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實驗模型與資料模型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上節提到,資料在生物學實驗中扮演重要角色,另一個也很重要的角色是:模型。模型在科學哲學的討論已經很多,可說是有自己的討論分析脈絡。但其重要性,在生物學中也不例外。以新機制輪來說,機制模型的角色與定位、模組組合如何是有效的機制發現策略等都是重要的議題(葉筱凡,2020)。然而,我們今天要談的是生物實驗行為中的模型,包括實驗模型(models of experiment)與資料模型(models of data)。
如前所述,生物學家在實驗室裡做實驗產生資料,既不是隨意亂做實驗產生資料,也不是設計完實驗,按照實驗步驟操作了,就能直接獲得到一組可用的資料。從實驗操作到成為證據,中間需要模型做「中介」(intermediating),讓抽象的理論假說和由實驗完成物質落實的結果─也就是資料─連結起來,形成一組有系統的關聯,總而言之,實驗需要實驗模型,資料需要模型化(modeling)。
讓我們先看實驗模型。在生物學家眼裡,實驗模型就是生物學論文中的「材料與方法(或技術)」(materials and methods)。生物學家會交代實驗設計所選用的實驗對象與裝置(experimental objects and setups),包括細胞、病毒、模式生物品系、突變基因、測量儀器、分析方法、以及控制組的實驗設計等,之所以要在論文裡交代這些實驗組成物是因為,這些都是構成一組實驗行為的必要因果組成物(causal ingredients),有了這些組成物,一方面可以限定實驗對象與裝置之反應的物理時空邊界,畢竟實驗很少是對實驗系統反應完全不設限、開放的,實驗者總是希望在相對穩定並且原則上在可預期(或可說明)的範圍內偵測干預結果,另一方面可以藉此預期實驗者與實驗系統互動後可能會有什麼結果,無論結果是否符合預期,都會從實驗結果中學到新知,然後,將其以數據和文字寫成實驗結果(results),並對其進行討論和給結論(discussion and conclusion)。由此可知,「材料與方法」是實驗模型的具體內容,是現象因果調查的操作平台,也是未來審查者欲對實驗結果進行覆驗時所需要的複製物理條件 ①。
反觀哲學家,他們比較不是從實驗設計中的具體內容(材料、方法或技術)來看實驗模型,而是對實驗行為整體的結構的成分及其關係進行分析,「因為實驗模型的重點在於實驗裝備與產生實驗結果的結構,並不涉及實驗的設計和其結果的說明」(陳瑞麟,2012,頁359)陳瑞麟用行為「目的─手段─結果」架構分析實驗模型,將實驗模型分成:實驗目的、實驗手段、與實驗結果等三個部分,而這三部分又可再細分為問題、對象、裝置、操作、控制、蒐集、預測等七個細項,我們可以用關於這些項目的問句重組一下會發現這些問題幾乎涵蓋了實驗行為的所有面向,我們先前也大都討論過,如:設計這個實驗的目的為何(檢驗或探索或都是)、想要解決什麼問題(完整機制框架或發現未知現象)、採用什麼實驗對象(模式生物)、需要準備哪些實驗裝置、如何把實驗控制在實驗者的計畫內(實驗操作指引)、如何操作實驗落實干預與偵測模式、如何蒐集實驗資料、真正完成實驗後有什麼結果(是否與預測相符或超乎預期之外)(陳瑞麟,2012,頁359-364)。
除了對實驗模型提供一個較大、更廣的分析架構外,陳瑞麟還注意實驗模型的認知性質,他說「實驗模型在本質上是認知模型,及科學家在心靈中設想的模型。科學家決定實驗目的、對象、選擇或製作裝備、構思組合裝備零件的方式,資料蒐集與處理的方法、預測裝備與對象的互動過程和實驗結果。這個模型被投射出來,再嘗試加以落實。」(陳瑞麟,2012,頁367)這裡提到科學家心靈中的模型,跟新機制論的機制模型,也就是機制框架類似,只是一個科學家對實驗模型的心靈認知模型,而另一個是科學家對現象起因的機制所設想的機制模型。一般情況,生物學家總是對現象起因有個假設,提出抽象程度高的機制構想,然後根據這個構想去設計實驗,實驗就有個模型,內容包含上述各種成分,起初的實驗成分可能都很基本,隨著構想變成框架、格架,也就是模型裡的內容越來越多,相對應地,實驗模型的成分也跟著越來越多,因此,筆者認為,理想情況下,實驗模型應會與機制模型互相吻合,其中內含的各種項目都是為了使機制模型能落實為經驗內容所設計,而經驗內容就是實驗數據或資料。如此,我們是否也可設想資料也有模型?
有的,前面提過,資料需要被安排,被視覺化呈現,認知者才能接收到資料所挾帶的科學意義。在薩普(Patrick Suppes)對模型的討論裡,除了理論、實驗有模型,資料也有模型,就叫「資料的模型」(models of data)(Suppes 1962)。在現代生物學實作裡,很常看到生物學家對資料進行模型化(modeling),比如在資料庫找資料,有時會說是在「資料探勘」(“data mining”),生物學家根據研究興趣,對資料庫輸入決定數據的參數,讓數據庫去計算也就是抓取資料,然後輸出,此時,生物學家要想辦法對輸出資料(粗資料)予以視覺化或模型化,將欲表達的資料重點適當呈現出來,否則其他認知者看不出蘊藏在資料裡的模式。
由於資料模型是跟著資料而來,所以,有時實驗做出來資料尚未有既有、特定的理論假設時,由資料所顯現出來的模型,反而能啟發生物學家對研究生物現象的原因或過設想新的機制假說,如陳瑞麟在古典遺傳學案例中,發現遺傳學家的發現是從實驗結果出發,透過實驗所產生的資料結果,將其模型化後,得到重要的規律模式,他稱為「重要現象」(significant phenomena)(Chen 2013: 113),重要現象引領遺傳學家構思新機制假說,最後完成機制發現,為現象提供機制說明。但要小心,這不是新機制論所說的機制發現,因為這不是從機制框架出發,發現方向與新機制論相反,
從實驗資料出發,所以稱「實驗發現」(experimental discovery)(Chen 2013)。由此可見,模型不僅在理論與實驗行為中扮演角色,在資料也有其重要功能,不只可以使認知者看出重要規律模式,在沒有特定假說的情況下,還能引領實驗者發現新發現。
① 關於生物學社群的期刊論文介紹可見楊倍昌,(2018),〈證據與想像交纏的生物醫學:以「Fas反擊」理論的起落為例〉第二節「期刊論文作為分析文本」,收於楊倍昌著,《變遷:生醫實驗室的知識拼圖》,頁187-190。台南:成大出版社。
② 陳瑞麟,(2012),〈實驗的複製(一):如何判斷實驗被複製了?〉,收於陳瑞麟著《認知與評價:科學理論與實驗的動力學》,頁345-383。台北:台大出版中心。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在這個資料滿天飛,人人都曉得要拿「證據」才能說話的年代,資料變得到處可見,尤其是這一兩年,地球爆發世紀瘟疫,Covid-19的病毒在全球各處襲擊所有人類的健康。在防疫為首要的時刻,無論是病毒學家、公衛專家、醫療照護學者、政府部門、甚至各方公民,若欲表達意見,都被期待要拿出數據為其論述添加說服力。若在
    生物學實驗還有另一個重要的角色,就是「實驗系統」(experimental system)。「實驗系統」概念最早由科學哲學家任柏格(Hans-Jörg Rheinberger)提出(Rheinberger 1997),他從二十世紀中期,分子生物學家在試管研究蛋白質合成的歷程中,刻劃出一組由「實驗系統
    前面提到,實驗生物學家用模式生物進行生物研究,除了運用外推推理,將從模式生物所學到的知識推至其他物種的生物過程外,另一個重要理由就是,模式生物在知識論上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它提供了許多可用、有價值的研究材料,現在,我們要介紹模式生物的另一個知識論上的好處:提供「模組結構」(modular stru
    想像走進一間免疫學家的實驗室,看到他的實驗枱上有各種試管、培養皿、藥劑、還有精密與相對簡單的各種儀器,眼前這些我們一般都會說是實驗「器材」或實驗「裝置」(apparatus, instruments),而當我們這麼說的時候,其實是在說,這些器材都是為了讓科學家研究生物現象所使用的「工具」(tools
    稍微了解生物學的人都知道,生物學實驗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就是「模式生物」,什麼是「模式生物」(model organism)呢?相信有很多讀者看到這四個字很快就會想到果蠅?小鼠?甚至有些擁有生醫專長的朋友還知道像斑馬魚、大腸桿菌、酵母菌都是「模式生物」中的一員。 沒錯,這些生物都是生物學家相當依
    經過布里恩和富蘭克林對探索實驗的刻畫後,生物學哲學家伊略特(Kevin Elliott)接手並擴張,他在2007年國際生物學歷史、哲學與社會研究年會(confer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History, Philosophy, and So
    在這個資料滿天飛,人人都曉得要拿「證據」才能說話的年代,資料變得到處可見,尤其是這一兩年,地球爆發世紀瘟疫,Covid-19的病毒在全球各處襲擊所有人類的健康。在防疫為首要的時刻,無論是病毒學家、公衛專家、醫療照護學者、政府部門、甚至各方公民,若欲表達意見,都被期待要拿出數據為其論述添加說服力。若在
    生物學實驗還有另一個重要的角色,就是「實驗系統」(experimental system)。「實驗系統」概念最早由科學哲學家任柏格(Hans-Jörg Rheinberger)提出(Rheinberger 1997),他從二十世紀中期,分子生物學家在試管研究蛋白質合成的歷程中,刻劃出一組由「實驗系統
    前面提到,實驗生物學家用模式生物進行生物研究,除了運用外推推理,將從模式生物所學到的知識推至其他物種的生物過程外,另一個重要理由就是,模式生物在知識論上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它提供了許多可用、有價值的研究材料,現在,我們要介紹模式生物的另一個知識論上的好處:提供「模組結構」(modular stru
    想像走進一間免疫學家的實驗室,看到他的實驗枱上有各種試管、培養皿、藥劑、還有精密與相對簡單的各種儀器,眼前這些我們一般都會說是實驗「器材」或實驗「裝置」(apparatus, instruments),而當我們這麼說的時候,其實是在說,這些器材都是為了讓科學家研究生物現象所使用的「工具」(tools
    稍微了解生物學的人都知道,生物學實驗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就是「模式生物」,什麼是「模式生物」(model organism)呢?相信有很多讀者看到這四個字很快就會想到果蠅?小鼠?甚至有些擁有生醫專長的朋友還知道像斑馬魚、大腸桿菌、酵母菌都是「模式生物」中的一員。 沒錯,這些生物都是生物學家相當依
    經過布里恩和富蘭克林對探索實驗的刻畫後,生物學哲學家伊略特(Kevin Elliott)接手並擴張,他在2007年國際生物學歷史、哲學與社會研究年會(confer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History, Philosophy, and So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解謎活動的性質一方面給予了科學家持續工作的熱情與動機,另一方面,它確保了人類將他們在科學上的智力更大程度應用在這些「已經被給定可以找到答案」的問題。科學家不會漫無邊際地觀測,不可能發明一個隨機的機器,探測不知怎麼應用的數據。必須根據典範才能設計實驗以及所需的一切,包括得到養活這些科學家的薪水。
    Thumbnail
    當我們在訓練各種模型時, 難免會有許多實驗性的參數、產出的模型、不同的資料來源, 隨著版本迭代越來越多, 過了一段時間回頭看之後卻發現當初最好的某一個實驗參數到底是啥啊? 模型去了哪裡? 用的數據集是哪些? 我想上述這些問題都是模型訓練的過程難免會遇到的問題, 除非我們有一套管理的SOP, 比
    基礎模型 (Foundation Model)的研究真的日新月異, 一兩個禮拜就都有新的工作出來, 看都看不完。 現在的學術工作,就跟快時尚一樣, 每週一三五都會有新品上市。 但人的精力有限, 不可能每一篇論文都能仔細看, 如此,選擇哪些論文仔細讀,就非常重
    Thumbnail
    本文介紹進行研究的三個主要角度:靈感驅動、數據驅動和文獻驅動。透過瞭解每種方法的具體作法及其各自的優缺點,研究者可以更好地選擇適合自己的研究方法。
    Thumbnail
    本文介紹不同類型的理論,讓研究者理解這些理論在研究的應用及其意義。說明了分析型理論、解釋型理論、預測型理論、解釋與預測型理論、設計與行動型理論,以及使用理論時的考量和如何使用理論進行研究的五步驟。
    對於那些覺得基礎科學研究離實際應用太遙遠的人來說, 這篇文章可能會改變你的看法。 理解科學研究如何轉化為社會可用的技術, 能幫助我們更好地支持並推動創新。 接下來,讓我們透過三個故事, 看看這些看似抽象的研究是如何解決實際問題的。 ▋故事一 - 從學院到產業的轉變
    「基礎科學研究與現實脫節是理所當然, 許多廣為商用的技術在發明之初也是無用之物。」 我在文章〈004|為什麼研究人員需要了解商業模式?〉上收到了回覆。 的確,我在28歲以前也這樣覺得。 尤其我從18-25歲這七年,分別在台大數學系,台大應用數學所,中研院統計所裡面看到的基礎研究,
    Thumbnail
    科學是一種有系統性的知識體系,而哲學則會持續提問理論命題是否合理、實驗是否能完整說明理論想探討的範圍,而實驗是否可複製。典範的興起與跌落是必然的,而數據只是數據,具有可操弄性,必須用該理論是否合理和實用性來檢驗。
    Thumbnail
    我們常把研究分成量化與質性兩種不同的方法(當然不止這兩種方法),其中量化分析主要在討論變數與變數的關係,而質性分析則在變數間在的互動過程與事件。因此通常在進行質性研究時,我們需要收集大量田野調查或訪談資料。做過訪談的人都知道,訪談後需要反覆的聆聽訪談錄音並將其轉化為訪談逐字稿,這是一個大工程,還好現
    Thumbnail
    在生成研究問題,並且對於先行研究進行過一系列的文獻探討之後,研究者可以提出研究假說。會有假說,主要是研究者在提出研究問題的時候,可能心有定見,問題才能成立。上野千鶴子在《如何做好研究論文》一書中,用一個例子來說明如何提出假說。 例如研究者觀察到學生在高中時期經過激烈的考試競爭後上大學,但在上大學後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解謎活動的性質一方面給予了科學家持續工作的熱情與動機,另一方面,它確保了人類將他們在科學上的智力更大程度應用在這些「已經被給定可以找到答案」的問題。科學家不會漫無邊際地觀測,不可能發明一個隨機的機器,探測不知怎麼應用的數據。必須根據典範才能設計實驗以及所需的一切,包括得到養活這些科學家的薪水。
    Thumbnail
    當我們在訓練各種模型時, 難免會有許多實驗性的參數、產出的模型、不同的資料來源, 隨著版本迭代越來越多, 過了一段時間回頭看之後卻發現當初最好的某一個實驗參數到底是啥啊? 模型去了哪裡? 用的數據集是哪些? 我想上述這些問題都是模型訓練的過程難免會遇到的問題, 除非我們有一套管理的SOP, 比
    基礎模型 (Foundation Model)的研究真的日新月異, 一兩個禮拜就都有新的工作出來, 看都看不完。 現在的學術工作,就跟快時尚一樣, 每週一三五都會有新品上市。 但人的精力有限, 不可能每一篇論文都能仔細看, 如此,選擇哪些論文仔細讀,就非常重
    Thumbnail
    本文介紹進行研究的三個主要角度:靈感驅動、數據驅動和文獻驅動。透過瞭解每種方法的具體作法及其各自的優缺點,研究者可以更好地選擇適合自己的研究方法。
    Thumbnail
    本文介紹不同類型的理論,讓研究者理解這些理論在研究的應用及其意義。說明了分析型理論、解釋型理論、預測型理論、解釋與預測型理論、設計與行動型理論,以及使用理論時的考量和如何使用理論進行研究的五步驟。
    對於那些覺得基礎科學研究離實際應用太遙遠的人來說, 這篇文章可能會改變你的看法。 理解科學研究如何轉化為社會可用的技術, 能幫助我們更好地支持並推動創新。 接下來,讓我們透過三個故事, 看看這些看似抽象的研究是如何解決實際問題的。 ▋故事一 - 從學院到產業的轉變
    「基礎科學研究與現實脫節是理所當然, 許多廣為商用的技術在發明之初也是無用之物。」 我在文章〈004|為什麼研究人員需要了解商業模式?〉上收到了回覆。 的確,我在28歲以前也這樣覺得。 尤其我從18-25歲這七年,分別在台大數學系,台大應用數學所,中研院統計所裡面看到的基礎研究,
    Thumbnail
    科學是一種有系統性的知識體系,而哲學則會持續提問理論命題是否合理、實驗是否能完整說明理論想探討的範圍,而實驗是否可複製。典範的興起與跌落是必然的,而數據只是數據,具有可操弄性,必須用該理論是否合理和實用性來檢驗。
    Thumbnail
    我們常把研究分成量化與質性兩種不同的方法(當然不止這兩種方法),其中量化分析主要在討論變數與變數的關係,而質性分析則在變數間在的互動過程與事件。因此通常在進行質性研究時,我們需要收集大量田野調查或訪談資料。做過訪談的人都知道,訪談後需要反覆的聆聽訪談錄音並將其轉化為訪談逐字稿,這是一個大工程,還好現
    Thumbnail
    在生成研究問題,並且對於先行研究進行過一系列的文獻探討之後,研究者可以提出研究假說。會有假說,主要是研究者在提出研究問題的時候,可能心有定見,問題才能成立。上野千鶴子在《如何做好研究論文》一書中,用一個例子來說明如何提出假說。 例如研究者觀察到學生在高中時期經過激烈的考試競爭後上大學,但在上大學後