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二樓真的不好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前幾天收到讀者來信,她看上一間有大露台的二樓很心動,卻遭家人反對,主要是說二樓容易出現阻塞。

raw-image

我有位租在公寓二樓的朋友,就曾發生馬桶阻塞,當時她參考網路做法,用膠帶封住整個馬桶壓啊壓的,結果反而更悲劇,馬桶從阻塞變成倒灌(根本馬桶水逆)...後來在房東的追查下發現,五樓的住戶都把擦拭過的不織布紙巾往馬桶沖(誤以為會溶解),造成紙巾在二樓排污管轉折處卡住。

但也有什麼事都沒發生的二樓。那還是間老公寓、住著設計師與她的家人,住快十年,並未出現過阻塞的問題啊!那要怎麼判斷呢?我決定問問幾位建築師、營造商及水電師傅看看。

想辦法調到全棟管線系統圖

如果一二樓是店面、大廳,或者一樓與二樓以上格局不同,管線轉折機率高。營造工程師黃志加先生提到,「有些大樓一樓是大廳或店面,因此管路會在一樓頂板處做轉折,如果樓上住戶沖不易溶解的東西、或者施工不順,就容易堵塞。堵塞後從最低最近的出口宣洩,自然就是管線轉折的二樓或三樓。」要注意的是,如果一二樓的管路是獨立幹管(有些大樓的一二樓是同一戶所有),那轉折點會是在三樓喔。

「現在新住宅大樓管道間比較一致,而且多在地下室轉折,而且污水管配很大支,就不必太擔心阻塞問題。」建築師張凱評先生說,他提醒,太過老舊的大樓,二三樓反而要注意的地震時的安全問題。這我也聽過結構技師強調過,尤其是一樓室內隔牆若未經結構評估就拆掉大部分,大樓在地震時很容易在二三樓骨折。

建築師沈伯卿先生則說,「若一樓到頂樓格局都一樣,管線沒有轉折,就無須擔心這方面問題。尤其20層以上的大樓通常有做減壓及排氣,就會分攤二樓的風險。至於哪一層容易堵塞,其實都有可能,重點在於好不好維修。壁排、明管及反樑建築,管線都會較好維護管理,若廁所是靠窗的,則也有可能管線都集中在陽台一角,維護更新起來會方便許多。」

有些建案轉折雖然在二樓樓板,但它在一樓上方的吊管斜率夠、管徑又大、住戶們生活習慣良好、也會定期維護檢查,就能降低阻塞的機率。

當然,調到圖,不一定看得懂圖、以不代表會完全按圖施作,最好還是找專業水電人員或驗屋師陪同確認最為保險

有趣的是,我問了幾位做水電的朋友,可能因為修太多家大樓堵塞的排汙管,產生職業創傷,他們多傾向住一戶一棟的透天,沒有住大樓的打算XD

結論,二樓不一定不好,你要看全棟大樓的管線配置,如果不是在二樓轉折、如果二樓是獨立幹管、如果轉折處理得當,就毋需過度緊張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羚的沙龍
13會員
27內容數
阿羚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6/15
根據美國CDC針對冠狀病毒所發表的建築通風報告指出,運用「定向氣流」概念,更能大幅降低同室感染的風險。 由於目前定向氣流多用於醫療空間,在本集影片中,阿羚將概念轉化到台灣最常見的三房兩廳、四房一廳居家,整理兩種簡單的氣流處理方法,讓確診者可在家安心隔離、降低感染給家人的風險。 1. 在家創造定向氣流
Thumbnail
2021/06/15
根據美國CDC針對冠狀病毒所發表的建築通風報告指出,運用「定向氣流」概念,更能大幅降低同室感染的風險。 由於目前定向氣流多用於醫療空間,在本集影片中,阿羚將概念轉化到台灣最常見的三房兩廳、四房一廳居家,整理兩種簡單的氣流處理方法,讓確診者可在家安心隔離、降低感染給家人的風險。 1. 在家創造定向氣流
Thumbnail
2021/06/04
前幾天看到FB有臉友確診,她是輕症、只需在家隔離觀察。因為擔心傳給家人,她緊閉門窗,搞得房間內二氧化碳濃度過高、反而容易頭暈、且讓房間內病原體濃度增加。而且,只要一打開房門,房間裡的高濃度病原體仍會傾瀉而出。 看到越來越多人必須居家自我隔離,我決定延續去年居家防疫通風路徑的案例,再整理出一篇居家適用
Thumbnail
2021/06/04
前幾天看到FB有臉友確診,她是輕症、只需在家隔離觀察。因為擔心傳給家人,她緊閉門窗,搞得房間內二氧化碳濃度過高、反而容易頭暈、且讓房間內病原體濃度增加。而且,只要一打開房門,房間裡的高濃度病原體仍會傾瀉而出。 看到越來越多人必須居家自我隔離,我決定延續去年居家防疫通風路徑的案例,再整理出一篇居家適用
Thumbnail
2021/03/24
日前經過一山坡地社區。這裡曾是某國際廠牌的外派人員及高階主管宿舍區,於三十多年前蓋了磚造尖頂連棟小屋,建築中軸並貼上石板,很有異國風味。 原本應該有近百間同一風格的小屋、分佈在社區的十幾條小巷中,但現今有的頹圮荒廢、有的改建重建、可能不到一半是延續房子原貌居住的。 在訪友結束開車離去時,其中一條巷
Thumbnail
2021/03/24
日前經過一山坡地社區。這裡曾是某國際廠牌的外派人員及高階主管宿舍區,於三十多年前蓋了磚造尖頂連棟小屋,建築中軸並貼上石板,很有異國風味。 原本應該有近百間同一風格的小屋、分佈在社區的十幾條小巷中,但現今有的頹圮荒廢、有的改建重建、可能不到一半是延續房子原貌居住的。 在訪友結束開車離去時,其中一條巷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上一單元我學到了先從大環境出發裡面的3壘1好1壞,先從客戶需求開始,通勤的時間、捷運的距離、機能好的優勢,再來是加分題的公園綠地、廣場等,最後就是要注意的雷區,有無高壓電、夜市、菜市場,這些都會導致環境不整潔、有異味的問題都要去注意的地方。 這個單元講師要教我們的是「街道環境的收斂」,把範圍再縮小一
Thumbnail
上一單元我學到了先從大環境出發裡面的3壘1好1壞,先從客戶需求開始,通勤的時間、捷運的距離、機能好的優勢,再來是加分題的公園綠地、廣場等,最後就是要注意的雷區,有無高壓電、夜市、菜市場,這些都會導致環境不整潔、有異味的問題都要去注意的地方。 這個單元講師要教我們的是「街道環境的收斂」,把範圍再縮小一
Thumbnail
管委會告建商,所為何來?
Thumbnail
管委會告建商,所為何來?
Thumbnail
遙想幾年前因為家裡空間不足決定跟妹妹搬出去住,那是一間舊公寓,格局為2+1房其中一間是合室,但整間是空屋所以傢俱要自己準備,雖然屋況很舊但因為整層租金只要1萬五千元,在那個區域算是非常便宜的,第一次租屋的我們完全沒考慮到之後買傢俱要搬家時的麻煩,便租下了那間位在公寓4樓的空屋。 轟隆轟隆的冷氣
Thumbnail
遙想幾年前因為家裡空間不足決定跟妹妹搬出去住,那是一間舊公寓,格局為2+1房其中一間是合室,但整間是空屋所以傢俱要自己準備,雖然屋況很舊但因為整層租金只要1萬五千元,在那個區域算是非常便宜的,第一次租屋的我們完全沒考慮到之後買傢俱要搬家時的麻煩,便租下了那間位在公寓4樓的空屋。 轟隆轟隆的冷氣
Thumbnail
不要以為只是租屋、不是買房,就可以不用管注意風水問題,風水問題跟你房子是買的還是租的沒關係,千萬不能因為只是暫住,就隨便挑房子租,小心住久了疾病纒身、後患無窮。以下12種風水問題,在租屋時一定要留意: (1)最後一間房子不要租: 千萬不要選那種在長長走道盡頭的那一間,因為那就跟住死巷巷底一樣,是風水
Thumbnail
不要以為只是租屋、不是買房,就可以不用管注意風水問題,風水問題跟你房子是買的還是租的沒關係,千萬不能因為只是暫住,就隨便挑房子租,小心住久了疾病纒身、後患無窮。以下12種風水問題,在租屋時一定要留意: (1)最後一間房子不要租: 千萬不要選那種在長長走道盡頭的那一間,因為那就跟住死巷巷底一樣,是風水
Thumbnail
許多北漂青年一畢業就出外縣市打拚,因此多數選擇都是在外租屋,通常撇除地點、樓層外,最主要的就是看屋內有無家具、家電,若設備完善,在入住後也會方便許多。不過,若空間過於狹小還硬塞家電家具進去,可能還會造成反效果! 一名網友在臉書「奇葩裝潢分享中心」投稿一張照片,他在租屋網站上發現一間套房的廁所,浴室馬
Thumbnail
許多北漂青年一畢業就出外縣市打拚,因此多數選擇都是在外租屋,通常撇除地點、樓層外,最主要的就是看屋內有無家具、家電,若設備完善,在入住後也會方便許多。不過,若空間過於狹小還硬塞家電家具進去,可能還會造成反效果! 一名網友在臉書「奇葩裝潢分享中心」投稿一張照片,他在租屋網站上發現一間套房的廁所,浴室馬
Thumbnail
6月底透過朋友爭取到了一個代管換宿的機會,中途經過房東想脫手賣房 VS 硬著頭皮繼續修繕出租的天人交戰後,我們還是於8月初簽約,決定10月入住。 我們要負責的是規劃、討論如何讓空間能夠被活用、和修繕人員溝通及管理該房屋。
Thumbnail
6月底透過朋友爭取到了一個代管換宿的機會,中途經過房東想脫手賣房 VS 硬著頭皮繼續修繕出租的天人交戰後,我們還是於8月初簽約,決定10月入住。 我們要負責的是規劃、討論如何讓空間能夠被活用、和修繕人員溝通及管理該房屋。
Thumbnail
建立了好心態,也鎖定了預算跟地點,接下來就可以找個喜歡的房仲(比如我)出來看房子了。 我不知道你會想買透天還是大樓、建地還是農地、都市計畫區還是非都市計畫區。這些各有各的眉角,實在很難在一篇文章裡面講全。 就算能講全,你也看不完 所以我們來慢慢講。 這邊我們先從市場最主流的產品,大樓來說 感謝
Thumbnail
建立了好心態,也鎖定了預算跟地點,接下來就可以找個喜歡的房仲(比如我)出來看房子了。 我不知道你會想買透天還是大樓、建地還是農地、都市計畫區還是非都市計畫區。這些各有各的眉角,實在很難在一篇文章裡面講全。 就算能講全,你也看不完 所以我們來慢慢講。 這邊我們先從市場最主流的產品,大樓來說 感謝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