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破壞還要有建設-破解定存股3迷思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我記得大概20年前我在技嘉科技上班的時候,我的主管告訴我一個觀念: 當你提出一個破壞性想法的時候,別忘了也要提出有建設性的方法。

這個意思大概就是,當一群人在討論要去哪裡玩的時候,總是有人在那邊說這個不好那裏怎樣,然後要他提供意見又說不出個所以然來的那種人。這種人只會對別人的建議提出破壞,要他建設卻又沒有想法無法建設的人。

簡單講就是出一張嘴沒有作為。

質疑定存的人,大致上有三種質疑的角度來看待存股這件事情:

1. 領股息降低成本,忽視了時間成本。

質疑者的觀點: 存股一年領5%,要靠20年才能領回股票,然後達到零成本的目的。這20年每年看似成本都在降低,事實是,同樣的時間和金錢,也許投資在其他標的上成效會更好!

喬飛的觀點: 我以前只會定存賺1%,現在學會存股就只會賺存股的5%,我如果能投資其他標的我當然會拿去投資其他的,但是問題是我就是不會就是沒有,我嘗試過買低賣高賺價差就是賠錢收場。所以請質疑者提供所謂"其他標的成效會更好的方法"出來給大家參考一下,有什麼策略或是方法可以高於5%然後風險又低的。存股的策略就是靠時間降低成本,我就是要靠20年去降低成本,甚至換個角度想,我是花100元然後每年領5%領到永遠,不要只有狹隘的看零成本這件事情。

所以喬飛的建議: 趕快確認你有無能力賺到5%以上投資報酬率的能力,沒有那種能力的話就乖乖存股。(請參考這篇文)

2.股票配息的錢實際上是來自你的本金。

質疑者的觀點: 股票發股息時,是從你的本金(公司資產)拿錢出來發給你自己,所以你的資產只是從公司的口袋,換到自己的口袋,到頭來都還是你自己的錢,只有當填權息時,利息才算真正的入帳。


喬飛的觀點: 如果一間公司價值100元,今年賺了5元,是不是公司資產變成105元? 然後公司把利潤5元發給你,公司價值又變成了100元,這樣有什麼問題嗎?

如果公司價值100元,今年沒賺錢,硬要賣祖產發5元給你,然後公司價值變成95元,這才是有問題吧?

一家公司如果能永遠賺錢,那他把賺的錢發給你,這樣有什麼問題?

看看大台北瓦斯(9908),永遠賺錢的公司,股價永遠往上,他有因為把賺的錢發給股東然後股價就一直往下嗎?


raw-image


公司賺錢發錢給股東不是問題,不賺錢還硬要發錢這才是問題。

再來看中華電信,當越接近發錢的時候,股價就會往上,發完錢又回到公司的價值。

意思就是平常股票就牛皮110元,越靠近配息日股價就越接近115,配完5元之後股價又回到110在那邊牛皮。所以正常的存股就像中華電信。


raw-image

再來提供一個股票越存越低的例子好了,正新


raw-image

這就會有人說你看存股變成存骨越存越低每年領的都不夠補償股價的損失


raw-image

來看看正新的股利。當一個公司越來越不賺錢,股價當然就一路往下,這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嗎?正新不是因為每年配股利而股價越來越低,是因為大家對於這家公司未來賺錢能力沒信心所以股價越來越低。股價是建立在公司營收+投資者信心+國際情勢+未知群眾心理因素的一堆集合體表現,不是因為配股配息股價越來越低。

所以喬飛的建議: 既然存好公司越來越難,那就應該風散投資,選一籃子股票ETF降低個股風險。

3. 當零成本的時候就可以放任股票下跌嗎?

質疑者的觀點: 「反正已經持有很多年,都已經零成本了,就擺著領股息啊。」抱著這種消極的心態投資,很可能賺到股息,卻賠掉價差,甚至有可能某天連股息都領不到。白白浪費掉的時間。

喬飛的觀點: 這是建立在存個股的情形之下,如果存一籃子ETF,當個股狀況不佳的後,就會被ETF的相關機制剃除然後換成其他股票再平衡的情形,所以不會有放任股票不管的狀況。

如果是個人存個股,那當然要有自己對於股票的淘汰機制(我的方法可以參考這裡)。

所以喬飛的建議: 如果你有自己淘汰股票的方式,那就對不好的股票去做汰弱留強的動作,如果你沒有那個能力,那就買一籃子股票ETF(如0050/0056等等),由他們的機制去做股票的汰換。


提出問題很好,但是也請提供解決的方法。不要像立委只會在那邊罵,要他們提供方法就說"我要是知道我就當總統了"。這不是一個負責任的方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傻多棒喬飛的沙龍
430會員
482內容數
我喜歡從生活中學習、體驗各種事物並記錄下來我的心得和感想,有點像是寫日記。 隨著年紀的增長、體驗各種人生的歷練之後,我會回去追蹤並更新我當年寫的文章。看著過去的自己,我覺得這樣很有趣。 "喬飛的生活日誌"最早於2007年在網路建立,歷經過多次blog的搬家,最後2019年落腳於VOCUS。
2025/04/14
探討川普現象背後的邏輯與強權政治,分析其顛覆道德話語權的策略以及全球化浪潮下的個體應對之道。
Thumbnail
2025/04/14
探討川普現象背後的邏輯與強權政治,分析其顛覆道德話語權的策略以及全球化浪潮下的個體應對之道。
Thumbnail
2025/04/11
從2019年投資臺積電的心路歷程,分享五年來的投資經驗與心得,探討價值投資與技術分析的應用,並反思何時該獲利了結。
Thumbnail
2025/04/11
從2019年投資臺積電的心路歷程,分享五年來的投資經驗與心得,探討價值投資與技術分析的應用,並反思何時該獲利了結。
Thumbnail
2025/04/10
探討人類根據過去經驗預測未來,卻用事後印證強化既有信念的行為模式,並以科學史上的例子說明「找理由」與「修正理論」的差異。文章指出,成功的投資者應像牛頓一樣,不斷修正理論並驗證假設,而非像亞里斯多德一樣,用理由自我安慰。最後,文章提倡指數型投資,強調其建立在統計與數據上的理性與可驗證性。
Thumbnail
2025/04/10
探討人類根據過去經驗預測未來,卻用事後印證強化既有信念的行為模式,並以科學史上的例子說明「找理由」與「修正理論」的差異。文章指出,成功的投資者應像牛頓一樣,不斷修正理論並驗證假設,而非像亞里斯多德一樣,用理由自我安慰。最後,文章提倡指數型投資,強調其建立在統計與數據上的理性與可驗證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身為存股十幾年的人來說,最近幾個月接觸指數投資,讓我學習到很多不同的觀念。 我一開始存股,是想找到比定存更好的投資項目。股票有風險,所以我買民生事業,比如大台北瓦斯(9908)或是中華電信(2412),這類民生需求而且可以穩定配發股息的公司。以當年的大台北來說,20元股價可以分配1元股利,然後大台北
Thumbnail
身為存股十幾年的人來說,最近幾個月接觸指數投資,讓我學習到很多不同的觀念。 我一開始存股,是想找到比定存更好的投資項目。股票有風險,所以我買民生事業,比如大台北瓦斯(9908)或是中華電信(2412),這類民生需求而且可以穩定配發股息的公司。以當年的大台北來說,20元股價可以分配1元股利,然後大台北
Thumbnail
存股跟賺價差,字面上好像看起來是兩回事,但其實只要投資人懂得去調和,那麼便能將兩塊變成一塊,也就是能將存股跟價差名詞,揉和成潛在價值投資。
Thumbnail
存股跟賺價差,字面上好像看起來是兩回事,但其實只要投資人懂得去調和,那麼便能將兩塊變成一塊,也就是能將存股跟價差名詞,揉和成潛在價值投資。
Thumbnail
投資賺錢本來就是天經地義的事, 你把錢投資在一家穩定持續賺錢的店, 這家店賺錢後把錢分給你,這樣有很奇怪嗎? 更奇怪的是你投資一家並不賺錢的公司, 你也搞不清楚這家公司在做甚麼, 而你卻你希望別人用更高的價格來買你的股權, 然後你就可以不勞而獲,你覺得這樣合理嗎? 大部分的人都是把股市當作賭場,在那
Thumbnail
投資賺錢本來就是天經地義的事, 你把錢投資在一家穩定持續賺錢的店, 這家店賺錢後把錢分給你,這樣有很奇怪嗎? 更奇怪的是你投資一家並不賺錢的公司, 你也搞不清楚這家公司在做甚麼, 而你卻你希望別人用更高的價格來買你的股權, 然後你就可以不勞而獲,你覺得這樣合理嗎? 大部分的人都是把股市當作賭場,在那
Thumbnail
台灣人瘋存股!特別是金融股、電信股,廣泛受到投資人的喜愛,但這套策略真的合理嗎?能否打敗大盤嗎?承擔個股長期投資的風險,不能轉換為更高的投資報酬率嗎?本文希望分享關於存股的不同觀點,並期待能夠幫助讀者建立屬於自己的存股理念,並透過建立自己的存股組合,也有機會打敗大盤。
Thumbnail
台灣人瘋存股!特別是金融股、電信股,廣泛受到投資人的喜愛,但這套策略真的合理嗎?能否打敗大盤嗎?承擔個股長期投資的風險,不能轉換為更高的投資報酬率嗎?本文希望分享關於存股的不同觀點,並期待能夠幫助讀者建立屬於自己的存股理念,並透過建立自己的存股組合,也有機會打敗大盤。
Thumbnail
當初,在投資隨記48時 分享了當時有位朋友,問了手上股票漲了15%時,該怎麼辦?? 還記得當時,我的建議是: 「你當初怎麼進場的,就該是怎麼樣出場」 如果是做存股,就請不要在達到停利點前(我是設100%),因股價的漲幅心動到想出場,因為那不是你要的 當初講的頭頭是道 未實現損益突然突破了50%
Thumbnail
當初,在投資隨記48時 分享了當時有位朋友,問了手上股票漲了15%時,該怎麼辦?? 還記得當時,我的建議是: 「你當初怎麼進場的,就該是怎麼樣出場」 如果是做存股,就請不要在達到停利點前(我是設100%),因股價的漲幅心動到想出場,因為那不是你要的 當初講的頭頭是道 未實現損益突然突破了50%
Thumbnail
如果你是一位用功的投資人,常看投資理財的書,會發現股票本質是找一家優良的公司,當公司的股東,公司拿著從股東手裡籌措的資金,用資金創造利潤,最後把利潤分配一部給股東(股息),但一般人投資者卻想要低買高賣,基本上根本不可能猜的到,因為你不是神永遠不知何時是最高點?何時是最低點? 一、 好公司難尋:
Thumbnail
如果你是一位用功的投資人,常看投資理財的書,會發現股票本質是找一家優良的公司,當公司的股東,公司拿著從股東手裡籌措的資金,用資金創造利潤,最後把利潤分配一部給股東(股息),但一般人投資者卻想要低買高賣,基本上根本不可能猜的到,因為你不是神永遠不知何時是最高點?何時是最低點? 一、 好公司難尋:
Thumbnail
08/29/2021-09/04/2021 有幾次我一早九點到台灣銀行準備趁上班進辦公室之前,進銀行辦一些事情。開門之前總會聚集一些阿公阿婆,拿著本子準備鐵門一拉起來就彎腰衝進去按號碼機搶頭香。觀察了幾次,他們大部分都是去搞定存,存錢提錢這類的事情。 老前輩祖父母世代的如果想到要穩穩的賺錢,想到的就
Thumbnail
08/29/2021-09/04/2021 有幾次我一早九點到台灣銀行準備趁上班進辦公室之前,進銀行辦一些事情。開門之前總會聚集一些阿公阿婆,拿著本子準備鐵門一拉起來就彎腰衝進去按號碼機搶頭香。觀察了幾次,他們大部分都是去搞定存,存錢提錢這類的事情。 老前輩祖父母世代的如果想到要穩穩的賺錢,想到的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