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1/06/20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食書喫文|《高產出的本事》利用好品質的輸出,帶來最高價值的精準成長

小時候跨完年,總會興沖沖地寫下許多對新一年的期許,蠻懷抱負的迎接一個嶄新的開始。隨著年紀漸增,除了發現願望是用來實踐而非期許的,更明瞭許多目標是需要日積月累,一年又一年堆疊而成。如何有效並精準地達成目標清單上的內容,讓成長的飛輪順風加速,因此2021年我選擇《高產出的本事》作為我今年閱讀的第一本書,讓每天的輸入與輸出,能夠有更高效的產出與高價值的效益。

本篇將分享三大成長策略,練就高產出本事:
  1. 「高精準」的成長策略,是因為有附加價值的存在
  2. 「高CP值」的成長策略,從輸出開始
  3. 「高效率」的成長策略,快速模組化輸出
作者劉奕酉(Kevin),在半導體公司有十多年行銷與策略的實務經驗,並且善於利用資料視覺化與統計分析,進行策略思考與問題解決,曾榮獲2014年全球最大簡報網站SlideShare Top5%的簡報者,單份瀏覽超過65,000次。

一、「高精準」的成長策略,是因為有附加價值的存在

Unsplash
校園、職場或社會上,多數人總是汲汲營營的追求成長,不論是培養專業、訓練思維或學習如何學習,我們期許自己能成為更好的自己,背後的原因不只是單純「想要成長」,而是成長背後能帶來的附加價值,職場升官加薪、社會地位提升、有更大的影響力對世界帶來貢獻。
認清成長背後的附加價值,才能擬定成長的策略
倘若我們想要追求理想的成長,首先必須「清楚成長的目的是什麼?」,釐清自己追求成長的真正目的,才能依據目標的本質,規劃出精準與匹配的策略。許多人在拼命努力的過程中,不斷地追求成就感,當目標達成後或遇到挫折時,則順勢進入對人生感到迷茫的時刻。很多時候是因為我們亂槍打鳥的在追求成長,而忽略我們為何而成長的初心;因此探究自己追尋成長與成就感背後的原因,才能讓我們在成長的路上,能更有方向的讓每步成長,逐步轉換成實際的價值與效益,達成努力成長的目的(Why),高精準的「以終為始」達成目標。

二、「高CP值」的成長策略,從輸出開始

當我們釐清自己真正追求的事物時,如何確保自己的成長能夠確實的轉換成目標價值,除了透過「輸入」學習成長,更重要的是要執行「輸出」。唯有透過「輸出」,我們才能利用輸出的結果,覆盤自己學習的狀態,並且優化與調整輸入的內容與過程。以往我以為只有把學習的內容透過「具體的行動實踐」,才是唯一能練習輸出的方式,但並非總是有恰好實踐的時機。看完本書後,書中提供許多框架與場景,讓我理解「輸出」的方式其實有很多種類,只要我們今天將我們學習的事物表達出來,即為一種輸出方式,包含與他人溝通、簡報、提案等。
學會騎單車只有一個秘訣,就是坐上單車開始騎
書中有許多練習題,標記下來逐步練習輸出
學習過程輸出除了可以有效地了解個人的學習狀態,也因為輸出的過程通常是「具體的產出」,因此我們也能在輸出的過程,嘗試去發掘如何將知識與技能「產品化」,產品化的過程便是將學習的輸出「賦予價值」,一開始的產出不見得立即在市場上能獲得價值,然而透過不間斷地學習與輸出,再搭配覆盤與優化,最終必能讓我們追求的成長「轉換成有價值的目標」。

三、「高效率」的成長策略,快速模組化輸出

當我們學習都要搭配輸出時,便會開始面臨一項困境,就是「增加了學習的時間」,那到底如何能像這本書提到的《高產出的本事》呢?時常聽到各種領域中的專家或大神,說他們一年可以看超過一百本書,即使輸入的量如此的大,卻從不稀釋他們的專業能力,甚至可以從他們各項成長足跡中看見大量輸出的身影。他們之所以能夠大量成長的原因,並不是因為能夠一目十行或快速記憶,而是利用「輸入模組化」與「輸出模組化」。
職人簡報與商業思維@劉奕酉
作者劉奕酉(Kevin)提出PROS模型,將輸入與輸出的過程分為定位(Position)、重組(Restructure)、輸出(Output)、場景(Scenario)四個流程,依據我們最終價值所希望達到的目的與效益,來執行適當的框架與方法,讓我們在進行排山倒海的知識海中,能夠應用框架高效率的輸出外,更重要的是要維持「好品質與好方式」的輸出,如同《刻意練習》中提到的:
成就卓越需要的是努力、有計畫、難度漸增的刻意練習。
因此大神與專家們每年一百本書的核心概念並非如何「高效率」學習,而是如何「有效的好品質」輸出,唯有有計劃的刻意練習與產出,才能真正「高效率的成長」。

四、五種快速「重組」的分類與排列方法

職人簡報與商業思維@劉奕酉

五、八種好品質與好方式的「輸出」框架

1. 重點框架

將所有想要表達的內容,全部收斂成「三個重點」,除了讓你的內容更簡潔有力、也讓對方可以更快掌握你表達鏗鏘有力重點。

2. 清單框架

如果想表達的內容超過三項的時候,運用大分類與小分類,將所有清單的內容,逐一收斂成「三大類」,即使內容多於10項、100項,皆能讓對方清楚記憶「三個重點」。

3. 時間框架

時間可分為期間、階段、步驟,除了利用重點或清單框架,依據表達的內容排列時間順序,能讓內容更具脈絡與邏輯性。

4. 空間框架

空間透過距離、性質或規模,來聚焦或綜覽表達的內容,除了可以讓對方更理解資訊彼此的連結關係,也有助於看清楚內容的全貌。

5. 主題框架

黃金圈法則運用Why、How、What來貫徹內容的核心與效益,是最普遍的表達方式,也是最能讓事情不易失焦的框架。

6. 議題框架

透過提出論點、理由、實例、重申,讓論點能有足夠的論證來支撐,非常適合推動事情與說服的情境使用,更具邏輯與說服力。。

7. 問題框架

針對面臨的問題,依據情境、衝擊、課題、對策,四個步驟來回應,展現解決問題的思維,書中也特別說明這四個順序並非固定,依據不同的場合與對象,評估能適當回應的步驟順序。

8. 課題框架

運用背景、任務、行動、成果依序說明任務的推行與效益,非常適合在績效考核或者面試時使用,讓對方能快速理解行動所帶來的成果。
不論是閱讀的過程、撰寫心智圖與繪製全息圖,因為輸入的知識被有效彙整與輸出,讓我在近期的工作上,向上準備提案時能快速從腦中取出《高產出的本事》所學習到的知識,主管針對提案報告完全沒有任何異議需要退件修改,將我的成長學習有效的轉換到職場的技能價值上。
若喜歡這篇文章或這類的書籍,歡迎愛心💕或收藏📂,給我一點鼓勵,並分享給有興趣的朋友 有任何建議,歡迎寄信聯絡我:hua.palace@gmail.com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