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0/09/10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部落格再起?我們要搭時光機回到過去了嗎?平台要選哪個好?

昨天在Facebook看到探路客的廣告,就不小心點了新增了帳號。我還記得我在matters上最開始的簡介只有一行:「有新東西都要試一下!」(像我這年紀還喜歡到處玩新服務的人應該不多了。)我稍微瀏覽一下探路客上頭的文章,發現讀的、互動的人還真不算少,連同我匯進去的文章不久就有人拍手按心心了,著實有讓我嚇一跳:到底這年頭有多少人改混文字平台啊?
隨後稍晚朋友傳訊給我,是一則plurk上的截圖,說是有人想要找一個平台寫字,然後對方提到最近追了我寫的字。(驚喜)
繼去年(2019年)十二月寫的〈台灣的年輕人開始想在社群以外發表文章了嗎?〉,這提問在這八個月裡的觀察確實是有不斷增加的趨勢。探路客的廣告文案是這麼寫的:今天想寫個小文青,但社交帳號都是親朋好友,簡直尷尬到不行……
(我好像沒這困擾,我的親友很習慣我可以切換不同人格XDDDD。但確實有很多人因為我太文青不知道怎麼跟我說話,也很多人不知道網上這個名字是我。)
是啊!隱密性應該是社交平台最欠缺的,有時候不過就是想講一下什麼,卻要先想一下「到底有誰在看」(特別是有時候朋友加到根本不知道對方是誰)而最常發生的事是:我們太習於社交往來的模式,常常會以社交邏輯去閱讀思考所有人的文字,然後彆扭地在回話不回話、按愛心還是按讚、笑臉是嘲笑還是覺得可愛而笑……這些選項裡。
去年剛發現好多人在其他地方開始寫文章時,真的有一種「回到過去」的心情。彷彿我是在2000年,而不是2020年,比較不同的是:「寫字、表達」這件事,在離開社群後,或是在這十年被社群大量攻占進生活之後,這些透過文字表達自己的形式,好像多了重重的阻礙!
看到這些文字為主的發表平台出現,內心是感到非常喜悅的。那意味著有許多交流是可以從社交關係給分離出來,很單純地就文字發表的內容發表各自的想法,並且可以透過大量的文字來討論同一件事不同的觀點(甚至可以另外獨立成篇的文字交流),比起在社群裡很簡單的一兩句話帶過或是以讚代替成「閱」的互動模式,會有更深入的思考!
用Facebook寫文不好嗎?Facebooke雖然會帶來很大量的社交疲憊感,但它目前仍然還是台灣大量的訊息來源,只不過它僅止於適合「訊息的接收」而不適於「長文的發表」,這裡就有一個頗尷尬的狀況:你不想用,但你的訊息來源還在上面,尤其是那些只在Facebook發長文的KOL就在上頭,你跳離了就看不到了!(反之,KOL們也帶不走或改變不了使用者習慣,也只好繼續顧著Facebook的用戶)
那麼沒有上述這種尷尬的使用者,很自然的地就會去找出自己想要待在網路的模式,最後回到20年前開始有大量可以用來交流的網路平台的年代。(若要說部落格這種文字發表的平台可能終結了很多人的文字記錄,BBS才是最大宗吃掉我輩許多人青春記憶的地方。)
那麼,目前線上的文字平台,到底要怎麼選呢?
2020.03.20時我寫了〈拋開「社群心態」,matters為什麼比medium、方格子更適合用來創作?〉,以及2020.06.12〈再見了,medium。重回使用方格子!以及鼓勵和支持〉,差不多都有提到不同平台的些許差異,今天再補上探路客這個新發現,以及功能完全不好用但有一定讀者的生活譜記。
大部分經歷過部落格年代的人,多半都有一樣的感嘆,就像最近對岸豆瓣刪掉帳號給人的措手不及,那青春那人生,說不見就不見了!這件事,其實是Facebook䇄立不搖的理由之一,你的青春你的年少十多年都在上面,它還時不時地會提醒你要回顧你幾年前的蠢樣!
如果文字(或影像)能替你留下你所有的記憶,最好的選項不是選擇這些免費的東西,而是自己架站(wordpress非常簡單,只是要去搞個網址和空間,而且要自己找流量)但架站有一定的門檻對吧!那麼寫部落格的時候,請先養成一個習慣:永遠不要直接在平台上打文章。
我的習慣是所有的文章都是打成文字檔存檔,早期則是寫在gmail的草稿裡(目前也全部留著2006年至今),有事沒事的時候備份一下(Facebook也是。你不知道哪天它不給你玩了。)
現今的matters、方格子、medium、探路客,我的順序是:我自己架的部落格matters=方格子,medium不使用,探路客我緊接著觀察(還有生活譜記)。再從中分開哪些文章適合哪裡!
就交流來說:
medium不利對話,也沒特別經營中文市場,但讀的人還是不少。方格子很難得會遇到留言交談的機會。

matters是有比較大量對話、討論的可能(這部分非常像從前部落格年代,格主會互相到訪的模式)。

探路客的界面非常類似medium,你可說它是medium的中文版也行,有些話題也是頗熱切的被討論。而生活譜記則是很意外的有一些非常年輕在學或剛畢業的使用者,能激發我一些寫文的想法(也是才剛開通)

你如果很渴望交流互動,選matters。你如果只想安安靜靜寫,方格子和探路客的界面都不錯。
就likecoin的結合來看:
matters是最直覺的,直接就是讚賞鍵在上頭,而不像其他的有些要自己加,有些還有愛心和讚賞鍵並存,在直覺上,通常會很容易只選一個去按!但matters有一個門檻,它需要有matters的帳號才能拍手,這對很多想要透過讚賞鍵找人拍手的用戶來說,是會被考慮的部分,因為有讚賞公民的人不一定有matters帳號!(而且matters不能修改也是很多人不習慣的事!所以才叫你先打在文字檔嘛!)
其實後來應該要去思考的不是「錢」這件事,而是「我寫了什麼」「我想要被誰閱讀」「我想要跟誰交流」而透過這樣搭乘時光機回到那個比較純粹的文字交流年代,

我們能不能夠比較深入的認識這個世界和更容易的探索自己呢?

又。沒提到「照片」這件事。補充一下。無名小站還有一件事是「相簿」讓很多人難以忘懷。目前為止,如果要大量張貼照片分享,沒意外的仍然是以Facebook最好囉!(會有人想不開再開發相簿服務嗎?)
網路世界很有趣,很多現象都在同一個循環裡變動,跟現實生活差不多,只是因為網路的存在,使想像更立體、多變。

想寫些什麼,不要猶豫,就起身去找個喜歡的地方,窩著寫!

圖: 201411東京,底片機(忘記哪台,也忘記哪裡,應該是midtown)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