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荷蘭 | 蘭學館【博物館巡禮】0.37 Huis van Loon 范龍之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位於國王運河(Keizersgracht)672號的范龍之家(Huis van Loon)第一任屋主是林布蘭大師的學生Ferdinand Bol,1884年才由范龍家族購入作為晚輩婚房。
從1884年到1945年,范龍家族都居住在此;最後一任屋主Maurits(亦為范隆家族成員)則在1960年成立Van Loon基金會,經整修後,1973年起成為對外開放的博物館。

"再發現"兩篇文章介紹的三家運河屋都在附近建議可以排在一起參觀。
以館藏來說三家各有特色,范龍之家的馬廄與花園、威利-豪修森之家的收藏品都是亮點;但若以咖啡廳來說,建議到亨徳利手袋和箱包博物館過一過19世紀上流社會的癮!
而如果有在蒐集KLM荷蘭皇家航空販售的運河屋模型的朋友,范龍之家就是83號模型的原型。

raw-image

這裡除了豐富的展品之外,最著名的是花園與馬房。

雖然身在國王運河(Keizersgracht)672號,我一直注意到隔壁670號屋頂上的日晷,心想當時富貴人家都會請建築師設計日晷以便計時;而范龍之家花園裡的日晷超大(相較隔壁)XD。

范龍之家是由荷蘭著名建築師Adriaan Dortsman在1672年設計的;房子頂部有四個雕塑,分別代表穀神、戰神、智慧女神和火神(Ceres, Mars, Minerva and Vulcan)。對建築史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對外牆再深入研究。
(該建築師也是市郊Naarden城堡星型防禦建築的設計師,還有現為法國總領事館和笛卡爾故居的瓦隆之屋Het Walenhuis)。

raw-image

馬房則是博物館在2009年重新買回原本附屬於房屋的馬車房,以便完整展示家族收藏的馬車和馬具。
資料上說曾經有一屆主人(不是范龍家)就是因為太癡迷養馬而破產,所以我們可以想見這馬房多美~(不臭、館內咖啡廳還設在馬房這裡~XD)

raw-image

剛提到這裡展品豐富,想跟各位分享的有它們的瓷器(那時候就有雙層防燙手杯設計!)、中式珍珠貝鑲嵌屏風*;日本德仁天皇還造訪過這裡!

*屏風上的詩詞 : "草深宜伏鹿,松老欲成龍"非常有意境! 而"伏鹿"諧音"福祿","福祿滿堂"與"望子成龍"都是非常東方的價值觀,但在這裡竟也一點都不突兀!。

raw-image

地下室的廚房,是一干服務人員的工作場所;衣櫃裡都是僕人的制服。
右上方的一片一片木板我記得是用來做壓整衣服的工具(記得我以前荷蘭公寓家的樓下大廳也有一台作為展示XD)。

raw-image

由於他們的社會地位*,這裡不僅僅是居住、還有包含辦公與宴客功能;所以可以看到很多稀奇的餐用具!

*男主人是當時的皇家狩獵長;而女主人索拉·范龍(Thora van Loon-Egidius)則是威廉敏娜女王(Wilhelmina)的貼身秘書(lady-in-waiting)。

raw-image

2017我來參觀時,躬逢這裡舉辦英國藝術家Gavin Turk土耳其鬱金香作品展,右上方的金色鬱金香雕塑便是展品之一。

右下小圖是當時的女主人索拉·范龍照片,有幸到二樓她的梳妝台往外望向中庭花園,也算過了一下癮~

左下方圖很好笑,不知Pieter van Loon是收藏還是製作者作品的人,也不知這個1850年、名為"猴子法庭 rechtbank der apen"的小雕塑是否在諷刺? 就像是有點"專家是一群訓練有素的狗"的意思?...


原【 蘭學館-037 華麗運河屋再發現(2) 范龍之家(Huis van Loon)】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vanity=NL.Hut&set=a.1728569413940488
#Huis van Loon范龍之家官網 (www.museumvanloon.nl)

<華麗運河屋>相關主題
0.35 華麗運河屋初登場 聖經博物館&攝影博物館
0.36 華麗運河屋再發現(1) 威利-豪修森之家&亨徳利手袋和箱包博物館
0.38 華麗運河屋最終章(1) 閣樓上的教堂(Our Lord on the Attic)
0.39 華麗運河屋最終章(2) 城市檔案室(Stadsarchief Amsterdam)

(後記)
寫這篇介紹、查資料時,看到來自鹿特丹的荷裔美籍作家房龍的姓氏,遍尋不著直接相關證據,因為往上查找房龍、往下查找范隆家族,會看到很多同名(Hendrik 和Willem)輪流出現,所以在這裡將范隆家族翻寫成范龍家族。

房龍是(1882-1944)二戰前著名作家、歷史學家和記者,以《人類的故事》、《寬容》、《聖經的故事》最為著名。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章魚太太543的沙龍
18會員
112內容數
2023/12/20
TEFAF 全文是“歐洲藝術基金會” -- The European Fine Art Foundation, TEFAF 作為世界上最負盛名的藝術市場,也是世界領先的藝術品經銷商展示其作品的場所。 有機會一定要來參加一次這個盛宴,馬上打開眼界! 才知道“藝術即生活、生活即藝術”所言不虛~
Thumbnail
2023/12/20
TEFAF 全文是“歐洲藝術基金會” -- The European Fine Art Foundation, TEFAF 作為世界上最負盛名的藝術市場,也是世界領先的藝術品經銷商展示其作品的場所。 有機會一定要來參加一次這個盛宴,馬上打開眼界! 才知道“藝術即生活、生活即藝術”所言不虛~
Thumbnail
2023/12/14
這個咖啡展每年在多個城市巡展, 一看這個遍佈全世界陣容, 就知道這個展的資源交織密佈、成為業界綿密的資訊網! 這個展的佈展邏輯,對整個產業上下游(原料、設備、器具)、 甚至包括「消費者教育」(把餅做大)都有涉獵。 可謂老少咸宜喔!
Thumbnail
2023/12/14
這個咖啡展每年在多個城市巡展, 一看這個遍佈全世界陣容, 就知道這個展的資源交織密佈、成為業界綿密的資訊網! 這個展的佈展邏輯,對整個產業上下游(原料、設備、器具)、 甚至包括「消費者教育」(把餅做大)都有涉獵。 可謂老少咸宜喔!
Thumbnail
2023/12/07
阿姆斯特丹西區的韋斯特公園(Westerpark),曾是一家天然氣工廠; 直至1967年工​​廠關閉後,留下的22棟工業建築, 其風格被稱為“荷蘭新文藝復興”(the Dutch Neo Renaissance)。 這些建築至今保存甚佳,外觀面貌未發生過大變化。
Thumbnail
2023/12/07
阿姆斯特丹西區的韋斯特公園(Westerpark),曾是一家天然氣工廠; 直至1967年工​​廠關閉後,留下的22棟工業建築, 其風格被稱為“荷蘭新文藝復興”(the Dutch Neo Renaissance)。 這些建築至今保存甚佳,外觀面貌未發生過大變化。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寒風一吹,就不禁想起歐陸金燦燦的街道,是書裡被指為「波坦金城」的維也納,也是文字中的「黃色/金色/紅色」。
Thumbnail
寒風一吹,就不禁想起歐陸金燦燦的街道,是書裡被指為「波坦金城」的維也納,也是文字中的「黃色/金色/紅色」。
Thumbnail
重譯顧名思義就是要透過幾種語言的交棒翻譯,十四世紀末的這個時候,除了像回教徒有到麥加朝聖之類的宗教理由,如馬和的父親跟祖父。再則便是為海商豐厚的利潤所驅使的商人,任何人多懂得一種外國語,便多條出路。重譯樓樓高三層,每層有廂房幾十間,整層樓號稱是有九十九個包間,同時可招待兩千餘人。這天入夜,燈火通明,
Thumbnail
重譯顧名思義就是要透過幾種語言的交棒翻譯,十四世紀末的這個時候,除了像回教徒有到麥加朝聖之類的宗教理由,如馬和的父親跟祖父。再則便是為海商豐厚的利潤所驅使的商人,任何人多懂得一種外國語,便多條出路。重譯樓樓高三層,每層有廂房幾十間,整層樓號稱是有九十九個包間,同時可招待兩千餘人。這天入夜,燈火通明,
Thumbnail
1972 年富克斯收購了一塊受到拆除威脅的廢棄年輕風格寶石,就是維也納許特爾多夫的第一棟奧托·瓦格納別墅。其實這個故事背後是有洋蔥.........
Thumbnail
1972 年富克斯收購了一塊受到拆除威脅的廢棄年輕風格寶石,就是維也納許特爾多夫的第一棟奧托·瓦格納別墅。其實這個故事背後是有洋蔥.........
Thumbnail
《倖存之家》是一本以哀傷為閱讀基調的小說。從The Dutch House譯名可以看出小說名稱是「荷蘭大宅」,也是整本故事當中巍然矗立的核心,所有角色都圍繞著這這個大宅,甚至可以稱得上是被困在這裡了——無論是回憶、心境上的,或是真正意義上的。
Thumbnail
《倖存之家》是一本以哀傷為閱讀基調的小說。從The Dutch House譯名可以看出小說名稱是「荷蘭大宅」,也是整本故事當中巍然矗立的核心,所有角色都圍繞著這這個大宅,甚至可以稱得上是被困在這裡了——無論是回憶、心境上的,或是真正意義上的。
Thumbnail
2015年,八月十三~二十八號。 馬力告訴我: 「走,我帶你去水井裝水。」 「水井?」 「沒錯! 在往農田那個方向。」馬力和我一人扛著一瓶水桶準備去裝水。 沒多久我們就來到一口井子,裡面的水好冰也非常乾淨,甚至有隻蝸牛在井口旁邊慢慢的悠閒爬著。 在這裡的快樂時光過得好快,直到發生一件事情。
Thumbnail
2015年,八月十三~二十八號。 馬力告訴我: 「走,我帶你去水井裝水。」 「水井?」 「沒錯! 在往農田那個方向。」馬力和我一人扛著一瓶水桶準備去裝水。 沒多久我們就來到一口井子,裡面的水好冰也非常乾淨,甚至有隻蝸牛在井口旁邊慢慢的悠閒爬著。 在這裡的快樂時光過得好快,直到發生一件事情。
Thumbnail
五之2 “沒錯,你的確要小心一點,我就是喜歡男的,這是真的。你、要、離、我、遠、一、點。”樊尹祺故意上前更湊近竣凱,呼吸間的氣息,吹拂到竣凱臉上。 半掀的睫毛,喝了酒微醺的眼眸,有點賭氣受傷的神情,因酒精而潮紅的臉頰,和沾了酒濕潤的雙唇……。
Thumbnail
五之2 “沒錯,你的確要小心一點,我就是喜歡男的,這是真的。你、要、離、我、遠、一、點。”樊尹祺故意上前更湊近竣凱,呼吸間的氣息,吹拂到竣凱臉上。 半掀的睫毛,喝了酒微醺的眼眸,有點賭氣受傷的神情,因酒精而潮紅的臉頰,和沾了酒濕潤的雙唇……。
Thumbnail
虎豹別墅 當年的虎豹別墅是胡文虎和他的家人居住的私人別墅。香港是第一座建成的虎豹別墅,第二座在新加坡,而第三座則位於中國福建省。它的裝潢既有中國園林特色,也帶有很強的南洋色彩。當中以「虎塔」和俗稱「十八層地獄」的十殿閻羅浮雕最為有名。當時是開放給公眾參觀的,當然可供參觀的並不是胡文虎他的睡房,只是別
Thumbnail
虎豹別墅 當年的虎豹別墅是胡文虎和他的家人居住的私人別墅。香港是第一座建成的虎豹別墅,第二座在新加坡,而第三座則位於中國福建省。它的裝潢既有中國園林特色,也帶有很強的南洋色彩。當中以「虎塔」和俗稱「十八層地獄」的十殿閻羅浮雕最為有名。當時是開放給公眾參觀的,當然可供參觀的並不是胡文虎他的睡房,只是別
Thumbnail
Keizersgracht 672 范龍之家(Huis van Loon)第一任屋主是Ferdinand Bol,范龍家族則從1884年到1945年都居住在此。 最後一任屋主Maurits(亦為范隆家族成員)則在1960年成立Van Loon基金會,經整修過後1973年起成為對外開放的博物館。
Thumbnail
Keizersgracht 672 范龍之家(Huis van Loon)第一任屋主是Ferdinand Bol,范龍家族則從1884年到1945年都居住在此。 最後一任屋主Maurits(亦為范隆家族成員)則在1960年成立Van Loon基金會,經整修過後1973年起成為對外開放的博物館。
Thumbnail
《藍屋子》是蔡素芬今年初新出版的長篇小說,風格與以往迥異,在《藍屋子》中她營造了細膩的魔幻感,同時不捨棄過往小說中的濃厚歷史感,以更直白的方式,塑造出全新的書寫風格。
Thumbnail
《藍屋子》是蔡素芬今年初新出版的長篇小說,風格與以往迥異,在《藍屋子》中她營造了細膩的魔幻感,同時不捨棄過往小說中的濃厚歷史感,以更直白的方式,塑造出全新的書寫風格。
Thumbnail
2006年2月開始對外營運的[Dick Bruna Huis迪克布魯那之家],在2015年休館翻新後於2016年2月重新開放;現已更名為[Nijntje(南茜) museum米菲兔博物館],非常適合幼兒(學齡前0~6歲)前往參觀。 (nijntjemuseum.nl) 我們想一大早就搶頭香 米菲博物
Thumbnail
2006年2月開始對外營運的[Dick Bruna Huis迪克布魯那之家],在2015年休館翻新後於2016年2月重新開放;現已更名為[Nijntje(南茜) museum米菲兔博物館],非常適合幼兒(學齡前0~6歲)前往參觀。 (nijntjemuseum.nl) 我們想一大早就搶頭香 米菲博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