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0/09/27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究竟是誰想染指公視?

你知道公視21位董事,至今只通過7位,監事5位只通過1位,根本難以運作嗎?
前一陣子因為公視小編把一篇有關新疆的完整報導,節錄成另類的中共外宣而引發軒然大波,加上因為這幾屆公視董、監事都難產,民進黨準備修《公共電視法》降低審查門檻來處理,於是國民黨及其側翼粉專就開始見縫插針,國民黨立委林為洲更召開記者會說民進黨已是立院多數,政黨黑手不該染指公共電視。
但說句老實話,最想染指公視的一直都國民黨。文化部推薦的公視董、監事名單都是無黨籍人士,國民黨的審查委員更直接呼籲董監事名單「以後應該要有各黨推薦的人選」,這都是有記錄可查,國民黨要否認嗎?一直想把政黨代表派入公視的國民黨說推派無黨籍董、監事的執政黨要伸黑手?不覺得羞恥嗎?
公視小編引發的爭議
公視小編引發的爭議
公視董、監事名單之所以會難產,問題就出在《公共電視法》規定的審查制度。
這幾年,無論是戲劇、紀錄片或新聞節目,公視的成績有目共睹,在實績的背書之下,去年前文化部長鄭麗君提出了21名董事、5名監事名單交付審查,審查委員共15位,是依照當時各黨在立法院的席次推算比例,所以民進黨推派代表9位、國民黨4位、親民黨1位、時代力量1位。依規定,每位候選人至少要得到3/4選票、也就是12名委員支持才算通過。
這個初衷是讓公視董監事具備超越黨派的特質,但台灣的問題一直不是制度,要學國外的制度很快,可是培養自身的民主素養很難,原本應該超越黨派的審查制度,到了國民黨手上就變成了政治算計。
在審查之前,國民黨審查委員吳育昇就不斷放話說這是「史上最弱名單」,但這份「最弱名單」包括政大傳播學院院長郭力昕、台大新聞系教授林麗雲、策展人郭敏容、作家柯裕棻、紀錄片導演賀照緹、金曲客語歌手黃連煜、金曲台語歌手謝銘祐,每個都是各領域的佼佼者。
另一名國民黨的審查委員廖元豪則說公視董事要具備經營能力,以免看不懂報表,但這份名單中的台大會計系教授暨管理學院副院長劉啟群、國際通商法律事務所名律師陳玲玉、名會計師高文宏、上銀科技總經理蔡惠卿,以及智邦科技執行長黃安捷等等也均被否決。
公視成績優良,董、監事名單無論藝文、經營或會計專業都具備,但卻只有不到1/3的人可以通過審查,發現問題出在哪裡了嗎?15名審查委員至少需要12票,也就是只要國民黨的4名審查委員全部否決,這份名單就注定難產。
國民黨要這麼做的原因也很簡單,去年國民黨認定他們2020年的立委席次必然會增加,說不定還有執政的可能,所以只要把審查拖到2020年,他們在公視的影響力就會更大。
這就是國民黨。當他們自認選舉會贏的時候,不但自己的黑手要伸進媒體,還敢明目張膽地說要由政黨推派董監事代表,完全無視公視的中立價值;但當他們選輸之後,原本的主張當然不敢提,反而舔不知恥地把自己的企圖套到別人頭上,彷彿人民都是健忘的白癡。
懂了嗎?國民黨說政黨黑手不能染指公視的意思,從來都是指國民黨以外的政黨不能。最近的新疆風波只能算是一場意外,但如果哪一年真的被國民黨選贏了,按照他們這種的態度,想必很快這種「意外」就會越來越常見。
這就是為什麼民進黨要推《公共電視法》修法,只要國民黨還是第二大黨,這個立意高尚的3/4審查制度就只會成為政治算計的工具,掌握關鍵少數的國民黨只會繼續阻撓公視的經營,直到他們具有足夠實力掌握董事會為止。
至於側翼說的1/2立委同意,其實就是國會行使同意權,目前獨立機關都是走這個模式,經公聽會、備詢、審查等公開程序,由民意代表而不是政黨代表來支持行使同意權,公視是不是比其他獨立機關更需要中立性?如果這個模式叫黨政軍黑手伸進媒體,那同樣標準,黑手也在公平交易委員會、NCC、中選會、審計部、促轉會、考監院⋯太多太多了,是不是這些機關都要改公視模式才能維護公正性?那我們需要空轉多久?
說起來悲哀,這次推出修法的議題,就是要大家集思廣益,看看還有沒有更好的模式,以及怎麼樣能避免像國民黨這種不考慮公共利益只考慮政黨利益的政客們,結果不只國民黨的立委在鬧,連民眾黨的側翼粉專都跟著起哄。公視董、監事不足的問題擺在眼前,原因也明顯在國民黨身上,但這些人卻能無視事實地說成是民進黨「一黨獨大的災難」,世界上兩黨政治的國家這麼多,怎麼人家一黨過半都不是問題?國民黨單獨過半的時間這麼長,這些人為何又默不吭聲?民主政治,本該是互相競爭誰能對這片土地更有貢獻,提出方案來解決問題,但少數人卻總是被仇恨操弄,也試圖用簡化跟偏頗的言論來動員仇恨,還是那句老話,制度一直都不是問題,問題始終出在我們的民主素養身上。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