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0/11/26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第 215 話:Wow! 來自太空的不明訊號!外星人 4ni?!

業餘科學家也「可能」對科學有貢獻喔!比如說幫忙尋找外星人...
其實人類一直在尋找外星人,雖然霍金一再警告我們,不要找得那麼賣力,因為會碰到的一定是文明程度比我們高的外星人,真的接觸可能導致地球文明的滅亡...但是驅動人類文明的「好奇心」讓我們忍不住一直去找。1974年正式開始了「搜尋地球外文明」計畫(Search for extraterrestrial intelligence, SETI),卡爾‧薩根原作,茱蒂‧佛斯特主演的電影「接觸未來」,就以這個計畫為主題。
電影「接觸未來」的海報(ⒸCarl Sagan, Robert Zemeckis/Warner Bros.)
電影「接觸未來」的海報(ⒸCarl Sagan, Robert Zemeckis/Warner Bros.)
在 2000 年前後,由於個人電腦計算能力、網路速度與普及率飛躍式的提升,一個「在家尋找外星人」的計畫 SETI@Home 引起了一陣熱潮,利用一個會到天文觀測資料庫抓資料並進行分析的「螢幕保護程式」,利用全世界個人電腦的閒置時間進行計算,分析了無數的資料,當時台灣各大學的實驗室、宿舍裡的電腦,只要一進入閒置狀態,幾乎都是這個螢幕保護程式在運作,雖然最後還是沒有找到外星人,但是這是資訊科學中,大規模分散式計算的一個非常成功的案例。
SETI@Home「在家尋找外星人」的螢幕保護程式運作中。
回到1977 年 8 月 16 日,美國天文學家 Jerry R. Ehman 在俄亥俄州立大學的「大耳朵電波望遠鏡」所列印出來的訊號中,發現一段長達 72 秒的強烈訊號:「6EQUJ5」,這串文字是什麼意思呢?當時並沒有像現在可以即時、自動而且精確記錄觀測訊號的電腦設備,所以用的是文字代號,然後用紙張印出來,這些代號的意思是這樣:以記錄此訊號之前數分鐘的平均值當作基準,記錄到的訊號如果是在其 0~0.999... 倍就是沒訊號;1~1.999...倍就記為 1;2~2.999...倍就記為 2...依此類推,但如果超過 10 倍怎麼辦呢?那就用 A 代表 10~10.999...倍;B代表 11~11.999...倍。看到這裡,各位應該可以禮節「6EQUJ5」是多強的訊號了吧!於是 Ehman 把這段印出來的訊號用紅筆圈起來,旁邊寫了個「Wow!」表示驚嘆,於是這段訊號就被稱為「Wow! Signal」。
Wow! Signal,是外星人在向我們發出通訊嗎?(來源:維基百科)
當時分析訊號都不是即時的,所以 Ehman 看到報表時,觀測時間早就過了,也沒辦法當場立刻追蹤確認。由於這個訊號實在太突出了,為了弄清楚那到底是什麼,後續也有許多希望能再次看到這個訊號的努力,但是都失敗了,各地的天文台再也沒有收到類似的訊號。
由於就只看到這麼一次,所以天文學家也不知道怎麼解釋,不過對天文學家來說「宇宙裡沒有新鮮事」,這種短暫、單一、高強度的事件也不是絕無僅有,例如最近觀察到的「快速無線電爆發」(fast radio bursts, FRBs),從遙遠的其他銀河系突然傳來很強的無線電波脈衝,只經過幾分之一秒的時間就消失。
事實上 Wow! Signal 由於「可能是外星人傳來的通訊」這種想像,對於一般民眾的吸引力遠高於天文學家的興趣。業餘天文學家 Alberto Caballero,也是個 Youtuber 在 11 月 8 日在論文資料庫(arXiv.org)上傳了一篇論文,從 Wow! Signal 推估除來的訊號源方向,到歐洲太空總署的「蓋亞任務」所建立的恆星資料庫中搜尋「可能會有生命」的星系,得到一個結果:距離我們 1801 光年的「2MASS 19281982-2640123」這顆恆星,跟太陽具有幾乎相同的半徑、溫度以及亮度:表面溫度 5783K(太陽是 5778K)、半徑是太陽的 99.656%,亮度是太陽的 1.000737倍,真的是超級接近,等於是太陽的雙胞胎!而且還從這個方位傳來了巨大的訊號,難道真的是我們的「孿生地球」上的「另一個我們」對我們發出訊號?該不會跟小叮噹(哆啦 A 夢)的故事一樣,是個什麼都顛倒的世界吧?
小叮噹(哆啦A夢)中有一集「顛倒星球」,在宇宙中有一顆跟地球幾乎一樣的行星,只是所有的東西都是相反的...
這篇論文並沒有跳躍到這種結論,只是指出,在那個地方,有這麼一個星球而已(雖然是業餘人士,但不隨便嘩眾取寵,這點值得讚賞)。如果要說這有什麼意義,首先要回答的是,在這個位置,出現一顆跟太陽這麼像的星球,機率有多少?因為宇宙有夠大,星球有夠多,就算機率很低,只要母體夠大,還是有可能「就是那麼剛好」的出現,就像「地球就是這麼剛好的把這些原子分子接合在一起,產生了『生命』與『文明』」一樣...
這是一篇業餘天文學家寫的簡單論文,放在物理社群的資料庫中,並沒有經過標準的「同儕審查」(peer review)程序,到底是不是一個重要的發現,還有待後續的驗證。不過有意思的是,在這個「資料的時代」,人人都可以取得大量的資料,照自己的點子來分析,或許正是一個讓科學研究走出學術象牙塔的契機呢!各位是不是也覺得有點手癢了呢?
#超中二物理宅雜記
#等我征服世界就把天文物理學列為全人類必修
#生命宇宙與萬事萬物什麼都馬跟物理有關
#話都給我講就好 其之215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