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健康|自己的責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我們在這個世界上有自己的責任。

身為學生的責任、照顧他人的責任、對於關係的責任、對於親子的責任...等。

而這些責任,可能是我們自己扛起來的,也可能是不得不。


在這之間,我們思考著能不能為自己承擔、為自己作主。

就像,這個世界給與我們自己的天賦、自己的使命,也會有自己的承擔。


回到自己。

你呢。

你現在的身分有哪些責任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比比-avatar-img
2024/04/04
老師您好!我認為我目前的責任就是要好好的保持健康並且努力的向前邁進 也準時的去上學🎒不要讓家人擔心💙
七雨-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4/05
比比 試著承擔責任,能讓自己變得強大且更自信的踏穩每一步。慢慢走吧,看著路上的風景,同時也用心感受家人與朋友們的愛!
avatar-img
下著雨
106會員
100內容數
紀錄作者的日常和覺察。
下著雨的其他內容
2025/03/19
十年憂鬱症歷程,從傷痛到溫柔與勇敢。紀念一個與憂鬱共存的十年,以及曉在療癒與成長之路上的點滴體悟。
Thumbnail
2025/03/19
十年憂鬱症歷程,從傷痛到溫柔與勇敢。紀念一個與憂鬱共存的十年,以及曉在療癒與成長之路上的點滴體悟。
Thumbnail
2024/08/26
每年的6月29日是國際白疤日,象徵著每道疤痕背後都隱藏著一段辛苦的歷程和勇敢的故事。這篇文章思考疤痕對個人的影響,是否能夠抹去過去的傷痛,以及帶著傷痕生活的美麗與勇氣。透過對曉的故事,我們能更深刻理解傷痛與復癒的過程。
Thumbnail
2024/08/26
每年的6月29日是國際白疤日,象徵著每道疤痕背後都隱藏著一段辛苦的歷程和勇敢的故事。這篇文章思考疤痕對個人的影響,是否能夠抹去過去的傷痛,以及帶著傷痕生活的美麗與勇氣。透過對曉的故事,我們能更深刻理解傷痛與復癒的過程。
Thumbnail
2024/07/25
此篇文章描述作者即將迎來獨立生活的日子,練習著靠自己完成每日任務和工作,努力適應新環境。儘管有些緊張,相信自己能克服困難,感受到世界的溫柔與善良。這段過程中的酸甜苦辣,都是成長的一部分。放心去嘗試,迎接新的生活與挑戰。
Thumbnail
2024/07/25
此篇文章描述作者即將迎來獨立生活的日子,練習著靠自己完成每日任務和工作,努力適應新環境。儘管有些緊張,相信自己能克服困難,感受到世界的溫柔與善良。這段過程中的酸甜苦辣,都是成長的一部分。放心去嘗試,迎接新的生活與挑戰。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把一切都歸給外在相對於自己負責實在是輕鬆得多,我們就會直接把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推卸責任到外在的人事物上。
Thumbnail
把一切都歸給外在相對於自己負責實在是輕鬆得多,我們就會直接把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推卸責任到外在的人事物上。
Thumbnail
為什麼要承擔個人責任? 承擔個人責任是對自己的生活和進步負責。這是個人成長和發展的關鍵。當我們能夠承擔個人責任時,我們才能開始掌控自己的生活,克服挑戰,並實現自己的目標。正如雪莉所說:「我希望我的團隊勇於冒險,若是我們心裡有恐懼,就不願承擔風險,也就無法全方位地成長。」這說明了承擔責任不僅能促進個
Thumbnail
為什麼要承擔個人責任? 承擔個人責任是對自己的生活和進步負責。這是個人成長和發展的關鍵。當我們能夠承擔個人責任時,我們才能開始掌控自己的生活,克服挑戰,並實現自己的目標。正如雪莉所說:「我希望我的團隊勇於冒險,若是我們心裡有恐懼,就不願承擔風險,也就無法全方位地成長。」這說明了承擔責任不僅能促進個
Thumbnail
滿足別人的期待,做好,甚至做到別人期待再高,我以為我的負責指數算高。 但斷掉工作、決定不被家人影響、投入挖掘自己的收入來源和未來時,我發現我根本沒有那個為自己負責的本事,我仍期望家人給予關心和支持,我仍期望重要他人看懂我的脆弱和難堪,給我我想要的,當別人比我好時,我沒有好好鑽研自己,反而是用苛刻的
Thumbnail
滿足別人的期待,做好,甚至做到別人期待再高,我以為我的負責指數算高。 但斷掉工作、決定不被家人影響、投入挖掘自己的收入來源和未來時,我發現我根本沒有那個為自己負責的本事,我仍期望家人給予關心和支持,我仍期望重要他人看懂我的脆弱和難堪,給我我想要的,當別人比我好時,我沒有好好鑽研自己,反而是用苛刻的
Thumbnail
現代人不婚不生,想要把所有時間都留給自己和家人。一旦婚與生,就是無止盡責任的開始,責任若能與得到成正比,也許還能勉強湊合,可惜現代人越加重視自我感覺,對責任已經不願無條件承擔。何謂責任,責任就是每個人都能安份守己,有守有為,不貪求不推卸,腳踏實地做好自己的本份。如果能做到這樣的程度,婚不婚、生不生其
Thumbnail
現代人不婚不生,想要把所有時間都留給自己和家人。一旦婚與生,就是無止盡責任的開始,責任若能與得到成正比,也許還能勉強湊合,可惜現代人越加重視自我感覺,對責任已經不願無條件承擔。何謂責任,責任就是每個人都能安份守己,有守有為,不貪求不推卸,腳踏實地做好自己的本份。如果能做到這樣的程度,婚不婚、生不生其
Thumbnail
作者的話: 「做自己」是很長的一個過程, 我們會藉由理解自己、調和內在衝突、逐漸能為自己負責。 成為自己並不容易,但每當完成一個階段, 我們會越來越感到內外一致的喜悅和感到自己無所不能的力量。 ◎理解自己的方式可藉由他人回饋、深度談話、回顧自己的日記、諮商、或各種探索團體。
Thumbnail
作者的話: 「做自己」是很長的一個過程, 我們會藉由理解自己、調和內在衝突、逐漸能為自己負責。 成為自己並不容易,但每當完成一個階段, 我們會越來越感到內外一致的喜悅和感到自己無所不能的力量。 ◎理解自己的方式可藉由他人回饋、深度談話、回顧自己的日記、諮商、或各種探索團體。
Thumbnail
做自己,淺意是做自己喜愛的事,深意是做自己認可的事,但結果不一定是自己喜樂的,因為變數太多,終究還是得自己承擔。 做自己,言行舉止都按自己意願發展,其實是很困難,除非隱居山林與世無爭,既然活在人世間,做自己一定有兩種結果,一則是有人認同,另一則是有人反對,當認同人多時,也許對做自己更坦然點
Thumbnail
做自己,淺意是做自己喜愛的事,深意是做自己認可的事,但結果不一定是自己喜樂的,因為變數太多,終究還是得自己承擔。 做自己,言行舉止都按自己意願發展,其實是很困難,除非隱居山林與世無爭,既然活在人世間,做自己一定有兩種結果,一則是有人認同,另一則是有人反對,當認同人多時,也許對做自己更坦然點
Thumbnail
試著去回答:世界上人這麼多,為什麼是你來做這件事。
Thumbnail
試著去回答:世界上人這麼多,為什麼是你來做這件事。
Thumbnail
在這個世界上,我們都有許多不同種類的責任需要承擔,然而我們也需要思考能否為自己承擔、為自己作主。這篇文章討論了責任的種種,以及我們如何回到自己,為自己的身分來承擔責任。
Thumbnail
在這個世界上,我們都有許多不同種類的責任需要承擔,然而我們也需要思考能否為自己承擔、為自己作主。這篇文章討論了責任的種種,以及我們如何回到自己,為自己的身分來承擔責任。
Thumbnail
你的一生,除了自己誰也不能為你負責。相信自己能做好決定,養成自己思考的習慣,不要隨意附和別人,大膽地承擔失敗的後果。 只要你認真做了,只要你比昨天做得好,就應該為自己喝彩,為自己加油鼓掌!感知喜悅自己豐富才能感知世界豐富,自己善良才能感知社會美好,自己坦蕩才能感受生活喜悅,自己成功才能感悟生命壯觀!
Thumbnail
你的一生,除了自己誰也不能為你負責。相信自己能做好決定,養成自己思考的習慣,不要隨意附和別人,大膽地承擔失敗的後果。 只要你認真做了,只要你比昨天做得好,就應該為自己喝彩,為自己加油鼓掌!感知喜悅自己豐富才能感知世界豐富,自己善良才能感知社會美好,自己坦蕩才能感受生活喜悅,自己成功才能感悟生命壯觀!
Thumbnail
我在要求環境給我想要的同時,我有沒有先給予環境想要的?  即將邁入三十大關,一直以來,我都以為自己是一個很獨立的人,但最近卻因為生活陸續出了一些狀況,我開始仔細回想過往與爸媽、伴侶甚至是自己的工作的狀況,發現每當面對問題的時候,腦中第一個浮現的想法是「為什麼你都不幫我?」 不可否認即便到了
Thumbnail
我在要求環境給我想要的同時,我有沒有先給予環境想要的?  即將邁入三十大關,一直以來,我都以為自己是一個很獨立的人,但最近卻因為生活陸續出了一些狀況,我開始仔細回想過往與爸媽、伴侶甚至是自己的工作的狀況,發現每當面對問題的時候,腦中第一個浮現的想法是「為什麼你都不幫我?」 不可否認即便到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