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婚之後,為什麼還要大遊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圖源:https://reurl.cc/4m6V3K

圖源:https://reurl.cc/4m6V3K

一、同志大遊行

回溯至2003年第一屆同志大遊行之前,同志就有些零星的活動,通常會與婦女運動結合一起。當時就有一些口號:「同志需要日行權;婦女需要夜行權」。事實上,一開始的婦女運動並不包含提倡同志等多元性別觀念。直到晚近的相關論述納入後,台灣的婦女運動從強調性別的政治性,也開始加進性慾的政治。到了2003年11月1日,第一屆同志大遊行登場,其奠定了整個華人社會的一大里程碑。除此之外,同志大遊行也吸引了全國各地以及世界各地的同志團體、婦女團體或是社會運動參與者共襄盛舉。之後的每一屆,逐漸納進更多的議題、聲音與不同口號:性工作權益、變裝皇后等。時間拉回到2020年的今天,台灣的同志大遊行即將邁入第十八屆,就在10月31日會走上台北街頭。今年的主題為「Beauty, My Own Way」1,美的議題一直是社會學所關注的。怎樣才叫美?對於美的定義?對美的想像?「美」應該作為一種動詞,其身體展現的動態性並不局限於某些群體,而是更多的可能:男性之美、酷兒之美等等。因此,我們得透過遊行來期許社會大眾能夠理解與認同每個人的身份以及樣貌。同志大遊行的主要目的就在於,提供一個公開現身的平台與場合,凝聚共同價值的力量,喚起大量民眾的注意。這不僅僅是權力的爭奪,更是取回屬於我們的權利。

二、同婚過後的現在

在去年的5月17日,透過政治人物的宣傳、社會運動者的努力,以及線上與線下不斷地凝聚,促成了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國家。這是一個漫長的奮鬥歷史,成功地抵抗異性戀霸權(heterosexual hegemony)的社會。之所以稱為霸權是因為,這個社會不斷透過保守的力量來拒絕非異性戀的加入和出現。此外,霸權是深刻編織在日常生活紋理當中的,透過國家機器(學校、家庭)來維持他所效勞的意識形態(Johnson 2008)。這會使人們把許多主流文化的假定、信仰和態度視為理所當然。即便我們進入所謂的後同婚時代,在日常社會生活中,同志族群仍會被投射一個異樣的眼光看待。反同勢力所謂的家庭價值並不存在,而是透過一系列的論述所構成。事實上,傳統社會需要被瓦解的不只是狹隘的婚姻制度,還有對於男人們和女人們僵化的期待。歧視與偏見的問題也不在於事物本身,而是我們如何看待任何範疇或分類的性質及意義。因此,保守勢力的阻撓仍然存在,要成功地杜絕異性戀霸權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法案的通過只是另一段平權旅程的開始,更深層的反思與拆解「性別」和「性向」依然重要。

三、空間即性別:開啟更多元的世界

在畢恆達老師所著的《空間就是權力》以及《空間就是性別》當中提到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空間(space)與人們的詮釋(interpretation)以及生活經驗的體現交織在一起。而相對於空間,地方(place)則有不同的意涵:地方是一個被闡連出來的時刻(articulated moment),其必然觸及到個體所身處的時間與空間的界線,以及社會關係網絡的差異性(Massey 1994: 146-156)。換言之,若我們要探討一個特定地方所具有的意義內涵,必然得談到歷史性(historicity)、物質性(materiality)或是多重權力體制的複雜交織性(complex intersectionality)。這被Massey稱為「權力幾何學」(power-geometry)。在前面,我們回顧了整個同志大遊行的重要意義,以及同婚過後的要面臨的挑戰。台灣這塊土地仍然處於一個保守的狀態。此外,「跨性別者」(transgender)、「酷兒族群」(queers)或是其他性向者時常被忽略或概括到「同性戀」的範疇當中,無法顯現出其具獨特性的身體展現。

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性別的地圖、政治的場域以及生態的視域當中,我們比起任何時候,都還需要結盟政治(alliance politic)的力量與連結。而這種連結必定來自不同底層聲音的構成。正因為每一個存在的個體都是可活的,以及每個生命的體現經驗與歷程都值得我們學習與看見。因此,同志大遊行中的多重意義跨界與結盟,是我們可以聽見彼此聲音的好機會。不論是何種意義的少數或邊緣群體,奪回自己說故事的力量和空間,都是運動得以擴展的必要條件(張君玫 2017)。在這場運動(大遊行)當中,我們要不斷地接受任何人的干擾,也要不停歇地干擾整個主流論述的聲音。一開始或許會很吵雜,但當我們仔細聆聽以及感知彼此後,就能發現異質肉身的多重體現故事。更多樣的性別樣貌與存在的發聲與現身,代表了更多的可能性,也代表了對何謂真實的提問和質疑。換言之,這是對於「人」這個符號的重新繪製,也是後人類(posthuman)時代的重要問題意識。

因此,同志大遊行的存在必須延續。那不僅僅是歷史的傳承,更是跨界結盟的有效方式。

參考文獻:

1. 1 Beauty, My Own Way: https://www.taiwanpride.lgbt/

2. Massey, Doreen, “A Global Sense of Place,” in her Space, Place and Gender, London: Polity Press, 1994: 146-156.

3. Allan G. Johnson著,成令方、王秀雲、游美惠、邱大昕、吳嘉苓譯,2008,《性別打結:拆解父權的承傳》。台北:群學。

4. 張君玫,2017,〈解構性別:跨界與結盟〉。論文發表於女學會學術研討會「從外太空到內子宮」。台北:東吳大學,2017年9月23日。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Wei的沙龍
10會員
7內容數
Wei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1/26
探討身體與地方之間的關係,著重在差異化身體與地方感之中。
2021/01/26
探討身體與地方之間的關係,著重在差異化身體與地方感之中。
2020/12/01
2020年,一部具有超大迴響力的原創紀錄片《智能社會:進退兩難》(Social Dilemma),在Netflix平台中正式上映。它所揭示的是一場監控資本主義的陰謀。究竟,在這個新的權力關係中,人類是如何被操控的?
Thumbnail
2020/12/01
2020年,一部具有超大迴響力的原創紀錄片《智能社會:進退兩難》(Social Dilemma),在Netflix平台中正式上映。它所揭示的是一場監控資本主義的陰謀。究竟,在這個新的權力關係中,人類是如何被操控的?
Thumbnail
2020/11/02
一場思辨之旅,重要的不是答案,而是過程。
Thumbnail
2020/11/02
一場思辨之旅,重要的不是答案,而是過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複雜難解的人生,當然不是一條法案通過後就能花好月圓 本篇文章獻給正在遭受痛苦的你/妳,真的有一群人默默的在努力守護你/妳的自尊,讓不同性別的人得到真正的平等與解放。 台灣長期被排除在國際社會之外,無法參與國際組織,台灣的平權運動和整個社會形勢都得到了難得的發展,由此可見,實屬難
Thumbnail
複雜難解的人生,當然不是一條法案通過後就能花好月圓 本篇文章獻給正在遭受痛苦的你/妳,真的有一群人默默的在努力守護你/妳的自尊,讓不同性別的人得到真正的平等與解放。 台灣長期被排除在國際社會之外,無法參與國際組織,台灣的平權運動和整個社會形勢都得到了難得的發展,由此可見,實屬難
Thumbnail
20181124到20190524,6個月,半年的時間。臺灣成為亞洲第一個通過同性婚姻法律的國家,同時也成為了亞洲婚姻平權的燈塔。
Thumbnail
20181124到20190524,6個月,半年的時間。臺灣成為亞洲第一個通過同性婚姻法律的國家,同時也成為了亞洲婚姻平權的燈塔。
Thumbnail
台灣同志遊行來到20屆,一年比一年盛大,人數一年比一年多,可說是亞洲國家最大同志遊行,一點也不為過。看到網路有些人討論著,既然同志婚姻專法已經通過,為什麼每一年還要舉辦遊行?為什麼還是要奇裝異服,甚至總是穿少少上街?
Thumbnail
台灣同志遊行來到20屆,一年比一年盛大,人數一年比一年多,可說是亞洲國家最大同志遊行,一點也不為過。看到網路有些人討論著,既然同志婚姻專法已經通過,為什麼每一年還要舉辦遊行?為什麼還是要奇裝異服,甚至總是穿少少上街?
Thumbnail
台灣是亞洲第一個同婚通過的國家,在這之後有點疑惑為何還要舉辦遊行? 仔細了解後才知道,其實同婚通過並不是所有問題都解決了, 我們仍然看到多元性別的朋友受到諸多的歧視,不管是既定的觀念誤解、職場歧視、跨國婚姻、收養小孩等等議題都還未盡完善,這些足以說明在台灣「同婚」是一個開端,性別平等在台灣仍有...
Thumbnail
台灣是亞洲第一個同婚通過的國家,在這之後有點疑惑為何還要舉辦遊行? 仔細了解後才知道,其實同婚通過並不是所有問題都解決了, 我們仍然看到多元性別的朋友受到諸多的歧視,不管是既定的觀念誤解、職場歧視、跨國婚姻、收養小孩等等議題都還未盡完善,這些足以說明在台灣「同婚」是一個開端,性別平等在台灣仍有...
Thumbnail
在2019年,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同志婚姻合法化的國家。在此文當中,我想借助異質連結的觀點,來思考後同婚時代下,遊行的意義。
Thumbnail
在2019年,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同志婚姻合法化的國家。在此文當中,我想借助異質連結的觀點,來思考後同婚時代下,遊行的意義。
Thumbnail
國際不再恐同日的起源,追溯至三十年前,世界衛生組織將同性戀從精神疾病名單移除的那天,於是每年五月十七,成了值得慶祝的日子。
Thumbnail
國際不再恐同日的起源,追溯至三十年前,世界衛生組織將同性戀從精神疾病名單移除的那天,於是每年五月十七,成了值得慶祝的日子。
Thumbnail
在臺灣,同性婚姻的相關法律雖然已經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障,但許多時候他們仍舊飽受社會上許多異樣眼光的對待。然而,同志族群身而為人,理應受到平等的待遇,不論在法律上甚至是空間與地理環境上,都是如此。但事實上並非如此,很多時候同志們不但不能在社會上自由自在地做自己,反倒需要躲避到一個屬於他們的舒適領域。
Thumbnail
在臺灣,同性婚姻的相關法律雖然已經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障,但許多時候他們仍舊飽受社會上許多異樣眼光的對待。然而,同志族群身而為人,理應受到平等的待遇,不論在法律上甚至是空間與地理環境上,都是如此。但事實上並非如此,很多時候同志們不但不能在社會上自由自在地做自己,反倒需要躲避到一個屬於他們的舒適領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