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上台對中居然打出這張牌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2021中國與美國位於阿拉斯加的外交會談,美國與中國在外交會談上針鋒相對,美國展現強硬的措辭與外交手法,使中國備感壓力之下憤怒發言,在外交會場以毫不修飾的語言強硬回應。美國利用外交場合激怒中國外交官,中國代表楊潔篪的發言中,”美國有美國式的民主,中國有中國式的民主”、”對抗對美國沒有好處,我們中國是挺得過來的”充滿民族主義的內容,美國為何故意激怒與挑釁?
美國已經看穿習近平統治的合法性來自民族主義與威權主義
中國民族主義,為中國共產黨維繫政權重要基礎,從毛澤東到現任中國領導人習近平,都利用民族主義解面對國內施政與國際外交。毛澤東在革命時期提出民族統一戰線,就是民族主義的濫觴。建政後民族主義與馬克思主義,成為中國共產黨合法長期統治中國的基礎,超英趕美與中國人民站起來,都是民族主義的口號。鄧小平上台之後,馬克思主義基本上已經放棄,以經濟發展所取代,所以只剩下民族主義是中共政權合法性的支柱。如今習近平上任後,效仿毛澤東大力推行民族主義,中國夢就是民族主義的包裝,而中國夢也成為中國現行的民族主義。
從過去經驗當中,中國在國內操作民族主義,就會把一些國外企業或人趕出中國,近期新疆棉事件或反韓反日造成抵制韓貨貨日貨。而中國官方公開操作,就會令其他國關係生變,尤其是對鄰國的海域和領土主張、加上中國每年以二位數成長的軍備、對台灣不斷升級的威脅,對周邊國家都產生壓力,所以無論在領土上或經濟上的衝突就會加大,敵意就會上升。
拜登放棄川普的單邊主義,重返國際組織,透過聯盟形成對中國的包圍或對抗,如何刺激中國的民族主義,自然成為美國拉盟友的方式之一。中國越操作民族主義,中國人仇外與排外性越高,自然就是把周邊國家推向與美國結盟,如日本、越南、澳洲都成中國的敵人,成為美國的盟友。
習近平需要民族主義穩固政權,拜登需要中國民族主義來獲得盟友,中國民族主義成為中美的共識,也是順勢而為,更是拜登上台對中國打出第一張王牌。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5會員
    147內容數
    透過新聞事件,了解中國體制的運作,看新聞了解背後的邏輯,有些是千年古中國文化,有些是政治運作的淺規則,更多是意識形態下的中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洪耀南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對香港的民主問題,北京的政治風向,已經無人敢反對,聽黨指揮投票,如果從善意的民族性解讀,或許對這群人大而言,中國自己都沒有民主,憑什麼給香港?就像螃蟹理論,一個桶子只有一隻螃蟹,很快這隻螃蟹就會爬出來,如果桶子很多隻螃蟹,基本上不用加蓋,螃蟹也爬不出來,因為只要一隻往上爬,就會被其他螃蟹拉下來,最後
    以全球經貿的宏觀角度來說,統計過去15年,新鮮的鳳梨在全球貿易的數額每年增長14%,所以消費市場是「根深柢固地」存在,每年全球約有100萬頓鳳梨的交易數量。中國的鳳梨主要是內銷,並不多在國際市場上流通,主要產區在海南省、廣東省,且大多數由是由台商經營或技轉農場來「供貨」。還需要依賴進口鳳梨來彌補中國
    從北京的訊息、香港的動作來看,上策是嚇阻任何泛民投入立法會選舉,中策取消區議會具有特首選委會資格,下次直接取消特首選舉。總體而言,北京討論對香港政治體系作出結構性的改變,包括削弱泛民在2022年特首選舉委員會中的影響力。利用改變選舉制度,解決香港政治體制對北京不利的「缺陷」。北京乾脆一點直接取消香港
    北韓高層一定很熟悉中共黨史,針對金正恩的承認錯誤,也不敢也不會進行批評,畢竟在威權國家,威權領導人,民主集中制,重點是集中,民主是幌子,是引蛇出洞的誘餌。
    中俄領導人通話之後,相信通電也就不遠,俄國如恢復穩定供電,中國的限電危機就解除。
    12月中,俄國企業突然宣佈:叫停對中國電力供應,俄羅斯每年賣電給中國30億度電,俄羅斯的電費分為零售價與批發價,中國從俄羅斯買電已經二十年,相對自己發電成本,跟俄羅斯買電相對便宜,中國還可以賣電給越南。俄羅斯企業會在關鍵時刻『斷電』,不是要趁機調高價格,就是俄羅斯藉由中美貿易糾紛之際,凸顯中俄的外交
    對香港的民主問題,北京的政治風向,已經無人敢反對,聽黨指揮投票,如果從善意的民族性解讀,或許對這群人大而言,中國自己都沒有民主,憑什麼給香港?就像螃蟹理論,一個桶子只有一隻螃蟹,很快這隻螃蟹就會爬出來,如果桶子很多隻螃蟹,基本上不用加蓋,螃蟹也爬不出來,因為只要一隻往上爬,就會被其他螃蟹拉下來,最後
    以全球經貿的宏觀角度來說,統計過去15年,新鮮的鳳梨在全球貿易的數額每年增長14%,所以消費市場是「根深柢固地」存在,每年全球約有100萬頓鳳梨的交易數量。中國的鳳梨主要是內銷,並不多在國際市場上流通,主要產區在海南省、廣東省,且大多數由是由台商經營或技轉農場來「供貨」。還需要依賴進口鳳梨來彌補中國
    從北京的訊息、香港的動作來看,上策是嚇阻任何泛民投入立法會選舉,中策取消區議會具有特首選委會資格,下次直接取消特首選舉。總體而言,北京討論對香港政治體系作出結構性的改變,包括削弱泛民在2022年特首選舉委員會中的影響力。利用改變選舉制度,解決香港政治體制對北京不利的「缺陷」。北京乾脆一點直接取消香港
    北韓高層一定很熟悉中共黨史,針對金正恩的承認錯誤,也不敢也不會進行批評,畢竟在威權國家,威權領導人,民主集中制,重點是集中,民主是幌子,是引蛇出洞的誘餌。
    中俄領導人通話之後,相信通電也就不遠,俄國如恢復穩定供電,中國的限電危機就解除。
    12月中,俄國企業突然宣佈:叫停對中國電力供應,俄羅斯每年賣電給中國30億度電,俄羅斯的電費分為零售價與批發價,中國從俄羅斯買電已經二十年,相對自己發電成本,跟俄羅斯買電相對便宜,中國還可以賣電給越南。俄羅斯企業會在關鍵時刻『斷電』,不是要趁機調高價格,就是俄羅斯藉由中美貿易糾紛之際,凸顯中俄的外交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2024年7月21日,美國政治舞臺上演了一場戲劇性的變革。現任總統喬·拜登宣布退出2024年總統大選,並正式宣布支持副總統卡瑪拉·哈里斯(通常稱為賀錦麗)作為民主黨的新提名人選。這一突如其來的決定不僅徹底改變了美國政治格局,也對全球地緣政治產生了深遠影響,其中臺灣無疑是受影響最為顯著的地區之一。
    前言 我不知道還有沒有人記得2021.3.19中美雙方在阿拉斯加舉行的會談。中美雙方代表在拜登政府上台後舉行的首次高層對話時,有相當長的時間是用來隔空喊話、互相批評。雙方的矛盾之深,觀點之異在會談之初即暴露無遺。也是在這場會談中,第一次見到所謂的「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那是楊潔箎在美方兩位代表闡述
    Thumbnail
    ( 已刊載於 2024-04-21 01:16 聯合報/民意論壇) 中國崛起,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與美國爭雄,是本世紀全球最重大的事件;準總統賴清德宣誓上任後要做的「國家重建、社會改造、洗滌每一個人的人心」,則是近日台灣重大事件。從對立事件發生機率的起伏消長,或可一窺未來歷史發展的可能方向。
    Thumbnail
    習近平跟美國失敗的關係策略,現在已經是個遙遠的記憶。他於二○一三年提出這個宏圖大略時相對只是個新手領導人,初任共產黨總書記未滿一年,而如今,習近平已深信美國要往死裡打壓中國。先是歐巴馬的轉向亞洲政策,緊隨著是川普的貿易和科技戰,要和敵意如此之重的國家重新建構一段新關係
    麥金德及布里辛斯基(Zbigniew Kazimierz Brzeziński )的地緣政治學(Geopolitics/Geopolitik)《大棋盤》(The Grand Chessboard: American Primacy and Its Geostrategic Imperatives)思
    Thumbnail
    2021/6/4 拜登「更深層、更廣泛、更精準、更有系統」的對華競爭,尤其表現在量力而為用於焦點。美國形勢天成的離岸地位,正好有助於進行重點的輪替。「再平衡」與「印太」完全是邏輯一脈相承。在地緣政治上就是抓大放小,需謀求與俄國改善關係。雖然拜登、布林肯等必須靦腆說是「追求對俄可預期、穩定的關係」?
    中國是對美國和世界秩序最為系統性和危險的威脅,這種情況自特朗普政府以來一直存在,並將持續下去。 在賴清德的政府中,台灣必須站在共同價值和民主夥伴一邊。
    Thumbnail
    從關心國際情勢的視角,川普相較賀錦麗,前者相對具有領導人特色與魅力。況且以現今全球政經角力而言,美國總統是誰的確會影響未來世界的發展。
    Thumbnail
    我節錄一下 BBC 的文章 中國指責美國在周六選舉結果後對台灣獨立推動者發送了「極為錯誤的信號」。 美國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在選舉結果後向台灣當選總統賴清德發去賀電。 北京指責這一賀電違反了華盛頓只與台灣保持非正式聯繫的承諾。 https://www.bbc.com/news/world-a
    Thumbnail
    2021/05/29 根據會後釋出的厚重公報,外長會的議題依序區分為俄羅斯、烏克蘭、中國、白俄羅斯、印度太平洋地區、北韓、東海與南海等項目。儘管拜登就職以來多次說中國是美國本世紀最重要的競爭者,公報卻把「俄羅斯」放在首章,中國則排在第六章。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2024年7月21日,美國政治舞臺上演了一場戲劇性的變革。現任總統喬·拜登宣布退出2024年總統大選,並正式宣布支持副總統卡瑪拉·哈里斯(通常稱為賀錦麗)作為民主黨的新提名人選。這一突如其來的決定不僅徹底改變了美國政治格局,也對全球地緣政治產生了深遠影響,其中臺灣無疑是受影響最為顯著的地區之一。
    前言 我不知道還有沒有人記得2021.3.19中美雙方在阿拉斯加舉行的會談。中美雙方代表在拜登政府上台後舉行的首次高層對話時,有相當長的時間是用來隔空喊話、互相批評。雙方的矛盾之深,觀點之異在會談之初即暴露無遺。也是在這場會談中,第一次見到所謂的「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那是楊潔箎在美方兩位代表闡述
    Thumbnail
    ( 已刊載於 2024-04-21 01:16 聯合報/民意論壇) 中國崛起,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與美國爭雄,是本世紀全球最重大的事件;準總統賴清德宣誓上任後要做的「國家重建、社會改造、洗滌每一個人的人心」,則是近日台灣重大事件。從對立事件發生機率的起伏消長,或可一窺未來歷史發展的可能方向。
    Thumbnail
    習近平跟美國失敗的關係策略,現在已經是個遙遠的記憶。他於二○一三年提出這個宏圖大略時相對只是個新手領導人,初任共產黨總書記未滿一年,而如今,習近平已深信美國要往死裡打壓中國。先是歐巴馬的轉向亞洲政策,緊隨著是川普的貿易和科技戰,要和敵意如此之重的國家重新建構一段新關係
    麥金德及布里辛斯基(Zbigniew Kazimierz Brzeziński )的地緣政治學(Geopolitics/Geopolitik)《大棋盤》(The Grand Chessboard: American Primacy and Its Geostrategic Imperatives)思
    Thumbnail
    2021/6/4 拜登「更深層、更廣泛、更精準、更有系統」的對華競爭,尤其表現在量力而為用於焦點。美國形勢天成的離岸地位,正好有助於進行重點的輪替。「再平衡」與「印太」完全是邏輯一脈相承。在地緣政治上就是抓大放小,需謀求與俄國改善關係。雖然拜登、布林肯等必須靦腆說是「追求對俄可預期、穩定的關係」?
    中國是對美國和世界秩序最為系統性和危險的威脅,這種情況自特朗普政府以來一直存在,並將持續下去。 在賴清德的政府中,台灣必須站在共同價值和民主夥伴一邊。
    Thumbnail
    從關心國際情勢的視角,川普相較賀錦麗,前者相對具有領導人特色與魅力。況且以現今全球政經角力而言,美國總統是誰的確會影響未來世界的發展。
    Thumbnail
    我節錄一下 BBC 的文章 中國指責美國在周六選舉結果後對台灣獨立推動者發送了「極為錯誤的信號」。 美國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在選舉結果後向台灣當選總統賴清德發去賀電。 北京指責這一賀電違反了華盛頓只與台灣保持非正式聯繫的承諾。 https://www.bbc.com/news/world-a
    Thumbnail
    2021/05/29 根據會後釋出的厚重公報,外長會的議題依序區分為俄羅斯、烏克蘭、中國、白俄羅斯、印度太平洋地區、北韓、東海與南海等項目。儘管拜登就職以來多次說中國是美國本世紀最重要的競爭者,公報卻把「俄羅斯」放在首章,中國則排在第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