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手洗愛玉體驗】→【巨石板步道】→【森林午餐】→
【達邦部落】(部落導覽+庫巴) →【鄒風館】(晚餐)→【石棹民宿】
健康養生早餐
嘉娜的早餐都是翠蓮姐自製的, 昨天看到很多人家都種南瓜, 今早就吃到南瓜吐司。 無糖綠豆薏仁稀飯健康營養, 樹番茄和李子果醬是部落水果製作, 昭和草川燙加上樹番茄沙拉醬, 都是讓人驚艷且回味無窮的在地特色料理。 品嘗咖啡是大家從昨晚就期待的, 阿里山咖啡一杯賣150元以上是正常價, 翠蓮姐很大方, 無限量供應。
搓洗愛玉體驗
吃完早餐體驗洗愛玉, 重視食安最好的方式, 就是自己買愛玉子自己搓洗。 市面上賣的愛玉子, 有連著皮賣的, 也有已經將子取下的, 以前聰嫂買過愛玉子, 回家還要找棉布袋裝好綁緊, 才能開始洗愛玉的動作。 阿里山里佳部落百藝工坊, 設計以不織布包裹愛玉子, 因應家庭成員數需求, 有一小包10公克和20公克兩種包裝。 愛玉子和水的比例是1:100, 10公克就配1000cc的水。 洗愛玉前先洗淨雙手, 用飲用水再沖洗一下。 洗愛玉的容器不能有油, 水要含礦物質, 不能是過濾、Ro逆滲透之類的水, 翠蓮姐提醒台北市的自然水, 已過濾掉太多礦物質, 可加一點黑糖進去。 用煮過放涼的自來水泡愛玉子10分鐘, 接著搓洗10分鐘, 再靜置約15分鐘就可得到品質不錯的愛玉凍。 我們搓洗好的愛玉先冰起來, 等吃過中餐回來拿行李才要享用。
天神掉落的洗衣板
早上要去的巨石板步道, 距離里佳部落8.1公里, 車子行駛大都在林間產業道路, 大約經過30分鐘, 在途中的一個平台稍停留, 可以往回眺望里佳部落。
上車再一會兒就到停車場和廁所。 今天的導覽老師是方朝讚長老, 他的胸前也有火器袋, 而且腰際還配帶了番刀。
走進竹林步道, 這裡竹子的種類大致有孟宗竹、麻竹筍和轎篙筍。 孟宗竹可活達120年, 開花後不會死。 孟宗竹的竹筍可以食用, 在冬季採收者味美,稱為「冬筍」; 春天採收較大支稱為春筍。 作筍乾的是麻竹筍, 包粽子用的是麻竹筍葉。 麻竹筍和轎篙筍可活60年, 開花後都會死。
步道用巨大防滑石磚鋪設, 長老說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接手後, 步道的修整和維護做得很不錯。 步道終點會接上巨石板, 我們選擇往巨石板上半段走, 整片傾斜的岩壁平坦壯觀, 有人稱是天神遺落的洗衣板。 岩石上有很多自然的壺穴, 有些岩石裂縫長著不知名的原生植物。 這裡原本是溪流的河道以及茂密的叢林, 因賀伯颱風肆虐, 沖刷出一大片裸露的石壁, 長達1000公尺、寬30公尺、斜度15度, 盡頭就是一個大斷崖。 夏天的時候會封園, 因為這邊都是水道。 我們很幸運沒遇到下雨, 才可以在石板上盡情拍照。 但是有一群工蜂不斷飛舞, 尤其是對男團員不斷騷擾, 示警我們已闖入牠們的地盤, 所以我們不便久留。 沿途我們也看到不少高大的野生愛玉, 納悶著要如何上去採摘。 聰嫂回家搜尋影片, 很巧看到了方長老和族人標下愛玉採果權。 影片中可以看到驚險採摘, 還有接下來的處理過程。
回程看到樹枝組成的方向標記, 原來是提醒蜂窩的位置。 中午回到部落 哈哈那露營區用餐, 享用鄒族風味餐。 依據當日取得的食材, 加上個人創意調理, 和昨晚不一樣的風格, 但同樣美味讓人食指大動。
不同滋味的「愛」
吃飽飯五分鐘車程回嘉娜民宿, 開始享用早上搓洗的愛玉, 翠蓮姐準備了焦糖、檸檬、梅子和十大功勞果醬 。 愛玉加入不同配料變成不同的「愛」, 純純的愛、 「檸」願愛、 「梅」有愛、 「十」「十」在在的愛。 十大功勞果醬嘗起來有點苦, 焦糖的甜、 梅子和檸檬的酸, 建議翠蓮姐要開發「辣」味果醬, 愛的滋味才齊備啊! 民宿還提供原住民傳統服飾體驗, 里嘉是鄒族人部落, 但翠蓮姐本身是賽夏族, 所以有鄒族和賽夏族的傳統服飾可體驗。 聰嫂買了愛玉子, 回家自己搓洗愛玉凍與家人分享。
達邦聚落
下午造訪達邦聚落, 現在仍是鄒族人居住最多的地方, 村內尚保有庫巴、家屋, 是當地最具代表性的地標, 鄒族的重大祭典也多在此舉行。 原是阿里山公所駐地(現已遷到樂野村), 原地改建為圖書館、 阿管處遊客服務中心、鄒族文物館。 先去參觀了傳統家屋, 進去就聞到濃濃的煙燻味。 住屋中心的火塘, 終年不熄, 如同日月般作為「生命源頭」的象徵。 庫巴(kuba) 是鄒族重要的精神象徵, 也稱為男子集會所、公廨,或是聖所。 全臺僅達邦和特富野可見。 庫巴的告示牌上寫著「女人勿進」的字樣, 由於鄒族是一個父系社會, 只有成年男子才可以從庫巴的正門進入, 這樣的傳統到今天也始終屹立不搖。 傳統中鄒族的經驗傳承都在庫巴中進行, 每個男子從 十一、二歲開始, 就必須離開氏族家屋, 住在庫巴裡學習狩獵及戰爭的各種技能。 庫巴以原木、竹、黃藤及五節芒搭建而成, 屋脊和階梯兩側都種著神花以接引戰神。
特富野步道
達邦以及特富野是鄒族兩個較大聚落, 之間隔著伊斯基安那溪, 有特富野步道相串連。 因為飄了一點細雨, 所以我們決定從樟樹巨木步道入口往回走。 說到樟樹大家都會想到樟腦, 樟腦與蔗糖與茶葉並列為清朝的臺灣三寶。 樟腦除了防蟲或治病, 還是製造無煙火藥的重要配方, 增加火藥的穩定性, 便於搬運及運輸。 領隊還提醒我們觀察了鱗剝作用的岩石。
走出巨木群步道要走一小段車道, 路旁有幾棵較矮的愛玉樹, 大家開始辨認是公的還是母的。 接上往達邦吊橋的路, 往下看到公路的「髮夾彎」, 到特富野牌樓那段路我們就不去了。 在步道上還看到桐花, 團員很狐疑油桐樹秋天怎麼會開花? 領隊解說4月5月為盛花期, 秋季是補開較少數量的第二次花期。 台灣的油桐樹有三年桐和千年桐, 三年桐是光果, 千年桐是皺果。 看到地上的果實, 可確定是三年桐。 途中有貢禮之石, 很多遊客放了包裝食品或是零錢, 一段時間可能需要清理, 否則對環境也是負擔。 讓領隊很興奮的是, 看到無葉綠素的寬翅水玉簪。 一種沒有仔細看就會錯過的花,
很纖細的姆指姑娘,
全身晶瑩剔透。
走達邦吊橋跨越伊斯基安那溪, 回到達邦聚落。 吊橋紅、藍、黑相間的色彩, 在蒼翠的山林間格外顯的亮眼。 在橋墩上的浮雕刻畫有: 穿山甲、老鷹、蛇、山豬…等動物。 離晚餐還有一些時間, 大夥決定加碼去走「鳥占亭步道」。 鳥占亭步道呈環狀, 是鄒族人入山打獵或採集農作物的要道。 依鄒族傳說, 族人早期打獵或出征前, 都要在當地涼亭聽清晨第一聲鳥鳴, 如果叫聲很急促, 代表不祥預兆, 不宜出門。 「占卜鳥」則是指繡眼畫眉。 我們從鄒風館餐廳旁「出」口進入, 是一連串的往上階梯, 可能是很久沒有人走過, 蠻多蜘蛛網的。 走道制高點有座涼亭, 往下走最好踩中間的階梯較安全。 步道立牌繼續往前一小段才到鳥占亭。 走回鄒風館餐廳, 路旁植物「百部」的果實像愛心, 受不「寮」露營區取名有趣, 達邦社區裝置藝術有創意。 晚上鄒風館的風味餐獲網路上好評, 讓我們吃「巧」也吃「飽」, 為了讓部落美食看起來有風味, 對擺盤也相當講究。
山上隨手可得的竹子、木頭
成為最有特色的器皿,
聽說是主廚自己手作。
晚上住宿「掌聲響起」民宿,
夜色中瀰漫霧氣,
司機熟練平穩地將我們送達。
雖說是民宿,
卻是規模龐大且擺設豪華,
住宿的旅客強強滾,
房間有電視了,
浴室還有按摩浴缸,
但卻沒有特別開心,
開始想念里佳的寧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