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疫年記事|也來寫三級生活(偽)指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現在要判斷疫情發展的曲線還太早,180/206/333是高點還是起點都很難說,正如各位所言,台灣人的防疫意識很強悍,兩星期不出門絕對沒什麼問題。

但是,還有許多人需要出門工作、南部還有些大叔大嬸以為疫情是北部人的事情、這些無疑都增加防疫變數,而英國變種病毒和去年疫情開始的武漢病毒完全不在同一個等級,傳染性極高,所以什麼「看好了世界,台灣人只示範一次,在兩週內解除三級」的信心喊話還是少講,期望值越高,後面就越難撐下去,各國已經為台灣演釋過很多次:只要世界疫情不解除,要封幾週都有可能。

(正在打這篇當下雙北已經停課)

抗疫是持久戰,如果現在是起點,讓我來分享已經被封到懷疑人生2.0版之以實戰心得:

發熱可能只是中暑、喉嚨癢和流鼻水應該是季節性過敏

大概住在國外的朋友都曾信誓旦旦自己在某個時間點已經得過COVID,因為當時「很奇怪,半夜會燥熱、胸口燜、整天都懶洋洋的,而且肌肉很痠痛。」不過,我懷意這就是對疫情新聞的焦慮感大規模引發人們的更年期症狀提早到來而已。

而整個2020-2021年,無論咳嗽、發燒、心悸、打噴嚏、流鼻水、腰酸背痛、眼角膜發炎、晚上失眠時都會想:喔!這一天終於來了嗎?沒有,這一天始終沒有來,多數時候真的是自己嚇自己,所以千萬不要因此就跑去快篩,也不要隨便憑此懷疑周遭的人。

已經2021年,如果沒有什麼可疑接觸史,與其憑上述症狀判斷,不如請吳伯毅還是熊貓們外送鹹酥雞到家,如果你還能聞到九層塔,應該是沒事。

囤日用品真的還不是時候,但有機會多買一包衛生紙也無妨

去年安省宣布封城時,其實我家櫃子裡已經有五大包衛生紙,某人超前部署,二月時每次出門都偷偷買一包。當時覺得這行為很神經,然經過這一年,我對「在疫情開始前多買點衛生紙是沒必要的行為」的看法改變了:因為無法預測疫情會走高還是走低,衛生紙用完而疫情又來到嚴峻之時,你絕對不想冒著什麼風險只為了去外頭買衛生紙(更不用提當時在多倫多市區想進大賣場幾乎都得在刺骨的冷風中排隊一小時)。

當然,台灣有好鄰居便利商店,臨時買衛生紙很方便,不過假如疫情變得更嚴重,真的升四級,你絕對不會想把買東西的機會浪費在衝下樓買衛生紙。

話又說回來,如果疫情在兩星期內就能壓下來,任何囤積日用品都沒必要;反之,如果疫情無法控制而待在家裡的時間拖長了,那出門採購日用品和食物會成為你生活中唯一能夠指望的樂事,吃不到新鮮食物你會感到絕對悲慘,所以千萬不要現在就把全套做完了。

好消息是確診數多少已無差別

很多人以為當數字一直上升時會感覺恐怖,其實不然,既然已經進入社區感染,確診人數之於社區裡的你我已經無差別,只是帳面數據而已。當數字下降時可以悄悄鬆口氣,但數字上升時,也不用因此太害怕,我目前生活在已經封城一個月多後確診數還在單日2500的地方,其實也活得挺好的。

宅之正道

對抗社區感染的辦法不外乎就是戴緊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在超市排隊至少和前後維持一米距離等,然後最重要的還是:

宅。

不要覺得自己應該沒事就隨便見人,你不可能知道自己到底有沒有事,也不要怪政府(可能停班)停課,對付擴散力極為兇猛的變種病毒,真的只能靠不接觸來阻斷傳染,所以如果有阿公阿嬤想念孫子,一定要好好告訴他們視訊不是不孝,而是保護。

如果一蹶不振也沒關係

這個世界有幾億個人在過去這一年中都是於持續徬徨、希望失望無間輪迴、以及不知道該怎麼辦又或者知道怎麼辦卻不能怎麼辦中渡過,假如這兩個星期你覺得沮喪或是覺得生活變廢了,別太擔心,你絕對正常。

千萬不要因為頹廢而內疚,要知道:在社區大規模感染期間,只要保護好自己沒染疫,就是成就!!

現在開始看文森佐還不晚

宅在家時心情要放鬆,追劇名單和電動設備要有。

但是什麼太心塞的劇還是電影就別看了,不要看任何會讓你感傷落淚、加深沮喪感的影視節目,也不要讀什麼會讓你鑽牛尖並苦思人為何終將孑然一身這類太過哲學的書籍,這一年我看劇看書看著看著就哭起來的情境,反反覆覆地經歷好幾次,每一次只會想這場抗疫之戰真心沒有盡頭,而人生已經無望。

所以一定要看笑得出來的爽劇

至於邊看劇邊深蹲、仰臥起坐、伏地挺身、各式伸展操這種事情應該就不用我多提醒了。

就算只是一張椅子和一個踏腳墊,也要在家畫出勢力範圍

假如你是自己住,那恭喜你,不用跟人類常相左右。但最好也在小套房裡劃出工作區和娛樂區,該工作時工作、該玩樂時玩樂。

假如是一家人被關在一個公寓裡,老天保佑你們(合掌)。即使是最恩愛的夫妻/情侶、最寵孩子的爹娘,要24小時長時間相處,大家都會崩潰。我和老公的做法是劃定勢力範圍,地理上和時間上,一方一時只有一人,嚴禁干涉,略可維持婚姻。

現在說焦慮都還太早,但焦慮也遲早會來,總之,大家保持信心,估計到了週末就會知道這會是一場勝利在望的閃電戰還是曠日廢時的壕溝戰,屆時再作打算吧。

希望大家都平平安安。



raw-image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請在自介下方的綠色圈圈拍手5次↓↓,助我得到實質的回饋,謝謝!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方格子 vocus-avatar-img
2021/05/25
您好,欲參加「臺灣郎的疫情日記」徵文抽獎活動,請幫我們tag正確的"臺"字,我們才有辦法搜尋到您的關鍵字,以及這樣才算是正式參加徵文活動喔! https://vocus.cc/article/60a0b626fd89780001b2b6e2
avatar-img
捲|YZ的沙龍
52會員
47內容數
寫奇幻學術旅程上的所見所聞,會盡量不清議時事(我說盡量),並保持理智而幽默的書寫,若鬱期來襲,則文字可能會極度感性。
捲|YZ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5/30
而且和所有住在海外的台灣人一樣,批評當地政府的防疫政策或是其他不守規則的民眾時,我們心裡都是想著:如果是台灣政府或台灣人絕對不會這樣。現在回想起來,當時是打哪來的自信?
Thumbnail
2021/05/30
而且和所有住在海外的台灣人一樣,批評當地政府的防疫政策或是其他不守規則的民眾時,我們心裡都是想著:如果是台灣政府或台灣人絕對不會這樣。現在回想起來,當時是打哪來的自信?
Thumbnail
2021/04/24
台灣就像一個在全球危機四伏中緊繃著生活時能夠喘口氣的港灣,讓我得以上岸享受片刻寧靜,可是,自己的人生航程仍行駛在疫情曲線起伏的加拿大,疫情是不會結束,無論情願不情願,危險與否,都只能回我城與之共存。
Thumbnail
2021/04/24
台灣就像一個在全球危機四伏中緊繃著生活時能夠喘口氣的港灣,讓我得以上岸享受片刻寧靜,可是,自己的人生航程仍行駛在疫情曲線起伏的加拿大,疫情是不會結束,無論情願不情願,危險與否,都只能回我城與之共存。
Thumbnail
2021/04/20
在我還沒意識到第二波疫情高峰結束前,安大略省在初春宣佈第三波疫情來了,省政府一而再再而三宣布封城,也沒能擋下三種變種病毒交相侵的威力,曾經還算聽話的安大略省也逐漸走向歐式自由和天擇。
Thumbnail
2021/04/20
在我還沒意識到第二波疫情高峰結束前,安大略省在初春宣佈第三波疫情來了,省政府一而再再而三宣布封城,也沒能擋下三種變種病毒交相侵的威力,曾經還算聽話的安大略省也逐漸走向歐式自由和天擇。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2021年7月27號台灣迎來降二級的微解封,雙北於8月3號才正式開放內用。 歷經兩個多月的三級警戒,緊縮管控,迎來的微解封,在奧運精彩比賽的背景音樂中,防疫新生活,口罩不離身,隔板能隔起的是一段距離,但隔不了相聚的心。
Thumbnail
2021年7月27號台灣迎來降二級的微解封,雙北於8月3號才正式開放內用。 歷經兩個多月的三級警戒,緊縮管控,迎來的微解封,在奧運精彩比賽的背景音樂中,防疫新生活,口罩不離身,隔板能隔起的是一段距離,但隔不了相聚的心。
Thumbnail
台灣沒有封城,我寫不出封城日記。只是將親眼所見記錄下來。如果有第二篇,也不知道會寫什麼。
Thumbnail
台灣沒有封城,我寫不出封城日記。只是將親眼所見記錄下來。如果有第二篇,也不知道會寫什麼。
Thumbnail
40幾天的三級警戒.   (已經不想去記清楚幾天過去了!!) 多數的時間跟移動地點就是家裡->公司.公司->家裡的來回.跟偶爾去去賣場或是傳統市場採買.小7取貨.就沒多餘的移動地點了!!(夠乖吧!) 但是也因為這樣.看著新聞每天一直播...哪裡出現染疫案例幾個.哪裡傳出疑似案例.等等的....
Thumbnail
40幾天的三級警戒.   (已經不想去記清楚幾天過去了!!) 多數的時間跟移動地點就是家裡->公司.公司->家裡的來回.跟偶爾去去賣場或是傳統市場採買.小7取貨.就沒多餘的移動地點了!!(夠乖吧!) 但是也因為這樣.看著新聞每天一直播...哪裡出現染疫案例幾個.哪裡傳出疑似案例.等等的....
Thumbnail
而且和所有住在海外的台灣人一樣,批評當地政府的防疫政策或是其他不守規則的民眾時,我們心裡都是想著:如果是台灣政府或台灣人絕對不會這樣。現在回想起來,當時是打哪來的自信?
Thumbnail
而且和所有住在海外的台灣人一樣,批評當地政府的防疫政策或是其他不守規則的民眾時,我們心裡都是想著:如果是台灣政府或台灣人絕對不會這樣。現在回想起來,當時是打哪來的自信?
Thumbnail
不會網路、沒有朋友,沒人幫忙,這些社會地位上的劣勢,在疫情肆虐下成了一種被檢討的破口,就像前幾日工人因工作沒辦法長期戴口罩而被檢舉,但我們都不是他們,在冷氣房裡全天候戴著口罩不困難,在冷氣房裡做瑜伽做菜可以很優雅,但「非必要不出門」的響亮口號,多少社畜聽了也只能笑笑?
Thumbnail
不會網路、沒有朋友,沒人幫忙,這些社會地位上的劣勢,在疫情肆虐下成了一種被檢討的破口,就像前幾日工人因工作沒辦法長期戴口罩而被檢舉,但我們都不是他們,在冷氣房裡全天候戴著口罩不困難,在冷氣房裡做瑜伽做菜可以很優雅,但「非必要不出門」的響亮口號,多少社畜聽了也只能笑笑?
Thumbnail
圖片 疫情增溫後,雖然台灣並沒有宣布封城,但人民的自主封城早已開啟,並且也都開始在家工作和上課了。這樣長時間待在家的日子,來到了第四天了,大家的心情還好嗎? 隨著確診數並未減少,“ Stay Home”的時間可能會增長。「或許更讓人害怕的不是病毒,而是不能與想念的人見面的孤獨。」 圖片 新冠肺
Thumbnail
圖片 疫情增溫後,雖然台灣並沒有宣布封城,但人民的自主封城早已開啟,並且也都開始在家工作和上課了。這樣長時間待在家的日子,來到了第四天了,大家的心情還好嗎? 隨著確診數並未減少,“ Stay Home”的時間可能會增長。「或許更讓人害怕的不是病毒,而是不能與想念的人見面的孤獨。」 圖片 新冠肺
Thumbnail
如果現在才是抗疫真正的起點,身為住在所謂「國外」、被封城封到懷疑人生的我,一定要趕來寫一篇封城生活指南,希望能讓在台灣的大家心情好一點。
Thumbnail
如果現在才是抗疫真正的起點,身為住在所謂「國外」、被封城封到懷疑人生的我,一定要趕來寫一篇封城生活指南,希望能讓在台灣的大家心情好一點。
Thumbnail
生活的種種不順, 好似就在提醒我們,日常有多值得感恩。 或許用太過溫柔的方式,我們就不會警醒。 所以生活常常有些過於激烈的明示暗示, 如此才能喚起我們的覺知。
Thumbnail
生活的種種不順, 好似就在提醒我們,日常有多值得感恩。 或許用太過溫柔的方式,我們就不會警醒。 所以生活常常有些過於激烈的明示暗示, 如此才能喚起我們的覺知。
Thumbnail
不是啊,為什麼我的生活好像又繞回2020年3月?所以我們還有幾集可以逃R
Thumbnail
不是啊,為什麼我的生活好像又繞回2020年3月?所以我們還有幾集可以逃R
Thumbnail
Covid-19爆發到現在已經五個多月了。這場疫情成為席捲全球的超級大流行,世界各地都瀰漫著緊張與恐懼交加的氛圍,各國防疫的情形也都各不一樣,我們都很開心台灣是非常成功的。大家應該都具備基本的防疫知識,網路上也有很多媒體、文章整理出疫情爆發可用的線上學習資源。不過今天我們想談的比較特別一點,針對Co
Thumbnail
Covid-19爆發到現在已經五個多月了。這場疫情成為席捲全球的超級大流行,世界各地都瀰漫著緊張與恐懼交加的氛圍,各國防疫的情形也都各不一樣,我們都很開心台灣是非常成功的。大家應該都具備基本的防疫知識,網路上也有很多媒體、文章整理出疫情爆發可用的線上學習資源。不過今天我們想談的比較特別一點,針對Co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