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媒體製造的疫情:違反有效程序才是最大防疫破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你知道有位在台灣讀書的日籍女大生回國後被驗出武漢肺炎陽性,但你知道她隨後自費做血清抗體檢驗結果是陰性嗎?
你知道有一名泰國移工返國後被驗出陽性,但你知道他隨後第二次採檢結果是未確定,而且跟他一同返國的女友是陰性嗎?
赴港的台女被確診的消息傳得沸沸揚揚,那你知道她是一採陰性之後,自認安全而在檢疫期間外出,二採才變陽性嗎?
昨天還有一起由台灣移入越南的確診案例,但他在越南機場採檢是陰性,後來跟其他兩人住在一起集中檢疫時,室友先出現症狀並確診後,他才隨後出現症狀並被採出陽性,這後續發展你知道嗎?
如果你都不知道,只看到前面這些新聞,你會以為台灣現在出境的人這麼少就有這麼多陽性可能是隱匿疫情,但陳時中早在記者會上拿出過數據:過去兩個月從台灣出境到必須篩檢國家的人就高達4萬,其中被檢驗出陽性的機率只有0.008%。
這機率是什麼意思?目前全球篩檢工具的平均準確度約為96%,健康的人連續被驗出三次偽陽性的機率都還有0.006%,這樣懂了嗎?配合上述確診者個人及數百位接觸者的後續篩檢都是陰性,當你資訊充足時,自然就不會產生無謂的懷疑。
但問題就出在你的資訊是被挑選過的。
多數媒體只餵養你日本女大生返國確診、泰國移工染疫期間在桃園逛大賣場,而不談他們是偽陽性的機率有多大,要知道肺炎可不是瞞得住的事,以媒體嗜血的性格,若台灣有社區感染難道媒體會不知道嗎?
現在,有心人士又開始炒作「彰化逆時中」,把接受政風調查的彰化衛生局長葉彥伯寫成悲情英雄,但其實彰化才是防疫最可能的破口。已經越來越多彰化民眾出來爆料,衛生局要他們在隔離期間自行前往醫院接受檢驗,沒有防疫專車、沒有公務人員陪同,甚至連當地員警都沒被通知,是隔離者的手機訊號離開檢疫居所才知道這件事。
彰化縣長王惠美前往衛生局替局長葉彥伯加油打氣
衛福部用半年的實作證明了14天隔離後幾乎不會有風險,彰化縣衛生局卻偏偏要在隔離期間要他們外出接受採檢,如果真的是為了防疫,難道14天都不能等嗎?這究竟是何居心?
依照現行的防疫SOP,隔離期間若出現症狀就會安排就醫,若14天沒有症狀,即使核酸檢驗出弱陽性,也只代表過去曾經染疫而現在不會有傳染力,這套規則在台灣施行到目前為止完全沒有出現漏洞。
那我們來想想彰化衛生局這種採檢的意義有多大?除了讓民眾在隔離期間自行就醫可能產生風險之外,還記得赴港台女的案例嗎?一旦在隔離期間被採檢出陰性,人性就會認定自己是安全的,偷偷外出的可能性就會大增。再者,即使驗出陽性也有兩種可能,一種是隨後會出現症狀,這種人本來就會在出現症狀時被現行SOP掌握,另一種是不會出現症狀,這種人則根本就沒有傳染力。
簡而言之,彰化縣衛生局的作法,即使真的採撿到陽性都對防疫毫無幫助,反而在過程中讓被隔離者有更多與外界接觸的機會,又或是會在採出陰性後降低隔離者的警戒心而增加其外出的風險
現在正值第二波疫情爆發期間,全球武漢肺炎死亡人數已經超過80萬,而台灣的防疫手段已被證明有效,全世界都來跟我們取經,這時地方政府卻帶頭違反防疫SOP,媒體不但不譴責,還幫忙製造輿論風向攻擊政府,這些的謊言往往不是單純的捏造,而是用部分的事實製造你錯誤的印象,就像我們開頭的例子,只看這些新聞你會以為台灣是最嚴重的疫區,政府是威權體制可以控制醫護隱瞞疫情,地方的國民黨政府還要想辦法自救阻止疫情擴散,許多人就這麼輕易的被媒體帶著滑坡到不可思議的地步,如果你真心相信這些,那在擔心武漢肺炎之前,也許應該先擔心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5K會員
274內容數
大家好,我是艾德。 最近突然有感,報紙、網路媒體、新聞頻道各有立場,想靠文字評論生活就必須進入他們的體制,無形中也是接受了他們的束縛;方格子則提供了一個新的機會,看看我們能不能擺脫媒體的綁架,透過直接來自讀者的支持,得到真正獨立思考產生的文字,我想努力看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林艾德的大腦迷宮 的其他內容
從來沒有人說國民黨跟統派支持者就不能佔立院不能潑漆,但在民主社會中,任何抗爭的重點都是溝通與討論,而不是暴力與發洩,鄭惠中從掌摑鄭麗君到漆潑李登輝,有誰看到她想跟社會溝通或討論的理念?
過去的經濟學理論總是將市場假設成客觀的,但實際上,金錢卻會造成更複雜的影響,當你認同政治工作可以秤斤論兩地賣,久而久之,人們投入政治的內在因素就會消失,政治將變得像商場一樣只剩下利益的爭奪,而失去了原本應該超乎金錢之外的理想性,通常也會伴隨著更差的施政效能。
從台灣出境且接受篩檢的人其實高達4萬,其中被檢驗出陽性的機率只有0.008%,這機率有多低?全球篩檢工具平均準確率大概是96%,那健康的人連續三次被誤篩出陽性的機率就是0.006%,看到這數據,那些還繪聲繪影說政府隱匿疫情的人該適可而止了吧?
侯漢廷嘲諷范雲,說她是叛「國」份子,被國民「黨」監控何錯之有?這正好揭露了台灣歷史的真相:在台灣民主化之前,一直是黨國不分,甚至是只有黨、沒有國,所謂的台獨叛國、通匪、顛覆政府,都只是隨便幫你安一個罪名,這些人真正犯的錯,是追求民主、挑戰國民黨的一黨專政。
柯文哲之所以「雀屏中選」成中國統戰代言人,倒不一定是他本人對兩岸統一有著多麼強烈的執著,而是他不斷強調的「務實」正好符合中國的要求,因為柯文哲的「務實」其實就是「物質」,他不講文化、不講認同、不談民主自由、更不在意多元價值,這些都是中國無法保證的條件,但是物質可以。
年輕人本該是永遠的反對黨,但台灣的情況卻讓我們無所適從,我們擔心強力的監督會使國民黨得利甚至傷害台灣的主權,讓我們懷著好意變成所謂的「中共同路人」;我們擔心嚴厲的批評會讓從來只會跟風而不表態的民眾黨作收漁翁之利,讓台灣原本就缺乏理想的政治環境進一步地功利化。
從來沒有人說國民黨跟統派支持者就不能佔立院不能潑漆,但在民主社會中,任何抗爭的重點都是溝通與討論,而不是暴力與發洩,鄭惠中從掌摑鄭麗君到漆潑李登輝,有誰看到她想跟社會溝通或討論的理念?
過去的經濟學理論總是將市場假設成客觀的,但實際上,金錢卻會造成更複雜的影響,當你認同政治工作可以秤斤論兩地賣,久而久之,人們投入政治的內在因素就會消失,政治將變得像商場一樣只剩下利益的爭奪,而失去了原本應該超乎金錢之外的理想性,通常也會伴隨著更差的施政效能。
從台灣出境且接受篩檢的人其實高達4萬,其中被檢驗出陽性的機率只有0.008%,這機率有多低?全球篩檢工具平均準確率大概是96%,那健康的人連續三次被誤篩出陽性的機率就是0.006%,看到這數據,那些還繪聲繪影說政府隱匿疫情的人該適可而止了吧?
侯漢廷嘲諷范雲,說她是叛「國」份子,被國民「黨」監控何錯之有?這正好揭露了台灣歷史的真相:在台灣民主化之前,一直是黨國不分,甚至是只有黨、沒有國,所謂的台獨叛國、通匪、顛覆政府,都只是隨便幫你安一個罪名,這些人真正犯的錯,是追求民主、挑戰國民黨的一黨專政。
柯文哲之所以「雀屏中選」成中國統戰代言人,倒不一定是他本人對兩岸統一有著多麼強烈的執著,而是他不斷強調的「務實」正好符合中國的要求,因為柯文哲的「務實」其實就是「物質」,他不講文化、不講認同、不談民主自由、更不在意多元價值,這些都是中國無法保證的條件,但是物質可以。
年輕人本該是永遠的反對黨,但台灣的情況卻讓我們無所適從,我們擔心強力的監督會使國民黨得利甚至傷害台灣的主權,讓我們懷著好意變成所謂的「中共同路人」;我們擔心嚴厲的批評會讓從來只會跟風而不表態的民眾黨作收漁翁之利,讓台灣原本就缺乏理想的政治環境進一步地功利化。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新冠肺炎, COVID-19, 遲至2020年三月世界衛生組織,才宣布這個快速傳染的疾病為一項 “pandemic” (大流行)。 這三年半之間, 時起時落,我們都受盡折磨與委屈。我們一路想從防疫規定掙脫,也似乎享受了一年多的放鬆生活,現在新的變異株又引發突起的高傳染, 我們又該怎麼面對呢?
Thumbnail
COVID-19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為這個疾病的正式命名,而SARS-CoV-2則是其病毒株名字 寫這篇主因是台灣當時宣布「口罩禁出口令」,引發cMoney版友大論戰,很多人說台灣政府太政治,沒有「人道主義」精神,本蛙說你別搞錯,台灣醫療口罩還都是中國進口的,萬一疫情在台灣爆發,你瞬間不能「人道」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臺灣的健保是世界首屈一指,讓昂貴的醫療費用變得更為負擔得起。在大陸上班及疫情期間,觀察大陸醫療水平及疫情期間醫院就診情況。此外,提供在家感冒時的自我輔助,例如成藥選擇以及如何在感冒期間加速復原。
Thumbnail
據報導,國民黨傅崐萁率訪問中國,中國不僅宣布恢復福建居民赴馬祖旅遊、開放台灣文旦柚輸中等措施,表示,願意向花蓮地震災區捐贈組合屋,將透過兩岸紅十字組織捐助。 兩岸和平交流,算是好事。可是,中國產能過剩,低價傾銷、劣品假貨流竄,參諸過往的實際經驗,台灣恐又將再受難,堪稱是重大風險與隱憂,需要特別留意。
Thumbnail
不是找到肺癌就是成功 經由 LDCT篩檢找到的肺癌,有部分是過去罕見很早期的,它們不見得會快速 長大致病,已知有5分之1屬過度診斷。篩檢是否成功,不是看找到多少肺 癌,而是要證明這些人因篩檢而能延年益壽,一定要與對照組比較死亡率,顯著減少,功過相抵後仍很好才算成功
Thumbnail
是的,在疫情最嚴峻的時候,大家確成一片防疫隔離假請好請滿的時候,我拖著不去打疫苗直到大家都打到第三劑我才去打第一劑的時候,我都沒確診過covid,我們家除了塔爸確過,其他人皆是天選之人 塔爸、塔弟兩個加上我打完疫苗也都沒什麼副作用,只有我左手痠痛連我最期待的發燒都沒有,就在昨天早上我一起床還以
Thumbnail
肺炎鏈球菌已經在台灣銷聲匿跡二十幾年有了!如今好像死灰復燃了?
Thumbnail
新的一年的開頭,很遺憾的臺灣社會上還是正在發生對於HIV歧視與污名化的新聞事件存在,在同婚通過將近3年的現今,整體臺灣社會也許相較過往有更多多元族群的討論聲音,但另一個不分性傾向的HIV議題,卻還是透過一次又一次的新聞事件,給與其獵巫般的報導再加上負面標籤,將HIV建構成魔鬼,讓人聞之色變。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新冠肺炎, COVID-19, 遲至2020年三月世界衛生組織,才宣布這個快速傳染的疾病為一項 “pandemic” (大流行)。 這三年半之間, 時起時落,我們都受盡折磨與委屈。我們一路想從防疫規定掙脫,也似乎享受了一年多的放鬆生活,現在新的變異株又引發突起的高傳染, 我們又該怎麼面對呢?
Thumbnail
COVID-19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為這個疾病的正式命名,而SARS-CoV-2則是其病毒株名字 寫這篇主因是台灣當時宣布「口罩禁出口令」,引發cMoney版友大論戰,很多人說台灣政府太政治,沒有「人道主義」精神,本蛙說你別搞錯,台灣醫療口罩還都是中國進口的,萬一疫情在台灣爆發,你瞬間不能「人道」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臺灣的健保是世界首屈一指,讓昂貴的醫療費用變得更為負擔得起。在大陸上班及疫情期間,觀察大陸醫療水平及疫情期間醫院就診情況。此外,提供在家感冒時的自我輔助,例如成藥選擇以及如何在感冒期間加速復原。
Thumbnail
據報導,國民黨傅崐萁率訪問中國,中國不僅宣布恢復福建居民赴馬祖旅遊、開放台灣文旦柚輸中等措施,表示,願意向花蓮地震災區捐贈組合屋,將透過兩岸紅十字組織捐助。 兩岸和平交流,算是好事。可是,中國產能過剩,低價傾銷、劣品假貨流竄,參諸過往的實際經驗,台灣恐又將再受難,堪稱是重大風險與隱憂,需要特別留意。
Thumbnail
不是找到肺癌就是成功 經由 LDCT篩檢找到的肺癌,有部分是過去罕見很早期的,它們不見得會快速 長大致病,已知有5分之1屬過度診斷。篩檢是否成功,不是看找到多少肺 癌,而是要證明這些人因篩檢而能延年益壽,一定要與對照組比較死亡率,顯著減少,功過相抵後仍很好才算成功
Thumbnail
是的,在疫情最嚴峻的時候,大家確成一片防疫隔離假請好請滿的時候,我拖著不去打疫苗直到大家都打到第三劑我才去打第一劑的時候,我都沒確診過covid,我們家除了塔爸確過,其他人皆是天選之人 塔爸、塔弟兩個加上我打完疫苗也都沒什麼副作用,只有我左手痠痛連我最期待的發燒都沒有,就在昨天早上我一起床還以
Thumbnail
肺炎鏈球菌已經在台灣銷聲匿跡二十幾年有了!如今好像死灰復燃了?
Thumbnail
新的一年的開頭,很遺憾的臺灣社會上還是正在發生對於HIV歧視與污名化的新聞事件存在,在同婚通過將近3年的現今,整體臺灣社會也許相較過往有更多多元族群的討論聲音,但另一個不分性傾向的HIV議題,卻還是透過一次又一次的新聞事件,給與其獵巫般的報導再加上負面標籤,將HIV建構成魔鬼,讓人聞之色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