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07|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虎豹樂圃/虎豹別墅  小遊小感

    這一天忙著隔天的搬家,一早將兩箱大包裹搬去郵局,下午又將書籍拿去捐,回家稍微打掃一番,發現還有點時間,因為是非假日而且快到關門時間,便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情搭上計程車,再跑一趟虎豹別墅碰碰運氣,雖然到現場看到人群沒有像前一日多到讓人轉身就走,但看到仍有不少人在排隊還是蠻驚訝的,只能耐下心子等候,終於趕上最後一批進去參觀。
    虎豹別墅是由商人胡文虎在香港建造的一座別墅及花園,胡文虎是生於緬甸的華裔商人,早年與弟胡文豹合創虎標萬金油曾經創辦過星、馬、港一帶的星報系列的報紙,計有《星洲日報》、《星島日報》、《英文星報》等十二分報紙。虎豹別墅是不僅是1930年代有名的東南亞富商住宅也是香港著名地標,已經是香港重要的文化資產。就別墅的建築設計而言,糅合了中西建築的特色,胡文虎所採用中國式折衷主義,實為中西文化交匯下孕育的產物,反映了當時香港及東南亞地區殖民地歷史和當時的文化氣氛。別墅內的雕塑、裝置除了宣揚虎標藥業的製品,也融合了傳統的價值觀,花園融合了民間宗教、道教、佛教的概念。
    原本與虎豹別墅毗鄰的萬金油花園,是因當時首個為華人開放的公眾花園,由於胡文虎信仰佛教,因此花園有許多勸世向善的意涵,例如富有中國神話色彩「十八層地獄」的大型牆壁雕塑,成為許多香港市民的回憶,也是1930-1990年代社會的重要見證。
    走進虎豹別墅的花園,能看到一面黑色的雕刻,是地獄十殿的壁畫,依據道家對煉獄場景及佛教投胎轉世繪製而成,壁畫上方的八仙菩薩象徵天界。看到一位爸爸帶著兒子解釋壁畫說不要做壞事,可以想見當時的花園真的能發揮教化的意義呀。
    走進別墅後能欣賞到許多設計巧思,比如說裝飾紋路有花瓶象徵平安,西式的厚重木門則有通寶的裝飾。前起居室兩道圓形的門窗,使用了中國庭院的月洞門設計,玻璃繪製上彩色鸚鵡,有些熱帶風情,除了華美的木雕家具還有各式收藏品如玉器、象牙,能稍稍想像當時的氣派。四周還有說明牌介紹胡文虎家族的故事,印象深刻的一段是胡文虎養了一隻豹來思念弟弟胡文豹。
    屋內讓人覺得浪漫的一隅是一處圓形三面採光的會客空間,透過彩繪玻璃能看到窗外自然景致又稍有隱蔽感的角落,是非常適合談心或讓孩子嬉戲的所在。
    萬金油花園現已不付存在,只能從照片追憶,但部分雕像及地圖還保存在房間供民眾欣賞,仔細欣賞這些神像,赭黃、深綠、天藍用色雅致,表情動作、衣服摺紋細膩生動。
    沿著寬敞的樓梯而上,會注意到有兩件懸掛的長衫裙擺一直延伸,這7米長的長衫是由香港本地設計師製作,彩色印花衫使用絲綢而綠色則使用了悉莨紗。這件作品是虎豹樂圃「遊弦活樂」透過文化活動來推廣古蹟的計畫之一。兩件長衫將大宅的垂直空間連結起來,創造出既古典又現代的風情。
    最上層能看到牆面上有印度風格的雕像,這裡不是起居室,更為開闊,因屋主信佛,所以這裡是他祈禱之處。走到寬敞的露臺能欣賞到山景綠意。從志工口中得知,這個地方近年才整修好,交給民間音樂基金會營運,現在主要是音樂基金會經營成培育香港音樂的場所,提供各種音樂課程,還說覺得很符合胡文虎音樂及慈善的喜好。
    虎豹別墅自2011年納入《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劃》為少有以音樂模式推動古蹟活化的項目,虎豹樂圃以音樂、古蹟及藝術作為媒介、並融合社區打造成文化交流的平台,提供中西音樂教育。也因此參觀途中看見了被作為音樂教室的房間。還有電視牆播放著在這間別墅的音樂演出。不久之前虎豹樂圃才辦了10場線上音樂會。
    很開心能參訪虎豹樂圃,中式庭園為主融合西洋建築以及南洋風味的豪宅,有中式的古典、西式的莊重還有南洋的多彩熱情,此外還有用音樂教育來推動古蹟活化及社區連結的案例,交融運用新舊文化元素,再次感受到香港的文化活力!
    虎豹樂圃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用旺盛的好奇心,驚嘆世界的不可思議, 想在微不足道的事物,尋找浪漫樂趣; 自由自在地成為各種美好事物的過客, 以溫柔敦厚的眼來欣賞不完美的世界。 I want to admire the amazing of the world, and find romance as well as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