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30|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什麼樣的人,才是“我敢當”的人

    (本文於2020-09-25發佈於IG帳號)
    我在之前的文章裡有寫到《生而為人,要成為你敢做的人》。很多人都誤以為這句話指得是“勇敢做自己”,但這句話在本質上其實跟做自己是不一樣的。
    所謂的“做你敢做”的人是什麼呢?意思是,你作為社會上的一分子,你希望要以什麼樣的形象生活在這個社會上?而“勇敢做自己”則是恰好相反,這句話的意思是,無論你要做什麼,你都要活得快活。
    所以這兩句話在本質上其實是有很大的差異的。“做你敢做的人”這句話比較像是你的行為要向社會負責;但是“勇敢做自己”更像是希望社會包容你,但是你的行為未必要向社會負責。
    因此我在提出“做你敢做的人”這句話的時候,其實可以看出,我所倡議的理念是比較以群體為出發點的。縱使我其實有很多言行會讓人很生氣,但是我的出發點是為了整體女性,所以我也願意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因為我敢成為目前這樣子的我,所以我願意為了這一點付出應有的社會代價;我也接受社會不接納我,而我的一切言行無論是主動還是被動,我的出發點都是來自於群體。
    因此當我說出“你要成為你敢做的人”這句話的時候,其實並不是希望社會接納你的“不一樣”,而是我們要知道,我們做人,無論做什麼,都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而不是要求社會無條件的接納你,即使我們可以與社會談條件,但這個條件不是無限上崗的。
    於是當我提出這個觀點時,我的心態是很坦然的,因為我不會像絕大部分的網路意見領袖一樣,雖然嘴上會鼓勵大家做自己,但實際上遇到會危害到自己利益的言行時,又不准別人做自己。因此我敢做一個自己想成為的人,是因為,我接受在社會願意進行最大化的協商的前提之下,在這個社會付出我應該要付出的責任。
    所以當我們說“成為你敢做”的人的時候,我們談得不是做自己,而是負責任。只有你願意承擔一切責任了,你才能做你想做的人;而當你能夠承擔一切後果時,你才會真正意義的成長。
    當然我這句話並不是說,我們作為女性不能做自己想成為的女性,我們作為性少數不能做自己想成為的性少數——這是兩回事——因為社會的弱勢的群體確實需要社會包容才能解決弱勢問題,這沒得談。所以我們在這裡談的是你平時待人處事的時候你想成為社群中的什麼角色,而不是說一個人在社會上弱勢的部分。
    我們必須承認,人有各種情緒,人有各種政治觀,但是我們能不能因為自己有某種情緒,就無條件的要求社會接受?我們能不能因為自己的政治觀,所以無條件的要社會接受?如果你認真想成為這樣的人,那麼一旦你做出這種行為,一旦被大規模反彈了,你能不能承擔一切後果?而且這個後果不是因為社會出於歧視或不了解你,而是社會在建立互動關係時必然都有自己的底線,如果你成為一個超越底線的人,你能承受超越底線的後果嗎?
    因此我們是時候該反思“我是誰”的問題。現在提倡個人主義,大家都希望我們在言行中能夠被接納;但相對來說,有沒有什麼事情是我們無法接納,或者是只要一碰觸就會有矛盾的事情呢?於是當我們說“成為你敢做”的人的時候,我們不只是選擇做自己,我們也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如此一來,我們每個個體才會真正的長大,屆時我們的社會,也才會成為真正成熟的社會。假如我們僅在言行中能夠承擔自己所造成的後果,那麼當每個人都有承擔責任的勇氣時,自然我們的社會也能成為負責任的社會,並且我們的社會才能建立一個理性的共識,只有當自己願意負責了,我們才能用更理性以及更沉著的心態面對生活中的大小問題。因此如何從“低素質社會”提升到一個“高素質社會”?也只有當我們每個個體的綜合素質提升了,我們的社會才會進一步的成長。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