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眾多文青尊稱詹大哥的詹偉雄,從2015 年退休後認真爬山,他回想自己跟台灣山岳的機緣,要從中學時代讀的詩集說起……
口述◎詹偉雄 攝影◎陳敏佳 文字整理◎《新北市文化》季刊編輯部
Q1:請問詹偉雄大哥,您在許多文章強調感官和身體的感受力,深深影響人的創造力,請您談談山和自然,跟創作者之間的互動。
二十一世紀以後的台灣處於創作飢渴的年代,社會渴望創造力,這不只是社會情緒的需求,而是全球經濟轉型所造成。過去台灣仰賴「管理的理性」創造台灣價值,現在的台灣需要創造性發明才能往前。
一九九九年我擔任《數位時代》雜誌的創刊總編輯,我看到台灣從承接歐美大廠訂單的製造業思維,被迫進入網路產業和美學經濟的新環境;二○○六年我擔任《Shopping Design》設計採買誌的創意總監,我注意到台灣年輕世代(八○和九○世代)對於設計和創作的關注;二○一八年我擔任文化博覽會的協同策展人,不只是思考設計如何改善生活,提出更進一步的思考:從身體的自我性出發,從每個人的感官特質(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開啟新的創造力。
Q2:請問詹大哥幾歲開始爬山?怎麼樣的機緣開始接觸山?
我常常建議台灣的創作者,多讓自己的身體遭遇外在的世界,讓外在的世界刺激你的感官,會激發出你過去對身邊事物從來沒有出現過的興趣。讓你的身體去遭遇更多的自然,接近台灣的高山和大海,重新啟動你的生命。
我在豐原長大,是林務局的子弟,小時候被大人帶到中橫,看到遠方的雪山山頭靄靄的白雪,印象很深刻。國中時我成為文藝少年,覺得現實世界很無聊,我透過閱讀文學,看了黃春明、陳映真和白先勇的小說,作品的想像世界跟我的情感比較契合。
後來我讀到鄭愁予詩集裡面的一首詩〈浪子麻沁〉,詩中出現的自然意象非常吸引我;詩中提到的男主角麻沁,後來我在徐如林小姐的登山散文集《孤鷹行》看到一篇標題一樣是〈浪子麻沁〉的文章(民國六十四年六月二十五日刊登在中央副刊),作者描述她在山中巧遇了鄭愁予詩中的麻沁,不過詩人寫的是少年麻沁,徐如林遇到的是受過歲月磨難、臉上充滿皺紋的中年麻沁。
因為〈浪子麻沁〉這首詩,我對於山產生了特殊的思慕情懷,於是我在高三那年報名參加了雪山登山隊,大一那年再爬了一次雪山。
Q3:詹大哥最近幾年花很多時間登山,請您分享這些年的登山體驗,也想請大哥推薦您在大台北地區偏愛的登山路線。
我大一爬雪山之後,長達幾十年沒有爬山,這中間有一段曲折的生命史:參與學生運動、主編黨外雜誌、廣告創意接案、創辦《數位時代》……二○一五年我再開始爬台灣的山,可以說是找回跟少年時自己的情感聯繫。
這次受《新北市文化》季刊的邀請,我特別選了位在金瓜石旁的茶壺山,這個地方我從大學時代透過當時侯孝賢導演的電影《戀戀風塵》和《悲情城市 》就知道它有的地理特性:從我們現在的山頭看過去,左邊是基隆山,右邊是茶壺山,前面是陰陽海,旁邊是九份和金瓜石,在這個戲劇性的地景裡,有許多深刻的人情歷史故事。
多數台灣人對於台灣地景的想像停留在單調的西部平原,其實在台灣是個動態的島嶼,在熟悉的都市旁邊,就有山與海的交界,我們擁有立體的場景。
多數人熟悉的鄭愁予是透過他的詩集自選集(目前市面上方便找到的是洪範書局的版本),當年我讀他的詩,是志文出版社的鉛字排版。讀現代詩,要咀嚼出它特殊的抒情感,要讀鉛字版。
鄭愁予寫的〈浪子麻沁〉,是首敘事詩,詩裡面的男主角麻沁,是部落裡最熟悉自然環境、最會打獵的年輕獵人。人們說他逃避兵役回到山裡,因為他無法融入山下的城市文明。
這些年我認識了一些台灣年輕的登山者,我都會推薦他們讀這首詩,特別是在高山的夜晚,用朗讀的方式,更能體會這首詩的抒情性。
徐如林小姐寫的《孤鷹行》,是她的第一本書,出版於民國六十七年,當時的她是個大學生,個子不高,喜歡一個人背著大背包獨攀。這本書是當時的暢銷書,根據作者的說法:「出版這麼多年後,發現有那樣多的人,藉著這本書把心靈延伸到台灣的高山上。」
徐如林在《孤鷹行》這篇文章的開頭寫著:「我決定一個人去走南湖中央尖,你千萬不要像別人那樣追問我:究竟為的是什麼?」曾經有段時間,因為原先出版該書的出版社消失了,根本找不到這本書,我自己目前手上的這本《孤鷹行》,是十多年前我在念台大新研所時在圖書館借來影印的。後來晨星出版社重新出版,現在容易找到了。
徐如林小姐從小生長在三峽,她回憶高中以前的她不曾倚靠雙腿踏上高山,直到高中參加青年自強活動,意外被分發到雪山登峰隊,從此被山攫獲。她說自己原本是個急躁的女孩,開始爬山之後,才了解,唯有平心靜氣,才能夠在平凡的事物中,體察不凡的內涵。於是她為自己取筆名為「徐如林」。
在我看來,台灣山岳文學中,最有可看性的就是鹿野忠雄的這本《山、雲與蕃人:台灣高山紀行》。 鹿野忠雄是個在東京長大的年輕人,在他的成長過程中,他對工業化的過程感到抗拒,他喜歡去東京的郊外採集植物抓昆蟲,國中時他得知台灣要成立新的高中,他特地前來台北念高中,後來他在東京帝國大學讀二年級時,回到台灣進行一百七十天的登山勘察,包括玉山、秀姑巒山、馬博拉斯山、卓社大山等山塊。後來他將這些觀察寫成文章,刊登在日本的登山雜誌上。
《山、雲與蕃人:台灣高山紀行》書中,描述了台灣當時優美的高山景觀,鹿野忠雄還發揮了博物學和民族學的觀察能力,呈現當時台灣山地的布農族生活、動植物生息狀況,以及地形與登山路線的勘察。
跟十九世紀其他的博物學家們書寫相比,鹿野忠雄的寫作更具有文學性,他對台灣高山有著極為深厚的感情,在過程中他和台灣原住民建立了深厚的友誼,他渴望擁有台灣原住民面對萬事萬物的直觀抒情。常常我從台灣的高山下山後,有了很多莫名的感受,我就會再把這本書找出來看。
(本文出自《新北市文化》季刊第36期)
受訪者:詹偉雄
1961年出生在台灣豐原,大學時參與多本黨外雜誌,退伍後在雜誌和廣告圈工作。1999年擔任《數位時代》的創刊總編輯,2006年參與《Shopping Design》雜誌創辦。近年專心寫作,2015年退休後認真爬山,平均一個月有十天在山上。
《新北市文化》季刊
《新北市文化》季刊從1984 年6 月創刊至今,持續關注在新北和全台灣發生的多樣文化議題,關心藝術潮流,關心影視音創作,關心城市動態,關心常民生活,關心創意科技,關心土地工藝……
官方網站:www.culture.ntpc.gov.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