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歲那一年,她就突然再也不説話了,像是決定用沈默對抗整個世界的孤獨。
電影開場,我們先是看見女主角Ada半掩雙眼「不看」:人責打著不肯前進的馬;她情願不看同她一般抝執的馬兒如何被這世界教訓,但再不情願,她還是得面臨命運的壓迫,逼著她在生活裡失去「話語權」、身體主導權,學會成為一個……女人。
有趣的是,這個段落同時出現了她的「自白」,以童稚的6歲女聲説著:「你聽見的不是我口裡說出來的,而是我心裡的聲音」,這個微妙的反差(女人童聲)隱隱與<彼得潘>產生互文性,Ada就像是離開夢幻島選擇(或是現實讓人以為有所選擇)長大的溫蒂,但她把自己的純真透過緘默封印,埋葬在心底,身為女人的她則始終穿著黑色的洋裝,為了這個不可説的祕密服喪。
隨著情節展開,Ada內心的聲音順接女兒的出場,成為替Ada發聲的角色,但「女兒」的象徵性更高於存在性,從她和僕人們瞎扯父母的故事(稱Ada是歌劇演員,在父親被雷劈死的當下,也奪走了母親説話的能力)、艾坦和女兒描述兩人的相識(因男方害怕就離開了),隱隱讀出這個男人更像是Ada理想中的化身-不需要言語就能彼此心領神會-卻在她的生命中缺席。是以「女兒」成了Ada對心有靈犀的憧憬、渴望純然的愛的結晶;既是女兒又是自己的同義感,也標誌了Ada為愛而生的命定。
失語的Ada又像是為了愛情,以美妙嗓音換取雙腿的人魚公主,來到一塊新大陸的她,整整擱淺了一日一夜,預示即使有了雙腿的人魚公主還是無法走出自己的道路,因為此時的她,仍在等待一個對的人、懂得她的人,但Ada等到的卻是—或説命運配給她的是—一個評估現實而要她放棄鋼琴的男子。嚴格説來,這個媒妁之言而來的Stewart 並不是什麼壞人,他就是一個一般人,對事業有野心、也開始想像一個像樣的家庭,但那一切更像是一種人生標配,甚至是嫉妒才讓他發現慾望、從慾望也才蔓生出類似愛情的東西;某種程度可謂老實的他,自然無法明白沉重的鋼琴之於Ada的意義,也無法聽懂那些不(能)被語言表達出來的訊息,甚至最終他自言懂得了Ada、「聽見」她腦裡的聲音:「讓Haines試著拯救我吧!」也都還是男性主權對於女性意識的詮釋,而他口中的「愛情」也匹配不上Ada那份堅靭的絶對。
愛、自由的愛,是Ada以純真、緘默所恪求的,這份巨大堅定就像是鋼琴的量體,卻流洩出輕靈銷魂的樂音一如她澄澈的心靈;超越語言的音樂,向來是打破隔閡的符號,不識字的Haines也能與之共感,甚至將最原始的慾望升華成另一種相通。
然而使用「鋼琴」為體現,不乏有些文化菁英式的驕傲,鏡頭也以一種戲謔視角不時呈現原住民模仿這群白人、對白人感到好奇的段落;Stewart 見女兒仿效性啟蒙的原住民在樹上磨蹭,氣急敗壞地教訓她「侮辱」了這些樹,鏡頭語言、Stewart 的反應和原住民對藍鬍子舞台劇的誤會,更是鋼琴這個符號,都指涉出文明高於原生性的姿態,但就像是在特寫裡我們看到的是女兒親吻著樹,似乎是把生理渴望和愛理解成同一事物,倒打了文明一耳光:是教條羅織了我們天生對愛對慾渴求的罪惡感,如同成也文明敗也文明,當人類離開了所依賴的文明體系便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如何去感受、為何被感動。在電影的前後,反覆描述了鋼琴如同棺材一樣沉重,或許這也是為何結局裡,Ada毅然決然要將鋼琴棄海,一念之間願與它共沈海底最後意志選擇生命;直到此處,Ada才真正完成她的自覺,還不在於她能選擇緘默、選擇自己愛誰,而是能勇於反抗那成就自己卻又緊緊束縛自己的。
片中的男性角色,都只是象徵性的工具人,全片重在Ada與「鋼琴」的依存關係、Ada和女兒(另一個自己)的拉扯,被斷指的她不吭一聲仍欲往愛人的方向而去只是身不由己,甚至情不自禁的Stewart ,被剛好昏迷醒來的她厲色以對而止住了慾望。Ada從不需要等待誰的拯救,如同她一開始便是為自己的純真幻夢守喪那般,最終她褪去了一身黑衣,換上了碎花衣裳,女兒在草地上盡情翻跟斗撒野,離開泥淖,踏實了自己的歸宿。
想起谷崎潤一郞的小説《鍵》,在日文裡是鑰匙的意思,中文則可以是關鍵、琴鍵。Ada的一生圍繞這樣的雙關,堅持用一種絕對正確地開啟自己。當然這部電影理當沒有其他語境轉譯的過多聯想,然而無需語言、超乎文化的巧合,就極可能是發生共鳴的那一剎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