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19|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12/19 耳朵借我:深度專訪孫燕姿

週一、週二 18:00–20:00(CST) FM96.3 Alian 原住民族廣播電台。 亦可利用 hichannel 網路收聽。歡迎加入,分享節目錄音。
《跳舞的梵谷》發片以來,孫燕姿一天要趕好多場通告,走進播音室的她,看上去有一點疲倦。聽說前兩天的通告,講到嗓子都有點兒燒聲了,讓歌迷好心疼。不過工作歸工作,既然來了,不能不讓她多說一點,那就試試看能不能讓她在這個通告愈訪愈開心吧。
紮紮實實兩小時節目,錄到後面,孫燕姿總在關麥放歌的時候自顧自跟著監聽喇叭唱起來。我想,她應該是滿開心的。
這是我第一次訪問孫燕姿。放完第一首歌,我的第一個問題是:這張專輯,她不但擔任製作統籌,也是mastering producer母帶後期處理製作人。請問,母帶後期處理是什麼意思?她為什麼要親自做這件事?
於是我們就從這個錄音工程的名詞聊起,順帶聊到了混音與編曲。她說:「跳舞的梵谷」這首歌的母帶錄了足足兩百軌,送出去做混音卻怎麼聽都不對,她決定拿回來讓原始編曲人混音,因為只有本人知道那兩百軌在幹嘛。混完送mastering,也是怎麼聽都不滿意,最後乾脆跳過mastering這一關,直接拿final mix送生產了。
打從2014年的《克卜勒》,就感受到孫燕姿強烈的「走出舒適圈」的企圖。這樣的感覺延伸到這張《跳舞的梵谷》,她親自聽了上百首demo,親自決定配合的詞人,親自溝通編曲的reference,專輯做了兩年,不斷撞牆推翻重做,好幾首歌demo和最終成品風格天差地遠。遇到她感覺唱不進去的歌詞,也屢屢和詞人一遍遍來回修改。最後,連MV編劇、導演她也參與甚深。燕姿說:做這張專輯,參與的所有人都被她為難過,但是她想:既然已經有了不一樣的想法,那就盡量做到自己想要的樣子吧。
直到專輯做完,和公司企劃同事討論宣傳事宜,她才遲疑起來:是不是該拿大家會比較習慣、喜歡的「風衣」當第一主打?是不是要取個更平易好記的標題?她猶豫了一下,想到這些歌都是她自己要的、是她自己唱的,之後要出去向大家說這些歌的,也是她自己,那就還是聽從直覺吧。
這張專輯,孫燕姿不惟嘗試了許多「非典型」曲風,也有好幾首做了聲腔的實驗。她說,她通常在聽到demo的時候就可以想像它最後應該要變成什麼樣子,也能大致確定自己會怎麼唱。《跳舞的梵谷》專輯編曲變化多端,但真正的主角,仍然始終是那位唱歌的女孩。
這集節目,我把整張專輯十首歌都放了,並且加了一首上張專輯的「尚好的青春」,以及燕姿自己透露的「超人類」參考的reference:Rihanna的Consideration,一聽你就知道,為什麼燕姿要用那樣懶懶低低的嗓子唱它。
最後我問她:as an artist,她還有什麼想做卻沒做的事?她笑著說最怕這一題,因為她想做的都在這張專輯做完了,接下來,是巨大的未知,她也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
孫燕姿出道十七年,曾經見識中文樂壇的黃金時代,經歷過音樂工業的大起大落,此刻她正值盛年,剛剛邁入脫胎換骨的全新階段。她仍然是一位持續在進化、持續在創造,十分願意挑戰極限、不怕為難自己的音樂人。
是的,聽完這期節目,相信你也會認同:孫燕姿就是一位認認真真的音樂人,遠遠不只歌手而已。
播出曲目:
充氧期 跳舞的梵谷 天越亮,夜越黑 我很愉快 尚好的青春(《克卜勒》,2014) 漂浮群島 風衣 平日快樂 Consideration (Rihanna) 超人類 天天年年 極美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馬世芳2017年迄今的部落格,2021年遷至方格子。包括音樂文字、廣播節目側寫、隨筆、食譜等。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