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蔡素芬《藍屋子》:微物世界的超時空連結

2021/05/25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圖源:博客來網站
蔡素芬,臺灣臺南作家,作品以《鹽田兒女》三部曲系列長篇小說為代表。蔡素芬的寫作以大膽出名,擅長在作品中批判社會、家國之問題,虛構出她心中的理想世界。(虛構不是造假,虛構就是創作)。《藍屋子》是蔡素芬今年初新出版的長篇小說,風格與以往迥異,在《藍屋子》中她營造了細膩的魔幻感,同時不捨棄過往小說中的濃厚歷史感,以更直白的方式,塑造出全新的書寫風格。

一、重述故事:

《藍屋子》的故事,可以拆解成兩個部份來說。第一部份是男主角華生與「藍屋子」的故事。華生是一名建築設計師,在一次偶然的機會,買下了一幅荷蘭無名畫家所繪的「藍屋子」,在買下後他發現了這幅畫的秘密,在特定的情況下,他可以自由進出這幅畫當中,並進入畫中的藍屋子。華生一次次進入畫中的藍屋子,後來他產生了一個念頭:有沒有可能將藍屋子裡的物品帶回現實世界呢?他實際嘗試後,竟然真的成功了,於是他開始逐一將藍屋子內的物品帶回現實,甚至開了一間藝品店販售這些「古董」。
後來有一名女子小桃,以高價向華生購買了藍屋子的門環,然而華生卻發現,沒有了門環後,他再也進不去藍屋子了。他開始到處打聽藍屋子的一切,以及尋找小桃的身影。最終找到小桃,並找到了門環,也由此展開了與小桃及其父親的「討價還價」,希望可以將門環拿回來;同時華生也前往了荷蘭,希望能找到藍屋子的相關線索。
另一部份是華生的「前」女友露西與華生的戀情,以及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在L旅館協助華生找尋藍屋子的相關資料:淡水過往港口貿易帶來的物品資訊。 露西在與華生分手的期間,都待在日本的旅館工作,後回臺到淡水歷史悠久的L旅館工作。露西在回臺後,先是聯絡上前男友華生,倆人在經歷了一下回憶、磨合之後,恢復情侶關係。
在華生聽說露西的工作後,他委託她尋找過往日治時期淡水港口的貿易物品資料。於是露西透過種種事件後,得到機會進入L旅館負責收納各式過往旅館物品的閱覽室內,並開始為L旅館的老董事長記錄口述歷史,並在此過程中,發現了前所未有的感受,開始享受這份記錄者的工作。

二、結構分析:

《藍屋子》的故事結構,就像是前面說的,是雙故事線的方式敘事,雖然偶有焦點,但實則可以分開閱讀,隨著故事進行就更為明顯了。接著按照故事的發展順序,簡要分析結構。(後文雖省略部份內容,但還沒讀完此書的讀者,這一部份可以先跳過。)
  1. 華生購買「藍屋子」的畫,並發現穿越到「藍屋子」內的秘密,由此開始架構出全書的基本核心:華生可以反覆進出藍屋子,並開始將藍屋子物品帶出畫中,後開設了藝品店。
  2. 華生將藍屋子的門環賣給了小桃,從此無法進出藍屋子的大門,並因此發生意外摔傷。也於此展開了尋找只見過兩面的小桃故事線。
  3. 露西回臺,聯繫上前男友華生:華生發生了一起意外,露西藉著探望與照顧他的名義,反覆到他家中。兩人也因此重修舊好,恢復情侶關係。同時華生忘了能更加認識藍屋子,以及藍屋子中的物品,所以委託在L旅館上班的露西,幫他尋找臺灣過往港口貿易帶回來的物品資料。
  4. 露西在L旅館服務一段時間後,在L旅館的陳主任幫助下,認識了L旅館的老董事長,並擔任起為他記錄旅館家族史/物品回憶的口述歷史記錄者。(後面的部份,就是與華生的故事線交錯,陸續記錄下老董事長的各種回憶,不再多說明。)
  5. 華生找到了小桃,並開始多次與小桃接觸,希望小桃可以將門環還給他,但小桃卻說那是父親劉董買的,只能帶他參觀。後來也真的見到了那對門環,也因緣際會認識了劉董。
  6. 劉董說明門環對於他的特殊之處:與他收藏的一座荷蘭古董鐘有磁力的特殊關係,所以不能還他。華生在小桃的幫助下,前往劉董在荷蘭購買古董鐘的藝品店,希望可以發現藍屋子的蛛絲馬跡
  7. L旅館老董事長突然病逝,露西也終於順利完成口述歷史的記錄工作。
  8. 華生始終拿不回那對門環,卻發現劉董的家成為新的藍屋子入口。
  9. 華生向露希坦白藍屋子的一切,並希望她幫他記錄下這一切,故事到此結束。

三、《藍屋子》中的微物書寫——從環境心理學「物的意義」理論分析:

微物書寫是近年來臺灣流行的文學研究,是論述作品中頻繁書寫物品,並藉由物品作為主要書寫對象,藉由物品與作品中的人物情感產生連結,賦予意象/意義的書寫方法。而本次理論分析的部份,筆者將透過環境心理學家畢恆達提出的「物的意義」,作為分析方法,分析《藍屋子》中的微物書寫情形。
  1. 「物的意義」可以分為兩個部份進行討論,一是「物件影響人」,二是「人影響物件」。首先《藍屋子》中,物件影響人的情形是最為明顯,尤其是「藍屋子」這幅畫以及屋內的物品,對於華生而言都產生了許多影響。華生受到這些物品影響,使得內在的欲望/好奇心無限放大,不停的身陷其中,這也是藍屋子最迷人卻也最需注意之處。在來是人影響物件的部份,可以從物品在不同人手上的情感變化來看,以門環來說,華生將他視為進入藍屋子的關鍵,賦予他鑰匙的意義;而對於小桃而言,它又成為了與華生之間的鑰匙;至於對劉董而言,它則是可以與古董鐘並存的特殊存在。
  2. 從時間脈絡來看,畢恆達提出一個概念:「物體的意義存在於個人與物體的關係之中,並且隨著時間及脈絡的變化而改變」。時間會改變每個人對於物品產生的情感意義,以「藍屋子」這幅畫來說,它最初對於華生而言,是個充滿魔幻色彩的異想世界,後來成為欲望的集合體,再轉變成對於華生的內在道德束縛(是否偷東西出來是違法的?),最後變成與露西坦白一切的象徵物,「藍屋子」對於華生而言,不是單一意義的存在,而是可以隨時間推移變化的。
  3. 畢恆達說「物是自我的象徵」,每個物品都可以象徵每個人的情感、回憶、態度等各種自我反映,從這個視點來看,L旅館的老董事長在口述每件物品的歷史時,都是將物品作為阿公的自我象徵,反映出阿公的每一件回憶,如櫻子的樂器反映了阿公未完成的戀情;客人贈予的油紙傘,象徵了阿公對待客人的仔細;日本人離開前留下的菊花銅版,象徵了阿公面對日治時代結束的意義等。
從環境心理學的視點來分析《藍屋子》中的微物書寫,有太多可以分析的了,在這裡先分析這三點就好,有興趣的讀者可以找個時間一起嘗試如此閱讀看看,一定可以看見不一樣的《藍屋子》。

四、結語:

蔡素芬的《藍屋子》雖然風格與以往不同,但是對於人物形象的細微變化,都書寫的很精彩,整體架構、故事發展、人物關係也都掌握得宜,可見蔡素芬的寫長篇小說的功力是非常純熟。在本文的最後,筆者將來談談此書的五個特點。
  1. 蔡素芬善於刻劃人物形象,尤其是每個人的心內戲。如本書除了主角華生與露西之外,蔡素芬對於小桃的豪放機靈、劉董的神秘背景、L旅館幾任董事長對於家族傳承的精神,同樣書寫的很精彩,並且都從不同的敘事視角分別論述。
  2. 《藍屋子》中的一切場景都刻劃的鉅細靡遺,可見蔡素芬對於場景的細心構想。然而也因為刻劃太過仔細,反而閱讀敘述場景之處,總是有些枯燥難讀,略顯遜色。
  3. 蔡素芬在《藍屋子》中穿插了很多人物,而每個人物之間的關係有時清晰明瞭,有是曖昧難猜,掌握得宜,很難發現有矛盾之處,是長篇小說很重要的關鍵。然而有些人物關係太過巧合,反而讀起來有格格不入之感,如忽然發現劉董是小桃的父親,就又顯得有些刻意了。
  4. 劇情的發展比例,雖然看似以華生為主,實則是與露西的部份五五切割,雙主線式的書寫,閱讀起來卻不失焦,反而增添了閱讀時的耐讀性。
  5. 有些情節的發展不合常理,導致閱讀起來會有些扞格不入,如露西接近閱覽室的方法,是透過與L旅館的陳主任,以「密謀」的方式創造出機會的,看起來確實奇怪。
《藍屋子》是蔡素芬睽違七年才完成的長篇小說,這本書讀起來雖然有蔡素芬的味道,但卻扎扎實實的可以發現她「變」了,她的寫作風格更加多元了,她對於長篇小說的寫作模式也更加掌握住了。蔡素芬正在變與不變之間游走,想把握機會閱讀這樣的蔡素芬的讀者,不可以錯過閱讀《藍屋子》的機會。讀完《藍屋子》的讀者,也歡迎留言一起討論,分享你們讀完後的新蔡素芬。

閱讀版本:蔡素芬著,《藍屋子》,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1月。
  • 其他參考書目(微物書寫、環境心理學):
  1. 程冠培著,〈物的意義——鍾怡雯的戀物散文〉,宜蘭:佛光大學「登峯涉川」研究生學術論文研討會,2019年1月。
  2. 畢恆達著,《物情物語》,臺北:張老師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1月。
  3. 畢恆達:〈物的意義—一個交互論的觀點〉,《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第7期(1993年),頁97-110。

程冠培
程冠培
中文系研究生,曾為兩個詩社的編輯群成員。 喜歡創作文學、閱讀文學、享受文學,想用文學的眼光看世界。 目前正在經營出版專題「好讀」,歡迎大家來閱讀與分享我寫的一些書評,也希望能找到讀過這些書的人,有機會能夠跟我一起互相討論,互相分享心得。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