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03|閱讀時間 ‧ 約 7 分鐘

《魔笛》讀後-童話就是要不斷地殺人

陳浩基先生在《魔笛:童話推理事件簿》一書裡,分別以傑克與豌豆、藍鬍子和吹笛人等三篇故事為主軸,在符合當時歐洲的時空背景下,以實證方式推導出符合邏輯的現實情形。
童話之所以是童話,就因為它不需符合科學邏輯,可以讓劇情隨想像力奔馳,但扯到推理,就好像要把鳥從空中拉下來變鴕鳥,談何容易?豌豆豆莖是怎麼一夜之間直上天際的?上面的巨人是誰?雞要怎麼下金蛋?豎琴還能自動演奏?這些狂想都必須要有一個在現今科學中合理的解釋。但其實真實生活存在很多不合理的事,但大家都能合理腦補...故事如果沒辦法符合讀者的腦補可是會被批評的很慘,所以人生比故事還曲折是真的!攝影師:cottonbro,連結:Pexels
攝影師:cottonbro,連結:Pexels
但有一點是一致的,那就是要合理化犯罪的動機!

合理化殘酷的成果—童話

從古至今人們習慣替異常尋求一個合理的解釋。多倫多大學的史坦諾維奇(Keith E. Stanovich)教授在《這才是心理學!》將這種行為詮釋為「概念化」,這樣的行為起初是為了瞭解事物運作的原理,人們才能趨吉避凶,也因此在知識獲取上達到許多重大成果。只是跟錢一樣,好運(或說成功)是不嫌少的,當社會越專注在尋求概念化,就越來越凸顯一種過度地適應行為,那就是不能接受偶然及隨機性的存在。(交不到女朋友不是我有甚麼問題好嗎?是偶然!是隨機性沒有挑到我!)
當我們說一件事決定於偶然時,並不必然表示它是不確定的,而只是說它是當下無法確定的。
在現代社會中常見的例子應該屬「犯罪」和「股票」。
一旦社會上發生犯罪,我們可能不太深究凶器、時間、地點等等這些會讓警察頭痛的問題,但我們一定會問「動機」,因為對社會來說這就是一個將壞事概念化的儀式,讓我們依然可以相信只要不去觸碰到某些條件,傷害就不會發生。而社會當然也不會接受只要時間、地點的條件都滿足了,犯罪都有可能發生的說法。
而「股票」也很有趣,有很多老師對於短期的下跌都能有一套獨門見解,不論是國際情勢、公司治理、散戶瘋炒或大戶倒貨等等等等,就因為影響的要素太多了,反而變成你想怎麼解釋都行,最後忽略了其實股票市場本沒有甚麼規則可言,但承認這點就等同降低自身對金融市場的掌握度。所以老師說得越理直氣壯越好,才能把錯都歸咎在學生身上。
那童話、傳說是否也等同於殺人的動機、或股票起伏的解釋,屬於特定現象強制概念化而生成的產物?

童話怎麼手起刀落的殺不停

這裡要提到一本書,那就是北卡羅來納大學凱許登教授(Sheldon Cashdan)的《巫婆一定得死》,拜桐生操之賜,童話故事起初的鄉野版本是大人間一種社交工具這件事已經廣為人知,那格林或其他故事家為何要把它修改為兒童適宜的版本?凱許登教授認為這些故事是要幫孩子們學習如何處理慾望,每個童話故事中都有個女巫或類似的角色,代表著主角要面對並處理的慾望,孩童必須藉由故事知道屈服慾望帶來的後果,並理解到它不是不能征服的。
在<傑克與豌豆>裡,即便兩度從巨人手中偷到值錢寶物,傑克仍第三次從巨人手邊竊取物品,小孩必須知道災禍降臨(巨人逼近)都是源於傑克的貪婪,所以為了終止壞事的發生,傑克用斧頭將貪婪的象徵(藤蔓和巨人)一併解決了。但講解完誠心建議不要給小孩發問的機會,因為我很難回答為什麼貪婪的傑克最後能娶公主有個圓滿大結局,只能說童話嘛.....小孩子話這麼多幹嘛!聽完就給我去睡覺!
而<藍鬍子>則是要處理佔有的問題,咦?怎麼不是處理好奇心的問題?雖說故事大致的流程是妻子因好奇心而開啟了禁忌的地下室,進而發現藍鬍子謀殺過歷任妻子,藍鬍子發現後憤怒的要讓現任妻子得到相同的下場。當然有些版本的確在副標就警告不可過於好奇,這也是可以告誡孩童的一點,但凱許登教授提出實際下等同於女巫的藍鬍子是死在因貪婪而做出的「蒐集」行為,蒐集人體?這樣講很恐怖耶!童話怎麼可能會有!......等等,它還真的是這樣寫......我還真沒想過藍鬍子何必把殺過的妻子統一存放在地窖裡......
總之雖說在陳浩基的故事裡幫小孩解決內心掙扎不再是寫作目的,但其實這樣童話背景的故事套用在大人的世界裡,其實依然可以處理慾望的問題,只能說這些人性的掙扎的確是要努力一輩子的課題,像我就還在處理暴食的問題,目前看來是沒有終點的一天......
攝影師:Tim Douglas,連結:Pexels

小說的歷史考據

真的很多事情都是出張嘴最快,因此我以往在分享小說時對於錯誤都不遺餘力地批評,但直到自己實際開始寫小說後才體悟到,要將故事寫得邏輯完美需要考慮多少面向,以至於後來讀的作品一旦發現缺漏,我......還是會罵,哈哈,畢竟都拿來賣書了,要求作者功課做足應該不過分吧?
具體來說要做多少功課呢?以書中故事為例,在角色設定上主角有貴族和法學博士身分,所以最少就要對學術和政治階級有基本瞭解。再來針對不同故事也有不同的主題要研究,《傑克與豌豆》裡為延遲法庭的判決爭取時間,主角要求召開宗教法庭,那作者就要知道宗教法庭開立有沒有甚麼流程要注意?誰來主持?判決大概會有甚麼結果?《藍鬍子》裡,為了描寫主角隨從和藍鬍子間的劍術搏擊,所以要研究當時的劍術流派資料,動作才能描寫出其韻味,隨從和藍鬍子又因各自身分地位,有可能會使用或不會使用哪種流派?《吹笛人》中牽涉到金錢的問題,當時幣值怎麼換算才合理?債務怎麼分配才妥適?這些都影響著故事的合理性。
雖然說要做的功課真的很多很繁瑣,而我相信其實大多數讀者都跟我一樣,對於這些考據扎實的內容真的是
一點感覺都沒有!
我自己也是讀完後記才知道,作者下了多少苦心,而我通常都是直接跳過後記的,但自從開始寫心得後,我發覺序和後記其實蠻多資料可以抄.....不是啦,可以參考。所以作者自己心裡也很清楚,這些下的功夫可能完全不會幫作品加到分,因為讀者連意識都不會意識到短短幾個字的描述是要做多少功課。而上面提的還只是寫出來的部分,一定會有部分功課花時間做了以後,才發現連用都用不上。
所以整本書不論對創作者或讀者來說,最精采的部分應該都是後記。對創作者來說,可以瞭解不是只有自己在花時間蒐集資料,甚至在白做工。對讀者來說,也可以大致窺視作者的創作歷程,到底是如何構築一個世界的。
攝影師:Victor Lavaud,連結:Pexels

參考資料

  1. Keith E. Stanovich(2018),〈這才是心理學!〉,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2. Sheldon Cashdan (2001),〈巫婆一定得死〉,台北:張老師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