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三度來到北橫舊百吉隧道,
之前兩次都是要去後慈湖,
從隧道口路過。
北橫舊百吉隧道
今天要步行通過到另一側出口。
舊名八結的百吉地區,
是早期大溪往來角板山的必經之路,
民國33年日本人在此闢建
具有人行、防空、疏散功用的隧道。
民國46年因土石崩塌中斷,
8年後才重見天日,
也就是今日的舊百吉隧道。
總長約343公尺、寬4.5公尺。
修復後的舊百吉隧道是鋼筋水泥結構,
還能通行車輛,
不過當時僅限單線道通行,
所以得由憲兵在隧道口進行交管。
民國82年可雙向通行的新百吉隧道通車,
舊隧道的運輸機能正式畫下句點。
舊百吉隧道民國96年轉為觀光步道,
入內可看到日據時期架設的輕便鐵路,
以及代表當時代的「台車」(又稱作「手押車」)。
台車是一種裝有煞車的輕便推車。
鐵軌是軌距約18英寸的輕便線,
枕木不過是些短木段。
一個苦力在平臺上就能操作它。
首先,苦力在車後奔跑、推它啟動,
接著跳上車駕駛,
直到速度減緩再下車推動,
反覆這些動作用以載人、載貨。
角板山
中午在角板山商圈用餐,
為了保留較多時間到東眼山走步道,
領隊有宣佈集合時間,
但大家取得共識,
吃完午餐儘速上車,
人員到齊就出發。
領隊帶大家走過戰備隧道,
就讓大家自由活動,
趁著沒有下雨起霧,
補拍幾張台地和樟腦出納所的照片,
今日午餐和幾位好友一起吃合菜,
歡樂且滿足。
角板山為北台灣粗樟產地產品集散中心。
角板山現存的這棟樟腦收納所,建造於昭和十四年(1939年)
東眼山
東眼山森林遊樂區位於桃園市復興區,
屬於雪山山脈的尾端,
從阿姆坪往此處觀望,
山形輪廓貌似朝東邊看的大眼睛,
故稱為東眼山。
整個遊樂區面積近一千公頃,
擁有綿延三百多公頃的柳杉樹海奇景。
區內主要步道有四條:
「自導式步道」、「知性步道」、「親子峰步道」、「親子峰步道」。
今天的重點要收錄三角點,
所以走「自導式步道」。
巧遇今年第5號颱風「薔蜜」,
對台灣雖無直接影響,
但其外圍環流帶起低壓帶水氣,
引進西南氣流,
導致全台有雨。
我們在跟大雨搶時間,
沿路雖然有休息的涼亭或座椅,
都不敢坐下來。
領隊說上一團來時,
步道變成瀑布,
雨水傾瀉而下,
看見階梯上堆積的樹葉,
近日的陣雨不可小覷。
行進間不時聽到台灣騷蟬的鳴叫聲,
烏雲越密聲音越急躁,
聰嫂在急行軍間,
腳尖勾到樹根摔跤了,
頭部撞擊樹幹的聲音響徹雲霄,
幸好沒有大礙。
網路上說走「自導式步道」
前往東眼山主峰三角點標高1,212公尺,
沿著枕木步道拾階而上,
需約60分鐘可以登頂,
而我們只花了45分鐘就完成,
又完攻一座小百岳。
「自導式步道」全程都是階梯,
尤其是1.6公里開始,
急升陡峭的好漢坡最吃力。
登頂後開始飄起細雨,
領隊建議大家原路折返,
果然回到遊客中心後,
瞬間下起傾盆大雨。
他日要再度造訪東眼山,
繼續探訪其他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