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水與環境】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

2023/03/23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拍攝於台中東海花園公墓
【風水與環境】
與漢寶德(1934-2014)教授的作品相遇,起源於大肚的磺溪書院,因參加活動而第一次蒞臨磺溪書院的我,驚訝於古蹟修復的完整及考證可相比於李梅樹老師對三峽祖師爺廟修復的用心了。
攝於台中大肚磺溪書院
攝於台中大肚磺溪書院 海棠門
於是,好奇之下開始查起當初修復的團隊,漢寶德三個字好記又特別的浮現,遇到他的作品時作者已過世了7年了。
身為建築界一頁歷史的漢寶德教授,教授當年從哈佛回台時因作品被評斷說不夠風水不懂風水,因而開始學習古籍經典裡所謂的風水,他認真地將【喪書】、【陽宅大全】、【地理新書】、【陽宅十書】、【八宅明鏡】、【陰陽地理風水全集】、【地理玄龍經】、【千歌訣】、【易經】、【洛書】等古籍一一細讀消化,比對仍存留的老建物做實證對照。成了這本知識厚實的【風水與環境】。
因本書內容繁複,近日因清明時節,故挑揀陰宅(墓)為這次文章的主題,再搭配個人在掃墓、墓區、古建築所觀察及木也建築徐老師教學內容等,一起來聊聊墳墓兩三事。
攝於台中東海花園公墓
一般社會大眾對於墳墓、死亡、墓區是避之唯恐不及的。諸多的禁忌與傳說,隔開生者與死者。然而,在學習田野調查及歷史考證後才發現,原來過往的蛛絲馬跡都藏在這裡。
每年清明,到墓園割草時,看著那墓碑,從剛開始認得的【X家歷代祖先】到學會看祖籍(通常寫於姓氏旁),例如:陳姓/穎川、林姓/西河等,再到土地公與龍神的認識,直到今日終於對墳墓的整體結構較完整的理解。
一個墳墓,述說的故事,除了他生從何來,血脈來自於哪?還有他家族的文化、歷史、種族、財力等,甚至可以看到他的子孫發展,哪門的子孫發展較好,文的還是武的等。先別開風水不談,墓上的文字,描述也是對家族的祝福,在文字中、在圖像裡、在雕飾中。
台灣因為數百年來,來來的去去的各國人士眾多,原住民、閩南客家、漳州泉州、西班牙、葡萄牙、荷蘭人、法國人、日本人等等,他們的曾經到訪的痕跡遺留在墓中、墓廟(大眾爺廟、日本人墓、禪寺、法國人公墓)中,台灣的墓如同小型聯合國般精彩,有西洋墓、回教墓、日本墓、台灣墓、台日混合墓等。
個人筆記
台灣墓典型的有墓碑、墓耳(墓碑的雙側石碑)、桌子(放供品同時也意喻亡者的餐桌)、伸手、曲手、柱頭、明堂、水口、旗桿(有功名的才有),墓碑後方的土丘,下方放著棺材或是骨灰,土丘高於明堂。明堂的左右兩側各是土地公(后土)及龍神,而水口通常開於土地公旁,象徵守財。
而墳墓的造型跟陽宅的三合院落竟如此的相似。
下面來提風水,以前不懂事沒好好了解時以為風水是種迷信,直到藉由文史、古厝甚至是生活應用才知道,風水是種生活,因為人是活在地球環境裡,並非活在太空包,風水正是環境。
風水兩字來自於晉【喪書】:「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風水之法,得水為上,藏風次之。」
所指的是人在生氣十足的地方,才能更好的活著。
每當進入一個空間時,有的空間充滿著壓迫感,有的空間明亮、通氣、清爽,不同的空間因有著不同的風水。
風很直白的就是空氣的流通,上風處下風處、季節性的風,過往的三合院在建造時,重點不在發建照,而是在對於光、風、地形的捕捉,因資源關係沒有電力的日子靠的是燭光,故觀測日照方向,調整採光及開窗是很重要的,而台灣氣候溼熱大小窗孔,馬背牆上的窗都是在做熱對流及風的引導。
風的重要性在這次的新冠疫情表露無遺,站在上風處咳嗽的患者,與站在下方處的你,不管你有沒有戴著口罩,那病毒飛沫早已沾上你全身。過往的社會因為醫藥不方便且時不時就有傷寒、霍亂、結核病等流行疾病,故風的應用在陽宅裡,也可說是一種通風換氣措施藉由風水流傳,來避免疾病盛行的好方法。
著名的穿堂煞,也是風的一種體現,在學習結核病疫調時,環安衛老師提到,當進入結核病患者家中時,有種類型是一個空間前後對向開窗,所以風從A點的窗直接進入到B點的窗,其他空間內空氣中遺留的飛沫懸浮顆粒(氣溶膠Aerosol),就仍然存在,繼續感染下一位進入到空間的人。
【水】因現代房屋與過往的極大差異,城市化下遠離了溪流、湖泊等,故舉古宅為例,水在東方代表著財富,在西方代表著情感的聖杯,在台中的摘星山莊,玉帶環腰的設計,正是典型的陽宅聚財設計,從後方的化胎一路環繞著左右護龍,直到前方的半月池,水匯聚於此代表著財富的寶庫,在物理上來說也是消防池,流動的水不生蚊蟲,孕育滋養著水生動植物。
攝於台中摘星山莊/化胎
攝於台中摘星山莊/半月池
攝於彰化虎山巖
攝於彰化虎山巖
前面提及陽宅的風水及設計,是因陽宅與陰宅的設計是極其的相似,那玉帶環腰的聚財設計,在陰宅(墳墓)則是子孫巷,土丘旁的小巷子,可供子孫走上去割草的那條環繞著土丘的小巷,而墳墓的明堂正如陽宅裡的明堂聚氣聚財。
【風水與環境】一書中提到,陽宅的天井稱之為明堂。明堂以方、勻、淨為佳。而墓碑前的那空間,正是明堂。也是【聚】之所在。
後面來聊聊龍脈與青龍、白虎。
基本款的墓後方有靠山,前面景色開闊,左青龍、右白虎。近處有案山、遠處有筆架山。
「凡宅左有流水,謂之青龍,右有長道,謂之白虎,前有汙池,謂之朱雀,後有丘陵,謂之玄武,為最貴地。」/【重校地理新書】
上面這段文字,比照墳墓的設計,再放大看地理上的溪流及山勢,即可見地理師挑地的巧思。
而龍脈部分在【地理人子須知】一書裡描述如下「風水中的山水,貴在交纏,須山大曲水大轉,若山一線直落,水不可能交結,故回龍顧祖為必要。」
這段話轉譯成現代的說法就是颱風天或大雨時,那種不彎曲直直通大海的河,山高水急下,水土流失,人財兩失。著名的例子莫過於當初民國56年基隆河的截彎取直,也導致汐止、五堵更加慘烈的淹水。
而風水師上課以此為例,台北盆地本是風水聚集之寶地,在截彎取直後,亂了風水掉了經濟最後風水師提出的補救的方法是關渡橋建立的攔截財氣。
龍脈放大地圖來看,有阿爾泰山、天山、崑崙山、祁連山、唐古拉山、喜馬拉雅山、大興安嶺、小興安嶺、長白山、太行山、秦嶺、武夷山、南岭、雪峰山、大巴顏喀拉山、陰山等。/【環境與風水】
從崑崙山下分三支,南支為長江、粵江分水嶺。/【環境與風水】
而從台灣來看,中央龍脈分內外支,內支宜蘭、基隆,西向金山、陽明山、圓山入首,外支關渡,苗、竹、觀音山入首。台北的兩支分支龍脈【披甲、帶庫】則在北投、天母;木柵、永和。/【環境與風水】
在書中還提到天干、地支、八卦、五行、北斗七星與數字等,有興趣的在自己慢慢看。
下面來看看其他有別於台灣墓的墓塚。
【西洋墓】
攝於加拿大溫哥華Mountain View Cemetery
台灣的知名的西洋墓如下:
法國公墓共保存1885年法軍於大沙灣所興建、1929年法國政府派員參加移管式時所建的墓碑,及1954年法國政府由澎湖遷建之墓塚。目前園區共有7座石墓、2座紀念碑和一座遷移記事碑,全數採用花崗石及砂岩塊雕鑿疊砌。/wiki
台灣曾有段有趣的歷史,本來台灣會被賣給法國,源於日本殖民政府剛開始治理台灣時是慘賠加上死傷慘重,瘧疾、熱帶、亞熱帶氣候不適應,台灣人民的反抗、以及原住民的反抗等,曾讓日本殖民政府想賣給法國交差了事,然而在日本政府大規模的進行調查研究、從產業(木業、糖業、樟腦、農業)發展潛能、熱帶醫學研究、公共衛生政策執行、水利建設、港口鐵路建設、人口普查、原住民研究、山林研究等等措施下漸漸地找出殖民統治的合適道路,也因次放棄把台灣賣給法國。「臺灣賣卻論」
【台大校長 傅斯年墓】
【旗津 葉宗禮墓】
【台中 吳鸞旂墓】
2.回教墓
攝於新疆 喀什 阿巴和加麻札
攝於新疆 喀什 阿巴和加麻札
阿巴和加麻札是17世紀的回教墓,精緻的磚貼及花紋,乘載著百年家族的榮耀,墓室內的地下埋葬著家族過世的祖先,地上則為空棺。
6年前到訪喀什時,是因為好奇著香妃墓長怎樣? 阿巴和加麻札也是著名的香妃家族的家族墓。
「在伊斯蘭教裡,人死後並非立即可往天國或是地獄,而是死亡後必須等待不知何時到來的最後審判。伊斯蘭的墓建築作為生者為紀念死者所建造的建築,也是死者等待最後審判的宮殿。伊斯蘭教徒死後,洗清遺體,以白布包裹,埋入地下。遺體放置方式是右斜腹而下,臉朝麥加方位放置。墓石多為棺柩形狀,再於其上蓋出容納墓石棺柩的墓建築,通常冠以圓頂。
四角型平面上架半球形圓頂,再用燒磚裝飾,內外都覆以磚塊的紋樣可說是伊斯蘭建築的一大特色。」/【伊斯蘭教建築之世界史】
攝於新疆
台灣的特色回教墓則有白先勇的父親白崇禧的回教墓
白崇禧將軍在歷史洪流裡,牽扯深刻的莫過於228事件,白先勇曾為此特別寫書澄清立場表示當年白將軍極力地勸服蔣政權在處理228時,切勿走全面撲殺的軍閥路子,建議以柔性勸服為主,並用廣播信心喊話。然而,在那尷尬的年代,公親變事主,後續的走向就不多說了。
3.日本墓
4.佛塔
攝於泰國大城ㄨ
攝於寮國 龍坡邦
在泰國、寮國的寺廟旁,總會有一圈亡者的佛塔圍繞著聽著佛音。
攝於寮國 龍坡邦
最後,來聊聊【墓廟】。
大眾爺、萬善公、義民廟等,這些大家耳熟能詳的稱呼,是祖輩們的慈悲所聚。
台灣早年因為移民們飄洋過海、九死一生,後面又有漳泉械鬥等等,存活下來的祖輩,將那些因各種原因變成無主孤魂沒能活下來、也沒人祭拜的其他人,收一收一起祭祀在大眾爺、萬善公、義民廟等墓廟。
北港有義民廟,祭祀著因林爽文、戴潮春事件而亡的義民,還有一隻因此事件亡故的義犬將軍。
台中梧棲的感化宮(大眾爺廟),更有著台灣歷史的縮影,祭祀的先人有荷蘭、西班牙、日本等等。(因港口城市關係,早年即有世界各地之船員、商人聚集)。聽廟方說乩童起乩時說的都是日文,自訴為日治時期的一位將士。
而高雄中山大學旁的知名景點【英國領事館】,除了西式建築外,另一側的十八王公廟,是18位康熙年間被冤殺的漁民,因遺體沖上西子灣,鄉民不忍收埋合葬供奉。原僅奉祀十八王公,後來廟方改為主祀玄天上帝。也因此由陰廟轉型了。
清明時節雨紛紛,春日往夏日邁進的時刻,當你拿起鐮刀、斗笠,備起運動飲料、冰飲,準備上山去割草掃墓時,別忘了仔細瞧瞧,墓頭上的蛛絲馬跡或許會發現更多有趣的事物。
攝於寮國 龍坡邦 Light Festival
參考資料:
1.環境與風水/漢寶德
2.伊斯蘭建築知識界史/深見奈緒子
3.木也建築徐老師講課內容
4.當地考察、與風水師訪談等
【書會自己找上你】 喜歡書,喜歡閱讀,喜歡文字與畫,喜歡故事與歷史 家住圖書館旁,疫情期間最讓我抓狂的莫過於圖書館沒開 平均每個月會讀3-5本書,每個人生的階段遇到的書、遇到的人不盡相同 在此分享閱讀心得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