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策略思考|存股別「盲」存!比股價、殖利率跟成本更重要的事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raw-image

「邏輯投資」專欄每月分享至少 3 篇「潛力股」分析。非訂閱戶可以閱讀公司、產業或產品介紹,訂閱戶可以閱讀個股分析、投資邏輯等更深入的價值內容。訂閱費用每月僅 88 元,能夠幫助作者持續發掘有潛力的投資機會,歡迎訂閱支持!為避免錯過最新文章,請按下「追蹤」按鈕,並加入邏輯投資臉書按讚,作者將分享最新資訊與市場解讀!(專欄介紹及文章試閱請點這裡


「存股」已經是台灣的投資顯學,許多網路上有名的投資達人,都是以「存股」著稱,它的投資概念簡單易懂-

把投資股票當作銀行存款,每年領取利息(股息),透過股息再投入創造長期的「複利」效果,最終每年獲得的股利足以滿足生活所需,達成「財富自由」。


也因「存股」這項策略相當受到歡迎,因而衍生許多派門,例如「金融存股」、「兆豐金/玉山金存股」、「0050/0056存股」、「中華電存股」、「台積電存股」、「傳產股存股」、「種果樹存股」、「建立自己的ETF」等,但今年可能有不少投資人發現「存股」似乎沒這麼容易,甚至帳面虧損數字已遠超過去幾年領取的股利,這到底怎麼回事?

而且為什麼投資達人們都有辦法持續加倉、越跌越買,自己卻越存越窮,壓力越來越大?說好的「複利效果」、「股息cover生活」呢?


存股不能「盲」存

在進入正題前,讓我們先撇開存股這個概念,假設你有100萬元,有兩家銀行讓你選:

  • A銀行:定存年利率1%,有參加存款保險。
  • B銀行:定存年利率1.2%,但沒有參加存款保險。

你會選哪一家?🤔


想好了嗎?再來假設你同樣擁有100萬元,有兩種基金讓你選:

  • A基金:每年報酬率5%,內扣費用每年0.5%
  • B基金:每年報酬率6%,內扣費用每年2%

你會選哪一支基金?🤔


再來,假設現在換成股票,有兩家公司的股票讓你選:

  • A股票:股息殖利率4%,每年股息殖利率增加0.5%,產業龍頭,具長期競爭力。
  • B股票:股息殖利率5%,每年股利變動,小型股,股價具高波動性。

你會買哪一家股票呢?🤔


不知道你的答案是什麼,其實這些問題並沒有標準答案,但你肯定有你心中最好的選擇。「邏輯投資」舉這些例子想表達的是,如果你作定存、買基金,都會考慮條件優劣,那投資更高風險的「股票」,怎麼可能「隨便買,不要賣」?或是「越跌越買」?實際上,你「應該」要考慮更多才對。


存股?錯了!你是長期投資特定公司!

其實「存股」這個詞是具有誤導性的,正確來說,應該是「長期投資特定『公司』,並以每年領取該公司配發之股利為目的」

這有什麼差別呢?因為「存股」跟把錢放在銀行作定存完全不同,存股的本質還是「投資股票」,換言之,你仍在操作一項「風險」遠比定存更高的投資工具。

以下我們舉幾個例子,如果跟讀者你對於公司看法不同,請多包涵:

台積電(2330):目前台積電在晶圓代工先進製程處於龍頭地位,但假設英特爾(Intel)技術突破,或是三星(Samsung)實現 2奈米GAA製程量產,且成本與良率大幅改善,那台積電的獲利還能有15-20%的年成長嗎?
中華電(2412):如果台灣大哥大、遠傳重啟價格戰,或是新的網路通訊方式(例如衛星通訊)開始普及,中華電的股息殖利率能夠維持穩定嗎?
玉山金(2884):如果玉山金在內的相關金融股踩到大地雷,重創公司體質,被迫增資或發債,造成公司營運體質惡化,或是有公司高管監守自盜,掏空公款,造成公司重大損失及訴訟糾紛,那還有能力配發高額股利嗎?

以上純屬虛構,舉這些例子只是想提醒讀者,股票的背後就是「公司」,實際上沒有任何一家公司長期營運能夠維持風平浪靜,如果真的有一家公司就像「印鈔機」一樣發大財,那肯定會有更多公司加入相同產業發起競爭,獲利就可能下滑,公司的基本面就一定會發生改變。

「邏輯投資」認為每一位投資人在執行「存股」策略前,必須要將投資股票(公司)的風險充分考慮進來,絕對不能只看「殖利率」或「過去配發股利的紀錄」,因為存股代表你選擇長期將資金投放在一家公司,那你當然必須去思考這家公司的長期競爭力、財務體質、產業地位、經營層誠信,這些都是比「股息殖利率」更重要的事情。


股息殖利率不是重點

「邏輯投資」希望讀者釐清幾件事情:

  • 股息殖利率不等於「定存利率」:

因為股息殖利率會隨你買入的股價而變動,但定存利率只會跟著央行利率政策增減。前者會因股價變動造成帳面虧損,後者定存到期後可以完整拿回本金,兩者有本質上的巨大差異。

  • 股息殖利率不比公司本身重要:

美國公債殖利率4%,某非洲國家公債殖利率8%,你選哪一個?如果你是選美國公債,那代表你了解不同國家之間的風險差異。換句話說,殖利率不是重點,你投資的公司才是關鍵。

  • 賺錢能力比配息多寡重要:

假設台積電每年賺30元,只配發3元,但因獲利穩定成長,保證能夠填權息,而另外一家公司今年配息高達10元,但因未來的獲利預期將大幅衰退,導致除息後貼息,你覺得哪一家更適合長期投資呢?

我們都知道,除息後要能填息,才代表真正拿到股利(沒有帳面差額),而填息與否的關鍵在於公司是否具有持續獲利的能力。換言之,無法穩定獲利的公司,例如航運股,就不該作為「存股」的選項。

  • 穩定成長比穩定配息重要:

如果前三點你都認同,我猜你對於第四點可能有不同想法。簡單說,我認為一家公司「獲利穩定成長」,比「穩定獲利」或「獲利持平」更重要,而能夠穩定獲利成長的公司,通常具有「護城河」的特性。


首選:具「護城河」的公司

「獲利穩定成長」跟「穩定獲利」有什麼差別呢?

raw-image

左圖是信邦(3023)近8年的EPS,右圖則是同為連接器族群宏致(3605)的EPS,可以很明顯地看到,信邦的EPS逐年成長,但宏致卻高低起伏不定,這顯示信邦一定存在能夠獲利穩定成長的經營策略、市場定位或產品競爭力。

你可能會說,這是「事後諸葛」,是用「後照鏡」在看公司,這是事實,但當我們要進行風險更大的「未知投資」時,你不是更該用「放大鏡」或「望遠鏡」去檢視一家公司?

再讓我們看一個例子。

raw-image

左右兩張圖都是台灣人喜歡的存股標的,左圖是我們分享過的「私藏定存股|股利逐年成長,目標百億營收,受惠大趨勢與完整布局穩坐增長列車|櫻花(9911)」文章主角-櫻花(9911),主要產品是熱水器、瓦斯爐與抽油煙機,右圖則是金融存股族的最愛,具有官股銀行色彩的兆豐金(2886)。

但你會發現二家公司的EPS趨勢是不同的,櫻花的獲利有明顯逐年成長的型態,但兆豐金獲利則相對不穩定。

櫻花的獲利穩定成長有什麼優勢呢?

  • 股利可能逐年調升,帶動股息殖利率長期成長。

其實這就是所謂「股利成長股」的概念,如果可以,我們應該儘量選擇股利有機會逐年成長的公司,未來可以帶來的複利效果會更驚人,但通常這種公司都比較貴,需要更多耐心等候買入時機出現。

  • 容錯率較高

買股票不可能百發百中,買了套牢實屬尋常,但比起獲利不穩定的公司,未來營運過程可能翻船,獲利穩定成長的公司,通常具有更強大的護城河,例如龍頭地位、產業壟斷性、品牌效應、不斷改善的規模經濟等,這種公司不僅未來讓我們解套的機率更高,如果公司真的犯錯導致股價下跌,未來復甦的機率也會更高。

總之,「邏輯投資」建議讀者要進行存股(長期投資特定公司)時,應優先選擇具有「護城河優勢」,有能力、長期競爭力、特許權或專業技術,能夠實現長期成長的公司,並在合理的價格或公司落難時買入。

台股之中有哪些具有「護城河」呢?從過去績效來看,大統益(1232)、大台北(9908)都有類似的特質,前者是在食用油當中取得壟斷的地位,而後者則受惠天然氣供給的區域特許權。

raw-image

另外美股當中比較容易找到獲利逐年成長,具有「護城河」的公司,例如COSTCO(好市多)及3M。

raw-image


存股但不想打敗大盤?

前面提到,若要定存,首選應該挑選「具有護城河」、「能夠穩定成長」的公司,但這種公司多半本益比超高,因為好公司就是「貴」,所以又再次回到本文的主題上,就算我們找到了一家好公司,也不能「盲」存,如果在不適當的價位買進,一旦股價下跌,比起領股息,我們會先蒙受帳面損失。

或許你會覺得,反正公司獲利能力強,拉長期來看遲早會賺回來,那我只想反問一句:「那為何你不買指數型ETF呢?」

下圖是0050、道瓊工業指數、納斯達克指數、費城半導體指數過去10年的總報酬率,可以看到所有指數都是正報酬,如果相信未來美國與台灣經濟仍將維持擴張,長期投資選擇指數型ETF是更合理的選擇,因為透過ETF的分散持股,能有效降低存有特定公司股票的風險。

raw-image

換句話說,如果你是追求存股的投資人,但又不考慮定期定額指數型ETF,你的選股應該要符合下列條件:

  • 公司本身具有長期穩定獲利能力,且可維持穩定成長
  • 公司的配息政策穩定
  • 股價波動率相對大盤較低
  • 具有與指數型ETF長期坪均報酬率相當的股息殖利率


存股應以打敗大盤為目標

這裡再舉個例子方便大家理解。假設投資0050的平均年化報酬率為7%,假設我們希望透過存股打敗大盤,那我們應該去挑選股息殖利率至少7%(股價夠低),且beta值小於1(波動度小於大盤),且公司長期獲利穩定,並具成長性的股票。

以下圖為例,10年前投資大統益(1232)、櫻花(9911)這兩家穩定獲利且逐年成長的公司,且價位合理的話,10年後的總報酬率遠高於0050,同時也高於台灣存股族喜愛的中華電(2412)、兆豐金(2886)。

raw-image

但這裡要注意,「邏輯投資」並非否定其它定存股標的的價值,而是採取定存股策略的投資人,應該要先釐清一個基本問題,你的存股是為了什麼?

你可能會回答:「為了每年領取股息」。

但問題來了,上圖其實是還原權值後的10年總報酬率,你會發現你定存兆豐金、中華電,可是含息報酬率並沒有高過0050多少,甚至中華電還略輸給0050,但這十年你卻背負著遠比0050更高的個股風險,這樣的風險沒有轉化成投資報酬率,不是很可惜嗎?

但這未必是中華電、兆豐金比較差,真正的原因可能在於公司長期評價過高,導致投資人無法取得較好的回報率。


結論

「邏輯投資」認為「存股」是一套可行的投資策略,但前提應該建立在:

  • 正確的選股,選擇有長期成長能力的龍頭股或具有護城河的公司股票
  • 正確的價位,在夠低的價位買入,才有機會取得最終能勝過大盤的投資報酬率

未來希望再跟讀者探討「風險溢酬」、波動率(Beta值),以及如何選出好的存股標的,或判斷合適的買入時機,幫助讀者打造優質股的定存投資組合。

raw-image


「邏輯投資」文章內容係運用來自公開網路、新聞、財報及聯繫公司所獲資訊歸納之個人心得,目的是分享投資觀念,內容僅供讀者參考,無任何股票投資勸誘之意圖。投資有風險,文章內容不建議作為投資行為之最終依據,投資前請審慎評估並自負盈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Eric Hsieh-avatar-img
2023/02/12
好的 謝謝邏輯大 假日多來思考一下 謝謝...
Eric Hsieh-avatar-img
2023/02/12
邏輯大你好,剛好有相關問題想請教,謝謝 假設像桂盟,產業逆風,從過去的公司經營和未來性,個人感覺還是很有機會,想請問 1. 像這種要低接,有什麼可參考?畢竟營收已整體向下,未來的本益比更低的機會高,感覺本益比容易失真,淨值比參考? 2. 財報上我會看毛利是否大降/存貨上升賣不出去,來決定競爭力是否下降,請問邏輯大有更多的資訊可參考產業逆風的情況下,真的還能穩定經營?
邏輯投資-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2/12
1. 可以等本益比大幅拉升(代表獲利銳減)或本淨比下修的時刻去買,也就是當它是景氣循環股思考。 2. 其實如果要存股,我覺得先考慮品牌商比較安全。 3. 產業逆風可以回顧歷史,我在政伸那一篇分析中也有談到自行車產業之前一度陷入瓶頸,但後來也有所突破,可以去看桂盟在當時的狀況作思考。 4. 公司能否度過產業逆風,需要觀察的指標其實很多,不過毛利率下降或存貨上升,如果是庫存循環,我覺得還好,市場也不至於下修評價過多;比較有問題的是公司經營陷入瓶頸,或是遭到其他業者夾殺,例子包括Intel、佳格、pchome等,這種我才會覺得是基本面跟展望都有問題,應該要避開,因為你無法保證公司是否能絕地重生,結果就是股價不斷被拋售。
素還真-avatar-img
2022/10/19
請問,如果高息ETF 適合存嗎?或者公債、投等債現在適合存嗎?
邏輯投資-avatar-img
發文者
2022/10/19
1. 高股息ETF可以存,不過我覺得要作被動投資的話,還是建議買單純指數型ETF就好。高股息的ETF自己組,因為是長期投資,要把ETF的內扣費用考慮進來,而高股息的ETF通常會頻繁換股,所以內扣費用較高,長期投資反而有被抽成的感覺。 2. 公債、投資等級公司債ETF可以買,但不會是用存股的概念,如果你是要存著領股息,可能要自己買指定公債或公司債本身,而不是買ETF,因為債券到期可以拿回本金,中間可以領股息,但ETF還是一樣會不斷更換標的,同時也會有價格波動,要注意。
邏輯投資-avatar-img
發文者
2022/10/12
要估算未來成長性,這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可以參考的方向包括: 1. 公司說法跟財測 2. 年報(有的會寫) 3. 法人預估 4. 這個產業的成長率,可以參考調研機構的資訊 但這些都只能當參考,所以本文才會特別強調護城河,要真的有護城河的企業,才能夠確保穩定成長;另外就是從公司經營的地位與策略去分析,例如宏全的瓶蓋事業已經達到規模經濟,就有機會持續成長;京城銀在南部具有一定地位,也能受惠南部經濟發展與設廠帶動;閎康的檢測分析符合未來產業趨勢;櫻花的品牌已經有過半的市佔且無競爭對手等。這些分析也可以輔助做為評估公司能否長期成長的參考。
Eric Hsieh-avatar-img
2022/10/12
邏輯大好,請問像穩健成長,營收/盈餘每年成長率在10%以下,會以什麼方法來估算未來的成長性?這問題有點大,麻煩了,謝謝...
avatar-img
邏輯投資-發掘投資機會
21.0K會員
891內容數
「邏輯投資」發掘潛力股、營建股、定存股與冷門股,分享投資觀念、市場觀察與潛在風險,歡迎訂閱作者的投資專欄,每個月只要一個便當錢(168元)就能支持作者持續發掘投資機會,降低「韭菜率」,跨越投資痛點!📈
2025/04/17
本文探討霍華·馬克思在金融海嘯、Covid-19疫情和川普貿易戰期間發表的「無人知曉」備忘錄,以及其投資哲學,並提供在高度不確定性環境中的投資策略。
Thumbnail
2025/04/17
本文探討霍華·馬克思在金融海嘯、Covid-19疫情和川普貿易戰期間發表的「無人知曉」備忘錄,以及其投資哲學,並提供在高度不確定性環境中的投資策略。
Thumbnail
2024/12/29
本文分享如何在飆股身上運用「五日線」策略進行第一批的停利,並舉順達(3211)與迅得(6438)作為實際案例,說明如何藉此策略在飆股行情中,兼顧獲利與風險控管。文中強調此策略並非完美,旨在協助投資者守成,避免在主升段過早離場,並探討其他倉位處分策略。
Thumbnail
2024/12/29
本文分享如何在飆股身上運用「五日線」策略進行第一批的停利,並舉順達(3211)與迅得(6438)作為實際案例,說明如何藉此策略在飆股行情中,兼顧獲利與風險控管。文中強調此策略並非完美,旨在協助投資者守成,避免在主升段過早離場,並探討其他倉位處分策略。
Thumbnail
2024/06/29
本文將探討股市當中的「定錨效應」與其負面影響,並輔以「邏輯投資」自己遭遇的親身案例現身說法,文末還有小彩蛋,分享自己練習對抗「定錨效應」買入的投資標的
Thumbnail
2024/06/29
本文將探討股市當中的「定錨效應」與其負面影響,並輔以「邏輯投資」自己遭遇的親身案例現身說法,文末還有小彩蛋,分享自己練習對抗「定錨效應」買入的投資標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現在愈來愈常聽到『存股』這兩個字,包括像是「利用存股達到財務自由」,或者是「存股最後會變成存骨」,好像正反兩面的評價都有,那到底『存股』究竟是好還是不好?此篇文章將告訴你存股的本質以及你到底適不適合存股。
Thumbnail
現在愈來愈常聽到『存股』這兩個字,包括像是「利用存股達到財務自由」,或者是「存股最後會變成存骨」,好像正反兩面的評價都有,那到底『存股』究竟是好還是不好?此篇文章將告訴你存股的本質以及你到底適不適合存股。
Thumbnail
很多人推薦存股,存股這件事我先不評論好壞,只是如果想要存股有三個問題可以先思考一下! 1.股息從哪裡來? 如果我借你100元,並且我可以隨時取回錢,但只要錢還借給你,每年都需要固定給我10元,直到永遠,你願意嗎? 那麼一間公司努力拚IPO上市上櫃,會計稽核、公開公司的財報、開股東會議,就是
Thumbnail
很多人推薦存股,存股這件事我先不評論好壞,只是如果想要存股有三個問題可以先思考一下! 1.股息從哪裡來? 如果我借你100元,並且我可以隨時取回錢,但只要錢還借給你,每年都需要固定給我10元,直到永遠,你願意嗎? 那麼一間公司努力拚IPO上市上櫃,會計稽核、公開公司的財報、開股東會議,就是
Thumbnail
開始踏入股市,決定「 存股」這條道路時, 內心深處的「 心魔」就來作祟了 ? 存股真的有效嗎 ? 長期投資真的能帶來穩定的回報 ? 存股沒有風險嗎 ? 股利要被課稅是不是划不來 ? 首先你應該先問看看自己,整理一下思緒 ? 1.你存股的目地是什麼 ? 2.你存股要的到底是什麼 ? 3.想實現某些特定
Thumbnail
開始踏入股市,決定「 存股」這條道路時, 內心深處的「 心魔」就來作祟了 ? 存股真的有效嗎 ? 長期投資真的能帶來穩定的回報 ? 存股沒有風險嗎 ? 股利要被課稅是不是划不來 ? 首先你應該先問看看自己,整理一下思緒 ? 1.你存股的目地是什麼 ? 2.你存股要的到底是什麼 ? 3.想實現某些特定
Thumbnail
第3章:存股致富的關鍵3要素 存股三個重要的要素:「本金」、「時間」、「降成本」 例:A先生投資10萬元,每年報酬率10%=獲利1萬元。 B小姐投資1000萬元,每年報酬率5%=獲利50萬。 B小姐獲利50萬遠遠大於A先生1萬元。 利用錢去賺錢,本金的大小很重要,存股的本金多,獲利也多。 結語:
Thumbnail
第3章:存股致富的關鍵3要素 存股三個重要的要素:「本金」、「時間」、「降成本」 例:A先生投資10萬元,每年報酬率10%=獲利1萬元。 B小姐投資1000萬元,每年報酬率5%=獲利50萬。 B小姐獲利50萬遠遠大於A先生1萬元。 利用錢去賺錢,本金的大小很重要,存股的本金多,獲利也多。 結語:
Thumbnail
這系列的文章主要是以一個投資小白的觀點,在存股世界尋找屬於自己的想法,其中通過各篇的文章題目內容,給大家一些思考跟啟發,在存股的路上多一點不同的思考方向,也比較不會被時下的一些財經媒體的想法給洗腦或牽著走。 國外有沒有存股的概念? 第一篇: 第二篇: 通過股票股息賺錢的幾個關鍵因素: 配息的缺點
Thumbnail
這系列的文章主要是以一個投資小白的觀點,在存股世界尋找屬於自己的想法,其中通過各篇的文章題目內容,給大家一些思考跟啟發,在存股的路上多一點不同的思考方向,也比較不會被時下的一些財經媒體的想法給洗腦或牽著走。 國外有沒有存股的概念? 第一篇: 第二篇: 通過股票股息賺錢的幾個關鍵因素: 配息的缺點
Thumbnail
大綱 0.前言 1.股息百萬好不好? 2.為什麼要領股息?有什麼好處? 3.領股息遇到市場大跌就失靈嗎? 4.2022年怎麼看穩健配息的股票? 5.領股息為什麼能賺錢? 6.股票不要追求配息對嗎? 【真定存股尋找之旅】目前來到第四篇 第一篇:【台股大跌,買大盤指數這麼好,你為什麼要找定存股?】
Thumbnail
大綱 0.前言 1.股息百萬好不好? 2.為什麼要領股息?有什麼好處? 3.領股息遇到市場大跌就失靈嗎? 4.2022年怎麼看穩健配息的股票? 5.領股息為什麼能賺錢? 6.股票不要追求配息對嗎? 【真定存股尋找之旅】目前來到第四篇 第一篇:【台股大跌,買大盤指數這麼好,你為什麼要找定存股?】
Thumbnail
投資其實是每個人人生中的必修課,而投資的方法有很多種,沒有說一定要每天殺盡殺出,如果擁有本業而沒法在股市中花太多心思的人,其實存股真的會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如果對於存股不了解的人歡迎閱讀一下本編,相信應該會對於存股有一個基本的認知!
Thumbnail
投資其實是每個人人生中的必修課,而投資的方法有很多種,沒有說一定要每天殺盡殺出,如果擁有本業而沒法在股市中花太多心思的人,其實存股真的會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如果對於存股不了解的人歡迎閱讀一下本編,相信應該會對於存股有一個基本的認知!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