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0/09/18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美麗心境界

    上週諮詢的新北近郊某社區住家,屋主改造的動機讓我印象深刻。
    屋主的家是短窄的小型雙併透天,座東朝西,又是在沒有遮蔽的斜坡上,上午屋後有東曬、下午屋前跟側牆則有西曬。側牆搭了玻璃木屋,導致熱進的去出不來,跟烤箱一樣。
    與我聯繫的女主人穿polo衫搭卡其褲、個頭嬌小、綁個馬尾,是位話不多但都講重點的樸實中年女性。
    屋內裝潢頗新、屋齡也才10多年、沒有壁癌漏水,屋況算很不錯。但屋主仍想解決熱的問題,於是我們在現場討論可能性。她已經有些想法、手上有些工種的名片,只是希望找個人(我)來討論確認,隔週就準備動工。
    一位房仲也在現場旁聽,讓我覺得有點疑惑,經他們說明才知,房子已在月初賣出...
    通常,房子賣掉就沒賣方的事了,對吧?
    更何況裝潢都很新,買方是打算直接入住的。但這屋主反而想要自費改善美中不足的地方?真的很奇怪。當時房仲在現場,我也就沒有多問。
    後來房仲有事先離開,她才跟我說:「以前我們住在這裡,對房子的悶熱感到十分困擾,但好像忍一忍、或開空調,也就過去了。」當時是下午、太陽正烈,即使開冷氣還是有點悶熱,於是她再打開電扇,接著繼續說:「買方家庭的男主人四十多歲而已,卻腦中風兩次。雖然現在恢復了、也有定期檢查,我還是希望能把房子整理的更舒適些。」
    她預計自費撥出約20萬上下的預算調整屋況,她解釋:「我先生之前也有過腦部手術,我知道那種不方便跟潛在危險。我希望這房子能夠減少買家在維修上的負擔、增加安全性跟舒適性。」
    出於同理心,她自發的想幫助買方。當然,他們並沒有那種無上限贊助的聖母情結。超過預算的項目,就僅列出給買家日後自行評估(在能力範圍內、不損及自身及家人為前提才幫助對方,是十分重要的原則)。
    隔天我收到她的訊息,「已經與工班敲定改造項目,包括幫玻璃屋頂新增電動遮陽帆布、前院抽換腐朽的棚架木樑並加裝遮陽板、兩道伸縮紗門更新、把兩道最熱角落的固定窗改成推射窗等....」
    (圖為屋主之前自行增設的玻璃木屋,木結構的牆壁搭配透明玻璃屋頂,很典雅自然的空間、很適合當茶室。但玻璃屋頂讓陽光的輻射熱進的去出不來,一直散逸不出去,加裝吊扇只會讓熱氣一直往下吹,於是就更熱了。)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