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1/04/17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藝文 | Clara Schumann / 克拉拉·舒曼

Clara Schumann
Clara Schumann

/ - 最近秋意濃,走在路上已經可以看見人們開始披上薄外套,涼風也呼呼吹過我的衣領,像被細小水珠浸濕,微微一點一點的開始將夏日分子吹散,直到完全消失。對於十月,我想多些實際少一些幻想,多一些沈靜少一些焦慮。 - 為此,我借了一本書,一本克拉拉·舒曼(Clara Schumann, 1819-1896)的傳記書,作者是南西‧瑞區(Nancy B. Reich)。 - 讀這本書初期,我帶著對於「舒曼的妻子」的好奇心去一步步的慢慢了解這個人,就像讀沙特的作品時,不禁也會想讀看看西蒙波娃的作品一樣。在克拉拉的童年,她的父親對自己的教育系統頗有自信,在書中有提到,克拉拉的父親維克自己研究了許多流派的教育法,最後再內化成自己的,並且因材施教。 - 他的教育理念有兩大基礎,一是他相信聆聽好的音樂可以在內心獲得滋養,這讓我想到前幾年在日本比賽,出發前,老師叮嚀我要拿著樂譜坐在台下聽其他參賽者的詮釋,將自己喜歡的部份做記號,當成是自己音樂詮釋的參考資料,而我也一直相信著,老師說每個演奏者需要自己的「風格」,有了這些資料,加上時間與經驗,智慧與內涵,相信風格將會漸漸冒出芽。 - 二是戶外活動對健康的絕對重要性,這點我再同意不過了,這幫助了我好多在音樂方面的想像力。小時候每到暑假、寒假,爸媽都會帶我們到不同的城市住兩三天,假日的時候也一定會帶我們出去爬山、晃公園、逛老街、騎腳踏車,若是到了鄉下爺爺家,每次必定會控窯,讓地瓜在土窯裡悶烤一整個下午,小孩們就在田裡打滾等待,看蜻蜓、金龜子、還有瓢蟲,玩得一身髒,但小孩子在玩的方面還是有技巧的,因為如果不小心還會掉進田邊的水溝裡! - 現在,雖然沒有這麼多時間擁有戶外活動,但我依然維持著走路的習慣,只要是能在一個小時內走路可以到的,我都會用走的。前些日子在新加坡時,我和他常常會在晚餐後散步、聊天,一走就是兩個小時,當作飯後消化,也當作為一天的放鬆行程。 - 寫到這裡,我忽然想到關於克拉拉的音樂會以及她對演奏的想法,我想現在的人們應該很難想像,在那個時代,舒曼的稱呼是「克拉拉舒曼的丈夫」而不是「作曲家舒曼」。想當然爾,克拉拉幾乎是舒曼作品的首演者,而她好像也覺得這是她的權利,總是盡心盡力為他的丈夫宣傳發表。她曾說,「介紹一首全新作品的時機,需要仔細思量。」這句話讓我想起前些日子我在學校時常幫作曲系的同學們演出他們的曲子,他們在學校辦的新音樂節裡發表他們的曲子,吸引了許多對新音樂有興趣的觀眾前來,並且加入參與討論,我想這應該就是選對時機的概念。 - 此時此刻,我覺得克拉拉的個性在這本書裡我大概可以大略知道她是怎麼樣的人。以我的角度來說,她是個性格務實、腳踏實地,落落大方、剛強,隨時散發女人及演奏家魅力的人,而在舒曼面前是個極渴望得到丈夫讚賞,甚至有過度醋意的,又是個為了愛情而努力追求的浪漫的女人。時時刻刻不鬆懈、積極向上的。為了音樂、為了丈夫,為了自己,她在人世間闖了一趟,雖然我不能聽到當時在那個時代,人們對她讚譽有加的演奏,僅僅只是我在閱讀時,一邊讀、一邊想像,但讀著傳記裡的書信,彷彿能感覺到那個時代的氣氛和價值觀。 - 聽久了舒曼的作品,再聽克拉拉的,有種「果然是夫妻呀」的相似感,但以我的感覺,舒曼的織度與音色比較像交響樂團,即使是鋼琴獨奏作品,也可以想像著這是首管弦樂作品,而克拉拉的作品就比較實際些,很似德派的工整,樸實無華,但又讓人想一聽再聽。以我的經驗來說,我曾經為了演奏的需要,粗略地和老師研究了一下德式音樂和法式音樂的差別。或許德式音樂相較於法式音樂,偏向一板一眼,整齊有致,對於每個音符都細細考究又不失彈性。我聽了許多德派音樂家的大師班,他們有個共通點是,總會在教學時跟觀眾說「音樂是在一個框架裡表達自己的意志。」而這個概念深深扣進我的腦海裡。 - 身為演奏者,我常常會犯以下這類的錯誤,而克拉拉也對此解釋過;此段是她好友在音樂會結束給予她評論之後克拉拉的回覆:「演奏者很容易被靈感牽著走,使人遺失對速度的感覺,忽略了究竟太快或太慢。這種情形確實會在我身上發生,尤其是我非常喜歡的曲子,以至於我沈醉其中,渾然忘我。當然,這種情況不應該發生,藝術家應該是她情緒的主人,就像一位沈穩內斂的人過著平常的生活。」 - 很多時候,常常覺得在演奏時就好像在演戲,印象最深刻的是當在演奏現代作品時,雖然一開始常常找不著頭緒,但經過一番「折磨」之後,漸漸的,我覺得現代音樂就像是一種罩子,可以躲在它背後,盡情的發自內心,也像演員一般,駕馭自己的情緒,體會各種角色的人生。 - 小時候有一陣子非常喜歡看傳記,尤其是音樂家的傳記,兒童版的那種,而書的封面有時候都會寫上吸引眼球的標語,導致我對古典音樂的印象是“為藝術犧牲、為藝術奉獻”,而卻不知道真正的情況是如此,真的是像電影裡的劇情一樣,完全的放蕩自我、說話時句句都是詩? - 直到上了大學,身為音樂系學生,為了自己,也為了藝術,得克服在台上的焦慮,演奏自己覺得最好的藝術品味,分享給觀眾,在練琴時規劃好每個細節,時時刻刻督促自己,並確保在台上時,可以完完整整的呈現。平時在生活中,在書本裡,擷取一點一點的智慧與經驗,注入在音樂裡,哪怕只是一個換氣、一個發音方式,都會有所不一樣,我想音樂會也會有饕客,就像吃美食,而這些客人也是懂的欣賞你音樂的人。所以我想,「為了藝術」這句話,可以解讀成,為了與觀眾產生共鳴,讓觀眾的心靈對演奏家的音樂詮釋有所悸動,那對演奏家來說,就是最大的成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