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1/08/28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食在澎湖

    土魠魚麵
    土魠魚麵
    說起澎湖的吃其實有很多,每次看到比較不一樣,台灣少有機會吃到的就想分享給朋友,聽到朋友讚一聲:好吃,真是得意又開心,真有在地人引以為傲的心態了。 澎湖風味特產最為一般熟知的像:仙人掌冰、黑糖糕、冬瓜糕、鹹餅、金瓜米粉、澎湖菜瓜等等;我不是饕家,沒資格介紹美食,只想聊聊一些個人比較知道或喜歡的吃食,東西好不好吃當然是個人喜好不同,對我來說合自己口味就是好吃,我喜歡。 有次碰到幾個觀光客詢問: 「哪裡可吃到真正在地味的食物,而不是一般遊客常吃的那些?」 這個問題當然是有點難回答,遊客口耳相傳的那些雖然也是當地飲食,但算不算真正在地味呢?據我所知,不同村莊都有不同的在地味食物,有些還蠻有特色,不是當地村落的人也許不知道;一般人可能比較有聽過的像是望安的酸瓜,在其他地方就較不容易吃到,我也曾嚐過竹灣一位友人自己手做的南瓜糕,堪稱美味,個人非常喜歡,因此如果想吃純正在地味的話,我想可能要先交幾個當地的朋友,希望能有機會到朋友家作客或帶去村落尋訪才能嚐到吧?
    **************************
    澎湖冬天有三金: 一、綠金~綠色海菜 每年1月至3月左右,沿岸岩礁一片翠綠,潮間帶生長的淺海岩礁的藻類植物,一旦起了溫暖的南風,海菜就會從潮間帶的岩礁剝落,因此,海菜僅有短短的2個多月的產期,天候愈冷,海菜的品質愈佳;此時也是民眾賺外快的時機。 沿海漁村的民眾會帶著竹片及簡便的簍子到潮間帶撈拾海菜,當地稱之「遛海菜」。價錢雖不是挺貴,但如果產量豐,如果人手多,撈得多,也是一筆不小的收入 但是處理野生海菜也是不容易的,需要不斷反覆沖水,撈、洗、脫水、挑除雜物、晾乾等程序;再予以簡易加工販售賣錢,洗乾淨可冷凍、冷藏或曬乾,保存期蠻長的。
    二、白金~土魠魚 農曆年前洄游至澎湖海域的土魠魚,剛好是最鮮美的時候,是三金中價格最昂貴的,村中有人捕回來是整條整條賣的,越大的魚單價越貴~它的算法是:例如一條4.5公斤的每斤如果是350,7.8公斤的每斤可能就要4、500元,十幾公斤以上的就更貴了,也就是說如果買兩條共十公斤魚會比買一條魚十公斤的還便宜,當然啦,因為越大的魚越鮮美所以才越貴;我不知道是這邊賣魚這種算法還是各地漁人都如此算法? 這讓我想到一件事:澎湖人做生意的邏輯有點奇怪: 有一次老公想吃章魚,叫同學去認識的漁家買,漁家說:章魚一斤750,但是賣完了,不過我有去年的,一斤800。 他回來跟老公說,大家一聽都傻眼了,認為哪有這個道理,陳年的比新鮮的貴,又不是酒還愈陳愈香的?結果商家的解釋:冷凍這麼久不用加電費喔~~ 如果是你,買不買呢? 看大家買土魠魚還是一條兩條的抓,一條3.5千甚至上萬的好像買的都不皺眉頭。 這麼大的魚,一般賣家都會幫顧客切塊,一塊一包真空包裝,冷凍起來其實還可保存蠻久的;而當地人買土魠魚其實自己吃的並不會留很多,大都是寄給台灣的親友,也許自家只留下魚頭魚尾,反正現在冷凍宅配很方便,而且給自己的孩子吃當然不心疼啦。
    三、黑金~姑婆嶼的野生紫菜 紫菜在澎湖種類不少,還有人工培植的,當然野生的紫菜品質較優,吃起來口感、價錢也跟人工種植的差很多,野生岩礁上的紫菜在澎湖屬姑婆嶼的品質最好,這島嶼的紫菜採收權屬於白沙鄉赤崁村的,就算是澎湖人也不是很多人吃過姑婆嶼的紫菜,因為是野生的產量當然少,大家採摘回來後自己吃或分送親友,拿來賣的數量就不多了。我剛好住在赤崁,很有機會可嚐到這美味紫菜,而送給台灣親友更是人人稱讚的。 這種紫菜產量豐不豐要看天氣,天氣越冷風越大海水潑打在礁石上紫菜就長得越好;每年冬天紫菜開始生產時,村子裡就會僱人去看守防止有人盜採,生長到一定程度就選個好天氣專船載去姑婆嶼,等時間到鳴炮大家才能開始採摘,兩小時說停就結束,摘得多少各憑本事;要去摘的人事先須在廟裡購買紫菜單,一張七、八百或一千,每年不同,限戶籍在赤崁才能買而且每人限買一張,但是去採的時候認單不認人,可以買了單僱人去採無妨。看當年的生產情形,有時可採2~3次,生產不好能採一次就不錯了。這些媒體都報導過,能搜尋到採摘實況的影片觀賞。 野生紫菜採回來後就是風乾處理,乾的姑婆嶼紫菜現在每斤要一千多,故有澎湖黑金之稱。聽起來似乎很貴,我如果買回來就把它分裝小袋,冷凍起來要煮就拿一包,煮成三、四人份的一鍋湯,一斤可分成20份左右,這樣算起來貴不貴呢? 姑婆嶼的紫菜口感很脆,久煮不爛,煮熟呈深墨綠色而不像一般紫菜是紫黑色,曬乾以後放在冷凍庫可保存經年,而且根據研究,紫菜的營養價值高,具有降低血壓及治療甲狀腺腫的療效,可說是非常美味的天然養生食品。 原本我不是很喜歡吃紫菜、海菜之類的,但是吃過這種紫菜之後就愛上它,而且其他的紫菜就吃不慣,嘴已經被養刁了。 由於澎湖的紫菜好吃,當地人也發展出不少紫菜食譜,最方便的當然是煮湯,紫菜蛋花湯可能台灣人最熟悉,但澎湖當地人偏愛紫菜煮魚湯,小魚乾或大魚塊加紫菜是他們最愛,只是我這台灣人並不是很喜歡吃這種口味,寧可煮蛋花湯,但都被外子說珍貴的紫菜被我浪費了,哈哈!但他有時一大塊土魠魚煮一碗泡麵又怎麼說呢? 大家知道澎湖很有名的金瓜炒米粉,可能不知道紫菜炒冬粉更具美味,紫菜需要是澎湖的野生紫菜才夠味,因為野生紫菜產量有限,餐廳不太可能提供這道菜,這道菜只能算在地人的家常菜,外地人要吃須得看機緣。
    *************************
    海膽炒蛋 澎湖還有項有名的菜:海膽炒蛋,這個也要看季節及產量,不是生產期當然在餐廳有時也可吃到,那是冷凍保存下來的;處理海膽是很辛苦的,須用工具將一顆顆長滿尖刺的海膽殼剖開取裡面的肉,一堆海膽挖出來也沒多少,每到海產盛產期,就會有幾個因為處理海膽而手過敏的人到診所求診,讓我覺得吃這道菜有點奢侈;記得當年第一次到澎湖,婆婆就煮了這麼一道海膽炒蛋招待我們,那種滋味讓我十幾年來難以忘懷,回澎後有機會再吃到,不知是因為調理方式不同還是心境的關係,雖然也是很好吃,但感覺就是味道跟第一次吃到的不同,或許,婆婆的做法剛好合我口味吧? 但是話說回來,海膽在淺海生態中扮演重要的清道夫角色,因為牠們主要是以海中的藻類為食,一直捕抓海膽讓他們越來越少,過多繁殖的藻類容易附著在珊瑚身上,致使珊瑚逐漸白化而面臨死亡,連帶的魚類跟其它生物也會跟著消失,整個海域的生態即將改變,為了維護我們賴以生存的海洋,這道美食還是少吃為妙。人不吃海膽不會死,但濫捕海膽,海洋卻可能會死,不只是海膽,各類魚鮮也是一樣,很多人為了生計罔顧道德,連幼小的魚苗都抓捕,因此魚穫量越來越少,也同樣是斷了自己子孫的路。縣府當局其實對幾種海產類都有限制捕抓的時期,禁採時被抓到都處以很重的刑罰,但多少還是會有人心存僥倖的。
    澎湖還有許許多多美食,像是澎湖絲瓜,澎湖茼蒿,品種都跟台灣不同,別具風味;只是對於吃,我不是那種喜歡每種東西都去嚐嚐看的人,通常喜歡哪家的口味跑的就是固定那幾家,點的也是固定幾道吃食,所以,有很多好吃的我並不知道;現在網路發達,如果有人在網路上宣傳,就會有很多人慕名而來,外垵有一家早餐店賣的刈包就是因為網路宣傳名氣大起來的,聽說澎科大的學生,有不少人半夜往外垵跑,就是為了趕在清晨吃那間的刈包;我也曾在去外垵時因慕名而去買來吃,還真的蠻不錯。 但是網路宣傳不可盡信,有些名氣不錯的其實不是真的那麼好吃,如果在飢腸轆轆時剛好看到有吃的可能都很美味吧;對於飲食,好不好吃其實跟品嚐時的心境有很大關係的。我在國中時代,下午第一節下課時,福利社總會湧入較多人潮,因為剛出爐的麵包送來了。 我的家庭除了日常三餐,沒有吃宵夜點心的習慣,鮮少有零食,三餐都是母親自己打理好,所以也很少會去買麵包,剛出爐的麵包對我是極大的誘惑,偶而有零用錢也會去買一個來解饞;記憶中最深刻的就是白吐司,沒錯,白吐司,很香還帶點淡淡的鹹味,有時候還喜歡用手把它壓實了增加口感;出社會工作以後,要吃麵包的機會就多了,但是很奇怪,不管是早餐店或麵包店的吐司,吃起來就是沒味道~沒有那個淡淡的鹹味,難道,難道只有家鄉的麵包店會在土司裡加點鹽?到今天,走過不少地方,就是沒吃到那種土司。 國中剛畢業那年,一次跟好友一同到台中找朋友,他帶我們去第一市場去吃最有名的一家蜜豆冰,當蜜豆冰端上桌時,還真讓我們兩個土包子開了眼界,在鄉下小冰店只有清冰、四果冰(冰裡加四種蜜餞),何曾吃到這麼豐富材料的冰,吃在嘴裡那個味道更不用說了,當時感覺滋味無窮,心中一直念念不忘。 幾年後在台中工作,再去那家冰店,吃起來卻感覺沒有那麼好吃了。也許,有些味道,真的只能存在記憶中吧。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