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關於電影|《遊牧人生》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遊牧人生》以帶著情感的流動敘事;以套著詩意的濾鏡抒情,它就像一首影像詩,將角色的故事、心境都融進廣袤的自然景象裡,也將生命的片段性、間歇性表達的切實深刻,我們能看到命運的無常、流浪者的無依,還有絕望但摻著溫暖的反抗;我們能看到旅人時而行駛時而停頓、人群偶爾相聚偶爾獨身,還有持續不斷的相遇和隨時的告别。片中其實沒有一個人刻意展示他的悲傷,也沒有一個人刻意突出他的失去,但在觀看時卻是感覺被籠罩在一種很深沉的壓抑感與孤獨感之中,然而其間藉由那些對白中寧靜、舒朗的人生觀,我們卻也能獲得一種對生命更加通透後的治癒與輕盈。直接擊中淚點的是電影最終一句「Dedicated to the ones who had to depart. See you down the road.」,我覺得這句話的力量在於它讓我們知道自己不是唯一迷茫的靈魂,而當我們不得不孤身上路,其實也能懷抱期待,因為那些相遇又分別的人們、那些經過又遠去的風景,在盡頭都終有重逢。

從孤獨中治癒,因孤獨而自由

遊牧人的上路擁有各不相同的原因、承載各不相同的傷痛、抱持各不相同的希冀,他們過著相似的生活卻有著不相通的悲喜,相互理解卻不一定彼此感同身受,他們終究是孤獨的。然而透過一次次圍著篝火交換人生的故事與情感的溫度,我們看到的是這個群體對孤獨的互相照見、對生命的尊重和包容、對自我的尋找和拼湊,所以這樣的孤獨其實不是一條悲傷虛無的路途,而是一個治癒的過程。我們會感覺到,掙扎和美好是可以並存的,就像電影中幾個場景:無邊的荒漠中有日出的饋贈、無窮的黑夜中有星光的指引。
而電影中有很多鏡頭是Fern目送其他人駕車漸漸遠行,也有許多鏡頭是觀眾看著Fern的車子在漫長的公路上向遠駛去,這些畫面彷彿在告訴我們,一切的相遇是難得的、一切的相聚是愉悅的,但最終每個人還是要走上自己的路,就像我們總是在尋找依靠,卻免不了面對在時間之前日漸離去的生命;卻免不了感受在相異之下日益遙遠的距離,最後會發現一直跟隨前行的,無非自己而已。然而即便孑然一身,雖然始終孤獨,我們依然能熱烈地走過,就像生活時常是一連串的妥協,但在妥協之下我們還是能過得精彩,所以特別喜歡隨著時間拉長,Fern漸能在流浪生活中為自己創造一些儀式感的這種變化。比如我們跟著Fern一起經歷了兩次新年,第一次她獨自待在車裡慶祝,第二次她則是點起煙花走向了夜幕下的營地,向面前的一片空曠喊出了新年快樂的祝福,於是她又向自由走近了一點,而我們也能明白,當一個人心中有了接受孤獨的從容,才能獲得真正的平靜與自如、才能真實感受自由的遼闊。

何以為家?

Home, is it just a word? Or is it something that you carry within you?
Fern在亞馬遜打工時一位同事拋出了這個問題,而電影給出的解答讓我們得以對家的概念有新的想像:家可以是流動的,所謂的家不是空間本身,而是心的棲息之處。現代社會常以資產的擁有來劃分富足或幸福與否,所以我們會執著於構築一套視之為根的房子,也很容易被具體存在於地圖上的那一個點束縛,然而透過電影中的游牧者我們知道,即使沒有根我們也能為自己建立一塊精神領地,房子是個能安身的實體,卻終究不是漫漫人生的終點,而心安之處是個看似虛幻的情感集合,卻能夠是靈魂最終歇息的歸宿。這種價值同樣體現Fern的身上,比如當她為房車賦予名字並讚許它的強韌,當她講述身邊各個物品的故事,當她仔細黏合父親給她的破碎盤子,當她念起做為自己婚禮誓詞的莎士比亞十四行詩,我們都能從她的眼神和笑容中看見一種情緒的豐滿,於是會明白Fern為什麼以「I'm not homeless. I'm just houseless.」來闡述自己的狀態,因為她的家,是放在心裡的那些人事物、是心靈上的所依。

生命一直在路上,而你可以自己選擇旅途的方向

「這部電影匯聚了很多人的熱情、努力,甚至是他們自己的人生故事,希望通過他們的故事,你會去尋找屬於自己的生活,成為自己人生故事的作者。」—導演趙婷
很喜歡導演呈現這部電影的角度,她並非在哀嘆這一群人的漂泊、不是在歌頌浪跡天涯的生活,也沒有過度批判當前的社會背景,只是以一種「平視」的角度在表達一種生活的方式,而這種方式沒有所謂的對錯,它就是一種選擇。Fern有過幾次重回穩定生活的機會,但她依然選擇繼續上路,因為她終於知道自己的歸屬為何,這樣一種「你需要什麼,便走向什麼」的精神展現,讓我們更明白生活從來沒有標準答案,能夠自洽便是最好的,因此若你的生活無法稱心,其實你是可以去創造另一種生活的。
電影中還有一個場景讓我深深領會到如何從自己的選擇為生命打造一個圓滿的歸處,是當Fern遇見一位因為罹癌而時日無多的游牧者Swankie,Swankie向Fern娓娓道來曾經在皮艇上經過的那些風景:愛達荷州的麋鹿一家、懸崖前飛過的上百隻燕子、科羅拉多湖面上漂浮著的燕子蛋殼,親眼見過這些場景讓她此生無憾,因此她選擇離開家和醫院去探尋生命剩下的旅程。這一段描述令人感受到,我們生命中最終讓人體會到滿足、幸福、不枉此生的,或許不是那些永遠也比較不完的資本,而是你邂逅過的人、目睹過的美景、經歷過的故事,所以說你如何理解自己的生活尤為重要,而如何創造你活過一遭的真實富足,完全取決於你的選擇。

既然不能與沉重的傷痕切割,那就與它相擁

And out here, there’s lot of people our age. Inevitably there’s grief and loss. And lot of them don’t get over it either. And that’s okay.
電影進入後段,我們終於得以了解對丈夫的眷戀與對回憶的執著是Fern不得不出走的原因,她說她花太多時間在記得了,她說她無法整理好思緒繼續前進,對此我很喜歡Bob淡然地向Fern表示無妨的態度。我們常為了活得更輕鬆正向而選擇聽信忘記過去才能向前的心靈雞湯,或選擇刻意忽視過去那些沉重的一切,但其實我們是可以帶著過去一起前行的,就如《以你的名字呼喚我》裡一句台詞所說的:「當下,你所經受的悲傷和疼痛,不要輕易扼殺掉,因為與之相連的,是彼時純粹的快樂。」生命是每時每刻的過程累積,經歷過的人和情感都是構成我們的一部分,那麼既然無法停止緬懷失去、無法起始割捨過往,就好好地與傷痕擁抱、共存。Fern和Bob之所以選擇與逝去並肩,是出於對愛的溫習,但他們同時也是在為舊的回憶疊加上新的情感,於是對於分離與消逝我們似乎獲得了一種紓解,如果連結的開端帶著真實,那麼它的結束就不是永恆的黑暗,所以我們是可以就這麼將它放在心中繼續細水長流的,一直到下一次的重逢。
avatar-img
11會員
13內容數
這裡的文字關於電影、戲劇、閱讀、音樂,願能與你分享我從作品中看見的世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DECEMBER 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孤味》講的是一個家庭的故事,也是幾個女性認識自己、面對自己,再放過自己的過程,片中除了一段母女爭吵的戲,多是以一種隱忍而不疾不徐的力量在體現角色們的不甘、不平與不爭,然而這樣壓抑著的、慢慢流淌的情感,感染力卻遠比歇斯底里的矛盾拉扯更深刻。蠻多影評都將與這部電影與是枝裕和的《海街日記》做了比較,於我
      《陽光普照》自上映以來就受到不少國內外獎項的關注,近日更入圍了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候選名單,這部電影不告訴我們必須和解,而是教我們如何直面陰暗,藉著一個家庭崩裂後再次重整、幾個角色失序後得到救贖的過程,我完全能感受到片中那由苦澀、沉重轉化成的強大暖流被緩緩的、淡淡的帶進心裡。 Image
如果說,你正在迷路,或是正執迷於某個遠方,抑或是正在前往一個目的地的路上狼狽不堪,推薦你看一看這部電影,也許你會想起那些習以為常的東西:陽光、樹葉、微風,想起你也曾為它們感到愉悅過,想起你曾是如此地容易被滿足。
《孤味》講的是一個家庭的故事,也是幾個女性認識自己、面對自己,再放過自己的過程,片中除了一段母女爭吵的戲,多是以一種隱忍而不疾不徐的力量在體現角色們的不甘、不平與不爭,然而這樣壓抑著的、慢慢流淌的情感,感染力卻遠比歇斯底里的矛盾拉扯更深刻。蠻多影評都將與這部電影與是枝裕和的《海街日記》做了比較,於我
      《陽光普照》自上映以來就受到不少國內外獎項的關注,近日更入圍了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候選名單,這部電影不告訴我們必須和解,而是教我們如何直面陰暗,藉著一個家庭崩裂後再次重整、幾個角色失序後得到救贖的過程,我完全能感受到片中那由苦澀、沉重轉化成的強大暖流被緩緩的、淡淡的帶進心裡。 Image
如果說,你正在迷路,或是正執迷於某個遠方,抑或是正在前往一個目的地的路上狼狽不堪,推薦你看一看這部電影,也許你會想起那些習以為常的東西:陽光、樹葉、微風,想起你也曾為它們感到愉悅過,想起你曾是如此地容易被滿足。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那條拼盡全力奔跑的道路,有沒有走錯,有沒有走歪,或是到底是為了什麼而奔跑,何時能給自己一個機會好好的問自己。……獨處時問問,找找最接近的答案是什麼。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一個人生活哲學的文章,描述作者從小到大在家庭、宗教和社會中的感悟和轉變,表達了對於自在和獨立的追求。作者分享了從學校霸凌到軍中壓迫的經歷,以及對於人性看法的轉變,最後表達了在自在中找到的美好和意義。文章富有個人情感和思索,適合愛好心靈成長和獨立思考的讀者閱讀。
Thumbnail
《都靈之馬》中的兩人困境,正是隻身暴露於環境的荒蕪中──電影中最明顯的,就是視聽上存在感極強的強風,幾無文明的中介作為他們生存的保障。貝拉・塔爾在影像中開展出來的,是生命去除掉敘事與救贖的綁架所展現的,看似匱乏實則扎實的生命實相自身,抑或是剝除掉枷鎖之後,生命自身其實仍舊是一場欲振乏力的荒蕪呢?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50歲女性開始獨自旅行的故事,分享了她的感受以及遇到的不同看法,是一篇關於自我尋找與成長的故事。
Thumbnail
孤獨不一定是負面的,它可以是一種自我反省和成長的機會。梭羅在《湖濱散記》中強調,通過孤獨,人們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自己,並找到內心的平靜和力量。你嘗試將孤獨視為一種自我成長的機會,而不是完全負面的情感體驗。通過閱讀、寫作或其他個人活動,或有助於你在孤獨中找到自己的內心世界,並從中獲得力量。
Thumbnail
  我想會與這部電影有直接連結,產生最大的憧憬和感動的人,大概心中都有很大一部分憧憬著這樣的生活,這樣規律平靜的生活。而到了最後才發現,這也許是不得不的逃跑,不得不有的壓抑和溫柔,不帶批評的,這確實是一種遁逃,而就算那真是最終的美好,自己也還不是時候。這是個危險,才必須時刻提點,一個將他人生活去脈絡
Thumbnail
電影簡介 《Nomadland 游牧人生》是一部深刻觸動人心的電影,將觀眾帶入一個關於自由、孤獨和探索的旅程。電影根據潔西卡·布勞德(Jessica Bruder)的同名書籍改編而成,由華裔導演趙婷執導。故事圍繞著一位名叫芬恩(Fern)的女性,因原先居住的鎮上,大部分居民賴以為生的工廠關閉後失去
Thumbnail
猶如一本好萊塢的老派散文--沒有浮誇的劇情鋪陳,沒有大膽、跳脫思維的世界觀,卻能讓人在靄靄白雪中,找到冬日暖陽的和煦;《滯留生》既有公路電影的輕鬆療癒,喜劇電影的詼諧幽默,也蘊含劇情片的情感重量。
Thumbnail
世界是我們的認知所構成,我們要穿越孤獨的沙漠,真正的內心解放是讓自我分析成為日常。國外常常看到一句話:home is a feeling. 像宇宙的塵埃,內心的解放必定穿越孤身的沙漠。眾人皆瘋才正常的世界?離別不會提前預告。這篇文章討論了過往與當下的自己相處,並引述了佛洛姆的觀點,似曾相識的比喻。
Thumbnail
游牧十年就跟寓言故事一樣,在不同的人生階段讀到,會有屬於各自心境上的收穫。這不是本只講述青旅瘋狂夜晚的書;也不是一直述說旅行陰暗面的鬼故事,這是一本關於人生的書,只是剛好作者的人生都走在旅途的路上。而這篇書評,也不只是書評,而是關於旅行的文章。
Thumbnail
那條拼盡全力奔跑的道路,有沒有走錯,有沒有走歪,或是到底是為了什麼而奔跑,何時能給自己一個機會好好的問自己。……獨處時問問,找找最接近的答案是什麼。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一個人生活哲學的文章,描述作者從小到大在家庭、宗教和社會中的感悟和轉變,表達了對於自在和獨立的追求。作者分享了從學校霸凌到軍中壓迫的經歷,以及對於人性看法的轉變,最後表達了在自在中找到的美好和意義。文章富有個人情感和思索,適合愛好心靈成長和獨立思考的讀者閱讀。
Thumbnail
《都靈之馬》中的兩人困境,正是隻身暴露於環境的荒蕪中──電影中最明顯的,就是視聽上存在感極強的強風,幾無文明的中介作為他們生存的保障。貝拉・塔爾在影像中開展出來的,是生命去除掉敘事與救贖的綁架所展現的,看似匱乏實則扎實的生命實相自身,抑或是剝除掉枷鎖之後,生命自身其實仍舊是一場欲振乏力的荒蕪呢?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50歲女性開始獨自旅行的故事,分享了她的感受以及遇到的不同看法,是一篇關於自我尋找與成長的故事。
Thumbnail
孤獨不一定是負面的,它可以是一種自我反省和成長的機會。梭羅在《湖濱散記》中強調,通過孤獨,人們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自己,並找到內心的平靜和力量。你嘗試將孤獨視為一種自我成長的機會,而不是完全負面的情感體驗。通過閱讀、寫作或其他個人活動,或有助於你在孤獨中找到自己的內心世界,並從中獲得力量。
Thumbnail
  我想會與這部電影有直接連結,產生最大的憧憬和感動的人,大概心中都有很大一部分憧憬著這樣的生活,這樣規律平靜的生活。而到了最後才發現,這也許是不得不的逃跑,不得不有的壓抑和溫柔,不帶批評的,這確實是一種遁逃,而就算那真是最終的美好,自己也還不是時候。這是個危險,才必須時刻提點,一個將他人生活去脈絡
Thumbnail
電影簡介 《Nomadland 游牧人生》是一部深刻觸動人心的電影,將觀眾帶入一個關於自由、孤獨和探索的旅程。電影根據潔西卡·布勞德(Jessica Bruder)的同名書籍改編而成,由華裔導演趙婷執導。故事圍繞著一位名叫芬恩(Fern)的女性,因原先居住的鎮上,大部分居民賴以為生的工廠關閉後失去
Thumbnail
猶如一本好萊塢的老派散文--沒有浮誇的劇情鋪陳,沒有大膽、跳脫思維的世界觀,卻能讓人在靄靄白雪中,找到冬日暖陽的和煦;《滯留生》既有公路電影的輕鬆療癒,喜劇電影的詼諧幽默,也蘊含劇情片的情感重量。
Thumbnail
世界是我們的認知所構成,我們要穿越孤獨的沙漠,真正的內心解放是讓自我分析成為日常。國外常常看到一句話:home is a feeling. 像宇宙的塵埃,內心的解放必定穿越孤身的沙漠。眾人皆瘋才正常的世界?離別不會提前預告。這篇文章討論了過往與當下的自己相處,並引述了佛洛姆的觀點,似曾相識的比喻。
Thumbnail
游牧十年就跟寓言故事一樣,在不同的人生階段讀到,會有屬於各自心境上的收穫。這不是本只講述青旅瘋狂夜晚的書;也不是一直述說旅行陰暗面的鬼故事,這是一本關於人生的書,只是剛好作者的人生都走在旅途的路上。而這篇書評,也不只是書評,而是關於旅行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