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今晚,想要來篇胖胖太太或是蔡艷秋的文章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高手如雲,就從和自己相近的開始介紹
在方格子平台中,有著將近兩萬名的作者,其中月光追蹤的有二百多人,看著這些作者每天所生產的文章,是月光的樂趣之一。有的文章輕薄短小,有的則長篇且沈重,各自有著不同的風格。
胖胖太太和蔡艷秋這兩位作者,和月光一樣,發文頻率幾乎都是一天一次,所以月光對她們兩位的印象特別深刻,也就成為上方格子必讀的文章。
除此之外,月光也看其他作者的文章。看長文章會花費比較多時間,需要長一點的空檔來看。短文章則是一下可以看好幾篇,可以看心情交替使用,為自己充電一下。從眾多作品挑出值得一看的,就好像編輯一樣,這是自我培養選文章的能力:
這一篇編輯應該會選吧?
為何編輯會選這一篇文章?一定要來讀讀看!
這跟選股票很像,自己去挑選的未必是熱門股,但至少都是潛力股。趁早追蹤,可以獲得更多學習成長的機會。

其實就是對準頻率而已,網路各種媒體及論壇,每天都有許多文章可以看,若不是自己慢慢的爬文,就只能被動接受推薦的文章。當然相信被推薦的文章都有不錯的品質,但月光更傾向自己去認定所謂的好文章,心中有自己的清單。
由自己來挑選,這讓自己在看文章時又多了一個樂趣。就像愛看電影的人,也會想要預測哪些作品會得奧斯卡獎或金馬獎,這代表眼光獨到。因此月光表面上是一個讀者,但其實新中有著名單存在,這就是眼光的自我訓練。
而預測自然就會有準確度的問題,自己認為可上熱門版面的文章,結果真的上版面了,也值得高興,代表自己的預測是對的,這就是值得一讀的文章,會受到歡迎的文章。但這並不代表,自己的寫作風格就要變成這種模樣,欣賞歸欣賞,到自己寫作時,考量的又是另一回事。
因為每個人的喜好不同,所挑選的題材也會不同。就好像遊戲中的技能樹一樣,選擇了不同的分支來鍛煉,就會產生不同的結果,這就是取捨。
並不是把所有熱門要素都套用上去就行的,例如以時事文章來說,月光看完別人的文章可以感到寫得清楚明白,但月光對於該領域仍舊一知半解,硬要跟著寫的話,也寫不出什麼像樣的文章來。
倒不如還是持續在自己關注的主題上,因為思考得熟悉快速,也就容易以此為基礎,再去發展其他。況且每個時期的熱門文章題材都會有所改變,自己就要跟著這些題材上上下下嗎?
月光覺得,培養欣賞的眼光是必要的,要懂得看出別人的優點,縱使這些題材是自己不熟甚至不喜歡的。無論自己喜不喜歡,仍然會一直存在,那還不如就是去欣賞去學習,成為自己的一部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心想事成需要持續不斷的實踐與練習,無論多麼普通平凡抑或是多麼無邊無際的願望,都可以化為文字,持續的增強吸引力法則的力量。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寫作作為一種消除壓力的方式,在於隨時可以寫個一兩句。不必在乎別人喜不喜歡,只管自己喜不喜歡。可以抱怨個不停,也可以讚美身邊所有的一切,題材由自己掌握。         因為可控又有立即的效果,一定要每天使用的。這世界有很多事情是無法兼顧的,每個人都有要走的路。不僅道路
      最近花了比較多時間去經營在方格子上的專題--從心所欲的富足生活,想要通過訂閱制度來繼續測試讀者的反應。雖然因為還沒通過有人贊助這個門檻,而無法開啟訂閱收費,但月光還是選擇盡量維持發文的頻率。         因為增加發文的數量對自己而言是利多於弊的,透
        在下班經濟學看到了對於播客節目--股癌主持人謝孟恭的訪問。相對於一般的廣播節目,播客就是一種聲音的自媒體。只要一支麥克風就可以開始講,一集一集的放在網路上供人收聽。因為成本很低,所以可以製作自己喜歡的主題,憑藉熱情一直製作下去,除非自己不想錄了,否則就可以
      在早上的通勤時間,月光習慣看一下臉書新貼文,看看追蹤的名人有什麼新的貼文。這樣實行的結果,名人貼文是有看到,但也連帶看到一些帶有娛樂性質的貼文。也就是說,看完該看的之後,其他的時間就是浪費掉了。           以每天都要思考今天要如何讓自己更好,這樣的角度
      曾經辛苦收集而來的東西,過一段時間後,發現已經沒那麼喜歡了。以為自己還很喜歡,但就是沒有想要拿起來看一下的動力。放個幾天沒去管它也還好,不會特別想到。 承認吧!就是不喜歡了,雖然曾經喜歡過。 承認吧!自己已經不需要它了,雖然還是會捨不得。    
        看到霸氣的人,言談中總是充滿著自信。就算不是最優秀的,但所散發出的氣勢會讓人感到他或她就是很優秀。        因為很霸氣,所以有人就等著他或她被打臉,這時就可以嘲笑他或她出糗的模樣。但霸氣的人絕沒那麼簡單就被打倒,就是有不怕輸的精神,就算被打臉還是很快可以
       寫作作為一種消除壓力的方式,在於隨時可以寫個一兩句。不必在乎別人喜不喜歡,只管自己喜不喜歡。可以抱怨個不停,也可以讚美身邊所有的一切,題材由自己掌握。         因為可控又有立即的效果,一定要每天使用的。這世界有很多事情是無法兼顧的,每個人都有要走的路。不僅道路
      最近花了比較多時間去經營在方格子上的專題--從心所欲的富足生活,想要通過訂閱制度來繼續測試讀者的反應。雖然因為還沒通過有人贊助這個門檻,而無法開啟訂閱收費,但月光還是選擇盡量維持發文的頻率。         因為增加發文的數量對自己而言是利多於弊的,透
        在下班經濟學看到了對於播客節目--股癌主持人謝孟恭的訪問。相對於一般的廣播節目,播客就是一種聲音的自媒體。只要一支麥克風就可以開始講,一集一集的放在網路上供人收聽。因為成本很低,所以可以製作自己喜歡的主題,憑藉熱情一直製作下去,除非自己不想錄了,否則就可以
      在早上的通勤時間,月光習慣看一下臉書新貼文,看看追蹤的名人有什麼新的貼文。這樣實行的結果,名人貼文是有看到,但也連帶看到一些帶有娛樂性質的貼文。也就是說,看完該看的之後,其他的時間就是浪費掉了。           以每天都要思考今天要如何讓自己更好,這樣的角度
      曾經辛苦收集而來的東西,過一段時間後,發現已經沒那麼喜歡了。以為自己還很喜歡,但就是沒有想要拿起來看一下的動力。放個幾天沒去管它也還好,不會特別想到。 承認吧!就是不喜歡了,雖然曾經喜歡過。 承認吧!自己已經不需要它了,雖然還是會捨不得。    
        看到霸氣的人,言談中總是充滿著自信。就算不是最優秀的,但所散發出的氣勢會讓人感到他或她就是很優秀。        因為很霸氣,所以有人就等著他或她被打臉,這時就可以嘲笑他或她出糗的模樣。但霸氣的人絕沒那麼簡單就被打倒,就是有不怕輸的精神,就算被打臉還是很快可以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陣子一直浮現月老到意識 因為很好奇月老的視界是什麼呢 查了一下還真的有 真的!真的太可愛了! 讓我想到, 每次要買東西回去祭拜家神時 都會禮貌上詢問一下家母 像朋友那樣吧. 基本上祂們吃的東西大部份, 像我們現實生活中愛吃得. 也不太喜歡我們花大錢 可以的話就選擇在初一十
Thumbnail
最近因為演算法無意中看到在講章小蕙的文章,有許多人在談章小蕙在小紅書的一場直播帶貨可以創造到6億的佳績,於是就有一大堆的文章以及視頻在討論她憑什麼可以做到這樣的成績。 看了這些文章,他們大多是在討論為什麼章小蕙的直播那麼好看,主要是雖然章己經60歲了,但身材皮膚以及髮質髮量還是那麼豐厚;雖然不能拿
Thumbnail
要怎麼偷得像是自己的原創,那當然得要有獨特的觀點,經典公式或套路嫁接上來後才能培育出新枝。張國立的創作方法,就是大量閱讀與筆記,從自己原本的興趣得到靈感,試著融合兩者,最後產出原創故事。 我曾經當過資深創作者張國立的編輯。記得每次跟他見面討論新作主題時,他必然會拿出一個小本子。上面密
Thumbnail
嗨嗨,大家好!我是縱光! 來到方格子至今滿四個月,受了大家非常多照顧。 從剛來到方格子開始,就知道這裡非常多認真的小說創作者,而最近這一兩個月來,小說創作者的數量更是越來越多,實在令人欣喜。為了認識更多優秀的作者,拜讀優秀的小說,所以我決定主動收文來看啦! 我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成長路徑,
Thumbnail
閱讀文學和文學飲食揉進生活日常,既消暑也飽滿,尤其在靜瑟午後。對身為美食作家又罹患重病後重獲健康的作者來說,想要體驗原汁原味的人生,逛市場和墳場更勝博物館。
Thumbnail
讀了蔣亞妮的散文新作《土星時間》。 本來應該更早讀完這本書,但台北書展帶回來的書實在是太多,所以就隨手看哪本書在箱子裡最上面就先讀,直到這幾天覺得有些自己想讀的書要先找出來先讀,才把壓在箱底的《土星時間》翻出來。 在文學的世界裡浸泡久了,就會意識到一個“同代人”的概念,同使用華文閱讀和寫作,時間
Thumbnail
小說寫久了,總有一個聲音叫我去嘗嘗新。而既然要玩共創,肯定是寫一些無法獨自完成的故事。 懷著這種心情,我在方格子上東尋西覓,企圖找到與我有著異曲同工之處的創作者。
Thumbnail
許久之前就看過這本,這次回老家又重新拿出來又翻了一遍。 關於作者,說是暢銷作家,但也是有些爭議,有些人很喜歡,覺得被文字治癒,但也有些人並不喜歡,覺得內容過於淺薄。我倒是對於之前出版的書沒有興趣也沒有看過,其實平常也很少看類似這種散文集的著作,但唯獨對這一本「夜晚日記」好奇,看了也是心有戚戚焉。
媗日在她的這篇發文問大家推薦的小說 我是留言 “書太多作者也太多,我只會看我喜歡的作者的書或者旅遊、建築、設計、收納等😊” 媗日又問 “姊姊喜歡的作者有誰?” 我回 “我大多都看日本作家的作品,喜歡的作家不方便透露,我會偶爾放IG限動,我是覺得有興趣就拿來看看,不喜歡或看不下去就不要
Thumbnail
在張西平緩優柔的傾訴裡,日常細細的喃喃會像柔柔微風或流金的暖陽,緩緩滑過起皺的日子,一切的毛躁混亂便被熨平,平整並且溫熱。
Thumbnail
這陣子一直浮現月老到意識 因為很好奇月老的視界是什麼呢 查了一下還真的有 真的!真的太可愛了! 讓我想到, 每次要買東西回去祭拜家神時 都會禮貌上詢問一下家母 像朋友那樣吧. 基本上祂們吃的東西大部份, 像我們現實生活中愛吃得. 也不太喜歡我們花大錢 可以的話就選擇在初一十
Thumbnail
最近因為演算法無意中看到在講章小蕙的文章,有許多人在談章小蕙在小紅書的一場直播帶貨可以創造到6億的佳績,於是就有一大堆的文章以及視頻在討論她憑什麼可以做到這樣的成績。 看了這些文章,他們大多是在討論為什麼章小蕙的直播那麼好看,主要是雖然章己經60歲了,但身材皮膚以及髮質髮量還是那麼豐厚;雖然不能拿
Thumbnail
要怎麼偷得像是自己的原創,那當然得要有獨特的觀點,經典公式或套路嫁接上來後才能培育出新枝。張國立的創作方法,就是大量閱讀與筆記,從自己原本的興趣得到靈感,試著融合兩者,最後產出原創故事。 我曾經當過資深創作者張國立的編輯。記得每次跟他見面討論新作主題時,他必然會拿出一個小本子。上面密
Thumbnail
嗨嗨,大家好!我是縱光! 來到方格子至今滿四個月,受了大家非常多照顧。 從剛來到方格子開始,就知道這裡非常多認真的小說創作者,而最近這一兩個月來,小說創作者的數量更是越來越多,實在令人欣喜。為了認識更多優秀的作者,拜讀優秀的小說,所以我決定主動收文來看啦! 我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成長路徑,
Thumbnail
閱讀文學和文學飲食揉進生活日常,既消暑也飽滿,尤其在靜瑟午後。對身為美食作家又罹患重病後重獲健康的作者來說,想要體驗原汁原味的人生,逛市場和墳場更勝博物館。
Thumbnail
讀了蔣亞妮的散文新作《土星時間》。 本來應該更早讀完這本書,但台北書展帶回來的書實在是太多,所以就隨手看哪本書在箱子裡最上面就先讀,直到這幾天覺得有些自己想讀的書要先找出來先讀,才把壓在箱底的《土星時間》翻出來。 在文學的世界裡浸泡久了,就會意識到一個“同代人”的概念,同使用華文閱讀和寫作,時間
Thumbnail
小說寫久了,總有一個聲音叫我去嘗嘗新。而既然要玩共創,肯定是寫一些無法獨自完成的故事。 懷著這種心情,我在方格子上東尋西覓,企圖找到與我有著異曲同工之處的創作者。
Thumbnail
許久之前就看過這本,這次回老家又重新拿出來又翻了一遍。 關於作者,說是暢銷作家,但也是有些爭議,有些人很喜歡,覺得被文字治癒,但也有些人並不喜歡,覺得內容過於淺薄。我倒是對於之前出版的書沒有興趣也沒有看過,其實平常也很少看類似這種散文集的著作,但唯獨對這一本「夜晚日記」好奇,看了也是心有戚戚焉。
媗日在她的這篇發文問大家推薦的小說 我是留言 “書太多作者也太多,我只會看我喜歡的作者的書或者旅遊、建築、設計、收納等😊” 媗日又問 “姊姊喜歡的作者有誰?” 我回 “我大多都看日本作家的作品,喜歡的作家不方便透露,我會偶爾放IG限動,我是覺得有興趣就拿來看看,不喜歡或看不下去就不要
Thumbnail
在張西平緩優柔的傾訴裡,日常細細的喃喃會像柔柔微風或流金的暖陽,緩緩滑過起皺的日子,一切的毛躁混亂便被熨平,平整並且溫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