更重的城市氛圍,當然,要密集一點,最後還要在高處拍下,這樣才有一種城市在腳下的感覺。 當然,城市美景還有很多,走進城市內的街頭照、從低處反拍高聳的樓層,或是城市的生活等等,城市,總有很多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美,之
人一窮,就特別多思多想。 當人窮的時候,通常會有兩個方向,第一個方向,就是不停工作尋找收入以維持生計,工作8小時不夠?那就工作12個小時,一份工作不夠?那就找兩份工作,這也是我們一般所說的窮忙族。另一個方向,就要去想如何去擺脫窮,為什麼我工作就只有這個收入?我有沒有方法去提高我的收入?或有沒有方法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