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牧人生》(有雷) : 在這道路上,是四海為家? 還是流浪生死?

2021/04/08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無法給予定義的電影-
用平淡來形容這部電影,是在適合不過的了,太客觀的描繪美國貧窮銀髮族的露營車生活,就只是把一種只能住露營車的生活型態,單純的搬到你面前呈現而已。明明是個沒得住、又沒錢沒工作的貧窮游牧族,卻把它拍的沒有那麼悲觀,但也絕對稱不上樂觀等這種客觀。導演趙婷並沒有放入很多自我觀點在裡面,也沒有顯目的導演風格,用鮮少的自我風格,去呈現她自己的平淡風格,盡可能讓觀眾得到一種,就只是單純「看見」這種感覺而已。如果要有什麼自我見解,反而會覺得怎麼講都不太對。
說無家可歸! 有車住,為什麼車不算家? 但你要說住車裡不算家,也沒錯;說窮! 有零工的工作可以維生,有漢堡雞腿可以吃,這樣為什麼算窮? 但你要說只有打工的工作能做,賺到錢很少所以算窮,也沒錯;說自由! 一個人住露營車,想去哪就去哪? 這樣很自由,對! 但你要說這樣根本流浪漢,沒錢又沒家沒親人陪,錢少也做不了什麼事,一點也不自由? 好像也沒錯;說樂觀? 電影裡那些不得不住露營車的人們,相依為命互相幫忙,互相取暖擁抱做無血緣的家人,禍福相生很樂觀阿,但看著主角芬恩的心酸,還有史汪奇孤獨死去? 為什麼就是走不傷痛? 為什麼要堅持孤獨? 這樣算悲觀嗎? 好像也是沒錯!
而且這雖然是一個露營車游牧族的故事,但也不完全聚焦於受金融風暴而經濟不濟的那群游牧族,同樣露營車生活,有的是帶妻小一家來旅遊的而已,有的只是一群年輕人單純的旅行、有的只是女朋友不理而翹家住外、有的是有家住,卻選擇做游牧族(如大衛),總總看下來,這電影並不聚焦於一種心情,也不只有一種見解角度,各種層面型態的露營車生活,都讓我們看見。使得要我們認為他們悲觀或樂觀、自由或流浪、不滿或知足,怎樣解釋都可以是對的,但也不太全面,無法輕易賦予這部電影意義與觀點。如電影結尾的字幕,「獻給那些不得不離去的人,我們路上見,」道別又不永別的感覺,那這樣算道別嗎? 是也不是,也是一種雙向解釋,無法輕易給予定義與意義的講法,人生之路誰沒有道別過? 但誰有真正道別了? 或是誰有真正想道別了? 所以這電影不單純只是游牧,還要讓你真正看見什麼是「人生」的一個哲理電影。
-用游牧人生看待何謂人生?-
自己看了這麼多的電影,寫了一些不算多的影評,每次打字就動不動在執著於一部電影要有什麼意義這個點上,說真的,膩了! 而且很累。電影導演,真的只是為了一個故事的意義,而才想去拍的嗎? 一個沒有意義的故事,你們又想去拍嗎? 為什麼要有意義? 這部電影真的讓我有這個想法,電影故事為什麼一定要有意義呢? 商業片有商業的意義,藝術片有作者情感的意義,或是自我見解很多的那種意義的電影也很多,但這電影,真的讓我覺得是「沒有任何意義賦予的」,因為人生本身就是意義,為什麼還要特別去賦予? 趙婷就是自己放得那麼小吧~~ 在這我執我見很重的世界裡,這種電影反而顯得出眾。
這電影裡的故事,雖然是在突顯露營車生活的人生,但看著主角芬恩的個人視角,是去流浪吧? 還是她覺得她正在四海為家我也不知道,但我必須說,哪個人在人生中,不是四處在走的? 誰會很明白我一生為何而來又為何而去的意義?這真的需要一個特別意義嗎? 不會有人知道,但你不可能不四處做又四處走,除非放棄活命,但是放棄活命不就枉費你偶然生在這世界上的功能了嗎? 如果真是這樣,那活在世上這問題,就談不下去了。所以為了持續活著,一定得到處走,你不知道為什麼要做這事,但你必須還是要做,就算你知道你為何要做這事,你又能保證你想法永遠不會因為什麼而改變嗎? 如果你想靠計畫活著,還要這世界或命運同意繞著你轉,就算同意你轉,又真的會快樂會過得好嗎?
人生不會有就是那樣? 就是這樣? 這種道理出現,這種感覺,就跟看游牧人生的感覺真的很像。就是這樣過,沒有什麼特別意,因為這就是意義。
電影片尾那對段話,「獻給那些不得不離去的人,我們路上見,」雖然這電影完全沒有任何宗教色彩,但是這句話很像宗教會講的不死觀。像芬恩與Bob的對話,一個喪夫一個喪子,但他們卻都相信,總有一天都還會再相見到失去的人,「這些在路上遇見的人,總有一天我們都會再見面,」讓這部電影,從一片茫然中,似乎有了點信仰,沒那麼茫,但一定也稱不上迷信了什麼。宗教不討人喜歡,但祂真的是生死議題上的需要,你怎知道有永生? 你怎知道有輪迴? 你怎知道有道? 這些看不見的,永遠只能靠相信去寄託,靠得住嗎? 但為什麼在人生道路上要跟這麼多人道別? 道別之後,如果永遠不再見,那我為什麼偏偏世界上這麼多人,卻是與你發生了相見這件事,那又有什麼理由,我們道別後就再也不能見了呢? 如果不能再見? 那為何要有當初的相見? 這合理嗎?
很希望能跳脫宗教,而能達成人生不需要道別這件事情,而這部電影,還是靠了相信,但不是相信宗教,而是相信自由意志。芬恩跟丈夫的生死道別,她是否真的相信還會再見? 還是遺憾永遠不見? 關於這點,導演也沒有給出個偏向哪裡的氛圍出來,你覺得怎樣就是怎樣。電影只有芬恩獨自遊走那首心酸的配樂,襯托出有點哀傷,或許可以說,就只是單純走不出喪夫之痛,但也或許她是單純對人生議題感到茫而哀傷。儘管身邊的人很友善,她假裝社交歡欣這件事也是遮掩不了的,如果總有一天得道別,如果道別及是永別,那為何還要喜歡相見? 不如當個怪人,孤獨活著。
-在這道路上,是四海為家? 還是流浪生死?-
人生沒有一個一定,但一定會四處亂走。這四處亂走,不一定要像電影裡要有個具體的露營車去到處開,電影只是藉由露營車這元素更好發揮人生百態這件事。不需要有個車,就算有個家,隨著不同年紀,家庭一定會變、工作一定會變、想法一定會變,一定會一直遇到不同的人,而這種變化,就跟開著露營車到處走的心境變化很像。又變那樣? 又變這樣? 如開著方向盤一樣,又開到那? 又開到這? 也不知道為什麼就開到這來了? 變到這來? 游牧人生就像這種人生道路的寓言故事,我們的游牧人生,就是從小到大,不同階段所遇到不同的事情,不同的人、不同的變化、不同的離別、不同的人生終點,這些不同就像開著露營車到的每一個地方,看到別人怎樣? 自己又怎樣? 而在經歷這些變化時候,對自己而言,是像流浪? 還是像歸屬? 把變化當歸屬? 把變化當流浪? 不管這人生道路長怎樣? 在道別了很多人之餘,最終就是要面對如何道別你自己,或者是,根本沒有道別自己這回事,只有無限的道別別人,最後始終只有自己能陪自己,孤獨走在這路上。
只有自己是真的,其他人事物,就只是等著道別而已。這部電影雖然難以給予定義,但能確定的是,它很淒涼。法蘭西絲麥朵曼那假開心的表情,真的很傳神。
圖片來源 : imdb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31會員
174內容數
犧牲自己的人生時間,跑去別人的人生裡面看,你以為你的人生延長三倍了,但其實沒有,因為每次兩小時的都在犧牲自己的時間。看電影而日損,不日益。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